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为了掩饰。”石子濯摸了摸景俟的眼尾,“殿下心虚什么?不忍什么?”
景俟矢口否认:“哪有的事。”
“没有此事?”石子濯直勾勾盯着他,“果真是要我死,殿下肯叫小人一亲芳泽,小人就死也值了——是也不是?”
“原来你当我是这般绝情人。”景俟道。
“难道殿下不是?”石子濯信自己能如此心狠,“更何况,你我有何情来?小人贴金,方才说错了,不是殿下怜惜小人将死,乃是见小人将死,趁热用一用——”
景俟按住他的嘴,神情似有不悦:“这种话莫要再说。”
石子濯不喜不悲地盯着自己,自己吃软不吃硬,但两个自己对上,只有僵持不下的局面。
他知道景俟在等他服软,可他这次若是服了软,就要服无数的软。就算是对着自己,石子濯也不打算百依百顺。
景俟没等到,冷笑一声翻身下榻,一把扯过搭在一旁的大氅裹上,怒气冲冲往外走:“糜仪!打水到卧房!”
糜仪似乎往堂内看了一眼,景俟叱道:“里头那个,关到柴房,锁上手脚!”
石子濯坐起身来,拂掉身上的豆花和汤水,戴上面具。侍卫们闯进来时,他刚脱了湿了的外衣,幸得冬日穿的多些,还有两层单衣在身上。
“石护卫,请吧。”有人给他上了手镣和脚镣,押他到柴房。
柴房在王府角落之处,乃是一间不大不小的房子,堆些不用的柴火备用。内中干冷,柴堆几乎占了大半个空间,此处行走坐卧都不自在。石子濯却自如地往柴堆上一靠,闭目假寐。押他来的侍卫们给柴房落了锁,便回去当值,一时间只闻窗外风声呼啸。
石子濯早知道会有这么一遭。就算是他顺着景俟的意思服了软,皇帝对于石子濯假扮贤王面圣的责问下来,景俟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叫他少去诏狱吃些苦头也好,总是要关他的。
柴房比诏狱里的那间暗室好些,有天光洒下,不算难熬。
第一个来敲他窗子的竟然是杜介。
石子濯淡淡瞥去一眼,没有起身。
杜介左右看了看,将窗子开了一条缝,压低声音道:“你莫不是故意的?”
“故意什么?”石子濯又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杜介气得咬牙切齿:“故意消极怠工!我瞧着你就是被贤王勾了魂,指挥使叫你找密道,你倒好,把自己找到柴房来了。”
“密道说不准就在柴房。”石子濯随口敷衍。
杜介道:“那你在柴房找到了吗?!”
“这不是来了才有机会找,没找到啊。”石子濯打了个呵欠。
杜介磨了磨牙,警告道:“我刚得到的消息,陛下恐怕要杀你。”
“这不正合你意?”石子濯满不在乎。
杜介又往左右瞧了瞧:“指挥使正在想办法保住你,你不是挺能拍贤王马屁吗?适才让我差人去买的那碗豆花都没哄好他?”
“贤王是什么人,岂能被一碗豆花哄好?”石子濯毫不害臊地议论自己,“钟鸣鼎食之家,钟鼓馔玉之辈,不过是得不到那厨子方才觉得新奇,仔细想来,区区一碗豆花算得了什么?我不也就是一碗豆花么。”
杜介道:“我瞧着贤王不像是对你毫无情谊的,你不妨大声喊冤,他未必不心软。”
石子濯失笑:“杜千户,你当真是……”
杜介不解:“当真什么?”
“倘若我真这般做了,只不过徒增厌弃罢了。”石子濯睁开眼睛,“他不喜欢太乖的,也不喜欢太不乖的,当真大喊大叫,就真是不知好歹了,平白断送生机。”
杜介道:“那你就坐以待毙?若是圣旨赐死,指挥使也毫无办法!好容易将你送进王府,再送一个进来哪里这般容易?”
“尔等放心,”石子濯瘫在柴堆之上,分明是不太雅观的姿势,却生生叫他做出一种矜贵慵懒之感,“我自有办法活下来。非但要活下来,还要贤王爱我爱得死去活来,到时候,什么密道密文,不是手到擒来?”
杜介冷笑:“你最好没有吹牛,杜某可不想因你的过失被连坐。”
“杜千户,你我恩怨,敌不上指挥使大人的命令,你大可放心便是。”石子濯赶人,“莫要在此逗留,若叫人瞧见,对你我都不好。”
杜介也知此理,鼻子中发出一声不服气的擤气声,合上了窗子。
而那厢,景俟用罢膳食,随手点了两样菜,吩咐道:“给柴房送去,不要叫人死了。”
侍从领命去了,景俟又歇息一阵,待到日暮四合,各处掌了灯,他精神抖擞,又招来糜仪:“给本王挑个新马鞭来。”
取了马鞭在手,景俟打发了跟随的侍从,径直往柴房走去。
第15章 梅子黄时
景俟圈着马鞭哼着小曲儿,慢悠悠晃到柴房前时,半个王府的人都知道他去找石子濯麻烦了。
天气寒凉,王府中倒是草木繁茂,种着那些常青花木,衬着景俟一袭绛紫色的衣衫,竟然有一番春日景象。可惜,没有人欣赏这景象,侍从们议论纷纷:“王爷拎着鞭子去柴房,恐怕是要审那新来的小子,从前时候,可从未见过王爷这般生气。”
“你那是有所不知,”另一人道,“王爷生起气来,不是雷霆之怒,而是……是……是润物无声。”
他找不出合适的词句来,说了一个不大恰当的成语。
“什么叫润物无声?”有一个锦衣卫正巧路过,十分不解。
“就是说啊,”这人悄悄说道,“王爷发怒,不会喊打喊杀,而是不知不觉地整治你。你没听过之前那个小厮偷厨房秘方的事情么?这种事啊,多得很呐,我先前不小心犯了个小错,恰好被王爷看见了,他什么都没说,还笑眯眯地夸我勤快。我还以为王爷那是真心夸我,谁知道第二天我就被从王爷身边调离了,恐怕再也到不了王爷身边当值喽。”
“我怎么瞧着你不像悲伤,倒还挺高兴?”锦衣卫道。
“这当然算是好事了!你想想,这样一个城府深沉的王爷,生杀大权在握,我在他面前当值,那不得提心吊胆?否则一个不慎,怎么死得都不知道。”这侍卫这么说道,“这次王爷动怒,恐怕是气得很了,柴房里那小子凶多吉少啊。”
锦衣卫向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我听说,王爷府中,有耳目,你说,这耳目是谁家的?”
这人讶然道:“你不要命了?”
他指了指天上:“这种事都敢问?是陛下叫你来问,还是你自个儿好奇?若是你自己好奇啊,那你这脑袋可就待不长久喽。”
锦衣卫还要再说些什么,杜介走来,面色严肃:“都议论什么!玩忽职守!”
而被他们议论的景俟已然站在了柴房前,柴房里没什么动静,听着一点点声响,似乎是石子濯在用食。一个侍卫给景俟开了柴房门的锁,便依从他的吩咐,退了下去。
景俟带上了房门,呵出一口寒气来:“好冷啊。”
石子濯怼道:“殿下嫌冷,就不该来。”
“你既在此,不得不来。”景俟笑眯眯说道。
景俟看了看石子濯面前的菜饭:“合胃口否?”
石子濯慢条斯理地吃着:“尚可。”
他盘腿坐着吃饭,景俟就在他身前蹲下来:“尚可是何意?阶下之囚,还想吃山珍海味?”
“殿下小题大做了,”石子濯淡淡道,“殿下只问我合不合胃口,我如实答了,怎么就成了肖想山珍海味?”
“那可未必,你尝过山珍海味否?若是不曾尝过,又怎么不会肖想?”景俟不依不饶道,“是了,我还不曾问过你的出身,你只说流浪至此,被季殊归捡到,却不知你家在何处?为何落魄江湖?”
石子濯慢条斯理道:“殿下,食不言,寝不语。”
“我又没有吃饭,为何不能说话?”景俟道,“你虽然在吃饭,却也不必拘泥,这里就你我二人,这些绉文缛节么,就免了吧。”
石子濯没有理会,照样吃起饭来。
景俟饶有兴趣地看他吃饭:“本王先前不曾在意,原来你竟然要咀嚼这么久方才咽下。”
石子濯仍在咀嚼,连眼皮都没抬起。
景俟安静了一会儿,又说道:“本王数了,一口大略要嚼十余下,方才被咽下,难不成你还学那些小姐,非得要细嚼慢咽不成?”
石子濯咽了这口饭,终于抬起眼来,盯着景俟:“殿下又怎知那些小姐要细嚼慢咽?”
景俟笑道:“你竟然在意这个,自然是道听途说,本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见什么小姐?”
“殿下可不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石子濯说道,“殿下所懂之事,绝非闭门造车能为之。”
景俟道:“非也非也,尔不闻‘闭门造车,出则合辙’?”
石子濯懒得同他辩论,又低头吃起饭来。
景俟矢口否认:“哪有的事。”
“没有此事?”石子濯直勾勾盯着他,“果真是要我死,殿下肯叫小人一亲芳泽,小人就死也值了——是也不是?”
“原来你当我是这般绝情人。”景俟道。
“难道殿下不是?”石子濯信自己能如此心狠,“更何况,你我有何情来?小人贴金,方才说错了,不是殿下怜惜小人将死,乃是见小人将死,趁热用一用——”
景俟按住他的嘴,神情似有不悦:“这种话莫要再说。”
石子濯不喜不悲地盯着自己,自己吃软不吃硬,但两个自己对上,只有僵持不下的局面。
他知道景俟在等他服软,可他这次若是服了软,就要服无数的软。就算是对着自己,石子濯也不打算百依百顺。
景俟没等到,冷笑一声翻身下榻,一把扯过搭在一旁的大氅裹上,怒气冲冲往外走:“糜仪!打水到卧房!”
糜仪似乎往堂内看了一眼,景俟叱道:“里头那个,关到柴房,锁上手脚!”
石子濯坐起身来,拂掉身上的豆花和汤水,戴上面具。侍卫们闯进来时,他刚脱了湿了的外衣,幸得冬日穿的多些,还有两层单衣在身上。
“石护卫,请吧。”有人给他上了手镣和脚镣,押他到柴房。
柴房在王府角落之处,乃是一间不大不小的房子,堆些不用的柴火备用。内中干冷,柴堆几乎占了大半个空间,此处行走坐卧都不自在。石子濯却自如地往柴堆上一靠,闭目假寐。押他来的侍卫们给柴房落了锁,便回去当值,一时间只闻窗外风声呼啸。
石子濯早知道会有这么一遭。就算是他顺着景俟的意思服了软,皇帝对于石子濯假扮贤王面圣的责问下来,景俟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叫他少去诏狱吃些苦头也好,总是要关他的。
柴房比诏狱里的那间暗室好些,有天光洒下,不算难熬。
第一个来敲他窗子的竟然是杜介。
石子濯淡淡瞥去一眼,没有起身。
杜介左右看了看,将窗子开了一条缝,压低声音道:“你莫不是故意的?”
“故意什么?”石子濯又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杜介气得咬牙切齿:“故意消极怠工!我瞧着你就是被贤王勾了魂,指挥使叫你找密道,你倒好,把自己找到柴房来了。”
“密道说不准就在柴房。”石子濯随口敷衍。
杜介道:“那你在柴房找到了吗?!”
“这不是来了才有机会找,没找到啊。”石子濯打了个呵欠。
杜介磨了磨牙,警告道:“我刚得到的消息,陛下恐怕要杀你。”
“这不正合你意?”石子濯满不在乎。
杜介又往左右瞧了瞧:“指挥使正在想办法保住你,你不是挺能拍贤王马屁吗?适才让我差人去买的那碗豆花都没哄好他?”
“贤王是什么人,岂能被一碗豆花哄好?”石子濯毫不害臊地议论自己,“钟鸣鼎食之家,钟鼓馔玉之辈,不过是得不到那厨子方才觉得新奇,仔细想来,区区一碗豆花算得了什么?我不也就是一碗豆花么。”
杜介道:“我瞧着贤王不像是对你毫无情谊的,你不妨大声喊冤,他未必不心软。”
石子濯失笑:“杜千户,你当真是……”
杜介不解:“当真什么?”
“倘若我真这般做了,只不过徒增厌弃罢了。”石子濯睁开眼睛,“他不喜欢太乖的,也不喜欢太不乖的,当真大喊大叫,就真是不知好歹了,平白断送生机。”
杜介道:“那你就坐以待毙?若是圣旨赐死,指挥使也毫无办法!好容易将你送进王府,再送一个进来哪里这般容易?”
“尔等放心,”石子濯瘫在柴堆之上,分明是不太雅观的姿势,却生生叫他做出一种矜贵慵懒之感,“我自有办法活下来。非但要活下来,还要贤王爱我爱得死去活来,到时候,什么密道密文,不是手到擒来?”
杜介冷笑:“你最好没有吹牛,杜某可不想因你的过失被连坐。”
“杜千户,你我恩怨,敌不上指挥使大人的命令,你大可放心便是。”石子濯赶人,“莫要在此逗留,若叫人瞧见,对你我都不好。”
杜介也知此理,鼻子中发出一声不服气的擤气声,合上了窗子。
而那厢,景俟用罢膳食,随手点了两样菜,吩咐道:“给柴房送去,不要叫人死了。”
侍从领命去了,景俟又歇息一阵,待到日暮四合,各处掌了灯,他精神抖擞,又招来糜仪:“给本王挑个新马鞭来。”
取了马鞭在手,景俟打发了跟随的侍从,径直往柴房走去。
第15章 梅子黄时
景俟圈着马鞭哼着小曲儿,慢悠悠晃到柴房前时,半个王府的人都知道他去找石子濯麻烦了。
天气寒凉,王府中倒是草木繁茂,种着那些常青花木,衬着景俟一袭绛紫色的衣衫,竟然有一番春日景象。可惜,没有人欣赏这景象,侍从们议论纷纷:“王爷拎着鞭子去柴房,恐怕是要审那新来的小子,从前时候,可从未见过王爷这般生气。”
“你那是有所不知,”另一人道,“王爷生起气来,不是雷霆之怒,而是……是……是润物无声。”
他找不出合适的词句来,说了一个不大恰当的成语。
“什么叫润物无声?”有一个锦衣卫正巧路过,十分不解。
“就是说啊,”这人悄悄说道,“王爷发怒,不会喊打喊杀,而是不知不觉地整治你。你没听过之前那个小厮偷厨房秘方的事情么?这种事啊,多得很呐,我先前不小心犯了个小错,恰好被王爷看见了,他什么都没说,还笑眯眯地夸我勤快。我还以为王爷那是真心夸我,谁知道第二天我就被从王爷身边调离了,恐怕再也到不了王爷身边当值喽。”
“我怎么瞧着你不像悲伤,倒还挺高兴?”锦衣卫道。
“这当然算是好事了!你想想,这样一个城府深沉的王爷,生杀大权在握,我在他面前当值,那不得提心吊胆?否则一个不慎,怎么死得都不知道。”这侍卫这么说道,“这次王爷动怒,恐怕是气得很了,柴房里那小子凶多吉少啊。”
锦衣卫向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我听说,王爷府中,有耳目,你说,这耳目是谁家的?”
这人讶然道:“你不要命了?”
他指了指天上:“这种事都敢问?是陛下叫你来问,还是你自个儿好奇?若是你自己好奇啊,那你这脑袋可就待不长久喽。”
锦衣卫还要再说些什么,杜介走来,面色严肃:“都议论什么!玩忽职守!”
而被他们议论的景俟已然站在了柴房前,柴房里没什么动静,听着一点点声响,似乎是石子濯在用食。一个侍卫给景俟开了柴房门的锁,便依从他的吩咐,退了下去。
景俟带上了房门,呵出一口寒气来:“好冷啊。”
石子濯怼道:“殿下嫌冷,就不该来。”
“你既在此,不得不来。”景俟笑眯眯说道。
景俟看了看石子濯面前的菜饭:“合胃口否?”
石子濯慢条斯理地吃着:“尚可。”
他盘腿坐着吃饭,景俟就在他身前蹲下来:“尚可是何意?阶下之囚,还想吃山珍海味?”
“殿下小题大做了,”石子濯淡淡道,“殿下只问我合不合胃口,我如实答了,怎么就成了肖想山珍海味?”
“那可未必,你尝过山珍海味否?若是不曾尝过,又怎么不会肖想?”景俟不依不饶道,“是了,我还不曾问过你的出身,你只说流浪至此,被季殊归捡到,却不知你家在何处?为何落魄江湖?”
石子濯慢条斯理道:“殿下,食不言,寝不语。”
“我又没有吃饭,为何不能说话?”景俟道,“你虽然在吃饭,却也不必拘泥,这里就你我二人,这些绉文缛节么,就免了吧。”
石子濯没有理会,照样吃起饭来。
景俟饶有兴趣地看他吃饭:“本王先前不曾在意,原来你竟然要咀嚼这么久方才咽下。”
石子濯仍在咀嚼,连眼皮都没抬起。
景俟安静了一会儿,又说道:“本王数了,一口大略要嚼十余下,方才被咽下,难不成你还学那些小姐,非得要细嚼慢咽不成?”
石子濯咽了这口饭,终于抬起眼来,盯着景俟:“殿下又怎知那些小姐要细嚼慢咽?”
景俟笑道:“你竟然在意这个,自然是道听途说,本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见什么小姐?”
“殿下可不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石子濯说道,“殿下所懂之事,绝非闭门造车能为之。”
景俟道:“非也非也,尔不闻‘闭门造车,出则合辙’?”
石子濯懒得同他辩论,又低头吃起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