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裴彧收回目光,将叠好的毛毯撑开,盖在她身上:“路很长,可以先睡会儿。”
往后坐在马车里的时候多,早在出行前,他就让匠人将马车都改了改。里头除了原先就有的小桌和暖炉,还加了放置日用器具、首饰的橱柜。除此之外,坐的地t方也被加宽加长,放上软垫和毯子,便能供人躺倒睡下,柔软舒适。
明蕴之盖上毯子,见裴彧独独坐在一侧,犹豫了会儿,道:“殿下也坐过来吧。”
靠在一起,比分散坐着暖和些。
她让了让位置,裴彧脱下厚重的大氅,坐到了她身边,挨在一起,盖上那不大的毛毯。
“殿下,”夏松在车外禀报:“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启程。”
裴彧:“出发。”
“是!”
夏松去下了令,没过多久,车队缓缓启程,往东行驶。
马车微微晃动,明蕴之轻轻掀起车帘,往外看去。
车外是冬末初春之景,身后巍峨宏伟的城墙守卫着繁华的都城,周遭来往的百姓或挑着货物,或好奇地打量着车队。
说不清心头是什么思绪,她看着远不同于宫中的民生百态,忽觉轻快,连空气都分外清新。
裴彧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目光落在那城墙之上。
“你在那处,送行过孤两次。”
明蕴之转首:“嗯?”
她看着那城墙,没想起来:“三年前殿下去幽州整顿军务时妾身送过殿下,还有一次是……?”
“你我刚定下婚约那年。”
裴彧:“孤随军出征,回首瞧见你站在城墙上。”
明蕴之怔怔地看他一眼,忆起了那日。
她为了太子选妃一事来到京城,顺利被选为太子妃。不过几日,便得到太子即将出征的消息。
那时年幼,不懂那些皇家的弯弯绕绕,只知道那位只见过一面的俊俏郎君将要去打仗,听嬷嬷说边疆危险,很有可能回不来了。
小小的她忧愁万分,直到她站在城墙上,看到那少年身着铠甲的身影。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后来明白此事,联系起来,才知那时事态险峻。想到那场战事,明蕴之微微侧眼,很难忽视裴彧耳侧那道长长的疤痕。
她靠在软枕上,问:“殿下当时可想了些什么?”
裴彧那时也有十五,更何况是自请上战场,自然比还懵懂的她知晓前路之艰。
裴彧看她半躺着的侧颜,道:“在想,那日风很大,别给未来的太子妃吹下来了。”
“……”明蕴之坐起身来:“殿下!”
她认认真真和他聊天,裴彧学什么不好,学齐王的插科打诨?
裴彧:“当真。”
明蕴之闭上双眼,将毛毯往上一扯,不跟他说话了。
窗外寒风吹拂,车中却暖意融融。裴彧轻笑着斟了杯茶,敛眸喝下。
那时,他想。
这么小的一个娘子,可受的住城墙上的风?
再想远些,便是……他死讯传来的时候,她可会记得他的样子?
少年的思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样的想法在脑海中停留了一瞬,便散作云烟,一心奔赴战场。
可许多次临危之际,他仍旧会想起那个只见过寥寥两面的益州小娘子。
直到很久以后的现在,他才明白。
或许从那时开始,他就已经很在意她了。
-
马车行了半日,停下修整。
此行虽也是公务,但不似行军那等急速,明蕴之下车和姚玉珠在山间走了会儿,回来时,才发现沈怀璋也在。
工部随行的七八个官员里,他算得上是最显眼的。老远瞧见她,并未声张,随意笑了笑。
车队继续前行,直到日落,一行人在驿站休息。
坐了一整日的车,明蕴之和姚玉珠都有些腰酸背痛,姚玉珠更甚,说齐王装模作样在车上看书,边看边念,念得她头痛。
姚玉珠悄悄问:“二哥听见他念书了没?”
明蕴之诚实地摇摇头:“车里什么也听不见。”
车壁加厚过,防风防雨,自然也更隔音,别说是隔着马车了,就是在车下说话,也得大声些才能听到。
姚玉珠哼了一声:“我就知道,他明儿个要还是这样,我就把他赶出去骑马。”
明蕴之爱听两人吵吵闹闹。
若她不来,此时应当在宫中已经睡下了,安安静静的,没什么意思。
用了简单的晚膳,几人各自回了厢房,休息准备明日赶路。
裴彧只在用晚膳时露了个面,用过膳便不知去向。明蕴之也没问,自顾自梳洗后便躺了下来。
青芜为她熄了灯,明蕴之道:“外头不比东宫,你们也要歇好,不必守夜,早些睡吧。”
裴彧与她交代过,她身边有护卫和暗卫守着,此行也是奉陛下之命,算是钦差,寻常人等不敢靠近,让她安心。
明蕴之不怕这些问题,只是有些睡不着。
驿站的条件自然不如宫中。她从小到大都没睡过几回硬木板床,更何况还有略微有些潮湿和灰尘的气息,她躺在床上,看着墙边不知何时会脱落下来的墙皮,微微往外睡了些。
她强迫自己闭上双眼,迷迷糊糊真睡了过去。只是没睡多久,她又被房间里那潮潮的霉气熏得醒了过来。
早知外面是这样……
明蕴之摇摇头,将那一点点抱怨甩出去,外面是怎样都比宫中自在。只是身边仍旧空空,没有裴彧的身影。
他还没回来吗?
明蕴之起身,想到院中去瞧瞧。她提上灯笼,推开了房门。
时辰太晚,大家都歇了,门外空无一人。她轻手轻脚下了楼,环顾四周,这驿站还算大,一楼也有不少厢房和桌椅。
她转了一圈,正准备上楼,眼前闪过一道青色的踪影。
“……小青?”
脑中闪过一个猜想,明蕴之轻声唤道。果然,那蛇好像能听懂她的声音一般,从不远处的桌下过来,停在她的鞋前。
见过几次,明蕴之不怎么怕它了,反而对好像有点通人性的小蛇有些好奇。
小青在,那岂不是……綦舒他们也在?
明蕴之有些意外,转而又想起了裴彧曾说过的,綦舒异于常人的本领。
倒也在情理之中。
她低声道:“这么晚了,别在外面玩,快回去。”
外头有侍卫守着,那些侍卫保护贵人们的安全,冷不丁瞧见条蛇,说不定会直接一刀斩了。
小青不知听没听懂,缠上了她的衣角。
明蕴之没了法子,用灯笼的手柄挑起它,朝厢房处走去。
她问了守夜的侍卫,綦舒的厢房所在。侍卫拱手为她指了路,护送着她到綦舒门前,才回到原先的位置。
夜凉如水。
明蕴之叩了叩门:“綦娘子可在里面?”
老旧的门并未关紧,虚掩着,被她轻轻一推便大开了来,像只是匆匆关上似的。爬上灯笼的小蛇顺着爬下,往屋中去。
明蕴之定定地看着眼前的狼藉,有些怔愣。
衣衫散落在门前,一路散至内间。
烛火摇曳,将内间的人影毫无保留地映至屏风之上。一声低哼传来,屏风上的人影发着颤,长长的发丝掩着两人的身躯,暧|昧又旖旎。
明蕴之指尖一软,灯笼无声掉落在地,里头的烛火瞬时熄灭,眼前亦暗了下来。
……里面的人,是綦舒。
那另一个人是——
脑海中登时浮现出在围场那日,綦舒脖颈处的点点红痕。明蕴之后退几步,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
淡淡的沉香气息笼罩上她,宽厚的手掌捂住她的双眼,将她往怀中轻拢。
明蕴之身子一轻,来人将她打横抱起,披风裹在她微凉的身子上,极轻的一声叹息。
“孤四处寻你,”裴彧臂弯收紧:“原来在这儿。”
第51章 第 51 章 宁愿她同他大闹一场。……
第51章
夜色黏稠。
里间之人早便察觉了此处异动, 灯烛熄灭的刹那间,屋中飞出了两道银光。在明蕴之看清之前,门便被那两道银光狠狠钉住, 关得紧闭。
紧接着,又有接连两道破风之声擦过耳畔,明蕴之只觉得天旋地转, 被裴彧抱在怀中轻一转身,银刀穿过窗纸,飞过两人原本所在的位置扎进了木柱。
便是明蕴之这等不懂武艺之人,也能看出那银刀之中乍现的锐意。
“綦舒。”裴彧拧眉,声音冷澈,寒意深深。
女声不怒反笑:“倒是不知太子和太子妃有看活春|宫的喜好,不若……”
话未说完,那声音像是被什么捂住似的, 呜呜几声,没了动静。
裴彧冷眼扫过那柱子上扎得极深的银刀, 抱着明蕴之回到了楼上。
屋中已点了灯, 青芜在屋中候着, 瞧见主子二人回来,松了口气:“娘娘去了何处?有什么不能吩咐奴婢去做,更深露重, 当心着凉了。”
往后坐在马车里的时候多,早在出行前,他就让匠人将马车都改了改。里头除了原先就有的小桌和暖炉,还加了放置日用器具、首饰的橱柜。除此之外,坐的地t方也被加宽加长,放上软垫和毯子,便能供人躺倒睡下,柔软舒适。
明蕴之盖上毯子,见裴彧独独坐在一侧,犹豫了会儿,道:“殿下也坐过来吧。”
靠在一起,比分散坐着暖和些。
她让了让位置,裴彧脱下厚重的大氅,坐到了她身边,挨在一起,盖上那不大的毛毯。
“殿下,”夏松在车外禀报:“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启程。”
裴彧:“出发。”
“是!”
夏松去下了令,没过多久,车队缓缓启程,往东行驶。
马车微微晃动,明蕴之轻轻掀起车帘,往外看去。
车外是冬末初春之景,身后巍峨宏伟的城墙守卫着繁华的都城,周遭来往的百姓或挑着货物,或好奇地打量着车队。
说不清心头是什么思绪,她看着远不同于宫中的民生百态,忽觉轻快,连空气都分外清新。
裴彧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目光落在那城墙之上。
“你在那处,送行过孤两次。”
明蕴之转首:“嗯?”
她看着那城墙,没想起来:“三年前殿下去幽州整顿军务时妾身送过殿下,还有一次是……?”
“你我刚定下婚约那年。”
裴彧:“孤随军出征,回首瞧见你站在城墙上。”
明蕴之怔怔地看他一眼,忆起了那日。
她为了太子选妃一事来到京城,顺利被选为太子妃。不过几日,便得到太子即将出征的消息。
那时年幼,不懂那些皇家的弯弯绕绕,只知道那位只见过一面的俊俏郎君将要去打仗,听嬷嬷说边疆危险,很有可能回不来了。
小小的她忧愁万分,直到她站在城墙上,看到那少年身着铠甲的身影。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后来明白此事,联系起来,才知那时事态险峻。想到那场战事,明蕴之微微侧眼,很难忽视裴彧耳侧那道长长的疤痕。
她靠在软枕上,问:“殿下当时可想了些什么?”
裴彧那时也有十五,更何况是自请上战场,自然比还懵懂的她知晓前路之艰。
裴彧看她半躺着的侧颜,道:“在想,那日风很大,别给未来的太子妃吹下来了。”
“……”明蕴之坐起身来:“殿下!”
她认认真真和他聊天,裴彧学什么不好,学齐王的插科打诨?
裴彧:“当真。”
明蕴之闭上双眼,将毛毯往上一扯,不跟他说话了。
窗外寒风吹拂,车中却暖意融融。裴彧轻笑着斟了杯茶,敛眸喝下。
那时,他想。
这么小的一个娘子,可受的住城墙上的风?
再想远些,便是……他死讯传来的时候,她可会记得他的样子?
少年的思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样的想法在脑海中停留了一瞬,便散作云烟,一心奔赴战场。
可许多次临危之际,他仍旧会想起那个只见过寥寥两面的益州小娘子。
直到很久以后的现在,他才明白。
或许从那时开始,他就已经很在意她了。
-
马车行了半日,停下修整。
此行虽也是公务,但不似行军那等急速,明蕴之下车和姚玉珠在山间走了会儿,回来时,才发现沈怀璋也在。
工部随行的七八个官员里,他算得上是最显眼的。老远瞧见她,并未声张,随意笑了笑。
车队继续前行,直到日落,一行人在驿站休息。
坐了一整日的车,明蕴之和姚玉珠都有些腰酸背痛,姚玉珠更甚,说齐王装模作样在车上看书,边看边念,念得她头痛。
姚玉珠悄悄问:“二哥听见他念书了没?”
明蕴之诚实地摇摇头:“车里什么也听不见。”
车壁加厚过,防风防雨,自然也更隔音,别说是隔着马车了,就是在车下说话,也得大声些才能听到。
姚玉珠哼了一声:“我就知道,他明儿个要还是这样,我就把他赶出去骑马。”
明蕴之爱听两人吵吵闹闹。
若她不来,此时应当在宫中已经睡下了,安安静静的,没什么意思。
用了简单的晚膳,几人各自回了厢房,休息准备明日赶路。
裴彧只在用晚膳时露了个面,用过膳便不知去向。明蕴之也没问,自顾自梳洗后便躺了下来。
青芜为她熄了灯,明蕴之道:“外头不比东宫,你们也要歇好,不必守夜,早些睡吧。”
裴彧与她交代过,她身边有护卫和暗卫守着,此行也是奉陛下之命,算是钦差,寻常人等不敢靠近,让她安心。
明蕴之不怕这些问题,只是有些睡不着。
驿站的条件自然不如宫中。她从小到大都没睡过几回硬木板床,更何况还有略微有些潮湿和灰尘的气息,她躺在床上,看着墙边不知何时会脱落下来的墙皮,微微往外睡了些。
她强迫自己闭上双眼,迷迷糊糊真睡了过去。只是没睡多久,她又被房间里那潮潮的霉气熏得醒了过来。
早知外面是这样……
明蕴之摇摇头,将那一点点抱怨甩出去,外面是怎样都比宫中自在。只是身边仍旧空空,没有裴彧的身影。
他还没回来吗?
明蕴之起身,想到院中去瞧瞧。她提上灯笼,推开了房门。
时辰太晚,大家都歇了,门外空无一人。她轻手轻脚下了楼,环顾四周,这驿站还算大,一楼也有不少厢房和桌椅。
她转了一圈,正准备上楼,眼前闪过一道青色的踪影。
“……小青?”
脑中闪过一个猜想,明蕴之轻声唤道。果然,那蛇好像能听懂她的声音一般,从不远处的桌下过来,停在她的鞋前。
见过几次,明蕴之不怎么怕它了,反而对好像有点通人性的小蛇有些好奇。
小青在,那岂不是……綦舒他们也在?
明蕴之有些意外,转而又想起了裴彧曾说过的,綦舒异于常人的本领。
倒也在情理之中。
她低声道:“这么晚了,别在外面玩,快回去。”
外头有侍卫守着,那些侍卫保护贵人们的安全,冷不丁瞧见条蛇,说不定会直接一刀斩了。
小青不知听没听懂,缠上了她的衣角。
明蕴之没了法子,用灯笼的手柄挑起它,朝厢房处走去。
她问了守夜的侍卫,綦舒的厢房所在。侍卫拱手为她指了路,护送着她到綦舒门前,才回到原先的位置。
夜凉如水。
明蕴之叩了叩门:“綦娘子可在里面?”
老旧的门并未关紧,虚掩着,被她轻轻一推便大开了来,像只是匆匆关上似的。爬上灯笼的小蛇顺着爬下,往屋中去。
明蕴之定定地看着眼前的狼藉,有些怔愣。
衣衫散落在门前,一路散至内间。
烛火摇曳,将内间的人影毫无保留地映至屏风之上。一声低哼传来,屏风上的人影发着颤,长长的发丝掩着两人的身躯,暧|昧又旖旎。
明蕴之指尖一软,灯笼无声掉落在地,里头的烛火瞬时熄灭,眼前亦暗了下来。
……里面的人,是綦舒。
那另一个人是——
脑海中登时浮现出在围场那日,綦舒脖颈处的点点红痕。明蕴之后退几步,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
淡淡的沉香气息笼罩上她,宽厚的手掌捂住她的双眼,将她往怀中轻拢。
明蕴之身子一轻,来人将她打横抱起,披风裹在她微凉的身子上,极轻的一声叹息。
“孤四处寻你,”裴彧臂弯收紧:“原来在这儿。”
第51章 第 51 章 宁愿她同他大闹一场。……
第51章
夜色黏稠。
里间之人早便察觉了此处异动, 灯烛熄灭的刹那间,屋中飞出了两道银光。在明蕴之看清之前,门便被那两道银光狠狠钉住, 关得紧闭。
紧接着,又有接连两道破风之声擦过耳畔,明蕴之只觉得天旋地转, 被裴彧抱在怀中轻一转身,银刀穿过窗纸,飞过两人原本所在的位置扎进了木柱。
便是明蕴之这等不懂武艺之人,也能看出那银刀之中乍现的锐意。
“綦舒。”裴彧拧眉,声音冷澈,寒意深深。
女声不怒反笑:“倒是不知太子和太子妃有看活春|宫的喜好,不若……”
话未说完,那声音像是被什么捂住似的, 呜呜几声,没了动静。
裴彧冷眼扫过那柱子上扎得极深的银刀, 抱着明蕴之回到了楼上。
屋中已点了灯, 青芜在屋中候着, 瞧见主子二人回来,松了口气:“娘娘去了何处?有什么不能吩咐奴婢去做,更深露重, 当心着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