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郁霖在这一阵噪声中突然窒息,晕倒在数千人面前。
真是个大场面啊……病床上的郁霖回想起来忍不住感慨。
但郁霖的幸运之处在于,他拥有一对有着朴素价值观的父母。孩子被学校逼成这样,不用问,一定是学校的错;孩子生病了,那就得治。
于是,郁霖来到了这里。
他第一次是在开放病房住了半个多月,自我感觉情况好转之后就出院了,但回到学校后不久便在一次考试中再度发作。所以这次爸妈狠下心,把他送到封闭病房,让他安心治病,别再惦记读书的事。反正在他们家族,高中已经算是高学历了。
到封闭病房彻底躺平之后,郁霖开始认真学习治疗办法,自我调节,体重也在稳定而缓慢地增长。他以为自己快好了,没想到今天被纪风给打回原形——原来我不是快好了,只是逃避得够久而已。
但是……到底是什么神经病才会在精神病院做数学试卷啊!
应该把她抓到单人病房隔离起来才对,郁霖恨恨地想。
吃饭时间到,郁霖跟往常一样,走到治疗室单独吃饭。随着他病情的改善,护士已经不再每顿饭都监视着他吃了。
郁霖的饭菜是他爸妈特别定制的营养餐,科学配比,营养均衡。可惜吃饭对郁霖来说就是一场酷刑,再好饭菜也不过是花花绿绿的刑具而已。但为了尽快恢复,免得把爸妈的积蓄掏光,郁霖每餐都非常努力地吃。
他深吸一口气,怀着上刑场的决心准备开吃,门却突然被敲响。
他抬头看去,竟然是那个做数学卷子的神经病,正端着餐盘笑嘻嘻地走进来。
郁霖对她很是警惕,下意识绷紧身体:“你、你要干什么?”
纪风把餐盘放到桌上,自顾自拉了把椅子在他对面坐下。
“从今天开始,我陪你吃饭。”纪风笑眯眯地说。
第29章 ☆、29我又不是巴普洛夫的狗
“从今天开始,我陪你吃饭。”纪风坐在郁霖对面,笑眯眯地说。
“我不需要。”郁霖冷冷回答。
但他的冷淡丝毫没有冲淡纪风的热情,躁期的纪风可以攻克所有困难,融化每座冰山。
“别这样嘛,你的病是被我激出来的,我愿意对你负责。”纪风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
“有外人在,我吃不下。”
“那正好,当做康复治疗了,”纪风不管他,自己吃了起来。“你想,你以后出院了,总要跟别人一起吃饭的,你就当我是食堂里的同学,饭店里的陌生人,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你先适应跟我一起吃,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活动大厅里跟大家一起吃。哎,我真是个天才,照理说你应该给我付陪聊费的,先不收你的了。”
纪风嘚啵嘚啵说个没完,郁霖无奈地看着她,忍不住问:“你不觉得自己现在,跟前段时间很不一样吗?”
纪风满不在意地答道:“我是躁郁症,躁期嘛,就是这样的,适应一下。”
郁霖对她的态度转变感到惊讶:“你现在承认得倒是挺快,之前不是连药都不肯吃吗?”
“不是你告诉我的吗,离开这里最快的办法,就是做好一个病人。”纪风认真道,“从那之后我就没跟医生撒过谎了,也在好好吃药。”
郁霖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话竟然被她听进去了,他莫名有种被信任和重视的感觉,于是他的肢体语言不再那么抗拒,也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
纪风满意地笑了笑,但随即惊呼:“凭什么你的菜这么好?”
郁霖看看自己的餐盘,再看看纪风的,的确……对比惨烈。
“这是我爸妈特别定制的营养餐,我的伙食费也比你们交的多。”
“哦……”纪风低下头,继续吃自己面前没炒熟的干锅花菜和糊底的红烧豆腐。
这里食堂的水平跟学校食堂相比,只能说是难分伯仲。
“要么你吃我的,”郁霖指着餐盘里的冬瓜炖排骨说,“这个我还没动过。”
纪风看着排骨和晶莹剔透的冬瓜,差点流口水。但在筷子快要挨到排骨的那一秒,她的良知还是战胜了馋虫,收回了筷子。
“你是想引诱我吃你的菜,然后小陈护士告状,把我赶出去对不对?”
郁霖无语地翻了她一眼:“爱吃不吃。”
两人各自吃了一会儿。为了配合郁霖的速度,纪风也咀嚼得很慢很慢。她悄悄观察郁霖吃饭的样子,发现他每次吞咽的时候都眉头紧锁,要非常用力才能咽下去,像在吞石子。
“你为什么吃不下饭?”纪风忍不住问。
郁霖勉为其难咽下一块肉,慢悠悠答道:“我一紧张就胃疼,吃饭的时候也疼,胃像烧起来了一样。”
“是有胃病吗?我妈说不吃早饭就会得胃病。”
“不是,胃检查过了,都正常。你没听过那句话吗,胃是情绪器官。”
“还有这样的事……”纪风觉得精神病院里的人都好神奇,“啊,我想起来了,我们班有个同学,一被点名回答问题就打嗝,是不是也是因为紧张,肠胃出问题?”
郁霖点点头:“有可能。”
他又反问纪风:“你呢?躁起来是什么感觉?”
“感觉……感觉如果窗户没有封死,我一点脚就能飞出去。”
郁霖噗嗤一声笑出来,纪风自己也被逗笑了。
“我认真的,”纪风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好喜欢这种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要是可以的话,真想一直这么躁下去。”
郁霖感受到她语气里隐藏的悲伤,不知道该说什么,便没有回答。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不重要的废话,边说边吃饭。
等到餐盘见底,郁霖才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把一顿饭吃完了,没有以前那么痛苦。这就是有人一起吃饭的魔力吗?
从那之后,纪风每餐都到治疗室陪郁霖一起吃饭。医生和护士们都默认了她的行为,希望他们同龄人之间能多交流,互相帮助。
为了防止郁霖再发病,纪风把学习阵
地从活动大厅转移到了病房里,就算在活动大厅看书,也是背着郁霖偷偷看。
这天,纪风正躲在角落里一个人偷偷背文言文,见到郁霖过来,她赶忙用提前准备好的漫画书遮挡。
郁霖扫了她一眼,淡淡说:“别藏了。”
纪风装傻:“藏什么?”
“我都看到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郁霖拆穿她,又觉得有点好笑,“你真绝了,我以前只见过用教材挡着偷偷看闲书的,从没见过用闲书挡着偷偷看教材的。”
纪风被嘲笑,有点恼火,这人真是不识好人心:“那我还不是怕你再犯病吗?那阵仗,吓死人了。”
“我那次是因为没有心理准备好吗?我又不是巴普洛夫的狗,一看到教材就浑身抽抽。”郁霖道。
纪风被“巴普洛夫的狗”逗乐了。原本很沉重的事情,在两人的嘻嘻哈哈、胡说八道之中,被莫名消解。
纪风又把教材从病房搬回活动大厅,她坐到了郁霖和小雪的那张桌子上。白天,纪风埋头复习,郁霖和小雪看书或者打牌,互不打扰。有时郁霖还会探过头来看看,纪风复习到哪儿了。
奇怪的是,再看到那些内容,他好像没那么恐惧了。或许是上次纪风给自己打了一剂猛药之后,反而渐渐脱敏了?
平静的生活过了几天之后,纪风迎来了新室友,她有点兴奋。
自打吴忧搬走之后,她一直和张阿姨相依为命。张阿姨虽然上次帮纪风修好了小牛,但她的情况还是时好时坏,发起病来能躺在床上唱一整夜的歌,瘆得慌。纪风亟需一个新舍友,和自己一起面对。
于是,在新舍友到来之前,她把原本吴忧那张床仔仔细细擦了一遍,甚至在床头放了一张小卡片,欢迎新人。
张阿姨看着她忙上忙下的兴奋样,摇摇头:“真是病得不轻。”
在纪风期盼的目光中,新舍友终于出现,是一个很斯文内向的年轻上班族,名叫周莉。纪风就像当初的吴忧一样,充当起给周莉介绍精神病院生态的角色,带着她吃饭、洗澡,向病友们介绍她。
周莉看起来一切正常,一点不像生病的样子。但有吴忧的例子在前,纪风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问周莉她得的是什么病,周莉说自己最近有抑郁倾向,来住院是为了控制病情不再恶化。
这天下午,纪风带周莉跟小雪和郁霖一起打牌。因为有四个人,郁霖提议一起玩掼蛋。郁霖和周莉一家,小雪和纪风一家。四个人里只有纪风是第一次打掼蛋,她连打带猜,小雪实在是带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郁霖和周莉一路顺风顺水打到了a。
纪风能看出来,周莉玩得很开心。能够帮到别人,让纪风也觉得开心。
这天晚上熄灯之后,张阿姨的呼噜声照常响起,周莉突然附到纪风耳边,跟她说了一个大秘密。
真是个大场面啊……病床上的郁霖回想起来忍不住感慨。
但郁霖的幸运之处在于,他拥有一对有着朴素价值观的父母。孩子被学校逼成这样,不用问,一定是学校的错;孩子生病了,那就得治。
于是,郁霖来到了这里。
他第一次是在开放病房住了半个多月,自我感觉情况好转之后就出院了,但回到学校后不久便在一次考试中再度发作。所以这次爸妈狠下心,把他送到封闭病房,让他安心治病,别再惦记读书的事。反正在他们家族,高中已经算是高学历了。
到封闭病房彻底躺平之后,郁霖开始认真学习治疗办法,自我调节,体重也在稳定而缓慢地增长。他以为自己快好了,没想到今天被纪风给打回原形——原来我不是快好了,只是逃避得够久而已。
但是……到底是什么神经病才会在精神病院做数学试卷啊!
应该把她抓到单人病房隔离起来才对,郁霖恨恨地想。
吃饭时间到,郁霖跟往常一样,走到治疗室单独吃饭。随着他病情的改善,护士已经不再每顿饭都监视着他吃了。
郁霖的饭菜是他爸妈特别定制的营养餐,科学配比,营养均衡。可惜吃饭对郁霖来说就是一场酷刑,再好饭菜也不过是花花绿绿的刑具而已。但为了尽快恢复,免得把爸妈的积蓄掏光,郁霖每餐都非常努力地吃。
他深吸一口气,怀着上刑场的决心准备开吃,门却突然被敲响。
他抬头看去,竟然是那个做数学卷子的神经病,正端着餐盘笑嘻嘻地走进来。
郁霖对她很是警惕,下意识绷紧身体:“你、你要干什么?”
纪风把餐盘放到桌上,自顾自拉了把椅子在他对面坐下。
“从今天开始,我陪你吃饭。”纪风笑眯眯地说。
第29章 ☆、29我又不是巴普洛夫的狗
“从今天开始,我陪你吃饭。”纪风坐在郁霖对面,笑眯眯地说。
“我不需要。”郁霖冷冷回答。
但他的冷淡丝毫没有冲淡纪风的热情,躁期的纪风可以攻克所有困难,融化每座冰山。
“别这样嘛,你的病是被我激出来的,我愿意对你负责。”纪风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
“有外人在,我吃不下。”
“那正好,当做康复治疗了,”纪风不管他,自己吃了起来。“你想,你以后出院了,总要跟别人一起吃饭的,你就当我是食堂里的同学,饭店里的陌生人,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你先适应跟我一起吃,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活动大厅里跟大家一起吃。哎,我真是个天才,照理说你应该给我付陪聊费的,先不收你的了。”
纪风嘚啵嘚啵说个没完,郁霖无奈地看着她,忍不住问:“你不觉得自己现在,跟前段时间很不一样吗?”
纪风满不在意地答道:“我是躁郁症,躁期嘛,就是这样的,适应一下。”
郁霖对她的态度转变感到惊讶:“你现在承认得倒是挺快,之前不是连药都不肯吃吗?”
“不是你告诉我的吗,离开这里最快的办法,就是做好一个病人。”纪风认真道,“从那之后我就没跟医生撒过谎了,也在好好吃药。”
郁霖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话竟然被她听进去了,他莫名有种被信任和重视的感觉,于是他的肢体语言不再那么抗拒,也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
纪风满意地笑了笑,但随即惊呼:“凭什么你的菜这么好?”
郁霖看看自己的餐盘,再看看纪风的,的确……对比惨烈。
“这是我爸妈特别定制的营养餐,我的伙食费也比你们交的多。”
“哦……”纪风低下头,继续吃自己面前没炒熟的干锅花菜和糊底的红烧豆腐。
这里食堂的水平跟学校食堂相比,只能说是难分伯仲。
“要么你吃我的,”郁霖指着餐盘里的冬瓜炖排骨说,“这个我还没动过。”
纪风看着排骨和晶莹剔透的冬瓜,差点流口水。但在筷子快要挨到排骨的那一秒,她的良知还是战胜了馋虫,收回了筷子。
“你是想引诱我吃你的菜,然后小陈护士告状,把我赶出去对不对?”
郁霖无语地翻了她一眼:“爱吃不吃。”
两人各自吃了一会儿。为了配合郁霖的速度,纪风也咀嚼得很慢很慢。她悄悄观察郁霖吃饭的样子,发现他每次吞咽的时候都眉头紧锁,要非常用力才能咽下去,像在吞石子。
“你为什么吃不下饭?”纪风忍不住问。
郁霖勉为其难咽下一块肉,慢悠悠答道:“我一紧张就胃疼,吃饭的时候也疼,胃像烧起来了一样。”
“是有胃病吗?我妈说不吃早饭就会得胃病。”
“不是,胃检查过了,都正常。你没听过那句话吗,胃是情绪器官。”
“还有这样的事……”纪风觉得精神病院里的人都好神奇,“啊,我想起来了,我们班有个同学,一被点名回答问题就打嗝,是不是也是因为紧张,肠胃出问题?”
郁霖点点头:“有可能。”
他又反问纪风:“你呢?躁起来是什么感觉?”
“感觉……感觉如果窗户没有封死,我一点脚就能飞出去。”
郁霖噗嗤一声笑出来,纪风自己也被逗笑了。
“我认真的,”纪风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好喜欢这种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要是可以的话,真想一直这么躁下去。”
郁霖感受到她语气里隐藏的悲伤,不知道该说什么,便没有回答。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不重要的废话,边说边吃饭。
等到餐盘见底,郁霖才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把一顿饭吃完了,没有以前那么痛苦。这就是有人一起吃饭的魔力吗?
从那之后,纪风每餐都到治疗室陪郁霖一起吃饭。医生和护士们都默认了她的行为,希望他们同龄人之间能多交流,互相帮助。
为了防止郁霖再发病,纪风把学习阵
地从活动大厅转移到了病房里,就算在活动大厅看书,也是背着郁霖偷偷看。
这天,纪风正躲在角落里一个人偷偷背文言文,见到郁霖过来,她赶忙用提前准备好的漫画书遮挡。
郁霖扫了她一眼,淡淡说:“别藏了。”
纪风装傻:“藏什么?”
“我都看到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郁霖拆穿她,又觉得有点好笑,“你真绝了,我以前只见过用教材挡着偷偷看闲书的,从没见过用闲书挡着偷偷看教材的。”
纪风被嘲笑,有点恼火,这人真是不识好人心:“那我还不是怕你再犯病吗?那阵仗,吓死人了。”
“我那次是因为没有心理准备好吗?我又不是巴普洛夫的狗,一看到教材就浑身抽抽。”郁霖道。
纪风被“巴普洛夫的狗”逗乐了。原本很沉重的事情,在两人的嘻嘻哈哈、胡说八道之中,被莫名消解。
纪风又把教材从病房搬回活动大厅,她坐到了郁霖和小雪的那张桌子上。白天,纪风埋头复习,郁霖和小雪看书或者打牌,互不打扰。有时郁霖还会探过头来看看,纪风复习到哪儿了。
奇怪的是,再看到那些内容,他好像没那么恐惧了。或许是上次纪风给自己打了一剂猛药之后,反而渐渐脱敏了?
平静的生活过了几天之后,纪风迎来了新室友,她有点兴奋。
自打吴忧搬走之后,她一直和张阿姨相依为命。张阿姨虽然上次帮纪风修好了小牛,但她的情况还是时好时坏,发起病来能躺在床上唱一整夜的歌,瘆得慌。纪风亟需一个新舍友,和自己一起面对。
于是,在新舍友到来之前,她把原本吴忧那张床仔仔细细擦了一遍,甚至在床头放了一张小卡片,欢迎新人。
张阿姨看着她忙上忙下的兴奋样,摇摇头:“真是病得不轻。”
在纪风期盼的目光中,新舍友终于出现,是一个很斯文内向的年轻上班族,名叫周莉。纪风就像当初的吴忧一样,充当起给周莉介绍精神病院生态的角色,带着她吃饭、洗澡,向病友们介绍她。
周莉看起来一切正常,一点不像生病的样子。但有吴忧的例子在前,纪风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问周莉她得的是什么病,周莉说自己最近有抑郁倾向,来住院是为了控制病情不再恶化。
这天下午,纪风带周莉跟小雪和郁霖一起打牌。因为有四个人,郁霖提议一起玩掼蛋。郁霖和周莉一家,小雪和纪风一家。四个人里只有纪风是第一次打掼蛋,她连打带猜,小雪实在是带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郁霖和周莉一路顺风顺水打到了a。
纪风能看出来,周莉玩得很开心。能够帮到别人,让纪风也觉得开心。
这天晚上熄灯之后,张阿姨的呼噜声照常响起,周莉突然附到纪风耳边,跟她说了一个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