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贞妃的话,意在挑起沈晏辞对镇国公府的不满。
她的父亲是中书令,柳嫣然的父亲是镇国公,
这二人官职,一个在文臣的极处,一个在武将的级处,
长期两强相争,自然水火不容。
贞妃是盼着柳嫣然这一死,能让镇国公府也被沈晏辞问责,
如此连消带打的削减了镇国公府的势力,也好叫她父亲在前朝风光更甚。
她算盘是打得好,可奈何话音未落,就听皇后进言道:
“皇上,臣妾以为这宫女杀不得。”
皇后看着沈晏辞眸底的戾色,缓声道:
“这宫女是柳贵人的家生子,柳贵人入宫不到一个月就没了性命。咱们知道的,是她做错了事绝望自裁,可外人却不知道内情。而今能跟镇国公府说上话的,就只有这宫女一人。若是连她也给处置了,难免会落得外人闲话。”
贞妃道:“皇后娘娘就是太过仁慈,才会让宫人们丢了规矩。臣妾以为,这宫女无论如何都该处死,以正宫闱。”
皇后从容一笑,目光直勾勾盯着贞妃,声音四平八稳道:
“贞妃的父亲是中书令,掌一国律法权判,你跟在你父亲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最尊法纪。可法外不外乎人情,柳贵人已死,你就非要咄咄相逼,再闹出一条人命心里才安稳吗?”
南瑾闻听皇后此话,心底暗道一句厉害。
皇后看似是在替她说话,实则是将柳嫣然的死,往前朝漩斗上纠扯。
沈晏辞要制衡朝堂,必然不会允许一家独大,
嫔妃自戕是会连累母家,但如今番邦外国战乱未平,柳家还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这个时候,沈晏辞非但不会降罪于镇国公府,只怕还要头疼该如何去跟镇国公府解释柳嫣然的死。
眼见贞妃还要跟皇后争上一争,
沈晏辞拂开她挽着自己臂膀的手,皱眉道:
“朕自登基以来,一向宽仁待下,甚少有为难奴才们的时候。他们在宫中当差本就孤苦,若非真的犯下大错,朕少有严惩的时候。”
他指着南瑾,对贞妃说话的语气也平添几分薄责之意,
“柳氏关了房门夜半自戕,她一届宫婢,是能未卜先知,还是能闯进去扰了主子休息?
本是无心之失,贞妃却张口闭口就要夺人性命。朕给你协理六宫之权,是让你帮衬着皇后管辖六宫琐事,并非是让你滥用职权。”
贞妃得了训斥,委屈地抿唇,本就明艳的容貌于此刻看来更显楚楚可人,
“皇上~臣妾也是想为皇后娘娘多分担些,叫奴才都有个警醒,才会一时心急......这件事是臣妾欠考虑了。”
“罢了。”沈晏辞并未深究,反倒执起贞妃的手,温声道:
“朕知道最近宫中事多,你也实在劳累。下个月太后寿辰,你又向皇后讨了这事儿,为让皇后省心,要一人全权操办。”
他手背轻抚贞妃娇嫩的脸颊,眼中满是不舍,
“朕见你如此劳累,也实在心疼。这样吧,协理六宫之事你先暂且放一放。别再累坏了身子惹朕担心。等你操持完太后寿辰的事儿,得空再帮衬着皇后也不迟。”
贞妃又不傻,
她当然听得出来沈晏辞这话的意思,是要削了她手中的协理六宫之权。
这权力她得来不易,此番削减,来日再想失而复得,怕也成了难事。
可她此刻又能说什么?
是她为了在太后面前得脸,逼着皇后将太后寿宴一事全权交由她操办。
而今沈晏辞字字句句又说的都是关心她的话,她总不能不领情。
贞妃锐利狭长的眸子睨一眼皇后,见她唇角微微扬起恬静笑意,实在是恨得牙痒痒。
但她不好叫沈晏辞看出来,故而只得强作镇定,面色温然柔和地说:
“臣妾多谢皇上关怀。”
这日最后,沈晏辞也没有去瞧柳嫣然一眼。
不过他到底也是给足了镇国公府脸面,保留了柳嫣然的死后哀荣。
他着人告天下,说柳嫣然是病笃不治,并非自戕,
又复了柳嫣然的位份和封号,让她仍以淑妃的尊荣下葬皇陵。
只不过沈晏辞登基方两年,皇陵尚未修好,
所以柳嫣然的尸身,只得暂时存放在行宫的乾灵阁里用冰镇着。
等什么时候皇陵修好了,她那具烂透了的身子,才能有入土为安的一天。
第39章 分外珍重
柳嫣然的死,就如同庭院中被秋雨打落一地的花瓣一样,
管你再娇艳夺目,一朝被风雨无情卷落,也得被宫人扫了去。
埋在土里,施作泥肥,
无声无息的,仿佛从未盛开过一样。
今次沈晏辞格外宽仁待下,长春宫并没有人因此事而得到惩罚。
他只吩咐宫人们好生打点着柳嫣然的后事,在长春宫暂布灵堂。
这日,沈晏辞直至离去,都没有与南瑾多说一句话。
可他无数次不经意间向南瑾投来的灼灼目光,却已胜过千言万语。
南瑾心里明镜似的,
鱼儿上钩前,总少不了要做最后的挣扎。
而那挣扎的时刻,才是捕鱼者最享受的过程。
这日晚些时候,李德全折返回长春宫,替沈晏辞向南瑾捎了句话,
“皇上让姑娘千万保重,万不敢再寻短见。若实在想不通透,就想想淑妃娘娘。娘娘最在乎的是她的家人,你是她的家生子,若此刻再出意外,只怕是更要让镇国公难堪了。”
他环顾四下无人,又压低了声音说:“姑娘暂且忍耐,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皇上。”
南瑾含泪颔首,“奴婢明白。”
柳嫣然这一死,伺候她的宫人或是回到宫女所,或是去了四执库,
总归要晒上半年的晦气,才能再被安排到后妃身边当差。
故而今日帮衬着南瑾将柳嫣然的灵堂布置好后,他们便要各奔东西。
南瑾在房中帮柳嫣然挽白联时,采颉私下来寻她。
她一见到南瑾便倏然跪下,含泪叩首不已,
“菀儿!多谢你!多谢你今日救我性命!”
“姐姐这是做什么?”南瑾连忙将她扶起来,“我自入宫一路得姐姐照顾,怎好受姐姐这般大礼?”
采颉泪如雨下,“昨日守夜的分明是我。你本不需要替我蹚这趟浑水,更险些将自己性命都搭进去。”
宫中人心凉薄,大难临头各自飞之前,还要伸腿来踹上一脚的人比比皆是。
故而南瑾待采颉的这份真,才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南瑾道:“姐姐待我好,我怎能见姐姐有难而不帮?我到底是小姐的家生子,我认下这件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就算没有,我伺候了小姐一辈子,即便叫我殉主,我也只当是追到黄泉路上去照顾小姐罢了。”
“可再怎么说,也是你救了我的命。”
采颉攥着南瑾的手微微发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设灵三日后,你就会被送回镇国公府。日后隔着宫墙,你我再想相见怕也是难事。”
她将系在腰间的荷包取下,按在南瑾手中,
“我没什么能报答你的,只有这些年来攒下了些银钱,你可千万要收着。”
“这是姐姐攒来的嫁妆,我如何能要?”南瑾将荷包塞回采颉手中,又将她的手牢牢攥住,不许她推脱,
“我常见姐姐与太医院一俊俏公子走得亲近,怕不是姐姐的心上人?你们为着彼此的未来,在宫中吃苦受累,也是为了攒下银子来日能在上京得一安身之所。姐姐若把这银子给了我,便是要说你我的情谊,是用银钱这些俗物能买卖的。”
听南瑾此言,采颉忙道:“自是不能!”
很快又红着脸说:“你、你都瞧见了?”
南瑾笑,“那太医仪表堂堂,看着很配姐姐。”
采颉也不瞒着她,“许平安与我是老乡,我俩自入宫便相互扶持,如今交好四五年,我也是觉得他老实稳重。
只是他可当不了太医,不过是在太医院帮着太医打下手的学手罢了。他医术虽好,但没个好出身又不得人举荐,哪里还敢痴想着升迁的好事儿?”
南瑾宽慰她道:“人品贵重最是紧要。且皇上知人善任,许大哥若真为明珠,想必也不会蒙尘太久。”
门外传来催促声。
采颉拉着南瑾的手,依依不舍道:“我得回宫女所去了。今日一别,不知来日何时还能再相见,唯愿你一切都好。我也总会记得还有你这么个为了护着我,肯豁出命去的妹妹。”
南瑾笑中含泪,分外珍重道:“姐姐也是。”
【还有一更】
第40章 灵前合体
长春宫的宫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都散了,只余下南瑾一人。
内务府原本也打算安排她去宫女所暂住几日,等镇国公府的人入宫将她接走。
她的父亲是中书令,柳嫣然的父亲是镇国公,
这二人官职,一个在文臣的极处,一个在武将的级处,
长期两强相争,自然水火不容。
贞妃是盼着柳嫣然这一死,能让镇国公府也被沈晏辞问责,
如此连消带打的削减了镇国公府的势力,也好叫她父亲在前朝风光更甚。
她算盘是打得好,可奈何话音未落,就听皇后进言道:
“皇上,臣妾以为这宫女杀不得。”
皇后看着沈晏辞眸底的戾色,缓声道:
“这宫女是柳贵人的家生子,柳贵人入宫不到一个月就没了性命。咱们知道的,是她做错了事绝望自裁,可外人却不知道内情。而今能跟镇国公府说上话的,就只有这宫女一人。若是连她也给处置了,难免会落得外人闲话。”
贞妃道:“皇后娘娘就是太过仁慈,才会让宫人们丢了规矩。臣妾以为,这宫女无论如何都该处死,以正宫闱。”
皇后从容一笑,目光直勾勾盯着贞妃,声音四平八稳道:
“贞妃的父亲是中书令,掌一国律法权判,你跟在你父亲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最尊法纪。可法外不外乎人情,柳贵人已死,你就非要咄咄相逼,再闹出一条人命心里才安稳吗?”
南瑾闻听皇后此话,心底暗道一句厉害。
皇后看似是在替她说话,实则是将柳嫣然的死,往前朝漩斗上纠扯。
沈晏辞要制衡朝堂,必然不会允许一家独大,
嫔妃自戕是会连累母家,但如今番邦外国战乱未平,柳家还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这个时候,沈晏辞非但不会降罪于镇国公府,只怕还要头疼该如何去跟镇国公府解释柳嫣然的死。
眼见贞妃还要跟皇后争上一争,
沈晏辞拂开她挽着自己臂膀的手,皱眉道:
“朕自登基以来,一向宽仁待下,甚少有为难奴才们的时候。他们在宫中当差本就孤苦,若非真的犯下大错,朕少有严惩的时候。”
他指着南瑾,对贞妃说话的语气也平添几分薄责之意,
“柳氏关了房门夜半自戕,她一届宫婢,是能未卜先知,还是能闯进去扰了主子休息?
本是无心之失,贞妃却张口闭口就要夺人性命。朕给你协理六宫之权,是让你帮衬着皇后管辖六宫琐事,并非是让你滥用职权。”
贞妃得了训斥,委屈地抿唇,本就明艳的容貌于此刻看来更显楚楚可人,
“皇上~臣妾也是想为皇后娘娘多分担些,叫奴才都有个警醒,才会一时心急......这件事是臣妾欠考虑了。”
“罢了。”沈晏辞并未深究,反倒执起贞妃的手,温声道:
“朕知道最近宫中事多,你也实在劳累。下个月太后寿辰,你又向皇后讨了这事儿,为让皇后省心,要一人全权操办。”
他手背轻抚贞妃娇嫩的脸颊,眼中满是不舍,
“朕见你如此劳累,也实在心疼。这样吧,协理六宫之事你先暂且放一放。别再累坏了身子惹朕担心。等你操持完太后寿辰的事儿,得空再帮衬着皇后也不迟。”
贞妃又不傻,
她当然听得出来沈晏辞这话的意思,是要削了她手中的协理六宫之权。
这权力她得来不易,此番削减,来日再想失而复得,怕也成了难事。
可她此刻又能说什么?
是她为了在太后面前得脸,逼着皇后将太后寿宴一事全权交由她操办。
而今沈晏辞字字句句又说的都是关心她的话,她总不能不领情。
贞妃锐利狭长的眸子睨一眼皇后,见她唇角微微扬起恬静笑意,实在是恨得牙痒痒。
但她不好叫沈晏辞看出来,故而只得强作镇定,面色温然柔和地说:
“臣妾多谢皇上关怀。”
这日最后,沈晏辞也没有去瞧柳嫣然一眼。
不过他到底也是给足了镇国公府脸面,保留了柳嫣然的死后哀荣。
他着人告天下,说柳嫣然是病笃不治,并非自戕,
又复了柳嫣然的位份和封号,让她仍以淑妃的尊荣下葬皇陵。
只不过沈晏辞登基方两年,皇陵尚未修好,
所以柳嫣然的尸身,只得暂时存放在行宫的乾灵阁里用冰镇着。
等什么时候皇陵修好了,她那具烂透了的身子,才能有入土为安的一天。
第39章 分外珍重
柳嫣然的死,就如同庭院中被秋雨打落一地的花瓣一样,
管你再娇艳夺目,一朝被风雨无情卷落,也得被宫人扫了去。
埋在土里,施作泥肥,
无声无息的,仿佛从未盛开过一样。
今次沈晏辞格外宽仁待下,长春宫并没有人因此事而得到惩罚。
他只吩咐宫人们好生打点着柳嫣然的后事,在长春宫暂布灵堂。
这日,沈晏辞直至离去,都没有与南瑾多说一句话。
可他无数次不经意间向南瑾投来的灼灼目光,却已胜过千言万语。
南瑾心里明镜似的,
鱼儿上钩前,总少不了要做最后的挣扎。
而那挣扎的时刻,才是捕鱼者最享受的过程。
这日晚些时候,李德全折返回长春宫,替沈晏辞向南瑾捎了句话,
“皇上让姑娘千万保重,万不敢再寻短见。若实在想不通透,就想想淑妃娘娘。娘娘最在乎的是她的家人,你是她的家生子,若此刻再出意外,只怕是更要让镇国公难堪了。”
他环顾四下无人,又压低了声音说:“姑娘暂且忍耐,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皇上。”
南瑾含泪颔首,“奴婢明白。”
柳嫣然这一死,伺候她的宫人或是回到宫女所,或是去了四执库,
总归要晒上半年的晦气,才能再被安排到后妃身边当差。
故而今日帮衬着南瑾将柳嫣然的灵堂布置好后,他们便要各奔东西。
南瑾在房中帮柳嫣然挽白联时,采颉私下来寻她。
她一见到南瑾便倏然跪下,含泪叩首不已,
“菀儿!多谢你!多谢你今日救我性命!”
“姐姐这是做什么?”南瑾连忙将她扶起来,“我自入宫一路得姐姐照顾,怎好受姐姐这般大礼?”
采颉泪如雨下,“昨日守夜的分明是我。你本不需要替我蹚这趟浑水,更险些将自己性命都搭进去。”
宫中人心凉薄,大难临头各自飞之前,还要伸腿来踹上一脚的人比比皆是。
故而南瑾待采颉的这份真,才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南瑾道:“姐姐待我好,我怎能见姐姐有难而不帮?我到底是小姐的家生子,我认下这件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就算没有,我伺候了小姐一辈子,即便叫我殉主,我也只当是追到黄泉路上去照顾小姐罢了。”
“可再怎么说,也是你救了我的命。”
采颉攥着南瑾的手微微发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设灵三日后,你就会被送回镇国公府。日后隔着宫墙,你我再想相见怕也是难事。”
她将系在腰间的荷包取下,按在南瑾手中,
“我没什么能报答你的,只有这些年来攒下了些银钱,你可千万要收着。”
“这是姐姐攒来的嫁妆,我如何能要?”南瑾将荷包塞回采颉手中,又将她的手牢牢攥住,不许她推脱,
“我常见姐姐与太医院一俊俏公子走得亲近,怕不是姐姐的心上人?你们为着彼此的未来,在宫中吃苦受累,也是为了攒下银子来日能在上京得一安身之所。姐姐若把这银子给了我,便是要说你我的情谊,是用银钱这些俗物能买卖的。”
听南瑾此言,采颉忙道:“自是不能!”
很快又红着脸说:“你、你都瞧见了?”
南瑾笑,“那太医仪表堂堂,看着很配姐姐。”
采颉也不瞒着她,“许平安与我是老乡,我俩自入宫便相互扶持,如今交好四五年,我也是觉得他老实稳重。
只是他可当不了太医,不过是在太医院帮着太医打下手的学手罢了。他医术虽好,但没个好出身又不得人举荐,哪里还敢痴想着升迁的好事儿?”
南瑾宽慰她道:“人品贵重最是紧要。且皇上知人善任,许大哥若真为明珠,想必也不会蒙尘太久。”
门外传来催促声。
采颉拉着南瑾的手,依依不舍道:“我得回宫女所去了。今日一别,不知来日何时还能再相见,唯愿你一切都好。我也总会记得还有你这么个为了护着我,肯豁出命去的妹妹。”
南瑾笑中含泪,分外珍重道:“姐姐也是。”
【还有一更】
第40章 灵前合体
长春宫的宫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都散了,只余下南瑾一人。
内务府原本也打算安排她去宫女所暂住几日,等镇国公府的人入宫将她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