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裴彧接过她递来的汤,喝下半碗。
两人相顾无言。明蕴之自顾自用着,从前也是这样,裴彧和她之间没什么话说,只要她不主动开口,裴彧就不会主动与她说些什么。
或许是人将走了,明蕴之也没因着他的沉默而生气,只是在心里怨着自个儿——想这么多做什么?
她扬唇,故作豁达地笑了笑:“殿下去了外头,记得给妾身带些有趣的玩意儿回来……”
“你想去吗?”
裴彧静了许久,忽然发问。
明蕴之愣了愣,好t像没能明白他的意思:“殿下……?”
裴彧淡声问:“孤只问你,你想去吗?”
明蕴之看着他的双眼,有一瞬间,脑海中好像什么都不存在了。
忘了从何时开始,裴彧已经改了口,不在她面前称“孤”,也不再冷冰冰地唤她“太子妃”,而是蕴娘、二娘一类的称呼。
时隔许久听到这熟悉的口气,明蕴之知晓,裴彧并非说笑。
这也是这么久以来,裴彧第一次郑重其事地问她,是否想要同行。
她沉默了片刻,道:
“妾身是太子妃,有应尽之责。殿下在外辛苦,妾身便该在后方打理好一切。皇后娘娘前几日头痛又犯,有让妾身再接手宫务的意思,太后娘娘病重未愈,前些时日是因着殿下还有重伤,妾身才没去侍疾。如今殿下将走,妾身也该尽着孙媳的本分。”
东宫本就被人人盯着,平宣帝对东宫也有怒有怨,她自然要在礼数上努力周全,不让旁人以此为由,将矛头对准东宫。
至于她自己一人在京城……
明蕴之垂下眼帘,轻轻喝了口汤。
心头微微发涩,眼睛也不愿抬起,直视裴彧。只要她不去细想,不再让那些思绪困扰着她,她就不会觉得孤单。
“更何况,殿下只身在外,妾身应该在京城为殿下注意着。”
明蕴之笑了笑,她是裴彧的妻子,民间也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的性命和荣辱,早在嫁给裴彧的那一日就死死绑在一起了。裴彧离京,她……应当在京城多警醒些。
明蕴之又一次说服了自己。
“京中的事,你不必担心。”
裴彧放下碗筷:“孤知晓在外危险,是以不曾问过你。但你若愿意随孤同行,孤会保你平安。”
他话语言简意赅,却透露着他的底气。明蕴之明白他定然早有部署,不需要她过多担心。
明蕴之:“妾身是太子妃,这样兴许……”
“太子妃不愿去,那蕴娘呢?”
裴彧:“明家蕴之,可想去外头看看?”
明蕴之:……
她看着碗中的一片翠绿的葱叶,好长一阵儿,脑袋里什么也没想,只盯着那上头的纹路,一个劲儿地瞧。
太子妃就是明蕴之,明蕴之就是太子妃,怎么可以拆开来问呢?
可是……
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沉冷地剥去了太子妃的外壳,直截了当地问她,问那个蕴娘——
你想去吗?
不知过了多久,裴彧站起身:“孤去上朝了。”
赵嬷嬷看着人离开,急促道:“娘娘为何不答应?殿下分明是想要娘娘去的呀!”
“我……”
明蕴之动了动手指,语气僵硬:“我——”
胸膛中的心脏怦怦地跳了起来,双眼干涩,像是要流出泪来。
她咬着牙关,不知从何而来,生出了一股强烈的勇气。
她不想一个人,她不想孤零零地再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临华殿很空很暗,宫里也万般压抑,整个京城放眼望去,没有她的亲人和友人。四四方方的天空,她早已看了无数次了。
她不想再满脑子思考着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她想,她只想……
明蕴之跌跌撞撞起身,衣袖甚至带倒了碗筷,顾不得桌上的狼藉,她飞快地上前几步,扶上门框。
“殿——”
将要出口的声音生生止在喉咙中,她脚步停顿,翩跹的袖摆飘飘然落在身旁,葱白的指尖按住门框,泛上了用力的青。
那道如雪中青竹般的身影立于梧桐树下,似乎一直在此等着什么人。
听得声音,男人眸间覆着的霜雪微融,他微微转首,向她伸出手来。
他唤她:“蕴娘,”
“来吧。”
第50章 第 50 章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第50章
二月初, 残雪消融。
几辆并不太显眼的马车缓缓驶出宫廷,行至外城门下,一个嬷嬷从车上下来, 对车中的人不舍地嘱咐了什么。
赵嬷嬷年岁大了,刚在京城安定下来,明蕴之不愿让她在颠簸受累, 只让青芜青竹并几个粗使宫女太监跟着。
老嬷嬷心疼她,定要送她出城,亲眼看着她离开。
“嬷嬷快别哭了,兴许再过几月便能回来了。”
明蕴之隔着车窗,拿出帕子给嬷嬷拭泪。
赵嬷嬷拍了拍她的手,道:“娘娘照顾好自己,东宫上下老身都心里有数,不会出岔子的。”
“有嬷嬷在, 我放心,”明蕴之这话说得诚心诚意:“外头还有些凉, 嬷嬷别送了, 早些回去吧。”
几人说完话, 齐王府的车驾便也来了。
姚玉珠不是第一回出远门,但确实是头一回要行这么久,备了不少东西, 心里更是兴奋。隔着老远, 她就将头探出车窗, 对明蕴之挥手道:“阿——姐——”
声音拉得老长, 齐王骑着马,将她的脑袋塞回去:“你可是答应我了,出门以后一切都听我的。”
姚玉珠掰开他的手:“我和阿姐打招呼也不行?”
“不是不行, ”齐王将车帘放下,一本正经道:“你张牙舞爪惯了自然不在意,但二嫂是个重礼守规矩的人。咱们是跟着二哥去督办河工,做正事的,不是游玩,身边还有多少官员护卫呢,你咋咋呼呼没事,叫二嫂怎么办?”
“知道啦知道啦……你话真多。”
姚玉珠知晓他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有些没面子。不知怎么回事,好像就是从围场回来以后,齐王真的一天天成熟了起来,每日不需要人催便起身装模作样地耍几枪,然后去工部点卯上值。
嘴上嫌弃,其实她心里也是高兴的。
姚玉珠揉了揉脸颊,规规矩矩坐在车上,不再呼喊了。
明蕴之不知二人说了这些,见姚玉珠的车驾来了,笑得弯起眉眼:“用过早膳没有?我这儿有些糕点,可要用一些?”
“还没用……”姚玉珠想起齐王方才教训她,有点赌气:“不麻烦二嫂,我这里也有。”
明蕴之在车内眨了眨眼,有些意外。
姚玉珠一个劲儿地要认她当姐姐,怎么这会儿规规矩矩叫起二嫂来了?
她正要说话,就听齐王道:“前几天玉珠还以为二嫂不会来,伤心了好久,这会儿害羞呢。”
这倒是实话,姚玉珠一想到阿姐一人在京城该有多么孤单,就越发忧愁,绞尽脑汁想了一大堆说辞去安慰她,谁知根本没派上用场。
这下倒是让明蕴之有些羞了。姚玉珠和齐王是出了名的恩爱和美,年纪又轻,一道出门不算什么。太子是去办公务的,她这个太子妃跟上,总觉得哪里都不太好。
姚玉珠:“二嫂,我想和你一起坐。”
齐王为了在二哥面前表现他的成熟,特意将他的爱驹牵出来,骑着马走。姚玉珠一个人坐在车里有些无聊,反正那时在去围场的路上两人就一起坐过,东宫的马车宽大,布置得也温馨,总觉得明蕴之那里比她这儿哪哪都好。
明蕴之正要答应,便见一道身影掀开车帘。
微凉的空气吹散了车中的暖意,那凉意甫一进来,又被瞬间驱散。
他方才去与工部几位随行的官员说话,这会儿准备启程,才回来。
裴彧开口:“怕是坐不下。”
姚玉珠一听到裴彧的声音就熄了火,立马又往车里坐了几分。
“诶,二哥……二哥不骑马么?”
齐王牵着马在车外绕了一圈,不死心问:“二哥要坐车啊?”
“嗯。”
裴彧应得淡漠:“这才二月,天寒地冻,风大。”
齐王就是为了在裴彧面前表现才骑马的,恰有寒风吹过,身上的大氅也不怎么顶用,给脸冻得发青。
他捏着缰绳,纠结一瞬,扭扭捏捏对车里姚玉珠道:“玉珠……”
姚玉珠憋着笑,扔给他一个手炉:“谁一大早不听劝,硬要骑马来着?不准上来。”
这下急的是齐王了,原本好容易憋出来的正经又消失无踪。他才不听姚玉珠的气话,赶忙下了马,一跃上了马车。
明蕴之听着外头的动静,轻笑了笑。
收回目光,正好对上裴彧那道沉静的目光,瞧见她看过来,那目光并未收回,反而越发坦荡直白,静静地瞧着。
“妾身脸上有东西?”明蕴之从小柜中拿出铜镜,仔细照了照,又看向裴彧:“殿下?”
两人相顾无言。明蕴之自顾自用着,从前也是这样,裴彧和她之间没什么话说,只要她不主动开口,裴彧就不会主动与她说些什么。
或许是人将走了,明蕴之也没因着他的沉默而生气,只是在心里怨着自个儿——想这么多做什么?
她扬唇,故作豁达地笑了笑:“殿下去了外头,记得给妾身带些有趣的玩意儿回来……”
“你想去吗?”
裴彧静了许久,忽然发问。
明蕴之愣了愣,好t像没能明白他的意思:“殿下……?”
裴彧淡声问:“孤只问你,你想去吗?”
明蕴之看着他的双眼,有一瞬间,脑海中好像什么都不存在了。
忘了从何时开始,裴彧已经改了口,不在她面前称“孤”,也不再冷冰冰地唤她“太子妃”,而是蕴娘、二娘一类的称呼。
时隔许久听到这熟悉的口气,明蕴之知晓,裴彧并非说笑。
这也是这么久以来,裴彧第一次郑重其事地问她,是否想要同行。
她沉默了片刻,道:
“妾身是太子妃,有应尽之责。殿下在外辛苦,妾身便该在后方打理好一切。皇后娘娘前几日头痛又犯,有让妾身再接手宫务的意思,太后娘娘病重未愈,前些时日是因着殿下还有重伤,妾身才没去侍疾。如今殿下将走,妾身也该尽着孙媳的本分。”
东宫本就被人人盯着,平宣帝对东宫也有怒有怨,她自然要在礼数上努力周全,不让旁人以此为由,将矛头对准东宫。
至于她自己一人在京城……
明蕴之垂下眼帘,轻轻喝了口汤。
心头微微发涩,眼睛也不愿抬起,直视裴彧。只要她不去细想,不再让那些思绪困扰着她,她就不会觉得孤单。
“更何况,殿下只身在外,妾身应该在京城为殿下注意着。”
明蕴之笑了笑,她是裴彧的妻子,民间也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的性命和荣辱,早在嫁给裴彧的那一日就死死绑在一起了。裴彧离京,她……应当在京城多警醒些。
明蕴之又一次说服了自己。
“京中的事,你不必担心。”
裴彧放下碗筷:“孤知晓在外危险,是以不曾问过你。但你若愿意随孤同行,孤会保你平安。”
他话语言简意赅,却透露着他的底气。明蕴之明白他定然早有部署,不需要她过多担心。
明蕴之:“妾身是太子妃,这样兴许……”
“太子妃不愿去,那蕴娘呢?”
裴彧:“明家蕴之,可想去外头看看?”
明蕴之:……
她看着碗中的一片翠绿的葱叶,好长一阵儿,脑袋里什么也没想,只盯着那上头的纹路,一个劲儿地瞧。
太子妃就是明蕴之,明蕴之就是太子妃,怎么可以拆开来问呢?
可是……
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沉冷地剥去了太子妃的外壳,直截了当地问她,问那个蕴娘——
你想去吗?
不知过了多久,裴彧站起身:“孤去上朝了。”
赵嬷嬷看着人离开,急促道:“娘娘为何不答应?殿下分明是想要娘娘去的呀!”
“我……”
明蕴之动了动手指,语气僵硬:“我——”
胸膛中的心脏怦怦地跳了起来,双眼干涩,像是要流出泪来。
她咬着牙关,不知从何而来,生出了一股强烈的勇气。
她不想一个人,她不想孤零零地再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临华殿很空很暗,宫里也万般压抑,整个京城放眼望去,没有她的亲人和友人。四四方方的天空,她早已看了无数次了。
她不想再满脑子思考着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她想,她只想……
明蕴之跌跌撞撞起身,衣袖甚至带倒了碗筷,顾不得桌上的狼藉,她飞快地上前几步,扶上门框。
“殿——”
将要出口的声音生生止在喉咙中,她脚步停顿,翩跹的袖摆飘飘然落在身旁,葱白的指尖按住门框,泛上了用力的青。
那道如雪中青竹般的身影立于梧桐树下,似乎一直在此等着什么人。
听得声音,男人眸间覆着的霜雪微融,他微微转首,向她伸出手来。
他唤她:“蕴娘,”
“来吧。”
第50章 第 50 章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第50章
二月初, 残雪消融。
几辆并不太显眼的马车缓缓驶出宫廷,行至外城门下,一个嬷嬷从车上下来, 对车中的人不舍地嘱咐了什么。
赵嬷嬷年岁大了,刚在京城安定下来,明蕴之不愿让她在颠簸受累, 只让青芜青竹并几个粗使宫女太监跟着。
老嬷嬷心疼她,定要送她出城,亲眼看着她离开。
“嬷嬷快别哭了,兴许再过几月便能回来了。”
明蕴之隔着车窗,拿出帕子给嬷嬷拭泪。
赵嬷嬷拍了拍她的手,道:“娘娘照顾好自己,东宫上下老身都心里有数,不会出岔子的。”
“有嬷嬷在, 我放心,”明蕴之这话说得诚心诚意:“外头还有些凉, 嬷嬷别送了, 早些回去吧。”
几人说完话, 齐王府的车驾便也来了。
姚玉珠不是第一回出远门,但确实是头一回要行这么久,备了不少东西, 心里更是兴奋。隔着老远, 她就将头探出车窗, 对明蕴之挥手道:“阿——姐——”
声音拉得老长, 齐王骑着马,将她的脑袋塞回去:“你可是答应我了,出门以后一切都听我的。”
姚玉珠掰开他的手:“我和阿姐打招呼也不行?”
“不是不行, ”齐王将车帘放下,一本正经道:“你张牙舞爪惯了自然不在意,但二嫂是个重礼守规矩的人。咱们是跟着二哥去督办河工,做正事的,不是游玩,身边还有多少官员护卫呢,你咋咋呼呼没事,叫二嫂怎么办?”
“知道啦知道啦……你话真多。”
姚玉珠知晓他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有些没面子。不知怎么回事,好像就是从围场回来以后,齐王真的一天天成熟了起来,每日不需要人催便起身装模作样地耍几枪,然后去工部点卯上值。
嘴上嫌弃,其实她心里也是高兴的。
姚玉珠揉了揉脸颊,规规矩矩坐在车上,不再呼喊了。
明蕴之不知二人说了这些,见姚玉珠的车驾来了,笑得弯起眉眼:“用过早膳没有?我这儿有些糕点,可要用一些?”
“还没用……”姚玉珠想起齐王方才教训她,有点赌气:“不麻烦二嫂,我这里也有。”
明蕴之在车内眨了眨眼,有些意外。
姚玉珠一个劲儿地要认她当姐姐,怎么这会儿规规矩矩叫起二嫂来了?
她正要说话,就听齐王道:“前几天玉珠还以为二嫂不会来,伤心了好久,这会儿害羞呢。”
这倒是实话,姚玉珠一想到阿姐一人在京城该有多么孤单,就越发忧愁,绞尽脑汁想了一大堆说辞去安慰她,谁知根本没派上用场。
这下倒是让明蕴之有些羞了。姚玉珠和齐王是出了名的恩爱和美,年纪又轻,一道出门不算什么。太子是去办公务的,她这个太子妃跟上,总觉得哪里都不太好。
姚玉珠:“二嫂,我想和你一起坐。”
齐王为了在二哥面前表现他的成熟,特意将他的爱驹牵出来,骑着马走。姚玉珠一个人坐在车里有些无聊,反正那时在去围场的路上两人就一起坐过,东宫的马车宽大,布置得也温馨,总觉得明蕴之那里比她这儿哪哪都好。
明蕴之正要答应,便见一道身影掀开车帘。
微凉的空气吹散了车中的暖意,那凉意甫一进来,又被瞬间驱散。
他方才去与工部几位随行的官员说话,这会儿准备启程,才回来。
裴彧开口:“怕是坐不下。”
姚玉珠一听到裴彧的声音就熄了火,立马又往车里坐了几分。
“诶,二哥……二哥不骑马么?”
齐王牵着马在车外绕了一圈,不死心问:“二哥要坐车啊?”
“嗯。”
裴彧应得淡漠:“这才二月,天寒地冻,风大。”
齐王就是为了在裴彧面前表现才骑马的,恰有寒风吹过,身上的大氅也不怎么顶用,给脸冻得发青。
他捏着缰绳,纠结一瞬,扭扭捏捏对车里姚玉珠道:“玉珠……”
姚玉珠憋着笑,扔给他一个手炉:“谁一大早不听劝,硬要骑马来着?不准上来。”
这下急的是齐王了,原本好容易憋出来的正经又消失无踪。他才不听姚玉珠的气话,赶忙下了马,一跃上了马车。
明蕴之听着外头的动静,轻笑了笑。
收回目光,正好对上裴彧那道沉静的目光,瞧见她看过来,那目光并未收回,反而越发坦荡直白,静静地瞧着。
“妾身脸上有东西?”明蕴之从小柜中拿出铜镜,仔细照了照,又看向裴彧:“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