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眉头拧成了结。
  任久言明白人心,他当然知晓刚刚自己那一番血腥狠毒的威胁任谁听了都会心生忌惮,楚世安无法不感到胆寒。
  任久言抬头对楚世安笑笑,“楚兄不必担心,我不会那么做的。”
  他缓缓偏移视线,看向牢房上的锁头,“刚刚我说了,无论是恩义还是情义,守的总归是个‘义’字,我并不忍折辱他。”
  语气沉了几分,继续说道:“他手下那些将士也并非全部都手上沾血,倘若真的有奸恶之徒,私下处置了也就结了,没有必要全部赶尽杀绝,”
  他顿了顿,“况且其余将士并不知内情,若真是不分青红皂白全部屠戮,于军心而言也是不利的。”
  楚世安闻言,紧绷的肩膀终于松了松:“那任兄接下来打算......?”
  任久言沉默良久,牢房墙壁上的火把将他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
  “凌恒的腿不知何时能恢复如初,齐天寒伤凌恒至此,我确实想让他死,”任久言语气极轻,“但他终归也是替人做事,我又何尝不懂…”
  话音刚落,一个府卫匆匆赶来。
  “大人,指挥使,”他见到二人匆忙行礼,“尹指挥使急报!右指挥司刚刚查到,这位齐天寒的身份是假的,他是曾经谋反逆党殷亲王的副将之子,那副将姓岑。”
  “岑家余孽?!”楚世安脸色骤变:“当年不是满门抄斩了吗?”
  府卫头垂得更低:“尹大人调阅旧案卷宗,发现…发现当年刑场上的死囚被人调包了…”
  他咽了口唾沫,“而经办此事的,正是...正是谷太师……”
  “谷天涯?!”两人同时脱口而出。
  任久言此刻终于想明白,丁口簿一事,只是一个引子,这一出戏,龙座上那位的最终目的就是这位党羽遍布朝野的谷天涯!
  “这位终究是卷进来了。”楚世安神色不明的低声道。
  “谷太师……”任久言微微蹙眉,他不明白,沈明堂何故为了谷天涯安排了这么一出迂回的大戏,
  “任兄有所不知,”楚世安挥手屏退府卫,声音压得极低:“谷太师是三朝元老,永明年间堪称朝堂的中流砥柱,可后来...”
  他警惕地环顾四周,“后来五子夺嫡,谷太师明面上并不参与党争,但明眼人都清楚,他看上的是当初的八皇子。”
  “后来呢?”
  楚世安喉结滚动:“后来八皇子突然遭遇暗杀,凶手成谜。但…既然是党争…这凶手…也就不言而喻了。”
  “陛下?”任久言直切要害,“可当年参与夺嫡的皇子和党羽,陛下并未赶尽杀绝,为何——”
  “我可没说是陛下!”楚世安急忙打断,却又欲言又止,“只是...这位八殿下…情况特殊...”
  “怎么个特殊法?”
  楚世安压低嗓音:“八皇子自幼天资过人,是最受先帝疼爱和看重的,当年朝野上下都明白。”
  他顿了顿,“先帝对这位小皇子寄予厚望,倘若没有那些争斗,这东宫之位……”
  他没有再说下去,后半句化作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所以他必须死,”任久言会意,“连带着忠于他的臣子也不能留。”
  “倒也不是这样的。”楚世安摇头,“陛下登基这些年来其实也是在证明给他们看,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在获求那几位老臣的支持,只是这位八皇子太过于让人印象深刻,支持他的人一般都是真的忠于社稷的清臣,对于他们而言,陛……”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赶紧改口道:“对他们而言,弑杀八皇子的人就是祸国奸佞,罪无可赦。所以无论陛下如何示好,这些老骨头始终不肯归心。”
  他叹了口气:“再加上他们这些年来始终抱团,广结党羽,门生故旧遍布朝野...陛下这才不得不...”
  “…自掘坟墓。”任久言终于理清楚了。
  谷天涯三朝为臣,如今要说“忠”他定谈不上,但要说“佞”或“奸”他也不至于,他确实愤恨沈明堂当年诛杀了八皇子,可随着当年支持八皇子的旧臣接连丧命,他如今的盘算*,恐怕更多是为了自保。
  党羽众多,遍布朝堂,如此才能让龙椅上这位投鼠忌器。
  但同时任久言也很明白,君臣博弈本就是如此,清浊皆臣,做臣子的哪有不与皇帝斗法的?为臣之道,从来都是在与皇权的周旋中求存。清流也罢,浊流也好,说到底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既然这位谷太师并不是冲着掀翻龙椅去的,”任久言低声自语,“那倒未必非死不可…”
  楚世安皱眉:“任兄的意思是?”
  “你也说了,陛下杀他们是因为两件事。”任久言竖起手指,“一是不肯效忠,二是结党抱团。”
  他盯着楚世安,“这忌惮合情合理,且不说帝王权榻不容第二人安睡,单论他们如此敬酒不吃,这就不得不全部诛杀。”
  他顿了顿,“换做是谁,都无法安心让这些老臣活在朝堂里。”
  “是啊,”楚世安还是没听懂任久言的意思,“陛下是不会安心让他们活下去的。”
  “不,”任久言摇摇头,“活下去,和活在朝堂,是两回事。”
  第85章
  宸阳殿内,沈明堂高坐龙椅,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扶手。楚世安垂首立于殿中,将任久言的提议原原本本道出,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他实在摸不准陛下会作何反应。
  当他禀明之后,整个大殿陷入死寂。
  殿内静了半晌,沈明堂忽然轻笑一声:“朕几时说过要谷卿的命了?”
  楚世安猛地抬头,满脸错愕。
  “就照任卿说的办。”沈明堂已经重新低头批阅奏折,“朕准了。”
  楚世安怔住一瞬,立刻从中抽离出来:“臣,遵旨。”声音里还带着未散的震惊。
  楚世安躬身退出殿外,迎面正撞上匆匆进宫的年逍。
  “年将军。”他抱拳行礼。
  “小楚大人,”年逍打量着他,咧嘴一笑,“瞧着清减了不少,最近没少折腾吧?”
  “下官分内之事,不敢言累。”
  两人简短寒暄后,年逍大步流星往殿内走去,连门口当值的太监都识趣地没敢拦,这位爷进出向来不用通传。
  “老沈,谷天涯那事怎么说?”年逍大咧咧地往蟠龙柱上一靠。
  沈明堂头也不抬地批着奏折:“那几个小子想用留他性命,革职放逐,以此撬开齐天寒的嘴。”他笔尖顿了顿,嗤笑一声,“倒还算是有脑子的。”
  “你同意了?”年逍挑眉问道。
  “自然,否则那小子不会吐口的,”沈明堂终于抬头,“但是这老家伙死与不死,可不止受限于我的一纸皇诏。”
  年逍眉头紧锁,“这老狐狸要是老实认罪,我可不会动他。”
  “没说你。”沈明堂轻笑,“就冲他差点要了萧凌恒的命...”指尖在奏折上点了点,“你觉得那小子会善罢甘休?”
  年逍抱臂冷哼:“他现在连榻都下不来,你想借他手杀人怕是没戏。”
  “话也不是这么说,”沈明堂说,“那小子手底下那么多死忠的兵,总会有几个气不过的。”
  年逍摇头:“军令如山,那小子不开口,谁敢妄动?要说真有可能会动手的...”
  他顿了顿,“也就任久言那孩子,但他本就不会武,现在那身子骨,更是连刀都提不动,杀人?难。”
  二人陷入沉默。
  半晌,沈明堂摆摆手,“罢了罢了,随便是谁都随他去吧,我这也就是随口一说。”
  他高高挑眉,“若我要动手,直接让天督府暗中处置了便是,何必费这些周章。”
  殿内又陷入沉默,沈明堂低下头,目光扫着奏折。
  过了片刻,年逍随口问道:“老沈,你打算把那俩小子晾在外头多久?那小子如今已经能打五个军中精锐,这身手,估计是不比武忝锋差了。”
  “不用急,快了,”沈明堂翻过一页,“前日赵爱卿进宫禀报,民间已经开始传任久言虽被革职,仍一心为国为民惩治贪官,”
  他摇头轻笑,“倒是会造势。”
  “是吗?”年逍眯起眼睛,“可算是让那小子抓到机会了。”他嗤笑一声。
  “官复原职总得有个说法,身上这罪名不洗干净了也是说不过去的,”沈明堂拿起朱笔在奏折上勾画一下,“等他们把眼下这摊子事儿办妥当了再说吧。”
  任久言回到山庄厢房,在萧凌恒榻边坐下,将今日审问齐天寒的经过、楚世安入宫面圣的打算、齐天寒的身世,以及谷天涯与八皇子的旧事,一五一十娓娓道来。
  萧凌恒起初还靠着软枕安静听着,越听到后面眉头皱得越紧,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被角,“所以这个谷天涯……”
  “楚大人已经进宫请命留谷太师的性命了,只要他有活路,齐天寒就有开口的可能。”任久言说,随后他欲言又止的思忖了一瞬,终是说道:“跟齐天寒下令杀你的,也是这位谷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