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康王自请领兵,“请”太子回京。
含之看完,心底紧了紧。
她知晓今生已经与前世大有不同,无论是青州战事,还是议和,都与前世差得越来越远。
前世康王是在青州战事平定后,裴彧回到京城,正值平宣帝病倒,以清君侧的由头讨伐裴彧。
康王出兵,早了将近半年。
她以为一朝重生,裴彧起码会做些什么避免战争,或是再做些完全准备,让人无讨伐之由。却不想今生比前世更为极端,如今康王打着朝廷的名号,比前世更为顺理成章,甚至得到了平宣帝的支持。
裴彧这是在自寻死路不成?
含之攥着那信报,看向明蕴之:“阿姐,你便不紧张么?”
明蕴之半倚着窗户,斜眸一看外头的山水,回望向妹妹。
“紧张多少有些,但不算害怕。”
明蕴之看完,心中稍沉,却并不太意外。
时至今日,此番行动几乎都在预料之中,她知晓裴彧早做好了准备,甚至是刻意给人留了破绽把柄,让康王忍不住抓住此破绽大书特书,甚至以此出兵。
她知晓裴彧不会束手就擒,也不会任由自己总落于下风,身处被讨伐的境地。
以退为进,于逆境翻盘,是他惯用的手笔。
含之看见阿姐的神色,眸中复杂。
似乎与阿姐相处得越多,就越忍不住将现在的她与前世的她做对比。她当真从未在前世的阿姐脸上,瞧见过这样豁达又自然的神色。
她现在,就这般信任裴彧?
明蕴之与妹妹对视一瞬,抬手揉了揉含之的脸颊:“年纪轻轻的,为何整日愁眉不展?这些战报看过就忘了吧,咱们离战局远着呢。”
才不远,含之心道,如今他们已行至永安渠,即将抵达扬州。按照原定路线,应从扬州过荆州,往益州去。
前世扬州牧可是唯康王马首是瞻,在康王起事之时,t第一时间响应的。
此时日头正好,明蕴之不欲让含之闷闷不乐,主动道:“去外面走走吧。”
他们一路行来,多走水路,便包下了一辆商船,以行商之名掩盖行踪。
明蕴之明面上仍在青州,只是因疾养病,暂不露面罢了。
含之点了点头,二人从船舱中出去,甲板处的护卫瞧见二人,垂首行礼。
明蕴之问:“綦郎君呢?”
一护卫道:“尚未回来。”
明蕴之点了点头,“知晓了。他回来后,记得来回我一声。”
“是!”
姐妹二人行至无人处,含之问道:“阿姐近来,对綦家郎君好似格外关注。”
若说之前是因为綦莫救了她的性命而另眼相待,阿姐为人很是妥帖,送了不少赏赐去,甚至旁敲侧击,问过裴彧此人为何并无官职。这都是她知晓的。
官职一事,綦莫拒了,他话少,连婉拒都算不上,只垂着双沉沉淡淡的眼,说了句“不必”。
他既然推拒,明蕴之自然不会强迫他。再后来阿姐忙于青州之事,便没再过多提及此人了。
含之以为阿姐带上綦家兄妹,是为了安全做考虑,毕竟綦莫身手够高,好似还善用毒。
可这几日看下来,她总觉得阿姐对綦家郎君,似乎关切地有些过了。
她倒是乐见阿姐移情别恋,最好把那个裴彧忘个干干净净,那也不代表她愿意让阿姐看上綦莫呀!她都撞见过綦家兄妹拉拉扯扯,阿姐怎么可能不知道?虽不是亲兄妹,却好歹有个兄妹名头,无论如何也该注意些才是。
明蕴之一看含之,便知晓她想岔了,点了点她的脑袋,道:“倒也没什么,只是脑袋里装了些看起来荒谬的猜想,便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验证。”
刚上船之时,她晕船晕得厉害。
明蕴之常年待在宫中,本就甚少外出,便是出行,也多乘坐马车。骤然上船,她不适了两日,吐了几回。
船上的大夫开了方子,其中有一味不算常见,船上并未备着。
哪知不过一日,便有人闷声不响地送来了药材,并一些跌打损伤的常用药剂,补足了船上的空缺。
明蕴之适应了船上的日子后才知,那夜是綦莫漏夜而出,用了船上备用的划子,独自一人赶往最近的城镇,买来了那些药品。
原先只是有些疑心,他这般行事,便由不得她不多想。
他对綦舒百般顺从,哪怕巴掌挥落到脸颊上都不会躲避的性子,裴彧让他杀一个韩度,原本一月之内足够他来回,可他为了含之,生生拖延上数日误了綦舒解毒,也未让含之带病长途跋涉。这样的关心,可不是寻常护卫能有的。
再者说,他杀韩度过后,究竟又因何要在扬州停留数日,恰好又救下了含之?
难不成他知晓含之会遇到什么?
明蕴之有了猜测,便更生了些试探的心思,昨日途经一处名地,她随口提了几句当地的名菜,入夜便听得护卫回禀,綦莫又出去了。
这人话比裴彧还少,寡言得很,口风亦紧,明蕴之有意无意探过几次都没问出什么。
尚未确定的事,要如何与含之开口?明蕴之想了想,只道:“快到扬州,你觉得那日你路遇劫匪,可有什么蹊跷之处?”
含之被她转移了注意力,思索道:“那些劫匪自称拦路,人多,但具体有多少人,我也没敢瞧。身手很高……”
从听闻含之遭遇劫匪开始,明蕴之心底就埋了个怀疑的种子。
她直觉此事不对,东宫暗卫不是寻常护卫,足能以一当百,在战场上亦是杀器,怎会败于寻常劫匪刀下?
除非那些贼人,压根不是寻常劫匪,而是同样精于作战的杀手。
可含之一介女眷,又因何会招惹上这些人?若是因着父兄牵连,挟持也好,绑架也罢,不至于下杀招。
含之必然是知晓了什么,或是看到了什么。而她所知晓的东西,决不能与外人言,尤其不能告知东宫。
若说不知父兄背地谋划便罢了,现在知晓了些事,便由不得她不多想。
倘若……这一切与阿兄有关系呢?
那些想法被她掩埋在大脑深处,轻易不敢提及,她对家人仍保留着最后一分期望,总觉得血脉相连,不至于惨下杀手。
可……
明存之若不是她和含之的兄长,或许,便真没那么看重所谓血亲。
她与含之都吃不得桃,这是自娘胎里带来的小毛病,自小如此。但兄长存之从来百无禁忌,原先并无人放在心上,毕竟哪怕是同胞而生的孩子,亦有不相似之处。
可綦莫也不能吃,还有着那样一张与姐妹二人神似的面容,甚至他的手肘上,有着与阿兄一模一样的印记。
天底下,真有如此巧合吗?
明蕴之与含之说了会儿话,待入夜,綦莫果真将那几样她提过的名菜带了回来。
几人围坐一处用膳,还稍稍饮了些酒。过了亥时,船舱上便静了下来,各自回屋歇息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底的猜测又被印证了一回,明蕴之躺在榻上,许久都没睡着。
辗转反侧了会儿,她披着衣裳起身,离开船舱。
她不欲惊动旁人,放轻了脚步,三两个侍卫瞥见她,亦被她摆手压下了行礼之声。不远处舷侧坐着个纤长的身影,好似素白月辉。
是綦舒。
“可要喝一杯?”
綦舒听见脚步声,头也没回,朝后摇了摇手,举起那对酒杯。
明蕴之上前几步,坐到她身侧。
“这是什么酒,闻着很香。”
“不知名的果子酒罢了,”綦舒倒了一杯,递给她:“这世上,不是只有名动天下的酒才好喝。有些酒,名气大,却不过尔尔。”
明蕴之沾了沾唇,味道不错。
她看了綦舒一眼:“綦娘子能饮酒?”
虽然不是第一次瞧见她喝酒,但她好歹是病人,常年一副病态,明蕴之顺口多问了一句。
从离京开始,綦舒一直与她同行,二人却没说过几回话。大多数时候,她都坐在自己的马车中,睡在宅邸里,很少出门,也从未听过她提过什么要求。有些时候,明蕴之差点会忽略掉她的存在。
她好似一团摸不着又抓不住的雾,行事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却又让人觉得她本就该如此。
“不能啊。”
綦舒回答得清脆:“我爹说了,再瞧见我偷喝酒,就该挨揍了。”
明蕴之好奇:“綦大人会如此行事?”
她在宫宴上见过綦自珍,是个儒雅又风度翩翩的中年人,瞧着有些文若,不似能扬言会揍女儿的人。
綦舒顿了顿,好像被她问住了,眸中酒意分明了些许,她放下酒杯,道:“十多年前,会如此。”
“至于现在……”她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自从那日之后,一切都变了。”
她想要再倒酒,被明蕴之轻轻按住:“綦娘子,还是少喝些吧。身子要紧。”
含之看完,心底紧了紧。
她知晓今生已经与前世大有不同,无论是青州战事,还是议和,都与前世差得越来越远。
前世康王是在青州战事平定后,裴彧回到京城,正值平宣帝病倒,以清君侧的由头讨伐裴彧。
康王出兵,早了将近半年。
她以为一朝重生,裴彧起码会做些什么避免战争,或是再做些完全准备,让人无讨伐之由。却不想今生比前世更为极端,如今康王打着朝廷的名号,比前世更为顺理成章,甚至得到了平宣帝的支持。
裴彧这是在自寻死路不成?
含之攥着那信报,看向明蕴之:“阿姐,你便不紧张么?”
明蕴之半倚着窗户,斜眸一看外头的山水,回望向妹妹。
“紧张多少有些,但不算害怕。”
明蕴之看完,心中稍沉,却并不太意外。
时至今日,此番行动几乎都在预料之中,她知晓裴彧早做好了准备,甚至是刻意给人留了破绽把柄,让康王忍不住抓住此破绽大书特书,甚至以此出兵。
她知晓裴彧不会束手就擒,也不会任由自己总落于下风,身处被讨伐的境地。
以退为进,于逆境翻盘,是他惯用的手笔。
含之看见阿姐的神色,眸中复杂。
似乎与阿姐相处得越多,就越忍不住将现在的她与前世的她做对比。她当真从未在前世的阿姐脸上,瞧见过这样豁达又自然的神色。
她现在,就这般信任裴彧?
明蕴之与妹妹对视一瞬,抬手揉了揉含之的脸颊:“年纪轻轻的,为何整日愁眉不展?这些战报看过就忘了吧,咱们离战局远着呢。”
才不远,含之心道,如今他们已行至永安渠,即将抵达扬州。按照原定路线,应从扬州过荆州,往益州去。
前世扬州牧可是唯康王马首是瞻,在康王起事之时,t第一时间响应的。
此时日头正好,明蕴之不欲让含之闷闷不乐,主动道:“去外面走走吧。”
他们一路行来,多走水路,便包下了一辆商船,以行商之名掩盖行踪。
明蕴之明面上仍在青州,只是因疾养病,暂不露面罢了。
含之点了点头,二人从船舱中出去,甲板处的护卫瞧见二人,垂首行礼。
明蕴之问:“綦郎君呢?”
一护卫道:“尚未回来。”
明蕴之点了点头,“知晓了。他回来后,记得来回我一声。”
“是!”
姐妹二人行至无人处,含之问道:“阿姐近来,对綦家郎君好似格外关注。”
若说之前是因为綦莫救了她的性命而另眼相待,阿姐为人很是妥帖,送了不少赏赐去,甚至旁敲侧击,问过裴彧此人为何并无官职。这都是她知晓的。
官职一事,綦莫拒了,他话少,连婉拒都算不上,只垂着双沉沉淡淡的眼,说了句“不必”。
他既然推拒,明蕴之自然不会强迫他。再后来阿姐忙于青州之事,便没再过多提及此人了。
含之以为阿姐带上綦家兄妹,是为了安全做考虑,毕竟綦莫身手够高,好似还善用毒。
可这几日看下来,她总觉得阿姐对綦家郎君,似乎关切地有些过了。
她倒是乐见阿姐移情别恋,最好把那个裴彧忘个干干净净,那也不代表她愿意让阿姐看上綦莫呀!她都撞见过綦家兄妹拉拉扯扯,阿姐怎么可能不知道?虽不是亲兄妹,却好歹有个兄妹名头,无论如何也该注意些才是。
明蕴之一看含之,便知晓她想岔了,点了点她的脑袋,道:“倒也没什么,只是脑袋里装了些看起来荒谬的猜想,便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验证。”
刚上船之时,她晕船晕得厉害。
明蕴之常年待在宫中,本就甚少外出,便是出行,也多乘坐马车。骤然上船,她不适了两日,吐了几回。
船上的大夫开了方子,其中有一味不算常见,船上并未备着。
哪知不过一日,便有人闷声不响地送来了药材,并一些跌打损伤的常用药剂,补足了船上的空缺。
明蕴之适应了船上的日子后才知,那夜是綦莫漏夜而出,用了船上备用的划子,独自一人赶往最近的城镇,买来了那些药品。
原先只是有些疑心,他这般行事,便由不得她不多想。
他对綦舒百般顺从,哪怕巴掌挥落到脸颊上都不会躲避的性子,裴彧让他杀一个韩度,原本一月之内足够他来回,可他为了含之,生生拖延上数日误了綦舒解毒,也未让含之带病长途跋涉。这样的关心,可不是寻常护卫能有的。
再者说,他杀韩度过后,究竟又因何要在扬州停留数日,恰好又救下了含之?
难不成他知晓含之会遇到什么?
明蕴之有了猜测,便更生了些试探的心思,昨日途经一处名地,她随口提了几句当地的名菜,入夜便听得护卫回禀,綦莫又出去了。
这人话比裴彧还少,寡言得很,口风亦紧,明蕴之有意无意探过几次都没问出什么。
尚未确定的事,要如何与含之开口?明蕴之想了想,只道:“快到扬州,你觉得那日你路遇劫匪,可有什么蹊跷之处?”
含之被她转移了注意力,思索道:“那些劫匪自称拦路,人多,但具体有多少人,我也没敢瞧。身手很高……”
从听闻含之遭遇劫匪开始,明蕴之心底就埋了个怀疑的种子。
她直觉此事不对,东宫暗卫不是寻常护卫,足能以一当百,在战场上亦是杀器,怎会败于寻常劫匪刀下?
除非那些贼人,压根不是寻常劫匪,而是同样精于作战的杀手。
可含之一介女眷,又因何会招惹上这些人?若是因着父兄牵连,挟持也好,绑架也罢,不至于下杀招。
含之必然是知晓了什么,或是看到了什么。而她所知晓的东西,决不能与外人言,尤其不能告知东宫。
若说不知父兄背地谋划便罢了,现在知晓了些事,便由不得她不多想。
倘若……这一切与阿兄有关系呢?
那些想法被她掩埋在大脑深处,轻易不敢提及,她对家人仍保留着最后一分期望,总觉得血脉相连,不至于惨下杀手。
可……
明存之若不是她和含之的兄长,或许,便真没那么看重所谓血亲。
她与含之都吃不得桃,这是自娘胎里带来的小毛病,自小如此。但兄长存之从来百无禁忌,原先并无人放在心上,毕竟哪怕是同胞而生的孩子,亦有不相似之处。
可綦莫也不能吃,还有着那样一张与姐妹二人神似的面容,甚至他的手肘上,有着与阿兄一模一样的印记。
天底下,真有如此巧合吗?
明蕴之与含之说了会儿话,待入夜,綦莫果真将那几样她提过的名菜带了回来。
几人围坐一处用膳,还稍稍饮了些酒。过了亥时,船舱上便静了下来,各自回屋歇息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底的猜测又被印证了一回,明蕴之躺在榻上,许久都没睡着。
辗转反侧了会儿,她披着衣裳起身,离开船舱。
她不欲惊动旁人,放轻了脚步,三两个侍卫瞥见她,亦被她摆手压下了行礼之声。不远处舷侧坐着个纤长的身影,好似素白月辉。
是綦舒。
“可要喝一杯?”
綦舒听见脚步声,头也没回,朝后摇了摇手,举起那对酒杯。
明蕴之上前几步,坐到她身侧。
“这是什么酒,闻着很香。”
“不知名的果子酒罢了,”綦舒倒了一杯,递给她:“这世上,不是只有名动天下的酒才好喝。有些酒,名气大,却不过尔尔。”
明蕴之沾了沾唇,味道不错。
她看了綦舒一眼:“綦娘子能饮酒?”
虽然不是第一次瞧见她喝酒,但她好歹是病人,常年一副病态,明蕴之顺口多问了一句。
从离京开始,綦舒一直与她同行,二人却没说过几回话。大多数时候,她都坐在自己的马车中,睡在宅邸里,很少出门,也从未听过她提过什么要求。有些时候,明蕴之差点会忽略掉她的存在。
她好似一团摸不着又抓不住的雾,行事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却又让人觉得她本就该如此。
“不能啊。”
綦舒回答得清脆:“我爹说了,再瞧见我偷喝酒,就该挨揍了。”
明蕴之好奇:“綦大人会如此行事?”
她在宫宴上见过綦自珍,是个儒雅又风度翩翩的中年人,瞧着有些文若,不似能扬言会揍女儿的人。
綦舒顿了顿,好像被她问住了,眸中酒意分明了些许,她放下酒杯,道:“十多年前,会如此。”
“至于现在……”她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自从那日之后,一切都变了。”
她想要再倒酒,被明蕴之轻轻按住:“綦娘子,还是少喝些吧。身子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