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码归一码,叶氏也认可这么算。
但瞧着符秀才跟岚娘两个也着实可怜。
两人还舍不得点油灯,开门的话,虽说能透进来亮,但肯定太冷,便只能坐在黑七八乌的灶间、就着那点儿灶火的光,赶工编草帘子。
而岚娘大概是知道了这草帘子就是她家的生计,编得那叫一个全神贯注,萧氏夫妻来了她也连头都没抬。
灶里虽说已经是点了苏榛给的蜂窝煤,却只舍得放了一块儿,维持屋子的温度比外头强些罢了。
叶氏再瞧夫妻俩人的手,手背是冻疮、手指是干草划的血痕。甚至还不止手背,岚娘连脸颊都冻紫了一坨,肿得透亮。
符秀才见叶氏盯着自家娘子的脸瞧,他又是羞愧又是局促,结结巴巴解释了句:“怪我,我一个没瞧见,她跑去白水河捞鱼。在冰上站久了,把脸给冻了。”
叶氏怔了下,“她能捞鱼了?”
符秀才苦笑,“不会,但瞧着村里人都去捞,她就……”
叶氏在心里默默叹了声。岚娘自从神志清楚了些,就总想着干活儿补贴家用,可身子骨又弱,啥也做不得,眼下也就能编这最基础的草帘子了。
萧容看出符秀才的窘迫,便不再多留,拉着叶氏告辞离开。
叶氏回了家,脑海里还是岚娘那瘦成杆子一样的身子、冻肿了的脸。虽说非亲非故,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看着认识的人过成那样,任谁也不会好受。
“伯娘,您这是咋了?”苏榛见叶氏不住的长吁短叹,疑惑的问。
萧容便把符家的情况讲了。
苏榛一听,也呆坐了一会儿,起身去冰屋寻了一袋子冻青、十块蜂窝煤、一大捆干柴。早上刚蒸的狍肉包子还有一笼,本是全家人的午食,索性也全拿桦树皮包了。
所有的东西放木橇上,想了想,又进屋从羊髓膏罐子里抠出一半儿,用小盒子装了,全都交给萧容。
“萧伯,麻烦您有空了再跑一趟符家?这羊髓膏让岚娘涂脸,红肿几天就好了。”
第91章
萧容也叹了声,点了点头,拉着木橇便走。
没走出多远,苏榛又追了上去,“萧伯,您问问符秀才,他乐意抽空儿帮咱家盘帐以及当监造不。可能需要他花些时间。
但眼下帐目散、进项也少,给不了多少月钱,等摊子摆起来,生意好了再给他涨。他要是肯,让他明天过来一趟,我再跟他细说了便是。”
萧容想了想,果断的:“成,我去跟他说,想必他是需要这份生计的。”
说完便还是拖着木橇朝着符家去了,苏榛就回了屋。
一进屋,叶氏就拉过苏榛的手一阵摩挲,“榛娘,下回进城,伯娘再让寒酥去给你买一大罐羊髓膏!”
苏榛笑的灿烂:“真的?那我可不可以换个香味!我想要桂花的!”
“成!我榛娘要啥花,伯娘就给买啥花!”
一直在炕上写字的谨哥儿听到了,扬起小脸笑眯眯的:“我也要!”
叶氏跟苏榛逗得笑了起来,只觉得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真好。
萧家的午食即然没了肉包子,只有新做了。
谨哥儿跟叶氏太久没吃苏榛做的饭,俩人齐声嚷嚷着要解馋。
苏榛想到她俩还没吃过山上常烙的鲜肉锅盔,便和面剁肉调馅儿、烙了两大锅整整二十只。
再就着熬得喷香的番薯小米粥,萧容一口气吃了四只,叶氏跟苏榛每人吃了两只,谨哥儿肚子小,只吃了一只还撑得直打饱嗝儿。
还剩十一个,搁盆里晾在灶台上,想等晚上再吃。
叶氏正涮锅,便突然听到门外传来由远即近、咚咚的、细密地跑步声。
还没等苏榛反应过来,脚步声的俩个小主人已经“嘭”的一声冲开了萧家的门。挟裹着冷风站在门口,呲着满嘴的豁牙一边乐一边嚷嚷着:“伯娘,我俩给你家送鱼来了!”
可不就是乔家大宝二宝!
哟喝,这俩宝儿,对萧家人的称呼都跟谨哥儿一样了。
且进来后虽说礼貌的喊人了,但眼神却完全凝在鲜肉锅盔上,就差没有秒流口水了。
“大宝叔二宝叔!”谨哥儿喊得也痛快,显然在围猎这段日子跟他俩的关系升温不少。
苏榛心下好笑,朝大宝二宝招了下手,等这俩蹿过来就一人分了一个鲜肉锅盔。另外拿桦树皮又包了一只,交给大宝并嘱咐:“这只拿回去给小树,但你俩可不能偷吃哦,否则往后来我家就都没得吃了。”
大宝已经开始吃锅盔了,另把打包的塞进怀里,嘴里鼓囔囔地还不忘向苏榛保证:“不偷吃不偷吃,回去就给小树。”
谨哥儿又问:“小树哥哥咋没来?”
二宝嘴快,抢答:“他得在家干活儿,打猎带回来的肉都得收拾出来。”
叶氏给气乐了,“又全是他长房的人干?”
大宝早就习惯了、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还有山梅啊,她总不能在我家白吃白喝的吧。”
苏榛一听,直接上手左右开弓,把俩宝儿嘴里的鲜肉锅盔抢了,连给小树的那个也拿了回来,冷着脸:“你俩不也在我家白吃白喝?凭啥?”
俩宝儿被抢得一激灵,又惊又怔又委屈。连谨哥儿都吓了一跳,心虚的看着姐姐姐。
教育娃儿这种事儿,叶氏自当看不到,哼着小曲儿闪了。
俩宝儿眼泪水瞬间就在眼窝里充盈了。
他俩在乔家的地位仅次于乔老太婆,哪受过这般委屈,立刻打算坐地开嚎外加打滚儿。
可屁股刚挨了地,嘴刚一张。苏榛似笑非笑喊了句:“敢哭,以后就休想再吃到我家半点儿东西!”
俩宝儿立刻噤了声,嘴巴里还有最后一口锅盔塞得鼓鼓的,生怕连这点儿东西都再被苏榛抠出去,赶紧开嚼,微微颤抖的下巴泄露了他俩想耍赖又不敢的纠结。
谨哥儿机灵的又补充了句:“我姐姐在家说话算数的,你俩要是不乖,求我也没办法哟。”
“她一个女娃娃,为啥在家里说话好使!”大宝也只敢小声抵抗了句。
苏榛冷哼一声:“是你们奶奶教的?说女娃没用?”
大宝二宝不敢吭声,眼神却说明就是那个意思。
乔家这种根深蒂固的问题,苏榛本无意去代为解决或是代为教育,但是即然这俩宝儿送上门了……
“你俩还想不想吃锅盔了?想的话,也不是不行。”
俩宝儿眼睛一亮,“想!”
苏榛一本正经的:“但我家的规矩,要靠劳动吃饭,对不对,谨哥儿?”
谨哥儿立刻点头:“对!”
大宝很有些不服气,“我知道你家的规矩,我俩也没少帮着干啊,你不信问你伯娘,围猎的时候那些干柴都是谁帮着捡的!”
苏榛看向谨哥儿,谨哥儿也不能撒谎,点头,确实如此。
“你俩之前捡的那些柴,算之前的,我伯娘肯定已经给了你俩不少吃的了。”苏榛继续一本正经的“欺负”孩子,“如今我回来了,我没瞧见就不能算数,若想再吃到,就得干新的活儿。”
二宝抢着问:“还要不要柴?干草?”
苏榛也没直接回答,领着三个娃娃出了灶间进了冰屋,指着里头摆了一架子的桦树皮:“瞧见没,你们把这些树皮都拿软毛刷子给我洗得干干净净,再用温水浸泡上,我检查了合格才算。”
“这么多!”大宝二宝傻眼了,“这我俩一天都干不完!”
“给你俩三天时间。另外,你俩跑一趟,去把小树也叫来一起干。就跟小树娘说,是我要小树来的。你们仨,每天可以在我家吃两顿饭,午食和晚食,每人还给八文钱。”
“八文!!!”大宝一听,激动的喷出个鼻涕泡儿,“真的给我们吗?八文??”
苏榛板着脸,一字一字的:“当然,我说了算。女娃娃,也能说了算。但今天只剩半日了,做到晚食只能给四文,晚食可以在我家吃。”
说完,把被他俩咬剩的锅盔塞还到他俩手里,算是打一巴掌再给半个枣。
这一“抢”一“还”,大宝二宝稀里糊涂的就坐实了苏榛是极度有“权威”的心理。
三口两口把锅盔吃完咽了,撒丫子就往乔家方向跑了,得赶紧把小树叫来一起赚铜板!
乔家离得本就不算远,他俩又跑得飞快,没一会儿就冲进了院儿里。
乔小树正跟乔里正、乔大江以及春娘晾野味儿、肉干。
小树这个猎户家的娃,身子还没长开呢,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忙个不停。
帮着拖重达几十斤的野味儿。那小手本该拿着毛笔写字的,现在却被粗重的绳索勒出了红印。小脸也憋得通红,这么冷的天儿,汗水都能混着尘土在脸上冲出一道道印子。
春娘瞧着儿子,心里针扎似的疼。
二房全体倒是也在干活儿,晒冬蘑、剁肉,毕竟再不晒怕饿死。
至于三房那俩、外加乔老头乔老太太,压根没出屋,说是集体受了风寒,在炕上躺着。
但瞧着符秀才跟岚娘两个也着实可怜。
两人还舍不得点油灯,开门的话,虽说能透进来亮,但肯定太冷,便只能坐在黑七八乌的灶间、就着那点儿灶火的光,赶工编草帘子。
而岚娘大概是知道了这草帘子就是她家的生计,编得那叫一个全神贯注,萧氏夫妻来了她也连头都没抬。
灶里虽说已经是点了苏榛给的蜂窝煤,却只舍得放了一块儿,维持屋子的温度比外头强些罢了。
叶氏再瞧夫妻俩人的手,手背是冻疮、手指是干草划的血痕。甚至还不止手背,岚娘连脸颊都冻紫了一坨,肿得透亮。
符秀才见叶氏盯着自家娘子的脸瞧,他又是羞愧又是局促,结结巴巴解释了句:“怪我,我一个没瞧见,她跑去白水河捞鱼。在冰上站久了,把脸给冻了。”
叶氏怔了下,“她能捞鱼了?”
符秀才苦笑,“不会,但瞧着村里人都去捞,她就……”
叶氏在心里默默叹了声。岚娘自从神志清楚了些,就总想着干活儿补贴家用,可身子骨又弱,啥也做不得,眼下也就能编这最基础的草帘子了。
萧容看出符秀才的窘迫,便不再多留,拉着叶氏告辞离开。
叶氏回了家,脑海里还是岚娘那瘦成杆子一样的身子、冻肿了的脸。虽说非亲非故,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看着认识的人过成那样,任谁也不会好受。
“伯娘,您这是咋了?”苏榛见叶氏不住的长吁短叹,疑惑的问。
萧容便把符家的情况讲了。
苏榛一听,也呆坐了一会儿,起身去冰屋寻了一袋子冻青、十块蜂窝煤、一大捆干柴。早上刚蒸的狍肉包子还有一笼,本是全家人的午食,索性也全拿桦树皮包了。
所有的东西放木橇上,想了想,又进屋从羊髓膏罐子里抠出一半儿,用小盒子装了,全都交给萧容。
“萧伯,麻烦您有空了再跑一趟符家?这羊髓膏让岚娘涂脸,红肿几天就好了。”
第91章
萧容也叹了声,点了点头,拉着木橇便走。
没走出多远,苏榛又追了上去,“萧伯,您问问符秀才,他乐意抽空儿帮咱家盘帐以及当监造不。可能需要他花些时间。
但眼下帐目散、进项也少,给不了多少月钱,等摊子摆起来,生意好了再给他涨。他要是肯,让他明天过来一趟,我再跟他细说了便是。”
萧容想了想,果断的:“成,我去跟他说,想必他是需要这份生计的。”
说完便还是拖着木橇朝着符家去了,苏榛就回了屋。
一进屋,叶氏就拉过苏榛的手一阵摩挲,“榛娘,下回进城,伯娘再让寒酥去给你买一大罐羊髓膏!”
苏榛笑的灿烂:“真的?那我可不可以换个香味!我想要桂花的!”
“成!我榛娘要啥花,伯娘就给买啥花!”
一直在炕上写字的谨哥儿听到了,扬起小脸笑眯眯的:“我也要!”
叶氏跟苏榛逗得笑了起来,只觉得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真好。
萧家的午食即然没了肉包子,只有新做了。
谨哥儿跟叶氏太久没吃苏榛做的饭,俩人齐声嚷嚷着要解馋。
苏榛想到她俩还没吃过山上常烙的鲜肉锅盔,便和面剁肉调馅儿、烙了两大锅整整二十只。
再就着熬得喷香的番薯小米粥,萧容一口气吃了四只,叶氏跟苏榛每人吃了两只,谨哥儿肚子小,只吃了一只还撑得直打饱嗝儿。
还剩十一个,搁盆里晾在灶台上,想等晚上再吃。
叶氏正涮锅,便突然听到门外传来由远即近、咚咚的、细密地跑步声。
还没等苏榛反应过来,脚步声的俩个小主人已经“嘭”的一声冲开了萧家的门。挟裹着冷风站在门口,呲着满嘴的豁牙一边乐一边嚷嚷着:“伯娘,我俩给你家送鱼来了!”
可不就是乔家大宝二宝!
哟喝,这俩宝儿,对萧家人的称呼都跟谨哥儿一样了。
且进来后虽说礼貌的喊人了,但眼神却完全凝在鲜肉锅盔上,就差没有秒流口水了。
“大宝叔二宝叔!”谨哥儿喊得也痛快,显然在围猎这段日子跟他俩的关系升温不少。
苏榛心下好笑,朝大宝二宝招了下手,等这俩蹿过来就一人分了一个鲜肉锅盔。另外拿桦树皮又包了一只,交给大宝并嘱咐:“这只拿回去给小树,但你俩可不能偷吃哦,否则往后来我家就都没得吃了。”
大宝已经开始吃锅盔了,另把打包的塞进怀里,嘴里鼓囔囔地还不忘向苏榛保证:“不偷吃不偷吃,回去就给小树。”
谨哥儿又问:“小树哥哥咋没来?”
二宝嘴快,抢答:“他得在家干活儿,打猎带回来的肉都得收拾出来。”
叶氏给气乐了,“又全是他长房的人干?”
大宝早就习惯了、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还有山梅啊,她总不能在我家白吃白喝的吧。”
苏榛一听,直接上手左右开弓,把俩宝儿嘴里的鲜肉锅盔抢了,连给小树的那个也拿了回来,冷着脸:“你俩不也在我家白吃白喝?凭啥?”
俩宝儿被抢得一激灵,又惊又怔又委屈。连谨哥儿都吓了一跳,心虚的看着姐姐姐。
教育娃儿这种事儿,叶氏自当看不到,哼着小曲儿闪了。
俩宝儿眼泪水瞬间就在眼窝里充盈了。
他俩在乔家的地位仅次于乔老太婆,哪受过这般委屈,立刻打算坐地开嚎外加打滚儿。
可屁股刚挨了地,嘴刚一张。苏榛似笑非笑喊了句:“敢哭,以后就休想再吃到我家半点儿东西!”
俩宝儿立刻噤了声,嘴巴里还有最后一口锅盔塞得鼓鼓的,生怕连这点儿东西都再被苏榛抠出去,赶紧开嚼,微微颤抖的下巴泄露了他俩想耍赖又不敢的纠结。
谨哥儿机灵的又补充了句:“我姐姐在家说话算数的,你俩要是不乖,求我也没办法哟。”
“她一个女娃娃,为啥在家里说话好使!”大宝也只敢小声抵抗了句。
苏榛冷哼一声:“是你们奶奶教的?说女娃没用?”
大宝二宝不敢吭声,眼神却说明就是那个意思。
乔家这种根深蒂固的问题,苏榛本无意去代为解决或是代为教育,但是即然这俩宝儿送上门了……
“你俩还想不想吃锅盔了?想的话,也不是不行。”
俩宝儿眼睛一亮,“想!”
苏榛一本正经的:“但我家的规矩,要靠劳动吃饭,对不对,谨哥儿?”
谨哥儿立刻点头:“对!”
大宝很有些不服气,“我知道你家的规矩,我俩也没少帮着干啊,你不信问你伯娘,围猎的时候那些干柴都是谁帮着捡的!”
苏榛看向谨哥儿,谨哥儿也不能撒谎,点头,确实如此。
“你俩之前捡的那些柴,算之前的,我伯娘肯定已经给了你俩不少吃的了。”苏榛继续一本正经的“欺负”孩子,“如今我回来了,我没瞧见就不能算数,若想再吃到,就得干新的活儿。”
二宝抢着问:“还要不要柴?干草?”
苏榛也没直接回答,领着三个娃娃出了灶间进了冰屋,指着里头摆了一架子的桦树皮:“瞧见没,你们把这些树皮都拿软毛刷子给我洗得干干净净,再用温水浸泡上,我检查了合格才算。”
“这么多!”大宝二宝傻眼了,“这我俩一天都干不完!”
“给你俩三天时间。另外,你俩跑一趟,去把小树也叫来一起干。就跟小树娘说,是我要小树来的。你们仨,每天可以在我家吃两顿饭,午食和晚食,每人还给八文钱。”
“八文!!!”大宝一听,激动的喷出个鼻涕泡儿,“真的给我们吗?八文??”
苏榛板着脸,一字一字的:“当然,我说了算。女娃娃,也能说了算。但今天只剩半日了,做到晚食只能给四文,晚食可以在我家吃。”
说完,把被他俩咬剩的锅盔塞还到他俩手里,算是打一巴掌再给半个枣。
这一“抢”一“还”,大宝二宝稀里糊涂的就坐实了苏榛是极度有“权威”的心理。
三口两口把锅盔吃完咽了,撒丫子就往乔家方向跑了,得赶紧把小树叫来一起赚铜板!
乔家离得本就不算远,他俩又跑得飞快,没一会儿就冲进了院儿里。
乔小树正跟乔里正、乔大江以及春娘晾野味儿、肉干。
小树这个猎户家的娃,身子还没长开呢,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忙个不停。
帮着拖重达几十斤的野味儿。那小手本该拿着毛笔写字的,现在却被粗重的绳索勒出了红印。小脸也憋得通红,这么冷的天儿,汗水都能混着尘土在脸上冲出一道道印子。
春娘瞧着儿子,心里针扎似的疼。
二房全体倒是也在干活儿,晒冬蘑、剁肉,毕竟再不晒怕饿死。
至于三房那俩、外加乔老头乔老太太,压根没出屋,说是集体受了风寒,在炕上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