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杜知津眨眨眼:“怎么会是俗套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尼姑,捡到了一个孩子。”
“那是个不足月的女婴,被扔到尼姑庙门口时,襁褓中除了一张写着她名字的纸条什么也没有。老尼姑将她拉扯到五岁,看出她有灵根,便辗转托付从前的师妹,把她送入仙门。”
听到这,应见画反应过来这可能是杜知津自己的身世,不由一愣。
她是......弃婴?
“可惜老尼姑年纪大了看走眼了。女孩并没有天赋异禀的灵根,她只比普通人强一丁点,再差一点几乎都摸不到修炼的门。老尼姑的师妹很头疼,因为根本教不会啊,那女孩长到六岁,连引气入体都做不到,要知道就是仙门里的一棵树沾染了一年仙气,结的果都比别的树多。”
“女孩自知修炼无望,甘愿只当一名扫洒弟子服侍终身。就在所有人都要放弃她的时候,仙门中一位很厉害的前辈突然出现,指着她说,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很厉害的前辈?是她口中的师尊吗?
应见画仔细回想一番,试图从记忆里翻出几个人名,未果。
武陵村实在太偏僻,他只知道有等闲山的存在,却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人。
“......整个门派都震惊了,因为那位前辈从没有收过徒弟,一收徒收的还是个‘小废物’。可只有女孩和前辈知晓,她们从前见过,在一个湖面冻得结了冰的严冬。”
“小孩子贪玩,大冬天也要在湖面上凿个洞钓鱼。那天碰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盯着她看了好久,最后还把鱼吓跑了。女孩很生气,瞪了她一眼,还被石子绊了一跤,出了个大糗。可就是这么个缘故,前辈记着她了,后来第二次见面就把她认作徒弟。”
“前辈不愧是前辈,不光自己厉害,教导弟子也很有一套。女孩的修为突飞猛进,几年间就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并在十五岁那年得到了独自下山历练的机会。”
“她很开心,买了许多丹药符纸准备回去孝敬对她有养育之恩的老尼姑。她都想好了,哪些丹药包治百病、哪些丹药可以延年益寿。有了这些,老尼姑便能无病无灾地安享晚年。可等她返还尼姑庙,却只听到老尼姑十年前便过世了的消息。”
“十年前?”应见画愕然。
杜知津点点头:“......对,就在女孩离开的那年。”
屋外雨声渐小,连风也轻了,潇潇雨歇,如泣如诉。
他出言打破寂静:“后来呢?”
“后来?”她漫不经心道,“后来女孩死了。”
应见画猛地一惊:“怎么可能?你、不是说话本子的主角一定会活到最后吗?”
倘若女孩死了,他面前的又是谁?
杜知津快速地眨动了两下眼睛,直言不讳:“人都会死的。”
“那也不能咒自己死,你快把刚才那句话呸掉。”他恼了。什么人啊,他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别她一句话就给咒死了。
见她不吭声,他气得卷了大半被子往里裹,留给她一个冷漠的背影。
谁教她这么讲故事的?哪个人听了她的故事能睡着?
————
第二日天气好了些,虽然仍旧阴沉沉的,但总不至于屋外大雨屋内小雨。
应见画的病也和天气一样,现在已经能下床走动了。他坚持杜知津病的比他严重,杜知津坚持不让他干活,两个人谁也不让谁,最后各退一步,各挑一边。
应见画负责把前几天没来得及收进去的药材分门别类,挑挑拣拣一番看还有没有能用的。杜知津则揣着他典当剩下来的铜板找人买了一堆新的茅草。
瓦片暂时买不起,茅草总该换批新的。二人忙活一上午,可算把屋顶搭好了。
杜知津站在屋顶,指着院中各处对他道:“等我拿回剑就上山猎鹿猎熊,卖掉鹿角熊皮后,先把你母亲的遗物赎回来,若还有结余便买一批瓦,以后雨天你就把草药搬到屋里,这样就不会淋湿了。”
“还有,你之前不是想建个鸡圈?也可以弄一个,就在靠着黄家的地方。那块地方蚯蚓多,我总看见红花挖了蚯蚓去喂自家的鸡。养了鸡还可以养鸭养狗,鸭血粉丝最入味,鸭汤也很滋补,而养狗的好处就多了,看家护院赶鸡赶鸭......你瞧隔壁的小黄多招人喜欢呀。”
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昨晚把他惹恼的事,杜知津今日的话格外密。而应见画也没那么*容易原谅她,冷着一张脸分药。
杜知津偷偷觑他一眼,第一次知道何为祸从口出。
好在红花和黄伯娘的出现解救了她。黄伯娘说她娘家妹子,就是村头老刘家的闺女过几日就要出嫁了,作为嫁妆的一副桌椅却被昨晚的雷劈坏了。这会去镇上的路也不好走,找不到木匠,可把她妹子急死了。
“我也是听春燕说木姑娘你会这方面的手艺,这才腆着一张老脸请姑娘过去试试。”黄伯娘也不让她白干活,还带了一篮子鸡蛋,少说有五六个。
她就算不给报酬,杜知津也会走这一遭。一来她急于离开应见画的视野,二来黄家对他们多有照拂,举手之劳,做便做了。
见应见画不反对她出门,她拉着红花的手,一大一小往村头刘家走。
黄伯娘还留在院子里,听到身后传来应见画冷冷的哼声,笑道:“我来时听到木姑娘说想建个鸡舍再养条狗,看来应大夫也好事将近?”
闻此,应见画足足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她说的什么,解释:“伯娘误会了,她只是我的一个病人,并非伯娘以为的那样。”
看着黄伯娘笑而不语的模样,他心底生出一股无力感。
罢了,总比把杜知津当成采花大盗强。他深知想在乡野生活,必要时必须失去一些无用的东西。
“请问,应大夫在家吗?”
门外响起一道男声,应见画听出是陆平,不由蹙眉。黄伯娘见他有客便告辞回家,与陆平擦身而过时,在心底赞叹了一句好俊朗的后生。
和应大夫不相上下啊。
陆平并不是空手而来,他左手抱了一束红艳艳的杜鹃,嫩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瞧着便知是大早上刚摘下的。单是杜鹃,应见画肯定会唾一句俗,可偏偏陆平此人颇有心机,居然还配了两枝淡粉的桃花和一枝新绿的柳条,野趣盎然,这束花的品味一下从“下里巴人”变得“阳春白雪”。
察觉到他的目光,他露出一口白牙,笑得腼腆:“我妹妹说现在的姑娘都喜欢这个,不知道木姑娘喜不喜欢。对了应大夫,木姑娘呢?”言罢,他立刻用视线四处找寻起来。
应见画想说你的木姑娘连真名都不告诉你,还指望什么呢?
“她不在。你若是为了之前那件事,我们或许还能谈谈。若是为着她的事,出门左转不送。”
出门左转,是河。
陆平仍然捧着花,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担心它磕着碰着似的:“应大夫你别误会,县令大人已经找了别的大夫给世子治病。我今日来,为的是私事。”
他将视线投向药架旁神容淡漠的人,眼里闪烁着猛兽争夺地盘时的光芒:“我能冒昧地问一句,应大夫你和木姑娘是什么关系吗?”
第10章 平舟
◎“该喝药了。”◎
“既然知道自己很冒昧,为什么还要问?”应见画反问,“再者,我和她是何关系,和你又有何干?”
被劈头盖脸的怼了一顿,陆平也不恼,仿佛根本没听到他说话:“我听木姑娘说她是你的病人,那木姑娘的病要紧么?”
一看他满脸关切的模样,应见画心里就燃起一股无名火。这人怎么回事?没见杜知津都病成那样了,还只一心想着些情情爱爱风花雪月的事,他的关心竟如此肤浅?
来不及细想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念头,应见画面不改色地扯谎:“要紧,她...无法生育。”
反正杜知津是修道之人不掺尘缘,此生大概不会怀孕生子。
对普通男子而言,单单无法生育这一条便足够他们望而退步。他本以为陆平也是这样的人,未料到陆平说:“两情相悦,悦的是彼此的人、也只是彼此的人。无关父母兄弟,更无关祖宗后代。”
“或许应大夫很看重血脉传承。但我粗人一个,也不是什么名门望姓,夫妻恩爱便好,不在乎什么子子孙孙。”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滴水不漏,反倒衬得应见画心胸狭隘非君子所思。应见画气得把手里的艾木掰得咯咯作响,冷冷盯着他:“粗人一个?我瞧着陆捕头倒是伶牙俐齿,颇有秀才风范。”
秀才在别处或许是夸人的话,在锦溪城却绝不是。只因前几年出了个作恶多端的钱秀才,凭借拍溜须马的功夫傍上了承端郡王,杀人放火作奸犯科无恶不作。最后落得个溺水而亡的下场,有许多人说是从前被他害死的那些人报仇来了。
应见画说陆平“颇有秀才风范”,几乎就差指着鼻子骂了。陆平面色稍沉,扬起的唇角也放下去,突兀地问出一句:“你对木姑娘......”“姊姊你看!这里有只好漂亮的蝴蝶!”
“那是个不足月的女婴,被扔到尼姑庙门口时,襁褓中除了一张写着她名字的纸条什么也没有。老尼姑将她拉扯到五岁,看出她有灵根,便辗转托付从前的师妹,把她送入仙门。”
听到这,应见画反应过来这可能是杜知津自己的身世,不由一愣。
她是......弃婴?
“可惜老尼姑年纪大了看走眼了。女孩并没有天赋异禀的灵根,她只比普通人强一丁点,再差一点几乎都摸不到修炼的门。老尼姑的师妹很头疼,因为根本教不会啊,那女孩长到六岁,连引气入体都做不到,要知道就是仙门里的一棵树沾染了一年仙气,结的果都比别的树多。”
“女孩自知修炼无望,甘愿只当一名扫洒弟子服侍终身。就在所有人都要放弃她的时候,仙门中一位很厉害的前辈突然出现,指着她说,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很厉害的前辈?是她口中的师尊吗?
应见画仔细回想一番,试图从记忆里翻出几个人名,未果。
武陵村实在太偏僻,他只知道有等闲山的存在,却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人。
“......整个门派都震惊了,因为那位前辈从没有收过徒弟,一收徒收的还是个‘小废物’。可只有女孩和前辈知晓,她们从前见过,在一个湖面冻得结了冰的严冬。”
“小孩子贪玩,大冬天也要在湖面上凿个洞钓鱼。那天碰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盯着她看了好久,最后还把鱼吓跑了。女孩很生气,瞪了她一眼,还被石子绊了一跤,出了个大糗。可就是这么个缘故,前辈记着她了,后来第二次见面就把她认作徒弟。”
“前辈不愧是前辈,不光自己厉害,教导弟子也很有一套。女孩的修为突飞猛进,几年间就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并在十五岁那年得到了独自下山历练的机会。”
“她很开心,买了许多丹药符纸准备回去孝敬对她有养育之恩的老尼姑。她都想好了,哪些丹药包治百病、哪些丹药可以延年益寿。有了这些,老尼姑便能无病无灾地安享晚年。可等她返还尼姑庙,却只听到老尼姑十年前便过世了的消息。”
“十年前?”应见画愕然。
杜知津点点头:“......对,就在女孩离开的那年。”
屋外雨声渐小,连风也轻了,潇潇雨歇,如泣如诉。
他出言打破寂静:“后来呢?”
“后来?”她漫不经心道,“后来女孩死了。”
应见画猛地一惊:“怎么可能?你、不是说话本子的主角一定会活到最后吗?”
倘若女孩死了,他面前的又是谁?
杜知津快速地眨动了两下眼睛,直言不讳:“人都会死的。”
“那也不能咒自己死,你快把刚才那句话呸掉。”他恼了。什么人啊,他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别她一句话就给咒死了。
见她不吭声,他气得卷了大半被子往里裹,留给她一个冷漠的背影。
谁教她这么讲故事的?哪个人听了她的故事能睡着?
————
第二日天气好了些,虽然仍旧阴沉沉的,但总不至于屋外大雨屋内小雨。
应见画的病也和天气一样,现在已经能下床走动了。他坚持杜知津病的比他严重,杜知津坚持不让他干活,两个人谁也不让谁,最后各退一步,各挑一边。
应见画负责把前几天没来得及收进去的药材分门别类,挑挑拣拣一番看还有没有能用的。杜知津则揣着他典当剩下来的铜板找人买了一堆新的茅草。
瓦片暂时买不起,茅草总该换批新的。二人忙活一上午,可算把屋顶搭好了。
杜知津站在屋顶,指着院中各处对他道:“等我拿回剑就上山猎鹿猎熊,卖掉鹿角熊皮后,先把你母亲的遗物赎回来,若还有结余便买一批瓦,以后雨天你就把草药搬到屋里,这样就不会淋湿了。”
“还有,你之前不是想建个鸡圈?也可以弄一个,就在靠着黄家的地方。那块地方蚯蚓多,我总看见红花挖了蚯蚓去喂自家的鸡。养了鸡还可以养鸭养狗,鸭血粉丝最入味,鸭汤也很滋补,而养狗的好处就多了,看家护院赶鸡赶鸭......你瞧隔壁的小黄多招人喜欢呀。”
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昨晚把他惹恼的事,杜知津今日的话格外密。而应见画也没那么*容易原谅她,冷着一张脸分药。
杜知津偷偷觑他一眼,第一次知道何为祸从口出。
好在红花和黄伯娘的出现解救了她。黄伯娘说她娘家妹子,就是村头老刘家的闺女过几日就要出嫁了,作为嫁妆的一副桌椅却被昨晚的雷劈坏了。这会去镇上的路也不好走,找不到木匠,可把她妹子急死了。
“我也是听春燕说木姑娘你会这方面的手艺,这才腆着一张老脸请姑娘过去试试。”黄伯娘也不让她白干活,还带了一篮子鸡蛋,少说有五六个。
她就算不给报酬,杜知津也会走这一遭。一来她急于离开应见画的视野,二来黄家对他们多有照拂,举手之劳,做便做了。
见应见画不反对她出门,她拉着红花的手,一大一小往村头刘家走。
黄伯娘还留在院子里,听到身后传来应见画冷冷的哼声,笑道:“我来时听到木姑娘说想建个鸡舍再养条狗,看来应大夫也好事将近?”
闻此,应见画足足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她说的什么,解释:“伯娘误会了,她只是我的一个病人,并非伯娘以为的那样。”
看着黄伯娘笑而不语的模样,他心底生出一股无力感。
罢了,总比把杜知津当成采花大盗强。他深知想在乡野生活,必要时必须失去一些无用的东西。
“请问,应大夫在家吗?”
门外响起一道男声,应见画听出是陆平,不由蹙眉。黄伯娘见他有客便告辞回家,与陆平擦身而过时,在心底赞叹了一句好俊朗的后生。
和应大夫不相上下啊。
陆平并不是空手而来,他左手抱了一束红艳艳的杜鹃,嫩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瞧着便知是大早上刚摘下的。单是杜鹃,应见画肯定会唾一句俗,可偏偏陆平此人颇有心机,居然还配了两枝淡粉的桃花和一枝新绿的柳条,野趣盎然,这束花的品味一下从“下里巴人”变得“阳春白雪”。
察觉到他的目光,他露出一口白牙,笑得腼腆:“我妹妹说现在的姑娘都喜欢这个,不知道木姑娘喜不喜欢。对了应大夫,木姑娘呢?”言罢,他立刻用视线四处找寻起来。
应见画想说你的木姑娘连真名都不告诉你,还指望什么呢?
“她不在。你若是为了之前那件事,我们或许还能谈谈。若是为着她的事,出门左转不送。”
出门左转,是河。
陆平仍然捧着花,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担心它磕着碰着似的:“应大夫你别误会,县令大人已经找了别的大夫给世子治病。我今日来,为的是私事。”
他将视线投向药架旁神容淡漠的人,眼里闪烁着猛兽争夺地盘时的光芒:“我能冒昧地问一句,应大夫你和木姑娘是什么关系吗?”
第10章 平舟
◎“该喝药了。”◎
“既然知道自己很冒昧,为什么还要问?”应见画反问,“再者,我和她是何关系,和你又有何干?”
被劈头盖脸的怼了一顿,陆平也不恼,仿佛根本没听到他说话:“我听木姑娘说她是你的病人,那木姑娘的病要紧么?”
一看他满脸关切的模样,应见画心里就燃起一股无名火。这人怎么回事?没见杜知津都病成那样了,还只一心想着些情情爱爱风花雪月的事,他的关心竟如此肤浅?
来不及细想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念头,应见画面不改色地扯谎:“要紧,她...无法生育。”
反正杜知津是修道之人不掺尘缘,此生大概不会怀孕生子。
对普通男子而言,单单无法生育这一条便足够他们望而退步。他本以为陆平也是这样的人,未料到陆平说:“两情相悦,悦的是彼此的人、也只是彼此的人。无关父母兄弟,更无关祖宗后代。”
“或许应大夫很看重血脉传承。但我粗人一个,也不是什么名门望姓,夫妻恩爱便好,不在乎什么子子孙孙。”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滴水不漏,反倒衬得应见画心胸狭隘非君子所思。应见画气得把手里的艾木掰得咯咯作响,冷冷盯着他:“粗人一个?我瞧着陆捕头倒是伶牙俐齿,颇有秀才风范。”
秀才在别处或许是夸人的话,在锦溪城却绝不是。只因前几年出了个作恶多端的钱秀才,凭借拍溜须马的功夫傍上了承端郡王,杀人放火作奸犯科无恶不作。最后落得个溺水而亡的下场,有许多人说是从前被他害死的那些人报仇来了。
应见画说陆平“颇有秀才风范”,几乎就差指着鼻子骂了。陆平面色稍沉,扬起的唇角也放下去,突兀地问出一句:“你对木姑娘......”“姊姊你看!这里有只好漂亮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