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僧?”萧羽杉挑眉,“就是小时候咱俩偷跑到城外山上抓狐狸,结果后来迷路了,把咱俩带下山的那个和尚?”
沈清安微微点头:“对,就是他。”
萧羽杉微微蹙眉:“你什么时候跟他这么熟了?”
沈清安微笑着说:“一直很熟。”
“我怎么不知道??”萧羽杉从太师椅上坐了起来。
“你都知道什么?”沈清安转过身去继续逗他养的小鱼,“你光知道研究权谋了。”
“……”
巳时过半,任顷舟站在泮清寺寺内的后院,他静静地站在银杏树下,看着树干上的年轮。片刻后,缓且稳的脚步声从他的身后传来,任顷舟听到声音转过身。
“莫停大师,”任顷舟认真行礼。
僧人手持念珠,缓步走到银杏树下站定。他苍老的眉眼间含着慈悲的笑意,却只是静静注视着任顷舟,并不急着开口。
任顷舟望着老和尚袈裟上斑驳的光影,忽然觉得喉头发紧,他向来能言善辩,此刻却不知从何说起。
“大师...”任顷舟声音有些哑,“弟子近来...心不静。”
银杏叶沙沙作响,老和尚的目光落在他颈间的红印上,又移向他紧攥的袖口。他轻轻叹了口气:“任施主,老衲记得你十岁那年,在这树下问过一个问题。”
任顷舟一怔。那时他刚入五皇子府,曾问大师他任顷舟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老和尚拨动念珠:“如今可有答案了?”
任顷舟抿唇不语。他想起他没日没夜的殚精竭虑,想起他成年累月的步步为营,想起每日夜半在榻上的辗转反侧,最后又想起暗巷里果决扔来的大氅。
“执念如刀啊。”老和尚忽然道,“伤人伤己。”
老和尚的话让任顷舟指尖微微一颤。他垂下眼帘,盯着地上斑驳的树影,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风吹散:“大师是说...弟子该放下?”
老和尚捻着佛珠的手顿了顿,苍老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施主可还记得,三年前你在这银杏树下留的棋局?”
任顷舟一怔。那是他十五岁时,与莫停大师对弈未完的一盘残局。
“黑子困守,白子围城。”老和尚缓缓道,“当时你说,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一片银杏叶打着旋落了下来,任顷舟盯着那片金黄的叶子,忽然苦笑:“可若...本就是瓦砾之身呢?”
“阿弥陀佛。”老和尚轻叹,“施主可知这银杏为何能活千年?”
任顷舟抬头望向参天树冠。
“因为它懂得...”和尚的声音苍劲而温和,“该落的叶子,就让它落去。”
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惊起几只山雀,任顷舟望着飞鸟掠过,忽然觉得胸口那股郁结之气散了些许。
“大师。”他终是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弟子...不甘心…”
老和尚眼中泛起慈祥的笑意:“施主且说说,为何不甘心?”
任顷舟轻声道:“我…无力反抗…无法拒绝…”
老和尚闻言将手中的佛珠递到任顷舟面前:“施主请看这串念珠。”
任顷舟不解其意。
“老衲持诵六十年,每一颗珠子都记得老衲掌心的温度。”老和尚缓缓道,“可它们,终究还是要各归各位。”
任顷舟瞳孔微缩,忽然明白了大师的未尽之言——世间的一切都有规律,一切都是注定,每个人都无法反抗,每个人都无法拒绝。
“时候不早了。”老和尚转身望向山门方向,意味深长道,“今日寺里,怕是要来位贵客。”
任顷舟顺着大师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山道上尘土微扬。他心头猛地一跳,某种熟悉的预感涌上心头。
任顷舟的身影刚隐入禅院侧门的阴影,寺前院门口便传来规律的马蹄声。莫停大师不紧不慢地将石案上的茶具收起。
“莫停大师。”
萧羽杉站在院门前规规矩矩行了个礼,他站得笔直,却掩不住眼下淡淡的青黑。
莫停大师拨动念珠,含笑望着气喘吁吁闯进来的萧羽杉。
“小施主,”老和尚眯起眼睛,“十三年不见,翻墙的毛病倒是改了。”
萧羽杉一把抹去额间汗水,“大师,你这里...”他忽然抽了抽鼻子,“怎么有股药香?”
莫停大师笑而不语,引着他往后院走。
“方才有人来过?”
“是片落叶。”老和尚示意萧羽杉坐下,“施主风风火火而来,所求为何?”
“清安说您能解我困惑。”萧羽杉语气克制,“近来...总有些心神不宁…而且,总做梦。”
大师的目光落在他虎口的裂伤上:“梦里见着什么了?”
“嗯…很乱,很多…”萧羽杉的指尖无意识摩挲剑柄,“总梦见...有人在我眼前自戕。”
“施主,你方才问老衲,为何有药香。”
萧羽杉倏然抬头。
“因为,有人把伤口藏得太深,连金疮药都不敢多用。”
一片银杏叶飘落在萧羽杉眼前,他盯着叶片出神,忽然问:“若有一把刀,明知会伤手,却偏想握住...”
“施主可知老衲年轻时铸过剑?”大师忽然打断,“最好的剑,往往要反复淬火。”
萧羽杉指尖一颤,茶水溅出两滴。
“第一次淬火时,”大师继续道,“剑身会发出悲鸣。”
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萧羽杉突然放下茶盏起身:“多谢大师指点。”
“施主此番回去,睡的安稳了?”
“大师不是说,最好的剑,都要反复淬火?”萧羽杉行礼的动作有些仓促,“府中还有公务...”
山风送来老和尚最后的话语:“回去替老纳问问沈施主...”
“银杏叶泡的茶,到底苦不苦。”
第12章
城东的茶楼里,萧羽杉慢条斯理的煮着茶,他执壶的手腕微倾,面前的两个茶盏中荡起涟漪。
“穆兄,请。”萧羽杉推过一盏茶,“穆兄不必紧张,我今日只是来祝贺穆兄高升的。”
穆天池端坐如松,随后微微颔首接过茶盏,“萧先生为二殿下的心腹策士,今日竟这般闲情,近日不忙?”
“忙啊,忙着给刑部那群蠢货擦屁股呢。”萧羽杉开诚布公,唇角噙着三分笑意,然后又立即压低声音:“只是再忙也要贺穆兄擢升之喜,刑部近日的烂摊子,倒让我这贺喜都来得迟了。”
穆天池眸光微闪:“郭侍郎的事...萧公子事先不知情?”
“知情,可知情归知情,贸然动人牵扯太广,我也正愁着如何拿掉他。”萧羽杉微微一笑,“郭永元唯利是图、贪心不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不配为官,二殿下帐下,也容不得这等鼠辈。”
他说话时眼尾微挑,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务事。
萧羽杉最擅长的就是虚实相生,偏偏他还有本事把他编造出来的虚幻说的合情合理,逻辑通顺,让人不得不相信。对任顷舟是如此,对穆天池亦是如此。
茶雾氤氲间,穆天池看见对方眼底流转的笑意,那是猎手布网时特有的从容。他太熟悉这样的眼神,任顷舟来时,亦是这般含着笑将人引入彀中。穆天池清楚,他萧羽杉与任顷舟一样,只是这次来者代表的是二皇子,他们两个无论谁来寻他都是为了两个字——党争。
穆天气轻声微笑道:“萧先生有所不知,穆某向来无心党争,我志不在名利,所以萧先生实在不必再穆某身上浪费时间。”
萧羽杉闻言并不恼,他早就知道穆天池会这么说:“穆兄误会了,我不是来拉拢你的,今日前来,正是劝你莫要沾这些腌臜事。”
他说着,便从袖中抽出一份信笺,在桌子上推过去。
穆天池打开信笺,上面赫然记录了沈清珏党羽的作恶实录,贪墨、离间、栽赃构陷、杀人灭口、残害忠良,无恶不作。纸上墨迹如血,罗列着桩桩件件权谋博弈的暗记。
萧羽杉默默观察着穆天池的表情,他微微一笑:“我并非是离间你与旁人,只是不忍心看穆兄这般心存大义之人受人蒙骗,成为歹人的手中刀。”
穆天池当然明白这就是离间之计,可那些墨字里渗出的血腥气,却真实得令人作呕。在穆天池眼中,参与党争之人屁股没有干净的,他并不想搅进这黑暗的旋流之中。而这份名单,与他而言其实是提防被污秽之水溅湿而已。
“茶凉了。”萧羽杉忽然撤回身子,又恢复了那副闲适模样,“穆兄不妨带回去慢慢看。”
他垂眸抿茶的瞬间,眼底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锋芒。
从茶楼出来,萧羽杉的马车本已转向回府的方向,却在拐角处突然调头,朝着西市驶去。
他的腿脚鬼使神差的迈进铁器铺,铺内炉火正旺,灼热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金属与炭火交织的气息。赤膊的匠人依旧抡着重锤,火星随着每一次敲击四溅开来,在昏暗的室内转瞬即熄。
沈清安微微点头:“对,就是他。”
萧羽杉微微蹙眉:“你什么时候跟他这么熟了?”
沈清安微笑着说:“一直很熟。”
“我怎么不知道??”萧羽杉从太师椅上坐了起来。
“你都知道什么?”沈清安转过身去继续逗他养的小鱼,“你光知道研究权谋了。”
“……”
巳时过半,任顷舟站在泮清寺寺内的后院,他静静地站在银杏树下,看着树干上的年轮。片刻后,缓且稳的脚步声从他的身后传来,任顷舟听到声音转过身。
“莫停大师,”任顷舟认真行礼。
僧人手持念珠,缓步走到银杏树下站定。他苍老的眉眼间含着慈悲的笑意,却只是静静注视着任顷舟,并不急着开口。
任顷舟望着老和尚袈裟上斑驳的光影,忽然觉得喉头发紧,他向来能言善辩,此刻却不知从何说起。
“大师...”任顷舟声音有些哑,“弟子近来...心不静。”
银杏叶沙沙作响,老和尚的目光落在他颈间的红印上,又移向他紧攥的袖口。他轻轻叹了口气:“任施主,老衲记得你十岁那年,在这树下问过一个问题。”
任顷舟一怔。那时他刚入五皇子府,曾问大师他任顷舟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老和尚拨动念珠:“如今可有答案了?”
任顷舟抿唇不语。他想起他没日没夜的殚精竭虑,想起他成年累月的步步为营,想起每日夜半在榻上的辗转反侧,最后又想起暗巷里果决扔来的大氅。
“执念如刀啊。”老和尚忽然道,“伤人伤己。”
老和尚的话让任顷舟指尖微微一颤。他垂下眼帘,盯着地上斑驳的树影,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风吹散:“大师是说...弟子该放下?”
老和尚捻着佛珠的手顿了顿,苍老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施主可还记得,三年前你在这银杏树下留的棋局?”
任顷舟一怔。那是他十五岁时,与莫停大师对弈未完的一盘残局。
“黑子困守,白子围城。”老和尚缓缓道,“当时你说,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一片银杏叶打着旋落了下来,任顷舟盯着那片金黄的叶子,忽然苦笑:“可若...本就是瓦砾之身呢?”
“阿弥陀佛。”老和尚轻叹,“施主可知这银杏为何能活千年?”
任顷舟抬头望向参天树冠。
“因为它懂得...”和尚的声音苍劲而温和,“该落的叶子,就让它落去。”
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惊起几只山雀,任顷舟望着飞鸟掠过,忽然觉得胸口那股郁结之气散了些许。
“大师。”他终是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弟子...不甘心…”
老和尚眼中泛起慈祥的笑意:“施主且说说,为何不甘心?”
任顷舟轻声道:“我…无力反抗…无法拒绝…”
老和尚闻言将手中的佛珠递到任顷舟面前:“施主请看这串念珠。”
任顷舟不解其意。
“老衲持诵六十年,每一颗珠子都记得老衲掌心的温度。”老和尚缓缓道,“可它们,终究还是要各归各位。”
任顷舟瞳孔微缩,忽然明白了大师的未尽之言——世间的一切都有规律,一切都是注定,每个人都无法反抗,每个人都无法拒绝。
“时候不早了。”老和尚转身望向山门方向,意味深长道,“今日寺里,怕是要来位贵客。”
任顷舟顺着大师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山道上尘土微扬。他心头猛地一跳,某种熟悉的预感涌上心头。
任顷舟的身影刚隐入禅院侧门的阴影,寺前院门口便传来规律的马蹄声。莫停大师不紧不慢地将石案上的茶具收起。
“莫停大师。”
萧羽杉站在院门前规规矩矩行了个礼,他站得笔直,却掩不住眼下淡淡的青黑。
莫停大师拨动念珠,含笑望着气喘吁吁闯进来的萧羽杉。
“小施主,”老和尚眯起眼睛,“十三年不见,翻墙的毛病倒是改了。”
萧羽杉一把抹去额间汗水,“大师,你这里...”他忽然抽了抽鼻子,“怎么有股药香?”
莫停大师笑而不语,引着他往后院走。
“方才有人来过?”
“是片落叶。”老和尚示意萧羽杉坐下,“施主风风火火而来,所求为何?”
“清安说您能解我困惑。”萧羽杉语气克制,“近来...总有些心神不宁…而且,总做梦。”
大师的目光落在他虎口的裂伤上:“梦里见着什么了?”
“嗯…很乱,很多…”萧羽杉的指尖无意识摩挲剑柄,“总梦见...有人在我眼前自戕。”
“施主,你方才问老衲,为何有药香。”
萧羽杉倏然抬头。
“因为,有人把伤口藏得太深,连金疮药都不敢多用。”
一片银杏叶飘落在萧羽杉眼前,他盯着叶片出神,忽然问:“若有一把刀,明知会伤手,却偏想握住...”
“施主可知老衲年轻时铸过剑?”大师忽然打断,“最好的剑,往往要反复淬火。”
萧羽杉指尖一颤,茶水溅出两滴。
“第一次淬火时,”大师继续道,“剑身会发出悲鸣。”
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萧羽杉突然放下茶盏起身:“多谢大师指点。”
“施主此番回去,睡的安稳了?”
“大师不是说,最好的剑,都要反复淬火?”萧羽杉行礼的动作有些仓促,“府中还有公务...”
山风送来老和尚最后的话语:“回去替老纳问问沈施主...”
“银杏叶泡的茶,到底苦不苦。”
第12章
城东的茶楼里,萧羽杉慢条斯理的煮着茶,他执壶的手腕微倾,面前的两个茶盏中荡起涟漪。
“穆兄,请。”萧羽杉推过一盏茶,“穆兄不必紧张,我今日只是来祝贺穆兄高升的。”
穆天池端坐如松,随后微微颔首接过茶盏,“萧先生为二殿下的心腹策士,今日竟这般闲情,近日不忙?”
“忙啊,忙着给刑部那群蠢货擦屁股呢。”萧羽杉开诚布公,唇角噙着三分笑意,然后又立即压低声音:“只是再忙也要贺穆兄擢升之喜,刑部近日的烂摊子,倒让我这贺喜都来得迟了。”
穆天池眸光微闪:“郭侍郎的事...萧公子事先不知情?”
“知情,可知情归知情,贸然动人牵扯太广,我也正愁着如何拿掉他。”萧羽杉微微一笑,“郭永元唯利是图、贪心不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不配为官,二殿下帐下,也容不得这等鼠辈。”
他说话时眼尾微挑,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务事。
萧羽杉最擅长的就是虚实相生,偏偏他还有本事把他编造出来的虚幻说的合情合理,逻辑通顺,让人不得不相信。对任顷舟是如此,对穆天池亦是如此。
茶雾氤氲间,穆天池看见对方眼底流转的笑意,那是猎手布网时特有的从容。他太熟悉这样的眼神,任顷舟来时,亦是这般含着笑将人引入彀中。穆天池清楚,他萧羽杉与任顷舟一样,只是这次来者代表的是二皇子,他们两个无论谁来寻他都是为了两个字——党争。
穆天气轻声微笑道:“萧先生有所不知,穆某向来无心党争,我志不在名利,所以萧先生实在不必再穆某身上浪费时间。”
萧羽杉闻言并不恼,他早就知道穆天池会这么说:“穆兄误会了,我不是来拉拢你的,今日前来,正是劝你莫要沾这些腌臜事。”
他说着,便从袖中抽出一份信笺,在桌子上推过去。
穆天池打开信笺,上面赫然记录了沈清珏党羽的作恶实录,贪墨、离间、栽赃构陷、杀人灭口、残害忠良,无恶不作。纸上墨迹如血,罗列着桩桩件件权谋博弈的暗记。
萧羽杉默默观察着穆天池的表情,他微微一笑:“我并非是离间你与旁人,只是不忍心看穆兄这般心存大义之人受人蒙骗,成为歹人的手中刀。”
穆天池当然明白这就是离间之计,可那些墨字里渗出的血腥气,却真实得令人作呕。在穆天池眼中,参与党争之人屁股没有干净的,他并不想搅进这黑暗的旋流之中。而这份名单,与他而言其实是提防被污秽之水溅湿而已。
“茶凉了。”萧羽杉忽然撤回身子,又恢复了那副闲适模样,“穆兄不妨带回去慢慢看。”
他垂眸抿茶的瞬间,眼底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锋芒。
从茶楼出来,萧羽杉的马车本已转向回府的方向,却在拐角处突然调头,朝着西市驶去。
他的腿脚鬼使神差的迈进铁器铺,铺内炉火正旺,灼热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金属与炭火交织的气息。赤膊的匠人依旧抡着重锤,火星随着每一次敲击四溅开来,在昏暗的室内转瞬即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