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至于货架桌、防火的火浣布,康掌柜已经提前安排人搬出来了,都含在苏榛付的那五十文的日租内。
大长条桌两张横拼。舒娘在上头铺了防水帆布当桌布,所有菜品又全部装在原木色的桦树皮盒子中,整个色调搭配看起来就说不出的好看、整洁、干净。
苏榛不知道古代有没有强迫症,反正她有,她把每个餐盒和酱罐子都对比着放,放得横平竖直。
随后,苏榛着重去安排烹饪区。
要点:安全第一。
火烷布棚已经围成半圆及顶棚,保证不会有火星飞到后面的场区。
不仅如此,苏榛在炭炉燃起后还特地站在前后左右不同方位测试了一回,保证炭味儿也不会影响到顾客跟其它的荤油类易燃物品。
也难怪苏榛有出于本能的防火安全意识,在现代的森林露营区比这防得严多了。许多是不能使用明火的,只能用电炉。
因为昨夜的集议提前商量了一切,今日的摆放程序就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
不过一刻钟后,“就这家”开业大吉!
其实她们在折腾摆设的时候,已经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偷偷关注了。
毕竟这大雪森林,几乎没见到过有女眷上来做生意的。且个个精神抖擞、笑意吟吟、衣裙整洁。
有几个在现场包馅饼儿,尤其一瞧那馅儿里全是实打实的新鲜肉蓉,可不是城里馆子那种骗人的菜包。
并且,站在火浣布棚下的那个最年轻的娘子可真是好看啊!她面前是一口直径足有两尺多的大铁锅,里头也不知煮了些啥,红彤彤的一片,那个味道也十分的特殊,走过路过但凡经过,先就得被呛得打若干喷嚏、随后又离奇的觉得勾人的香。
“那小娘子是哪儿来的?没见过啊。”车夫甲问着车夫乙。
“姓苏,是重云公子亲自推荐来的白水村小东家。”一直在附近晃悠的小司凑近了,跟大伙儿一起八卦。
“小东家?宝号是?”
“叫‘就这家’,做吃食好得不得了,很有名,一般人请不到,要提前很久预约的。全靠我家公子的面子大。”小司这个饭托儿当得极其称职。
虽然谁也没听过“就这家”名号,但即然连重云公子都认可,那一定不可小看!
“要不,咱去看看?”
“去!”
车夫们三三俩俩的往摊子去了,小司得意的飞了个眼神给远处的李采,李采悄悄给他竖起大拇指……
眼瞧着有人来了,白水村的大伙儿“如临大敌”,要紧张得张不了嘴了。
苏榛却清了清嗓子,脆甜地开始了她的rapper生涯:
“热辣毛血旺,鲜香四溢放光芒。白砍兔儿嫩又香,舌尖盛宴共畅享。快来美食摊,美味不重样,尝过就难忘,快来尝一尝!”
“嘿哟喂!毛血旺,辣得爽,气血满满活力旺。白砍兔,味道足,鲜嫩可口停不住。美食摊前走一走,美味全都有。那位大哥,您尝尝?”
舒娘、小司、李采、白老汉、成树、山梅都在低头做锅盔,听到苏榛的声音集体石化。
她说了些啥?吃食还能这么说?惊讶之余,好学心如野草般在大伙儿心间疯狂滋长
“李采,快拿点试吃产品给那位大哥尝尝!”苏榛见大伙儿此刻都石化了,赶紧点名。
白水村众人光速解冻。
李采赶紧拿了桦树皮的小碟子和筷子,在煮得沸腾的毛血旺锅里挟起一些递给客人们,结结巴巴的:“大大大大哥们尝尝。”
他也不知道苏榛指的是哪位大哥,总之摊子前面站着的全是哥、他唯一的哥。
毛血旺这道菜本就是“江湖菜”,重口、刺激、量大、开胃且极其下饭。味道对于伐工跟运木车把式来说无疑是新鲜的、奇特的。围上来的人但凡试吃过的都夸赞香、着实香!
立刻便有人问价格几何?
苏榛此刻便把炒锅位置交还给李采,她则站到了前头展示架位置,笑意吟吟的回:“一份有四斤重。里头荤的包括毛肚、血旺、午餐肉、猪肉、肥肠、血旺、百叶,素菜还有木耳、豆芽儿、苕皮全部单独给您打包,回去加热煮熟就成。这么多的东西,一共才三十五文呢!”
“多少?三十五文!这也太贵了。”车夫甲立刻把试吃碟子搁回桌上,“好吃是好吃,但我全家五口两日也就四十文伙食。”
“是啊,小娘子,我看你这菜里头都是些下水,又不是啥好东西,卖这么贵啊。”车夫乙也打了退堂鼓。
白水村的几人立刻傻了眼,没想到出师不利,定价被人指责了。
一时之间想反驳,又着实找不出什么好词儿来解释。纷纷红着脸看向苏榛。
苏榛却仍旧笑意吟吟的,也不着急反驳,只听大家都说完了才一一回应:“这位大哥说得对,定价确实不算低。但若是您知道了我们的制作过程,定不会嫌贵呢。您想想看,那新鲜的猪血被切成均匀的块儿,滑入滚热的锅中焯水,口感才瞬间变得紧致而嫩滑,对不对?有没有?
再说毛肚,这可是最新鲜的毛肚,我们起码了洗了不下五道,更得迅速汆烫,保留了其独特的韧性与嚼劲。
另外您瞧这两片,这叫午餐肉。值有我们这里有卖,绝无分号。平时单独卖它,价格是要八十文一斤的!!不信您自可以去底下那个小贮木场问。这午餐肉制作可复杂着呢,秘料我就不提了,光是肉都得用双倍,它直接吃好吃,煮进这汤里更香,在浓郁的汤汁中释放醇厚的滋味!
再说这些素菜,豆芽的爽脆为这毛血旺增添了一抹清新有没有?再加上木耳、苕皮的软糯,各种口感层层交织……仅一道菜就是一个盛宴!
更何况它的香辣、红火,不就象征着咱们的好日子。吃上一口,瞬间将身体的疲惫、与寒冷消灭殆尽呀!
对于咱们而言,在繁重劳作之后,把这毛血旺带回家,全家围在炉前享受着它,这仅仅是普通的食物吗?它更是一种深沉的慰藉呀。
这热辣的味道,会给我们注入强劲的活力。在疲惫至极的时候,赋予我们继续勇敢前行的无尽力量。这贵吗?三十五文,全家都能吃到,更何况又不是天天买,偶尔一次,怎么不行呢?
劳作已经如此辛苦了,我们偶尔放松一下、奖赏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对呢?日子再苦,也需要偶尔的一点点甜啊!”
苏榛一口气说完,一个停顿都没有,说着说着像是跟大伙儿动了情,仿佛连眼睛都湿润了……
第75章
其实她才开始说的时候,场面还有些杂乱。可说着说着,大伙儿都静了。
甚至她后面说了些啥,没人听得懂或没人在在乎了,大家的视线全部集中在她无比真诚的表情神态上……
白水村众人的嘴巴已经无意识的微张了,包括小司也是相同的表情。
“呵呵,小娘子这口才了得。若是我们再嫌贵,倒像是不识数了。”一道略显沙哑,却像带了金石之韵的声音从人群中传至,声音里透着矍铄,苍劲有力。
声音一出,方才还全部挤在摊子前的伐工和车把式们,竟自动让出了一条通道,纷纷跟声音的主人打起了招呼:“庄伯,您来啦。”
苏榛亦好奇的看过去。
被称为“庄伯”的是位长者,顺发尽白却目光如炬、身姿如松。着粗布棉衣,虽略显陈旧却干净整洁,腰间束着一根布带,上面挂着一把小型手斧、一柄凿子。
显然是位梓匠,且人人尊敬,深具号召力。
来者皆是客,更何况还是位有号召力的客。
苏榛脑袋里的“探甲方”马达嗡嗡作响,利落的把毛血旺又多盛了一份试吃碟,恭敬的双手递向庄伯,笑意吟吟的:“庄伯,您劳作强度大,吃这毛血旺口味实在,也补充体能呢。”
庄伯接过碟子,苏榛留意到他的手掌根部、手指内侧和指尖全是厚厚的老茧。
但和善的笑问:“小娘子认识我?”
苏榛摇了摇头:“初见,但一看您就是老行尊。”
“谈不上老行尊,比旁人多做些岁月罢了。”庄伯稍客气了句,旁边的小徒弟已经机灵的寻了双筷子给他。
他打量手中的菜,除了那个什么“午餐肉”,里面全是寻常材料,便先夹起一块血旺放入口中。也就刹那间,他的眼神亮了起来,麻、辣、烫、鲜、香的滋味在味蕾上炸开,就像他手中的凿子精准地凿开了坚硬的木材,每一种味道都是清晰而强烈。
热辣的感觉顺着喉咙滑下,庄伯的神情逐渐舒展。
显然,旁边的伐工们也都在等着他的评价,他不紧不慢的说了两个字:“尚可。”
苏榛:才尚可???好吧……
可她不知道庄伯的“尚可”,已经足够引得大家来购买。
苏榛想得没错,庄伯的确是这贮木场的梓匠。从小学徒做到老行尊。入行六十年,如今年岁已近古稀。
他那双眸子号称鹰眼,能看穿木材的纹理。选料时,只需轻轻一敲、一摸,便能知晓木材的优劣。时常头戴一顶斗笠,穿梭于山林之间寻找合适的木材,是盛家梓匠的招牌、门面。
大长条桌两张横拼。舒娘在上头铺了防水帆布当桌布,所有菜品又全部装在原木色的桦树皮盒子中,整个色调搭配看起来就说不出的好看、整洁、干净。
苏榛不知道古代有没有强迫症,反正她有,她把每个餐盒和酱罐子都对比着放,放得横平竖直。
随后,苏榛着重去安排烹饪区。
要点:安全第一。
火烷布棚已经围成半圆及顶棚,保证不会有火星飞到后面的场区。
不仅如此,苏榛在炭炉燃起后还特地站在前后左右不同方位测试了一回,保证炭味儿也不会影响到顾客跟其它的荤油类易燃物品。
也难怪苏榛有出于本能的防火安全意识,在现代的森林露营区比这防得严多了。许多是不能使用明火的,只能用电炉。
因为昨夜的集议提前商量了一切,今日的摆放程序就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
不过一刻钟后,“就这家”开业大吉!
其实她们在折腾摆设的时候,已经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偷偷关注了。
毕竟这大雪森林,几乎没见到过有女眷上来做生意的。且个个精神抖擞、笑意吟吟、衣裙整洁。
有几个在现场包馅饼儿,尤其一瞧那馅儿里全是实打实的新鲜肉蓉,可不是城里馆子那种骗人的菜包。
并且,站在火浣布棚下的那个最年轻的娘子可真是好看啊!她面前是一口直径足有两尺多的大铁锅,里头也不知煮了些啥,红彤彤的一片,那个味道也十分的特殊,走过路过但凡经过,先就得被呛得打若干喷嚏、随后又离奇的觉得勾人的香。
“那小娘子是哪儿来的?没见过啊。”车夫甲问着车夫乙。
“姓苏,是重云公子亲自推荐来的白水村小东家。”一直在附近晃悠的小司凑近了,跟大伙儿一起八卦。
“小东家?宝号是?”
“叫‘就这家’,做吃食好得不得了,很有名,一般人请不到,要提前很久预约的。全靠我家公子的面子大。”小司这个饭托儿当得极其称职。
虽然谁也没听过“就这家”名号,但即然连重云公子都认可,那一定不可小看!
“要不,咱去看看?”
“去!”
车夫们三三俩俩的往摊子去了,小司得意的飞了个眼神给远处的李采,李采悄悄给他竖起大拇指……
眼瞧着有人来了,白水村的大伙儿“如临大敌”,要紧张得张不了嘴了。
苏榛却清了清嗓子,脆甜地开始了她的rapper生涯:
“热辣毛血旺,鲜香四溢放光芒。白砍兔儿嫩又香,舌尖盛宴共畅享。快来美食摊,美味不重样,尝过就难忘,快来尝一尝!”
“嘿哟喂!毛血旺,辣得爽,气血满满活力旺。白砍兔,味道足,鲜嫩可口停不住。美食摊前走一走,美味全都有。那位大哥,您尝尝?”
舒娘、小司、李采、白老汉、成树、山梅都在低头做锅盔,听到苏榛的声音集体石化。
她说了些啥?吃食还能这么说?惊讶之余,好学心如野草般在大伙儿心间疯狂滋长
“李采,快拿点试吃产品给那位大哥尝尝!”苏榛见大伙儿此刻都石化了,赶紧点名。
白水村众人光速解冻。
李采赶紧拿了桦树皮的小碟子和筷子,在煮得沸腾的毛血旺锅里挟起一些递给客人们,结结巴巴的:“大大大大哥们尝尝。”
他也不知道苏榛指的是哪位大哥,总之摊子前面站着的全是哥、他唯一的哥。
毛血旺这道菜本就是“江湖菜”,重口、刺激、量大、开胃且极其下饭。味道对于伐工跟运木车把式来说无疑是新鲜的、奇特的。围上来的人但凡试吃过的都夸赞香、着实香!
立刻便有人问价格几何?
苏榛此刻便把炒锅位置交还给李采,她则站到了前头展示架位置,笑意吟吟的回:“一份有四斤重。里头荤的包括毛肚、血旺、午餐肉、猪肉、肥肠、血旺、百叶,素菜还有木耳、豆芽儿、苕皮全部单独给您打包,回去加热煮熟就成。这么多的东西,一共才三十五文呢!”
“多少?三十五文!这也太贵了。”车夫甲立刻把试吃碟子搁回桌上,“好吃是好吃,但我全家五口两日也就四十文伙食。”
“是啊,小娘子,我看你这菜里头都是些下水,又不是啥好东西,卖这么贵啊。”车夫乙也打了退堂鼓。
白水村的几人立刻傻了眼,没想到出师不利,定价被人指责了。
一时之间想反驳,又着实找不出什么好词儿来解释。纷纷红着脸看向苏榛。
苏榛却仍旧笑意吟吟的,也不着急反驳,只听大家都说完了才一一回应:“这位大哥说得对,定价确实不算低。但若是您知道了我们的制作过程,定不会嫌贵呢。您想想看,那新鲜的猪血被切成均匀的块儿,滑入滚热的锅中焯水,口感才瞬间变得紧致而嫩滑,对不对?有没有?
再说毛肚,这可是最新鲜的毛肚,我们起码了洗了不下五道,更得迅速汆烫,保留了其独特的韧性与嚼劲。
另外您瞧这两片,这叫午餐肉。值有我们这里有卖,绝无分号。平时单独卖它,价格是要八十文一斤的!!不信您自可以去底下那个小贮木场问。这午餐肉制作可复杂着呢,秘料我就不提了,光是肉都得用双倍,它直接吃好吃,煮进这汤里更香,在浓郁的汤汁中释放醇厚的滋味!
再说这些素菜,豆芽的爽脆为这毛血旺增添了一抹清新有没有?再加上木耳、苕皮的软糯,各种口感层层交织……仅一道菜就是一个盛宴!
更何况它的香辣、红火,不就象征着咱们的好日子。吃上一口,瞬间将身体的疲惫、与寒冷消灭殆尽呀!
对于咱们而言,在繁重劳作之后,把这毛血旺带回家,全家围在炉前享受着它,这仅仅是普通的食物吗?它更是一种深沉的慰藉呀。
这热辣的味道,会给我们注入强劲的活力。在疲惫至极的时候,赋予我们继续勇敢前行的无尽力量。这贵吗?三十五文,全家都能吃到,更何况又不是天天买,偶尔一次,怎么不行呢?
劳作已经如此辛苦了,我们偶尔放松一下、奖赏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对呢?日子再苦,也需要偶尔的一点点甜啊!”
苏榛一口气说完,一个停顿都没有,说着说着像是跟大伙儿动了情,仿佛连眼睛都湿润了……
第75章
其实她才开始说的时候,场面还有些杂乱。可说着说着,大伙儿都静了。
甚至她后面说了些啥,没人听得懂或没人在在乎了,大家的视线全部集中在她无比真诚的表情神态上……
白水村众人的嘴巴已经无意识的微张了,包括小司也是相同的表情。
“呵呵,小娘子这口才了得。若是我们再嫌贵,倒像是不识数了。”一道略显沙哑,却像带了金石之韵的声音从人群中传至,声音里透着矍铄,苍劲有力。
声音一出,方才还全部挤在摊子前的伐工和车把式们,竟自动让出了一条通道,纷纷跟声音的主人打起了招呼:“庄伯,您来啦。”
苏榛亦好奇的看过去。
被称为“庄伯”的是位长者,顺发尽白却目光如炬、身姿如松。着粗布棉衣,虽略显陈旧却干净整洁,腰间束着一根布带,上面挂着一把小型手斧、一柄凿子。
显然是位梓匠,且人人尊敬,深具号召力。
来者皆是客,更何况还是位有号召力的客。
苏榛脑袋里的“探甲方”马达嗡嗡作响,利落的把毛血旺又多盛了一份试吃碟,恭敬的双手递向庄伯,笑意吟吟的:“庄伯,您劳作强度大,吃这毛血旺口味实在,也补充体能呢。”
庄伯接过碟子,苏榛留意到他的手掌根部、手指内侧和指尖全是厚厚的老茧。
但和善的笑问:“小娘子认识我?”
苏榛摇了摇头:“初见,但一看您就是老行尊。”
“谈不上老行尊,比旁人多做些岁月罢了。”庄伯稍客气了句,旁边的小徒弟已经机灵的寻了双筷子给他。
他打量手中的菜,除了那个什么“午餐肉”,里面全是寻常材料,便先夹起一块血旺放入口中。也就刹那间,他的眼神亮了起来,麻、辣、烫、鲜、香的滋味在味蕾上炸开,就像他手中的凿子精准地凿开了坚硬的木材,每一种味道都是清晰而强烈。
热辣的感觉顺着喉咙滑下,庄伯的神情逐渐舒展。
显然,旁边的伐工们也都在等着他的评价,他不紧不慢的说了两个字:“尚可。”
苏榛:才尚可???好吧……
可她不知道庄伯的“尚可”,已经足够引得大家来购买。
苏榛想得没错,庄伯的确是这贮木场的梓匠。从小学徒做到老行尊。入行六十年,如今年岁已近古稀。
他那双眸子号称鹰眼,能看穿木材的纹理。选料时,只需轻轻一敲、一摸,便能知晓木材的优劣。时常头戴一顶斗笠,穿梭于山林之间寻找合适的木材,是盛家梓匠的招牌、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