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经文查得如何了。”
他伸出刀
鞘拨开两人,对着康六,语气不咸不淡。
“回大人,这死者身上所刻之经文,确是《药师经》。”康六终于从插科打诨中回神,对李猊正色。
“但这《药师经》有古怪。”康六将手中麻纸递过去:“我用朱笔画出的这两行,不是通行《药师经》中的话语,此前从未见过。我将译过的汉文写在此处,大人看过便知。”
李猊立即拿过麻纸,火光中,那两行小楷清晰可见,而韦练也踮脚看了一眼,恰看见李猊发白的脸色。
她从未见过李猊有如此神色,像被厄运扼住咽喉,不得呼吸。纸上那两行,写的是:
无肉身者无死生,无六根者无哀惧。断指迎佛祖、毁面见如来。诗句为作者杜撰,本单元内容略参考中晚唐时期长安迎佛骨一事。
他不发一言时,空气寂静得可怕。曲江池波平如镜,只有树叶沙沙响。
“大人。”
韦练的声音唤醒他,李猊将那张麻纸放进怀中,深呼吸,看向康六。“此事不可声张。今日起,全城搜查此类《药师经》。若光宅寺出面阻拦,便告知于我。”
说完他才看向韦练,见她正半跪在尸体旁,目光沉静。
“方才验尸时未曾注意,死者虽身上湿土未干、似是窒息而亡,四肢却并无挣扎痕迹,且僵硬已久。我怀疑…”她左右四顾,随即站起,对他附耳低声。
“死者恐怕是先被害死,再被掩埋在此处,伪造成被活埋的假象。但尸身指甲与眼白无青紫色,不像中毒。若要验看有无致命伤,恐怕要等天亮。还请大人问问行宫内,可有红伞或铜镜。”
李猊没等她说完就点了头。
“便按你说的办。”
韦练也不含糊,待到红伞拿来时,她踮脚往向曲江池尽头、胸有成竹。
“天快亮了。”
就在话音落时,天边亮起第一线曙光,破开层层叠叠的黑暗,把整个湖面染成金黄。树叶随风扬起,那瞬间歌咏和声随风飘来、丝竹管弦连着凤阁龙楼,是九天之上、仙人的歌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摘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韦练回头,往向行宫所在。歌声便是从那里飘出,四十年前那些被千挑万选进入宫中期待见到圣人的歌喉年轻无比,而现在她们都已白头。
“这歌…”
“行宫里的,多是先皇旧人。”李猊握着鄣刀斜倚在树下,双目微阖,似是困倦已级还在强撑。韦练想起他昨夜困倦的样子,不禁担忧起李猊说不好哪天会猝死的可能。
“前朝的事如今多是禁忌”,他言简意赅、仰起头靠在树干上,喉结涌动:“少打听。”
“唔。”
韦练点头,而康六已经跑到不知何处去休息。距离可用红伞验骨伤的午间时辰还有些时,来回御史台和曲江也未免过于折腾。看其余人的样子,大略是早就习惯了这等随处小憩的行军习惯,她也就叹口气,在距离尸体不远处的草地旁找了棵树,合衣而睡。
***
石青、朱砂、赭石。
天神狰狞的眼睛、金刚力士、嗜血药叉、烟视媚行的摩登伽女。
凡此种种异像,皆是幻影。若见诸相非相…
有人在她耳边念某个名字,音调急切,像恳求,也像挽留。血池地狱里,伸出一只手,把她推出去,于是她跌入悬崖,不停坠落。
“走!别回头!”
那声音很年轻,像个少年。
韦练睁眼,面前还是梦中种种。她自幼流浪,小时的回忆已只剩梦中浮光掠影,那是她还有家人时的场景么?在魏博被节度使一家收养时,她已经十三岁。而再此前,只有破碎且残忍的记忆,关于吃人与被吃。
但都过去了,过去了。她抚摸心口,安慰自己。
继而她起身,看到天光正亮,红伞早被拿过来,立在一旁。韦练就四处找李猊,意外看到他仍睡在树下,以警惕的姿势,抱着佩刀入睡。
“大人。”
她走过去半蹲下,摇晃他肩膀。而就在她低头时、光影从树叶间洒下,照在他脸上,也照到他颊边两行泪。
李猊竟在梦中流泪。
韦练无意中屏住呼吸,树叶震动,风声入耳,她伸出手指想去看那究竟是不是泪,而就在此时他眼皮微动,接着缓缓睁开。韦练刚要起身,就被他拽进怀中。
他力气不可思议地大,几乎让她窒息。手掌恰握在她后腰,韦练向后挣扎、他就将人向前按。她瞬间不在动弹,浑身却紧绷到极点。
“别走。”
他在梦中呢喃,鼻尖蹭在她后颈上。
第24章 ☆、药师咒08
“李、李猊!”
韦练挣脱不开,急得叫他大名。
“你醒醒、起开!”
但他抱着她的手并没有放的意思,而且越来越紧。韦练的腰紧贴着他胸膛、热流从心口奔涌而出,耳边风声鼓噪。李猊下颌放在她肩上,双眼紧闭,像是陷入不能逃离的噩梦,眉心蹙起,眼睫上挂着泪痕,瞧着很是委屈。
韦练浑身紧绷、心跳快到极点。她怕极了此刻有人来,而她还身着男装,会不会从此被以为是李猊养在御史台的男宠?他名声坏了倒也罢,她可是堂堂正正靠手艺吃饭的仵作!
想到这里她心一横,手摸索着找到对方腰侧最脆弱的穴位,下死命一拧。果然,李猊皱眉吃痛,握紧她的手有所松动。而她则乘势像蛇一样从他怀里扭出来,惊魂未定地跑走,到安全地带再回头观察,看他果然还在睡觉,只是换了个姿势。
登徒子,狐狸精!
韦练强行镇定心神之后,把李猊骂了一万遍。但始作俑者显然一无所知,在树影里睡得很沉,越来越高的日头把阴影雕刻得更加分明,是她提笔也难以描摹的皮相。
揭下那张招贤榜之前,她暗中观察李猊三天。那三天里,她见
过他在大日头下奔波、亲手翻看尸体,饿了就靠在墙根吃胡饼,瞧着比康六都命苦。明明他有长安许多人艳羡的锦绣前程,脸上却看不到春风得意四个字。
他究竟在坚持什么。
她发呆似地站了一会,才拍了怕脑袋,走到不远处拾起红伞打开。尸体还在原地,由于昨夜简单清洁之后四周都放了冰块,如今勉强还能维持原状。她在腰间一串大小瓶罐中掏出其中一个打开,倒出白醋涂在尸身背部,接着在日头下打开伞,光照在红伞的阴影中,也照在尸体裸露在外、浑身刺青的后背。她缓缓地照、仔细验看,待到发现某一处痕迹时,终于叹口气,将红伞收起。此处参考宋代《洗冤集录》所记载的红伞验尸法,验尸之前,用米醋、酒糟、白梅、五倍子等清洗伤口,防止细菌感染,保护伤口原貌,然后放在油纸伞下便能发现伤痕,这一原理如今依旧在现代法医检验时使用,只不过古老的油纸伞遮光换成了紫外线照射。
“怎么?发现伤痕了么?”
声音突然从远处响起,吓得韦练差点跳起来。回头看时,发现是康六,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心虚。他怀里抱着小黑猫,猫牌上“弥弥”二字比昨夜暗处看的更显眼,一看便知是前主人所起。
她指着尸体后心位置的一块伤痕给康六看。
“死者生前此处曾受过钝器击打。击打处骨节折断,若不是红光照射,恐难以辨别。看这裂口的形状,当是分量不轻的铁器或铜器,带圆环。你可想起什么?”
康六凝神苦想,终于在想起什么时,后背一阵发凉。
“不会是……”
韦练凝重点头。
“禅杖。”
“那根禅杖长度恰到此处,若是纯铜所制,实在是柄杀人利器。受击打过后或许当下无事,实则五脏俱裂,不过多时便会倒毙。这脸上与身上的字是新刺上去不久,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恐怕是死之后刺下的。”她半跪在地,目光扫过血淋淋的经文,叹口气,盖上白麻布才站起来。
“天杀的……那和尚道貌岸然怎么能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康六已经义愤填膺。
“证据不足,不可胡乱定罪。”她站起身,听见身后有人如此说,刚伸了个懒腰的身体就突然僵住。而说话者却像没事人一般,从不远处闲庭信步地走过来。
李猊走到她身边,面色如常,目光也如常——冷漠中带着些许鄙夷,鄙夷中带着些许戒备。韦练放心了,看来方才树影下的那一出,不过是他在噩梦中的无意之举。只要她不说,谁都不会知道。然而随着他气息越来越近,韦练还是忍不住往远处挪了挪。
康六疑惑:“唉韦练你去哪?”
她支支吾吾:“那、那边太晒。我在这凉快凉快。”
说完她又往李猊的方向看,男人果然对她的异状没有在意,只是蹲下仔细查看那处伤口,接着对康六点头。
他伸出刀
鞘拨开两人,对着康六,语气不咸不淡。
“回大人,这死者身上所刻之经文,确是《药师经》。”康六终于从插科打诨中回神,对李猊正色。
“但这《药师经》有古怪。”康六将手中麻纸递过去:“我用朱笔画出的这两行,不是通行《药师经》中的话语,此前从未见过。我将译过的汉文写在此处,大人看过便知。”
李猊立即拿过麻纸,火光中,那两行小楷清晰可见,而韦练也踮脚看了一眼,恰看见李猊发白的脸色。
她从未见过李猊有如此神色,像被厄运扼住咽喉,不得呼吸。纸上那两行,写的是:
无肉身者无死生,无六根者无哀惧。断指迎佛祖、毁面见如来。诗句为作者杜撰,本单元内容略参考中晚唐时期长安迎佛骨一事。
他不发一言时,空气寂静得可怕。曲江池波平如镜,只有树叶沙沙响。
“大人。”
韦练的声音唤醒他,李猊将那张麻纸放进怀中,深呼吸,看向康六。“此事不可声张。今日起,全城搜查此类《药师经》。若光宅寺出面阻拦,便告知于我。”
说完他才看向韦练,见她正半跪在尸体旁,目光沉静。
“方才验尸时未曾注意,死者虽身上湿土未干、似是窒息而亡,四肢却并无挣扎痕迹,且僵硬已久。我怀疑…”她左右四顾,随即站起,对他附耳低声。
“死者恐怕是先被害死,再被掩埋在此处,伪造成被活埋的假象。但尸身指甲与眼白无青紫色,不像中毒。若要验看有无致命伤,恐怕要等天亮。还请大人问问行宫内,可有红伞或铜镜。”
李猊没等她说完就点了头。
“便按你说的办。”
韦练也不含糊,待到红伞拿来时,她踮脚往向曲江池尽头、胸有成竹。
“天快亮了。”
就在话音落时,天边亮起第一线曙光,破开层层叠叠的黑暗,把整个湖面染成金黄。树叶随风扬起,那瞬间歌咏和声随风飘来、丝竹管弦连着凤阁龙楼,是九天之上、仙人的歌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摘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韦练回头,往向行宫所在。歌声便是从那里飘出,四十年前那些被千挑万选进入宫中期待见到圣人的歌喉年轻无比,而现在她们都已白头。
“这歌…”
“行宫里的,多是先皇旧人。”李猊握着鄣刀斜倚在树下,双目微阖,似是困倦已级还在强撑。韦练想起他昨夜困倦的样子,不禁担忧起李猊说不好哪天会猝死的可能。
“前朝的事如今多是禁忌”,他言简意赅、仰起头靠在树干上,喉结涌动:“少打听。”
“唔。”
韦练点头,而康六已经跑到不知何处去休息。距离可用红伞验骨伤的午间时辰还有些时,来回御史台和曲江也未免过于折腾。看其余人的样子,大略是早就习惯了这等随处小憩的行军习惯,她也就叹口气,在距离尸体不远处的草地旁找了棵树,合衣而睡。
***
石青、朱砂、赭石。
天神狰狞的眼睛、金刚力士、嗜血药叉、烟视媚行的摩登伽女。
凡此种种异像,皆是幻影。若见诸相非相…
有人在她耳边念某个名字,音调急切,像恳求,也像挽留。血池地狱里,伸出一只手,把她推出去,于是她跌入悬崖,不停坠落。
“走!别回头!”
那声音很年轻,像个少年。
韦练睁眼,面前还是梦中种种。她自幼流浪,小时的回忆已只剩梦中浮光掠影,那是她还有家人时的场景么?在魏博被节度使一家收养时,她已经十三岁。而再此前,只有破碎且残忍的记忆,关于吃人与被吃。
但都过去了,过去了。她抚摸心口,安慰自己。
继而她起身,看到天光正亮,红伞早被拿过来,立在一旁。韦练就四处找李猊,意外看到他仍睡在树下,以警惕的姿势,抱着佩刀入睡。
“大人。”
她走过去半蹲下,摇晃他肩膀。而就在她低头时、光影从树叶间洒下,照在他脸上,也照到他颊边两行泪。
李猊竟在梦中流泪。
韦练无意中屏住呼吸,树叶震动,风声入耳,她伸出手指想去看那究竟是不是泪,而就在此时他眼皮微动,接着缓缓睁开。韦练刚要起身,就被他拽进怀中。
他力气不可思议地大,几乎让她窒息。手掌恰握在她后腰,韦练向后挣扎、他就将人向前按。她瞬间不在动弹,浑身却紧绷到极点。
“别走。”
他在梦中呢喃,鼻尖蹭在她后颈上。
第24章 ☆、药师咒08
“李、李猊!”
韦练挣脱不开,急得叫他大名。
“你醒醒、起开!”
但他抱着她的手并没有放的意思,而且越来越紧。韦练的腰紧贴着他胸膛、热流从心口奔涌而出,耳边风声鼓噪。李猊下颌放在她肩上,双眼紧闭,像是陷入不能逃离的噩梦,眉心蹙起,眼睫上挂着泪痕,瞧着很是委屈。
韦练浑身紧绷、心跳快到极点。她怕极了此刻有人来,而她还身着男装,会不会从此被以为是李猊养在御史台的男宠?他名声坏了倒也罢,她可是堂堂正正靠手艺吃饭的仵作!
想到这里她心一横,手摸索着找到对方腰侧最脆弱的穴位,下死命一拧。果然,李猊皱眉吃痛,握紧她的手有所松动。而她则乘势像蛇一样从他怀里扭出来,惊魂未定地跑走,到安全地带再回头观察,看他果然还在睡觉,只是换了个姿势。
登徒子,狐狸精!
韦练强行镇定心神之后,把李猊骂了一万遍。但始作俑者显然一无所知,在树影里睡得很沉,越来越高的日头把阴影雕刻得更加分明,是她提笔也难以描摹的皮相。
揭下那张招贤榜之前,她暗中观察李猊三天。那三天里,她见
过他在大日头下奔波、亲手翻看尸体,饿了就靠在墙根吃胡饼,瞧着比康六都命苦。明明他有长安许多人艳羡的锦绣前程,脸上却看不到春风得意四个字。
他究竟在坚持什么。
她发呆似地站了一会,才拍了怕脑袋,走到不远处拾起红伞打开。尸体还在原地,由于昨夜简单清洁之后四周都放了冰块,如今勉强还能维持原状。她在腰间一串大小瓶罐中掏出其中一个打开,倒出白醋涂在尸身背部,接着在日头下打开伞,光照在红伞的阴影中,也照在尸体裸露在外、浑身刺青的后背。她缓缓地照、仔细验看,待到发现某一处痕迹时,终于叹口气,将红伞收起。此处参考宋代《洗冤集录》所记载的红伞验尸法,验尸之前,用米醋、酒糟、白梅、五倍子等清洗伤口,防止细菌感染,保护伤口原貌,然后放在油纸伞下便能发现伤痕,这一原理如今依旧在现代法医检验时使用,只不过古老的油纸伞遮光换成了紫外线照射。
“怎么?发现伤痕了么?”
声音突然从远处响起,吓得韦练差点跳起来。回头看时,发现是康六,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心虚。他怀里抱着小黑猫,猫牌上“弥弥”二字比昨夜暗处看的更显眼,一看便知是前主人所起。
她指着尸体后心位置的一块伤痕给康六看。
“死者生前此处曾受过钝器击打。击打处骨节折断,若不是红光照射,恐难以辨别。看这裂口的形状,当是分量不轻的铁器或铜器,带圆环。你可想起什么?”
康六凝神苦想,终于在想起什么时,后背一阵发凉。
“不会是……”
韦练凝重点头。
“禅杖。”
“那根禅杖长度恰到此处,若是纯铜所制,实在是柄杀人利器。受击打过后或许当下无事,实则五脏俱裂,不过多时便会倒毙。这脸上与身上的字是新刺上去不久,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恐怕是死之后刺下的。”她半跪在地,目光扫过血淋淋的经文,叹口气,盖上白麻布才站起来。
“天杀的……那和尚道貌岸然怎么能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康六已经义愤填膺。
“证据不足,不可胡乱定罪。”她站起身,听见身后有人如此说,刚伸了个懒腰的身体就突然僵住。而说话者却像没事人一般,从不远处闲庭信步地走过来。
李猊走到她身边,面色如常,目光也如常——冷漠中带着些许鄙夷,鄙夷中带着些许戒备。韦练放心了,看来方才树影下的那一出,不过是他在噩梦中的无意之举。只要她不说,谁都不会知道。然而随着他气息越来越近,韦练还是忍不住往远处挪了挪。
康六疑惑:“唉韦练你去哪?”
她支支吾吾:“那、那边太晒。我在这凉快凉快。”
说完她又往李猊的方向看,男人果然对她的异状没有在意,只是蹲下仔细查看那处伤口,接着对康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