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陈璟和沈青江同时惊呼:“什么??”
第45章 :算计
昏暗的大牢里,一缕微弱的光透过天窗打在陆谦身上,他身着白色囚衣,站在大牢的木栅门里,负手而立,仰头望着天窗外的天空,面上无悲无喜,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人!”
一声焦急呼唤将陆谦拉回了现实,他回过身看着外面一脸担忧的陈璟,眨眼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语带安慰地说道:“放心吧阿璟,我没事。”
陈璟来的路上问杜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杜彪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天擦黑的时候,衙门外突然来了四五个人,都骑着高头大马,为首的人身着大红色官服,后面几人都带着兵刃,想来是护卫。来人说自己是都察院的人,点名要见禹安县的县令陆谦,杜彪便将他们带到了后堂,没成想他们确定眼前的人就是陆谦之后,便下令将人抓进了大牢,明日一早开堂审理。
“大人,为何都察院的人会突然来此地,还将你……”
陆谦依旧笑得温和而平静:“因为,我就是此次连环凶杀案的凶手,吴钰啊。”
陈璟突然哽住,虽然他和沈青江已经推断出了陆谦的身份,但还并未找到确切的证据,况且案情尚未完全明朗,为何都察院会这么快知道案件真相甚至陆谦的真实身份?
陆谦看着陈璟疑惑的表情,笑道:“阿璟,你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了啊。”
陈璟“啧”了一声,道:“你快别打趣我了,明日一早便要开堂审理你的案子了,三条人命,莫说你这乌纱不保,只怕是连你的性命也堪忧了!”
陆谦一脸的无所谓:“我是十六年前就该死的人,如今大仇得报,我心愿已了,有什么好怕的。”
陈璟看着陆谦那一心求死的态度,心里萌生出了一个想法,他开口问道:“难道是你自己向都察院告发的自己?”
陆谦赞道:“怪不得长赢总说你粗中有细,阿璟,你目光长远,又能洞察人心,有大将之风,屈居与一个小小的捕头之位,真的屈才了。”
陈璟没搭理他这一番赞许,皱着眉质问道:“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把这罪责揽在自己身上?”
陆谦反问道:“本就是我为我父母报仇,才犯下了种种杀孽,怎么能说是揽呢?”
陈璟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今日去了一趟太和寺,见了方丈和法悦,事情的原委如今我已知之八九,我告诉你,你别想着替他扛罪!”
陆谦眼里闪过一丝慌乱,马上又平静如水,他转身背对着陈璟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如今证据确凿,我没什么好说的了,你走吧!”
陈璟不解地追问道:“什么证据?迄今为止我们唯一找到的证据就是那个香囊,还有那半块玉佩,还有什么证据?”
陆谦缓缓开口道:“曼陀花,我手里有曼陀花。”
陈璟愣住了,他脑中迅速拼凑着往日的种种细节,尤其是彭万里被杀当日。
那日一早彭万里便收到了第二封密信,让他去乱葬岗救彭宝,于是彭万里便装病骗走了陈璟等人。据陆谦所言,陈璟走后不久,彭万里便出了门,这期间没有进过吃食,所以唯一能让他吃掉曼陀花的时机,就是早饭时间。
可是……
曼陀花服用后,不过一时辰便会毒发,那日一来二去的一折腾,加上彭万里心情紧张,只怕毒发时间只会更短,那么算算时间,他那日出门前就应该有中毒迹象,甚至已经毒发,又怎么能有力气自己驾马去乱葬岗呢?
想到这里,陈璟说道:“曼陀花虽在中原地区算是稀罕物,但若想找也并非全然找不到,有曼陀花在手也不能说明什么,更何况那曼陀花还不一定是彭万里活着的时候吃的。”
陆谦有些意外地看向陈璟,正对上对方用笃定的眼神看着自己。陆谦不免苦笑一声,道:“阿璟,你认为是证明我手中的曼陀花是导致彭万里身亡的原因之一简单呢,还是证明那曼陀花是彭万里死后才被打进他肠胃的比较简单呢?”
陈璟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有些茫然地看着陆谦,陆谦则解释道:“如今我们已经验明,彭万里的胃中的确有曼陀花,而曼陀花会导致他四肢无力,因而在乱葬岗被拖行甚至吊死时,都无丝毫反抗,你看现场拖痕平滑,便是最好的佐证。但是,如果想要证明那曼陀花是在彭万里死后被强行注入到他肠胃里的,便需要直接物证,比如,猪小肠做成的软管。可你认为,这些东西,我会留下吗?”
陈璟一拳锤在木栅栏上,咬牙切齿道:“原来你早就计划好一切了!从彭万里死的那一天!你就计划好了一切!你用故意用拖痕引起我的怀疑,引着我们查到了曼陀花!你又故意留下家书,让我们去查你的身世!你知道我和长赢不可能睁着眼说瞎话,既然我们知道了你的身世,一旦会审时上官问起,我二人必定会实话实说!到时候你便是罪证确凿,认罪伏法!好!真是好盘算啊我的陆大人!”
陆谦眼神闪躲,其实一切并非他本意,他与陈璟和沈青江共饮时,那一番番豪言壮语并非空口白话,若依他本心,又怎会将好友纳入自己的算计里,只是……
陈璟怒道:“我问你!你可曾将我和长赢视作朋友!可曾对我们有一丝一毫的信任与坦诚!”
陆谦表情悲戚,颤声道:“结交在相知,何必骨肉亲。只可惜,我自幼遭逢巨变,多年来一直想为双亲洗刷冤情,阿璟,这是我的心愿,你就随我去吧。”
陈璟:“我随你大爷!陆瑾昊!你真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呢!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我现在就去找人,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你就自己在这呆着好好钻你的牛角尖儿吧!”
说罢陈璟便气冲冲地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关照门口的狱卒,好好照顾陆谦,别让牢里的蛇虫鼠蚁咬了他。
天已擦黑,陈璟带着杜彪和小六子打着灯笼来到了乱葬岗。
山风阵阵,裹着似有似无的呜咽声,灌到人耳朵里,让人不免后背直冒冷汗。杜彪有些颤巍巍地问道:“头儿,你让我们大半夜带着铲子来这地儿,不会是要……”
他实在不敢说下去,只能咽了口吐沫,期待陈璟能残存一丝人性。
只可惜这愿望很快落空,陈璟带着他俩走到之前见过的那个合葬的坟前,指着地上的坟包,冷漠地说道:“没错,我要挖坟。”
第46章 :为难
邓斌最近收到了一件颇为棘手的案子。
几日前都察院收到了一封公函,禹安县县令陆谦检举自己连杀三人,上书请罪,要朝廷彻查此案。都察院也是许多年没接到过这种自我检举的状子,立马下书江南道监察御史,邓斌便是这样被下派到禹安县全权调查此案。
禹州城,邓府内,一切随行人员打理完毕,准备明日一早启程去禹安,此时却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大理寺正吕炎与邓斌是同年,但两人除了多年前刘阁老的谢师宴上见过一面,之后也只有偶然的公务往来,谈不上什么私交。况且吕炎作为大理寺正,理应在京城任职,为何会无缘无故跑到了禹州地界?
邓斌并不想过多考虑对方来访的缘由,他第二日一早便要出发远行,头一晚实在是不想见客,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只能堆了个假笑将对方请进了书房,安排了茶水,恭恭敬敬让到了上座。
吕炎笑得如春风拂面,一见面便热络道:“邓老弟,前年京城一别,许久未见,不知近来可好啊?”
官大一级压死人,况且对方还大了他两级,邓斌也只能陪着笑,说道:“托大人的福一切都好,只是不知您为何会来禹州呢?”
吕炎喝了口茶,道:“我本就是禹州人士,此番告假回乡祭祖,顺便看望一下邓老弟你啊。”
邓斌忙道:“是下官疏忽了,理当下官去拜会大人才是。”
吕炎摆了摆手,说道:“哎,说什么拜会,那便是与愚兄生分了!”
邓斌非常识抬举地附和道:“大人如此有容乃大,令人如沐春风,那下官便僭越了!敢问吕兄此番漏夜前来可是有何要紧事?”
吕炎见他对答还算上道,便不再同他绕圈子,问道:“邓老弟明日可是要去禹安县,处理禹安知县陆谦的案子?”
邓斌有些意外,都察院收到状子也不过是前几日的事情,吕炎这消息也未免太过灵通了。他面上无甚变化,说道:“没错,明日一早便要启程了。”
吕炎压低了声音说道:“此番禹安之行,恩师有话要我带给你。”
邓斌愣了一下,吕炎口中的恩师应该就是当年他们的监考官,当朝的内阁首辅刘瑾,可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未受过这位恩师半分提拔与器重,混了这么多年,仍不过是个五品监察御史。邓斌知道自己出身寒门,不像世家子弟那般被重视,就像吕炎,当年明明自己的科考成绩要优于对方,但吕炎的父亲是刑部侍郎,岳丈是刘阁老的宗亲,所以他仕途平顺,如今已是正三品大理寺卿。
第45章 :算计
昏暗的大牢里,一缕微弱的光透过天窗打在陆谦身上,他身着白色囚衣,站在大牢的木栅门里,负手而立,仰头望着天窗外的天空,面上无悲无喜,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人!”
一声焦急呼唤将陆谦拉回了现实,他回过身看着外面一脸担忧的陈璟,眨眼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语带安慰地说道:“放心吧阿璟,我没事。”
陈璟来的路上问杜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杜彪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天擦黑的时候,衙门外突然来了四五个人,都骑着高头大马,为首的人身着大红色官服,后面几人都带着兵刃,想来是护卫。来人说自己是都察院的人,点名要见禹安县的县令陆谦,杜彪便将他们带到了后堂,没成想他们确定眼前的人就是陆谦之后,便下令将人抓进了大牢,明日一早开堂审理。
“大人,为何都察院的人会突然来此地,还将你……”
陆谦依旧笑得温和而平静:“因为,我就是此次连环凶杀案的凶手,吴钰啊。”
陈璟突然哽住,虽然他和沈青江已经推断出了陆谦的身份,但还并未找到确切的证据,况且案情尚未完全明朗,为何都察院会这么快知道案件真相甚至陆谦的真实身份?
陆谦看着陈璟疑惑的表情,笑道:“阿璟,你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了啊。”
陈璟“啧”了一声,道:“你快别打趣我了,明日一早便要开堂审理你的案子了,三条人命,莫说你这乌纱不保,只怕是连你的性命也堪忧了!”
陆谦一脸的无所谓:“我是十六年前就该死的人,如今大仇得报,我心愿已了,有什么好怕的。”
陈璟看着陆谦那一心求死的态度,心里萌生出了一个想法,他开口问道:“难道是你自己向都察院告发的自己?”
陆谦赞道:“怪不得长赢总说你粗中有细,阿璟,你目光长远,又能洞察人心,有大将之风,屈居与一个小小的捕头之位,真的屈才了。”
陈璟没搭理他这一番赞许,皱着眉质问道:“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把这罪责揽在自己身上?”
陆谦反问道:“本就是我为我父母报仇,才犯下了种种杀孽,怎么能说是揽呢?”
陈璟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今日去了一趟太和寺,见了方丈和法悦,事情的原委如今我已知之八九,我告诉你,你别想着替他扛罪!”
陆谦眼里闪过一丝慌乱,马上又平静如水,他转身背对着陈璟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如今证据确凿,我没什么好说的了,你走吧!”
陈璟不解地追问道:“什么证据?迄今为止我们唯一找到的证据就是那个香囊,还有那半块玉佩,还有什么证据?”
陆谦缓缓开口道:“曼陀花,我手里有曼陀花。”
陈璟愣住了,他脑中迅速拼凑着往日的种种细节,尤其是彭万里被杀当日。
那日一早彭万里便收到了第二封密信,让他去乱葬岗救彭宝,于是彭万里便装病骗走了陈璟等人。据陆谦所言,陈璟走后不久,彭万里便出了门,这期间没有进过吃食,所以唯一能让他吃掉曼陀花的时机,就是早饭时间。
可是……
曼陀花服用后,不过一时辰便会毒发,那日一来二去的一折腾,加上彭万里心情紧张,只怕毒发时间只会更短,那么算算时间,他那日出门前就应该有中毒迹象,甚至已经毒发,又怎么能有力气自己驾马去乱葬岗呢?
想到这里,陈璟说道:“曼陀花虽在中原地区算是稀罕物,但若想找也并非全然找不到,有曼陀花在手也不能说明什么,更何况那曼陀花还不一定是彭万里活着的时候吃的。”
陆谦有些意外地看向陈璟,正对上对方用笃定的眼神看着自己。陆谦不免苦笑一声,道:“阿璟,你认为是证明我手中的曼陀花是导致彭万里身亡的原因之一简单呢,还是证明那曼陀花是彭万里死后才被打进他肠胃的比较简单呢?”
陈璟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有些茫然地看着陆谦,陆谦则解释道:“如今我们已经验明,彭万里的胃中的确有曼陀花,而曼陀花会导致他四肢无力,因而在乱葬岗被拖行甚至吊死时,都无丝毫反抗,你看现场拖痕平滑,便是最好的佐证。但是,如果想要证明那曼陀花是在彭万里死后被强行注入到他肠胃里的,便需要直接物证,比如,猪小肠做成的软管。可你认为,这些东西,我会留下吗?”
陈璟一拳锤在木栅栏上,咬牙切齿道:“原来你早就计划好一切了!从彭万里死的那一天!你就计划好了一切!你用故意用拖痕引起我的怀疑,引着我们查到了曼陀花!你又故意留下家书,让我们去查你的身世!你知道我和长赢不可能睁着眼说瞎话,既然我们知道了你的身世,一旦会审时上官问起,我二人必定会实话实说!到时候你便是罪证确凿,认罪伏法!好!真是好盘算啊我的陆大人!”
陆谦眼神闪躲,其实一切并非他本意,他与陈璟和沈青江共饮时,那一番番豪言壮语并非空口白话,若依他本心,又怎会将好友纳入自己的算计里,只是……
陈璟怒道:“我问你!你可曾将我和长赢视作朋友!可曾对我们有一丝一毫的信任与坦诚!”
陆谦表情悲戚,颤声道:“结交在相知,何必骨肉亲。只可惜,我自幼遭逢巨变,多年来一直想为双亲洗刷冤情,阿璟,这是我的心愿,你就随我去吧。”
陈璟:“我随你大爷!陆瑾昊!你真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呢!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我现在就去找人,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你就自己在这呆着好好钻你的牛角尖儿吧!”
说罢陈璟便气冲冲地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关照门口的狱卒,好好照顾陆谦,别让牢里的蛇虫鼠蚁咬了他。
天已擦黑,陈璟带着杜彪和小六子打着灯笼来到了乱葬岗。
山风阵阵,裹着似有似无的呜咽声,灌到人耳朵里,让人不免后背直冒冷汗。杜彪有些颤巍巍地问道:“头儿,你让我们大半夜带着铲子来这地儿,不会是要……”
他实在不敢说下去,只能咽了口吐沫,期待陈璟能残存一丝人性。
只可惜这愿望很快落空,陈璟带着他俩走到之前见过的那个合葬的坟前,指着地上的坟包,冷漠地说道:“没错,我要挖坟。”
第46章 :为难
邓斌最近收到了一件颇为棘手的案子。
几日前都察院收到了一封公函,禹安县县令陆谦检举自己连杀三人,上书请罪,要朝廷彻查此案。都察院也是许多年没接到过这种自我检举的状子,立马下书江南道监察御史,邓斌便是这样被下派到禹安县全权调查此案。
禹州城,邓府内,一切随行人员打理完毕,准备明日一早启程去禹安,此时却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大理寺正吕炎与邓斌是同年,但两人除了多年前刘阁老的谢师宴上见过一面,之后也只有偶然的公务往来,谈不上什么私交。况且吕炎作为大理寺正,理应在京城任职,为何会无缘无故跑到了禹州地界?
邓斌并不想过多考虑对方来访的缘由,他第二日一早便要出发远行,头一晚实在是不想见客,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只能堆了个假笑将对方请进了书房,安排了茶水,恭恭敬敬让到了上座。
吕炎笑得如春风拂面,一见面便热络道:“邓老弟,前年京城一别,许久未见,不知近来可好啊?”
官大一级压死人,况且对方还大了他两级,邓斌也只能陪着笑,说道:“托大人的福一切都好,只是不知您为何会来禹州呢?”
吕炎喝了口茶,道:“我本就是禹州人士,此番告假回乡祭祖,顺便看望一下邓老弟你啊。”
邓斌忙道:“是下官疏忽了,理当下官去拜会大人才是。”
吕炎摆了摆手,说道:“哎,说什么拜会,那便是与愚兄生分了!”
邓斌非常识抬举地附和道:“大人如此有容乃大,令人如沐春风,那下官便僭越了!敢问吕兄此番漏夜前来可是有何要紧事?”
吕炎见他对答还算上道,便不再同他绕圈子,问道:“邓老弟明日可是要去禹安县,处理禹安知县陆谦的案子?”
邓斌有些意外,都察院收到状子也不过是前几日的事情,吕炎这消息也未免太过灵通了。他面上无甚变化,说道:“没错,明日一早便要启程了。”
吕炎压低了声音说道:“此番禹安之行,恩师有话要我带给你。”
邓斌愣了一下,吕炎口中的恩师应该就是当年他们的监考官,当朝的内阁首辅刘瑾,可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未受过这位恩师半分提拔与器重,混了这么多年,仍不过是个五品监察御史。邓斌知道自己出身寒门,不像世家子弟那般被重视,就像吕炎,当年明明自己的科考成绩要优于对方,但吕炎的父亲是刑部侍郎,岳丈是刘阁老的宗亲,所以他仕途平顺,如今已是正三品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