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苏培盛和高无庸笑的更厉害了,胤禛却是有些笑不出来了。
  德亨:“……于是,道台老爷就让父母官从民间征一百只老母鸡上来。而实际上,皇上只要一只老母鸡就够了,那这多余出来的九十九只老母鸡,就都成了百姓们的负担。”
  “而百姓们会怎么想呢?百姓们只会想,皇上要孝敬太后妈妈就孝敬好了,做什么非要吃他们的老母鸡呢?一百只老母鸡啊,太后妈妈就是一天一只,也得吃三个月呢……”
  “啪!”胤禛一时没忍住,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原本笑嘻嘻的苏培盛和高无庸顿时噤若寒蝉。
  德亨却是继续道:“但若是将皇上的旨意印上一千份、一万份、两万份撒入江南乡里,上面就写上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皇上征老母鸡一只给太后妈妈熬汤喝。旨意直接下达到百姓手中,那中间的官员们就蒙蔽不了皇上了。”
  胤禛接口道:“而撒给百姓的纸张和文字,自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德亨笑道:“只要能认清字就行了,想来百姓中很少有书法大家的吧?”
  几乎是没有好吗。
  胤禛笑了起来,点头认可他的这个第一点,道:“二来呢?”
  德亨继续道:“二来,皇上曾多次下旨,要民间学政多开学堂,教化乡里,但学政未必不勤政,才智也未必不够多,只是乡里百姓饭都吃不饱,如何还有闲钱去购买书本识字呢?”
  “但这油蜡印刷就不同了,并不需要耗费工匠去刻印,也不需要高价的墨去印,只要有蜡和便宜的油墨就行了,而且,活字印刷出来的字至少斗大,而蜡印出来的字又细又小,用载半本论语的纸就能印出一整部论语,这一出一入间,就节省了三倍的纸和墨,这样印出来的书,价钱上自然是无限放低,岂不是利于乡里文教推广?”
  这年头的论语是分上下两部的,一部大约五十页,加起来一共一百页。若是缩小了,在纸张上,是会大大缩减的,德亨说是缩减到四分之一,并不是没有可能。
  胤禛点头,评论道:“若果真如此,真是大功一件。”
  德亨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继续出点子道:“这种便宜又好用的印刷术掌握在咱们手上,至于印刷什么书本放入民间,自也是由咱们说了算的,比如,将皇上的《圣训十六条》大批量印了,免费发放到乡里间,让百姓们人手一本,岂不是真正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这可比先生一字一句的磨破嘴皮子的去教便(bian)宜多了。”
  胤禛眼睛一亮,继而好笑道:“在戴先生手上吃亏了?”
  德亨立即否认道:“哪有!儿子这叫与民‘共沐圣恩’,共、沐、圣、恩,这是大好事,大好事!”
  胤禛忍笑道:“是,大好事,你继续,这第三呢?”
  德亨继续道:“这第三嘛,我听戴先生说,他以前家贫,买不起书,就要去借书看,但他要看书,别人也要看书,想要借到想看的书,就需等前头那个看完了,他再去借,这等候的间隙,常常让他心焦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既遗憾不能及时看到书,又怕前头那个借书人没有好好爱惜书本,更怕他没有及时归还,或者转手将书借给了别人,其中煎熬,甚是难耐。”
  胤禛频频点头,似是能体会到那种想看书却看不到的煎熬似的。
  德亨:“如果咱们精进这油蜡印刷技术,将书本印到最好,却是以低于‘美书’的价格去卖,阿玛觉着会有读书人去买吗?”
  高无庸小声道:“那不得被那些穷酸儒生给抢疯了。”
  德亨做了一个握拳的手势,奶凶奶凶的道:“满汉士子,尽入我手矣!”
  胤禛忍不住弹了他一个脑瓜嘣,戳穿他道:“你最开始捣鼓这个什么蜡印,就是为了这第三条吧?还有,什么满汉士子,是满汉士子的银子尽入你手吧?”
  德亨捂着大脑门嘿嘿的笑,道:“这不重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以后就不愁书看了,用以前买一本书的银子买五本书,这对他们来说难道不是大好事吗?”
  胤禛凉凉道:“你此举与我爱新觉罗皇族有益,于朝廷有益,却是撅了某些人的根基,我怕江南那些掌握印书术的世家大族们会联合起来入京来暗杀你。”
  德亨小声哼哼:“那阿玛会保护我吗?”
  说完就觉着这话肉麻的紧,让他十分想吐一吐。
  但胤禛很吃他这一套,抚摸着他的小脑袋睥睨道:“到底是我大清的天下,这些读书人再清高,还不是要入我爱新觉罗的朝廷为官做宰,若有不服,正好磨一磨我八旗铁骑的刀。”
  就用他们的脖颈子。
  德亨缄默了。
  胤禛以为吓着他了,就安抚道:“你且放心,爷会护着你的,你就在府中和弘晖好好读书,外头什么风雨都刮不到你的身上。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德亨摇摇头,表示没有了。
  胤禛试一试他雪白的小脸,觉着温度正好,不冷也不热,就温声道:“回去安歇吧,我让高无庸去伺候你。”
  德亨没有拒绝,再次道安道:“阿玛好梦,儿子这就走了。”
  胤禛:“去吧。”
  德亨转身离开了,高无庸挑了一个灯笼,弯腰走在前头为他照明脚下的道路。
  胤禛坐在椅子上目送德亨在小福和陶牛牛的陪伴下径直出了院门,良久,才感慨道:“当初请旨要他进府读书,不过是一时意气,觉着叶勤教不好他,白白浪费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资质,如今看来,竟是招了一颗福星入府。”
  苏培盛躬腰恭维道:“还得是爷和咱们大阿哥是有福之人,才能招来福星降临呢。”
  胤禛笑了起来,道:“你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弘晖能死里逃生,那就是有大福之人,福晋也是,走,咱们去正院看看福晋去。”
  公务是干不完的,工部的那摊子事他已经有了腹稿了,此时,要紧的是去看看福晋。
  胤禛隐隐约约有些察觉到了,德亨似乎认为他对福晋太冷淡了,福晋刚生了嫡女,大功一件,他这个做爷的,理应对她更温存一些。
  真是孩子气,女人生孩子乃是天道,哪里需要爷们殚精竭虑?
  儿女情长可不是什么好品质。
  不过,柔心慧性的孩子总比狼心狗肺的好,德亨这种婆妈心思,他暂时忍了。
  第96章
  弘晖在西山寺跪经三日后回府, 德寿已经不在府中了。
  胤禛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夫子,让他回家备考笔贴式去了。
  德亨跟弘晖道:“就是洗三那一天,舅舅和舅妈们都来了, 见到德寿代替你站在二门迎来送往的,都非常高兴,舅舅们在外与贝勒爷开宴,我就侍立在侧, 贝勒爷就说了好大一通褒扬的话……”
  听到这里,弘晖没忍住笑了起来,悄悄道:“可是难为阿玛了。”
  德亨也想笑,但那天晚上他回到自己房里已经笑过了,所以这次就不笑了。
  德亨轻咳一声,道:“毕竟是额娘嫡亲的娘家人,有你和妹妹在,贝勒爷体面总是要给的。”
  虽然是奴才, 但这奴才也有尊卑亲近不是?
  弘晖点头, 认同这个道理。
  德亨继续道:“贝勒爷就说,德寿已经到年纪了, 该考虑正经当差了,你如今年纪还小,还要读很多年的书,将他留在你身边,白白耽误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不如让德寿学上两年, 去考个笔贴式, 于八旗子弟来说, 正是上上晋身之道。”
  “又说那个夫子是如何如何的好,已经教出好几个笔贴式学生了,只要德寿好好跟他学,保准一考就过。”
  “舅舅们都感激涕零,五舅更是让德寿当场跪地磕头,认了先生,然后第二日就带着夫子出府,回家备考去了。”
  弘晖:“……”
  德亨看着弘晖的脸色,忖度道:“你要是舍不得他……”
  “你说什么瞎话呢,我会舍不得他?”弘晖眉毛都皱起来了,不乐道。
  德亨:“那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还是说,因为你不在家,贝勒爷没跟你说一声,就安排了你的哈哈珠子,你不高兴了?”
  弘晖看着德亨叹气道:“德亨,你受他欺负了,你都一点不高兴的情绪都没有吗?你现在还在替他跟我解释,你是不是缺心眼啊?”
  德亨大惊:“你…在你眼里,我就那么傻吗?”
  他有吗?
  不是人人都夸他聪明,叫他神童的吗?
  弘晖正色道:“傻!简直傻透了!”
  德亨:……
  “你就该将他捆去马圈,先饿他三天,等我回来再替你处置了他。”
  德亨嘴巴张张合合,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好一会,德亨才道:“弘晖,你要不想一想,贝勒爷为什么这么安排?”
  那是你亲娘舅家的表兄。
  你看就连不可一世的皇子阿哥都得用好言好语的安抚,让人家不要有小情绪,你这个做正经外甥的,是不是拿自家外家太不当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