第41章
  他把折子递给宋拾安,宋拾安一看便知,这传言是真的了,且被父皇放在心上。
  “郴州这事你怎么看?”宋盈德问。
  “郴州虽不算富裕,但也是三州交界处,来往人员本就复杂,这官府管理不当,任由匪患盛行,官府不能管制,到现在也没有上报,有可疑之处。”
  宋盈德满意他这番话,点头继续问,“你可知这郴州的太守是谁?”
  宋拾安想了一下,郴州…
  “是李则明。”
  宋盈德又点了点头,“你可知这近五年来,郴州的赋税是多少?”
  “不足五成。”
  宋拾安很是震惊,这五年之间,虽然有过天灾,但不至于颗粒无收,而且朝廷对于有天灾的地方也是有赈灾款项的。
  既然这样,那为何这税收会减少?
  “父皇,近几年虽有天灾,倒不至于颗粒无收,这不足五成的赋税收入,肯定有问题。”
  他不等宋盈德回话,他继续道,“官府不作为都还尚好,就怕是官府和这群山匪有所勾结,那……”
  第58章 他只要一个太平盛世
  有些话点到为止,宋盈德自然就会明白的。
  他适当的提出自己的疑惑,那宋盈德就自然的会去深思,这郴州为什么会这样,郴州的官府为什么如此的不作为。
  果然的宋盈德问边上的太监,“郴州太守近来可有折子送上来?”
  以往的折子,由内阁先整理一遍,有些没有必要的折子经过内阁几人的斟酌之后,可以不送上来给皇上。
  毕竟有些折子说不到一句重点的事,除了询问皇上今日安,今日可安康。其他的毫无意义,所以那种折子自然的就会被内阁给剔除出去。
  他身边的太监赶紧俯身去内阁,不多时就把这郴州太守最近的折子给送了过来。
  折子倒是挺频繁的,看着频率也算是尽职尽责了。
  只是这内容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被内阁剔除出去的折子都是一些没有必要占用皇上时间的事情。
  对于郴州的具体情况是一概不提,现在郴州逃出来的百姓都来到京城,天子脚下了,这李则明还一如往常的上奏折子。
  这些格式意思都差不多的折子,让人不禁在想这会不会是同一天写好一个月的折子。
  宋盈德很是生气,愤怒的撕毁了那些折子。
  “父皇莫要生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当,这郴州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要彻底解决还需要从长计议。”
  “这件事拾安有什么好的想法?”宋盈德问。
  宋拾安在心里细想,这父皇是真的没有好的想法吗?不一定,但他既然这样问,一定是在问他看待这件事的态度,想要的多半就是一个他的处理方法。
  他抱拳,“父皇,郴州这事很是严重,不管是官府不作为,还是这群匪患太猖狂,都必须解决了。”
  “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宋拾安听到父皇这话,就基本确定,他就是来问自己的态度的。
  或者说是在试探,试探他对这件事情怎么处理,试探他对李则明或者是皇后是什么样的看法。
  “官府不作为,那就换人,匪患严重,那就清缴。”
  他态度很明确,不管这些人是谁,他要的只是一个太平盛世,要的只是百姓平安顺遂。
  至于这些人是谁,跟他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他不仅不在意,还会火上浇油,毕竟这李则明和皇后就算不是一伙的,他也没有闲工夫去保一个没有贡献的人。
  “拾安啊,你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现在不仅治国有方,还体恤民生,朕很欣慰。这些年,你一直养在看了,坤宁宫,朕也甚少关心,现在看来,你确实不错,没有让朕失望。”
  “谢父皇肯定,儿臣今后一定竭尽全力,为父皇解忧,儿臣也将一直以百姓民生为首要条件,做个对百姓好的皇子,不丢父皇的脸。”
  宋盈德赶紧起身将人亲自扶起来,“你母后那边…”
  宋拾安知道宋盈德潜在的意思,赶紧开口,“父皇,母后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她一直禁足于坤宁宫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惩罚了,至于其他的,儿臣觉得,母后年迈了,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已经力不从心。”
  “父皇,天底下没有怨恨自己母亲的儿子,儿臣不怨念母后,也不记恨,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儿臣也保证一定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宋拾安看似合情合理的分析着,不拉踩皇后,当然也不会为她说什么好话。
  “郴州的事情,暂且没有调查清楚,不管这事情的结果如何,那李则明都不会因为某些亲厚关系而被优待,只会依照大宁的律法来行事。”
  宋盈德听到这番话更是满意宋拾安了,他对郴州的事情只是知道,并没有得到最终的证据证实。
  他把这件事告诉宋拾安,其实也是抱着一探究竟的心态的。
  这个位置盯着的人太多,他虽然是嫡出,但这皇后不争气,不仅不能为他保驾护航,还对他做出那样丧尽天良,枉为人母的事情,他是看不惯的。
  他同样的也担心他的这个儿子会被皇后所影响,要是被皇后那样的德行所影响,那今后这太子之位,甚至是大宁的皇位…
  所以他不能大意,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宋拾安。
  不过好的是,到现在的宋拾安都已经顺利的度过他的试探和考验。
  宋拾安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天气更加阴沉了,寒风也刮了起来。
  他在御书房门口遇到王奇。
  这许久不见王奇了,也不知道最近他都在忙什么,能让他亲自离开京城的,都不会是什么小事儿。
  “见过殿下。”
  “王掌印不必多礼。”
  两人本就是点头一下,转身各走各的就是,但这刚抬步出去,王奇就叫住了他。
  “殿下,不知道这一次的坤宁宫走水,您怎么看?”
  宋拾安一脸的云淡风轻,“这件事锦衣卫或者大理寺自会调查,孤怎么看?孤是太子,又不是专门查案找凶手的。”
  “还有啊,王掌印应该多关心的是司礼监,这越俎代庖的事情,你还是少做点,毕竟身子骨要紧。”
  宋拾安说完,不等人回话,转身大步离开,昂首挺胸,气度不凡的他光是看那背影就让人觉得不是一般人。
  王奇咬着后槽牙,把这口气生生的咽了下去。
  现在不是撕破脸的时候,要动手也要暗中才行。
  王奇让人给宋盈德送了一大批的好东西,全都是来自于永州的。
  “王奇,你有心了。”
  宋盈德一直惦记着郴州的事情,虽然已经让人去调查了,但还是在脑海中复盘着这皇后的势力。
  皇后这人他之前没想过要动,但这人不老实,她身后的势力更不老实。
  本来他应该连同宋拾安一起厌恶排斥的,但没想到这宋拾安理智清醒,有理有据,做事也为国为民,他曾经纠结过该不该给他重用。
  但经过今天,他觉得,这个儿子还是可以寄予厚望的,毕竟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不被世俗的关系给左右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君王也有情,也有心,但身居高位,要做到的就是一视同仁,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妻子,或者儿子。
  做个皇帝很难,做个明事理的皇帝更难。
  他不说自己已经成为明事理的皇帝,他只能说是尽可能的往那个方向靠。
  第59章 殿下的手比较暖和
  王奇发现,他去了永州这小段时间,这皇上对他的态度淡了很多,以前他在皇上面前可是红人一样的存在。
  是唯一能和内侍大太监一起随侍左右的人。
  但现在他从永州搜罗来这么多的好东西,很多都是京城里没有的小玩意儿。
  没想到这宋盈德竟然表情淡淡,甚至没有一点的上心。
  王奇心里顿觉不妙,这皇城中,要是没有了皇上的宠爱,那必将寸步难行,尤其是这种从高处落下的感觉,更会让人难以适应。
  更何况,他不能落下,有些人的目标不算宏伟,所以自给自足,或者很多时候就会自我满足。
  但有些人的目标堪比天高,所以他们总是不满足,总是想要更多。
  坤宁宫走水一事,并没有引起谁的重视,毕竟皇上都不重视,这受伤严重的皇后也没有得到谁的关爱和怜悯。
  因为她现在算是被禁足于坤宁宫,倒是有宁安公主可以随时往来,但她还是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她出坤宁宫的口谕或者圣旨。
  所以现在也没有人敢来看望。
  而且宋拾安这个亲生儿子都没有前来看望,谁还会上心?
  皇后的腿被打断,外面的伤皮肉也被烧伤,现在身边就两个近身嬷嬷伺候。
  “还是没人前来坤宁宫拜访吗?”
  边上的老嬷嬷俯身,不敢回答,看这两人这神色,皇后不用猜都知道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