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景饲生看向她:“所以,当年救我的人是你?”
  “是我。”
  景饲生脚步稍缓,取下腰间的水囊喝了口水。
  “那年我劝你去熙王宫,否则在外活不下去。你去了,对吗?”
  “去了。”景饲生收起水囊,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薄汗,“托你的福,不然我可能活不到今天。”
  虞戏时想到当时看过画面里的熙王与熙王妃,他们显然都对景饲生没有善意。
  “在王宫里,过得还好吗?”虞戏时又轻声问道。
  景饲生垂下眼,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错了,景饲生好像微微笑了一下。
  那是一种想到某件治愈的事情的笑容。
  虞戏时悬着的心往下松了松。
  只是,还有疑惑。毕竟就虞戏时了解到的事情来看,熙王和熙王妃能对他好?似乎不大可能。
  “没什么好不好的。”景饲生又加快了脚步,“你既然跟我走到这里,该猜到的应该都猜得差不多了。”
  虞戏时半开玩笑:“我可不想全靠猜,就像你讨厌别人说谎一样。”
  “但你一直在说谎。”景饲生瞥了她一眼,“算了。你说我能保护你,实际上并不能。若真想要庇护,当初留在既命司那位大人身边才是明智之选。”
  “而且,'想要个倚仗'——这句话也是假的。”
  虞戏时:“为什么这么说?”
  景饲生道:“不如先说说你的真实来历?”
  虞戏时笑了:“六岁那年我们一起去王都时,我给官兵看身份文书的时候,你没看见?那我现在告诉你,我和母亲相依为命,那年是去王都投奔亲戚,结果走散了。正好看见受伤的你,就带你去看了大夫。没钱付诊金,只能卖了赤髓。后来发现官兵在搜捕你,车夫还出卖了我们,我为了保护你脱身,只能说些谎话。劝你回宫之后的事,我都不记得了。所以现在问你。”
  “我也记不清了。”景饲生说,“只记得我们沉默了很久,直到我决定去熙王宫,然后分道扬镳。”
  “后来呢?阿饲,后来发生了什么?”
  听到这个称呼,景饲生神色微凝,略显不自在:“既然知道我的名字,就不必叫'阿饲'了。”
  虞戏时感慨。这真的是限制文男主?纯情正经得比灵兔还白。她哄道:“好。那景公子,后来发生了什么?”
  她之所以敢直接问,是因为开头和结局都已知道——开头是劝他入宫,结局是他质子失踪。最关键的两段身世都已清楚,中间过程问问应当也没什么。
  “苏蘅沂是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
  “苏...是那位质子?”
  “嗯。”
  也不知道未来的王帝是不是苏蘅沂。说好会来的原著,到现在还没个影。
  两人走累了,在路边稍作休息。一天一夜没进食,虞戏时才感到饿,就见景饲生站起身,手中幻化出一把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短弓。
  那弓简陋到三岁孩童都要考虑经不经玩。
  “我去看看能不能打到野兔。”他说。
  虞戏时指了指灵兔:“当着它的面吃同类不太好吧?”
  “它也迟早要吃,让它提前适应。”景饲生道。
  “......”虞戏时在心里默念了句造孽,“你这弓能用?”
  “能力有限。”景饲生坦然承认自己的“没用”,转身走远。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枯枝被踩断的声音。
  离惘不知何时出现:“没想到吧,现在的景饲生修为不足,连幻化的弓都这么寒酸。”
  虞戏时恼道:“你再跟踪我,我就向主脑举报!”
  “那你跟踪景饲生,他找谁说理去?”离惘说话间已闪身到树上坐着,悠闲地眺望远山。
  “他需要我!”
  “你也需要我。”
  “......”虞戏时语塞。
  恶人自有恶人磨。先解决眼前的事,再想办法甩掉这个跟屁虫吧。
  想到这里,她突然愣住。
  现在的景饲生,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你不是想知道景饲生的过去吗?”离惘问。
  “大概能猜到。”虞戏时说。
  离惘挑眉:“这么聪明?”
  “只猜个大概。既然知道熙王找回景饲生是要送他去伏国为质,而现在质子另有其人,再加上方存说他私自带着质子回国——很明显,景饲生没当成质子,而是以随从之类的身份跟着苏蘅沂去了伏国。明月说过他现在17岁,那他们至少在伏国待了十年。”
  离惘慢悠悠地“嗯”了一声:“这么一说,确实很容易想到。那除此之外,还猜到什么?”
  虞戏时道:“刚才他说苏蘅沂是他最重要的人。我突然有点理解他为什么执意要带苏蘅沂回国了。小时候,方存虽然待他还行,但禁止他读书习武,根本是让他当一辈子废物;后来我接近他,也是别有目的;熙王与熙王妃更不用说。恐怕苏蘅沂是唯一真心待他的人。”
  离惘不置可否,打了个哈欠:“真心值几个钱?”
  “……”
  “不经磨难,难成大器。他吃的苦头还不够。”离惘一副看戏不嫌事大的样子。
  虞戏时正要反驳,眼前突然浮现出灵力幻化的画面,她慢慢噤声。
  -
  长宁645年冬,熙州飞雪连天。
  景饲生已在宫中豢养半载。熙王对外称其乃阵亡将领遗孤,谁也不知他是伏州女俘所出之子——除了熙王妃。
  彼时两国战事胶着,熙王欲借“抚恤忠烈”之名认其为嗣,待宗庙册礼之后,再过半载,以“王室子弟”身份遣其赴伏国为质。
  可不料,嗣君苏蘅沂成了这局中变故。
  原本熙王默许苏蘅沂亲近景饲生,是想让景饲生对王宫生出牵绊。未料苏蘅沂真心相待,不仅与其一同读书练武,更屡次违禁与他出宫游玩,独爱接触些新鲜事物。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景饲生沉默寡言,苏蘅沂知礼活泼,只有面对对方时,才发自内心的展颜侃谈。
  这般情状,连老宦官都暗叹,“倒似真兄弟”。
  而转折始于质子计定那夜。
  苏蘅沂途径暖阁,恰闻熙王对景饲生道:“伏地苦寒,若思念阿沂与孤,可设法常写信来。”
  景饲生叩恩。
  檐下风灯轻晃,苏蘅沂伫立阁外,紧攥着拳垂下眼,直到一线水光滑过脸,眼中的光一定,做了决定。
  三日后朝会,苏蘅沂冲入宣政殿,当众递还嗣君玉印:“儿臣愿赴伏国!”
  满殿哗然。
  朝臣各执己见,乱成一片。熙王掩嘴咳嗽,看清了死局。
  若强送景饲生,只怕没有意义——伏王不会认,朝臣与百姓也会知王帝为保子嗣送忠烈之子入虎狼之地;若真让苏蘅沂去,景饲生留在王都,甚至是留在王宫,来日若知晓生母含恨旧怨,将成祸患。
  最终熙王只能道:“你二人同去。”
  这“同去”二字精妙,既全了史官笔下“嗣君坦荡仁德”的美名,又让质子互为牵制。
  雪夜离宫,景饲生默然回头。
  朱红宫门缓缓闭合,缝隙里依稀可见熙王玄色冕服。
  苏蘅沂紧握他冰凉的手:“别怕。你我二人一起,前路惊险亦是游乐。”
  然而现实远比言语残酷。为质十年,受尽屈辱。
  所以。
  “我一定要带王嗣回国。”
  这是景饲生的承诺,或许带着少年意气,或许缺乏周全谋划。又或许,那个所谓的“家”,早已不是归处。
  -
  幻象戛然而止。
  视线前的画面消失后,便露出了一片景象——那位给过她麻绳的妇人,此刻正被吊在半空中!
  是质子的奶娘!
  虞戏时慌忙起身,踉跄着就要冲过去。
  方存负手从不远处走出。
  “怎么是你?景饲生人呢?”
  第16章
  奶娘血衣褴褛,面容却出奇地干净,连半点泥污都不曾沾染,倒像是刻意要人认出这是谁来。
  河水不深,虞戏时跌跌撞撞地蹚进水里。碎石子硌着早已破烂的草鞋,在脚底划开几道口子。她浑然不觉,只顾往对岸奔去。
  要说与奶娘有多深的情分,倒也未必。现在的慌张,全因想到了景饲生。方才在画面中所见历历在目——奶娘与质子这些年的相依为命。她记得真切,当年苏蘅沂赴伏地为质时,与景饲生年岁相仿,本不需奶娘随行。是这位被唤作“幺姆”的妇人——也不知幺姆是职称还是名字,只知她舍了自己的骨血,执意要跟去伏国,照料苏蘅沂。
  方存已经带着下人去寻景饲生了。潮湿的空气中只余她一人,却觉难呼吸。虞戏时想将尸体放下来,突然听见一声:“幺姆!”
  虞戏时循声望去,景饲生已经飞身而来,手中的残弓旋飞,将吊着奶娘的绳索割断。奶娘坠落,被已经到达的景饲生稳稳接住,小心翼翼地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