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哇。嫂嫂,我怎么不知道原来你这么长情。]
好奇怪。
时闻目光辗转,若有所思打量着他。
自从见过他钱夹里藏着的那两张底片,这种奇怪的感觉,就一直模模糊糊萦绕着她。
尽管过去五年,他极有可能在暗中牢牢窥视她的生活。用一千双眼睛注视发生在她身上的细微变化。对她与霍赟的真实关系了若指掌。
但每每提及霍赟,提及中间缺失的那五年,他还是喜怒无常,还是难掩暴戾。
仿佛他由衷信奉出自她口中的言语的力量。
她的话可化刀亦可带柔,是执掌他情绪的命令一种。
真实与否是其次。信与不信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愿偎倚,偏要拿刀尖指他。
他被刺痛,就也不肯让她自在。张口叼住她后颈那枚小痣,明明不耐烦,却还是不疾不徐将她揉湿漉漉揉开。不太诚恳地问,难掩强势地逼迫,要她就着这姿势吃他。
时闻惊叫一声,脚尖绷直,薄背高高弓起,浑身应激地泛了红。仿佛被勾着胃,重重下坠。霎时间颤得话都说不完整。
“之前说好的各退一步。还记不记得。”霍决诱哄般低声,“我脾气没那么好,别一而再再而三踩我底线。”
“你什么立场指责我。”时闻眼里含着薄薄水光,“……你自己答应过的事,有做到吗。”
“我不想你不开心。”霍决纵埋着,一下下发狠咬她脊骨,恳求几乎扭曲成气音,“你要报复谁,要谁死,我都会帮你。但有些事,我试过了。真的做不到。不要只对我一个人这么苛刻,时闻。”
他不是第一次对她说这句话。形同胁迫的示弱。时闻紧咬嘴唇,一言不发,在细微的光里回望他。
莹白的脸。含怒的眼。滟滟的光。有种真实的易碎。
分不清是想拥抱多一些,还是推开多一些。
霍决的心倏忽紧缩一下,忍不住贴得更近。手臂青筋暴起,声音却俯首称臣地低下去,“乖一点好不好。”
又喑哑地攫住她,求她,“给我多一点。亲亲我,bb。”
犹如水淹没糖。
所有的感受都在炙热的呼吸里消融。
夜是巨大的手掌,将一切矛盾遮藏。
好像只有这种时候她才会乖。
只有这种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失而复得、完完整整确认小鸟落入掌心的安全感。
时闻发着抖,忍耐着不肯出声,戴着翡翠的左腕碰倒了桌面的洋桔梗。
水漫过地毯。
霍决眼底滚过冷而黏稠的情绪,叹息般长长吐出一口气。
羽毛灯忽地暗了。
卧室门被踢开,又掩上。
正对客厅的智能恒温箱,变成这个空间唯一的光源。黑王蛇蜿蜒盘于杉木之上,鳞片诡丽,竖瞳漆黑,无知无觉、无声无息审视着这漫漫长夜。
*
旧历廿五。
是个阴天。
时闻做完手上的专题,申请调休。出门前一改日常着装风格,换了一条简约端庄的奢牌小黑裙,化了淡妆,盘了发髻。
岛台上放着一个厚厚的素描本,边缘磨损,纸张膨胀,看得出过去使用频繁。她将手搭在上面,思忖许久,还是将之放入了随身的手袋。
济海堂位于云城东南角,闹中取静,坐山望海,掩映于如霭绿意之间。
几栋建筑自成一个小区,安保极其严格,从山门起始,就要连过几道门禁。路上没有任何引路标识,好在管家陈叔早早候在山下,问过好,与司机开一辆摆渡车,在前头引她往上走。
穿过茂密的林海,便是开阔的高尔夫球场,再往前,则是出自名家手笔的喷泉园艺造景。一座纯白宫殿般的建筑,矗立于正中间。
时闻跟在陈叔身后,时隔数年,再度步入了霍家的门。
主宅装潢富丽堂皇,与记忆中相差无几,以东西为界线,融合新中式古典美学与artdeco风格,呈现华贵大气的视觉设计。
他们一路往南走。
远远便听见管笙铙镲刺耳的声响。
南边的起居室,被临时布置成了一个道场。
李业珺一身黑底绣竹旗袍,清癯地站在法阵中央。
四周有小道士在清清呛呛地吹打,又有人负责贴符纸、点蜡烛。案桌上依次摆放许多旧物,从婴儿服、魔方、胎发到西装、球拍、腕表,拢共二十几样,从霍赟的一岁到二十四岁。
陈叔微微欠身,冲她做了个请的手势。
时闻点头,从包里拿出那个素描本,定了定神,上前放在案桌最末尾。
李业珺不动不言,静寂地看了她一眼。
她独自退到远远一侧。
不多时,法事正式开始。一位穿着灰袍的瘦高中年男子入场,一手持罗盘,一手甩拂尘,嘴皮子翻飞开始念咒。
念念有词不知多久,就见他食指中指并拢,沾金箔粉在空中对着李业珺画了一道无形符。
李业珺垂首敛目,手中结着太极印,口中虔诚喃喃念诵无量天尊与霍赟之名。
反反复复。念了又念。
但愿,但愿,但愿。
好像这样就可以令他的魂魄重新聚集起来,这样就可以令他真正安息。
时闻算不上多么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却也从来不信鬼怪神佛。
事实上她觉得李业珺也不信。
至少在霍赟离开之前,她既没虔敬参过禅,也没苦心诵过经。如今这么不拘道家佛教,一场场法事轮番做下来,倒更像某种走投无路的心理依恃。
李业珺出身显赫,一生琼枝玉叶,却非养在深闺不谙世事的妇人。在与霍铭虎结婚后,她开始涉足商界,逐步建立自己的派系,在集团内部争夺话语权。她确实心狠,也有手腕,趁着霍耀权病弱,几番将霍铭虎压落下风。
她与霍铭虎是联姻性质,但再往前推,又是同窗,短暂有过一段情,不是半点基础都无。
然而在权钱色面前,感情太稀薄,也太廉价。亦如道德之无力,约束不了这个阶层的欲望。
夫妻做到他们这份上,似乎反而回归了婚姻的契约本质。利益纠缠太深,他们是永远都分不开的,财产分割伤筋动骨,集团股价也经不起这番波动。
年轻时,当然不是没有想过离婚。毕竟她有恨,也有愧。但自从那个贱种认祖归宗回到霍家,李业珺就再也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她只要霍铭虎死。
算计了多少年,原本胜券在握,几乎都以为自己快要赢了。
霍赟却突然出了差错。
他主动放弃一切,搅得李业珺措手不及。
再然后,霍决韬光养晦,借着霍耀权的势,一把掀翻了棋盘。
李业珺功亏一篑,满盘皆落索。
她是有资本东山再起的。她不断告诫自己。不慌。不慌。还不到穷途末路投子认负的最后一刻。
可忽然一日,那个久未响起的号码打过来。里面有个陌生的声音,公事公办告诉她,霍赟死了。
那瞬间浑身血液冻结,眼前乍黑,几乎站不住摔下楼去。
她不信。一个又一个电话拨出去。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
她的孩子不在了。
孑然一身长眠深冬,死在茫茫雪山里。
李业珺过去总以为自己不那么在乎血脉亲缘。其实不然。她只霍赟这么一个骨血。她摆脱不掉身为母亲的本能。
所有事情都从这一日开始改变。
在死亡面前,李业珺终究变回了谨小慎微的平凡人类。
她无人可求,惟有求诸神佛。尽管谁都知道,这只是一种虚无的、于事无补的安慰。
这神神叨叨的场面充满一种荒诞的悲戚感。再考究的布景,再严谨的流程都无法掩盖。
时闻忽然觉得很难忍受,没有出声打扰,默默从侧门退了出去。
陈叔悄声跟出来,请她到偏厅喝口热茶,歇息片刻。
时闻婉拒,“珺姨让我带阿赟生前的物件过来,我已经照做。我心不诚,就不留下添乱了。”
陈叔自知待客不够周全,没有拦她,只愁苦地叹了口气,“小姐见谅。”
时闻摇了摇头,边走边翻车钥匙。陈叔过去很疼惜霍赟,待她的态度也一直不差,她没理由给他脸色瞧。
陈叔亦步亦趋跟到车旁,踟蹰半晌,终究还是开了口,“这一年来,太太总是梦见少爷。”
时闻拉车门的动作顿住,回过身来,礼貌地等他将话说完。
“——梦见少爷站在雪地里。头发和睫毛积得厚厚一层白,手脚都冻僵了。不肯看她。也不肯说话。”
这位兢兢业业的老管家,伺候李业珺母子多年,两鬓生了白。在佛堂庙宇浸得久了,连说话的腔调都染上了一丝线香的幽苦。
“都说自戕的人造了杀业,心中有怨,入不得轮回。太太实在牵挂少爷。怕他孤魂一缕,徘徊游荡,不得救拔。所以才会这么一轮轮法事做下来。无论是上次在雁回山,还是今日这趟,小姐能来,太太心里其实是感激的。”
好奇怪。
时闻目光辗转,若有所思打量着他。
自从见过他钱夹里藏着的那两张底片,这种奇怪的感觉,就一直模模糊糊萦绕着她。
尽管过去五年,他极有可能在暗中牢牢窥视她的生活。用一千双眼睛注视发生在她身上的细微变化。对她与霍赟的真实关系了若指掌。
但每每提及霍赟,提及中间缺失的那五年,他还是喜怒无常,还是难掩暴戾。
仿佛他由衷信奉出自她口中的言语的力量。
她的话可化刀亦可带柔,是执掌他情绪的命令一种。
真实与否是其次。信与不信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愿偎倚,偏要拿刀尖指他。
他被刺痛,就也不肯让她自在。张口叼住她后颈那枚小痣,明明不耐烦,却还是不疾不徐将她揉湿漉漉揉开。不太诚恳地问,难掩强势地逼迫,要她就着这姿势吃他。
时闻惊叫一声,脚尖绷直,薄背高高弓起,浑身应激地泛了红。仿佛被勾着胃,重重下坠。霎时间颤得话都说不完整。
“之前说好的各退一步。还记不记得。”霍决诱哄般低声,“我脾气没那么好,别一而再再而三踩我底线。”
“你什么立场指责我。”时闻眼里含着薄薄水光,“……你自己答应过的事,有做到吗。”
“我不想你不开心。”霍决纵埋着,一下下发狠咬她脊骨,恳求几乎扭曲成气音,“你要报复谁,要谁死,我都会帮你。但有些事,我试过了。真的做不到。不要只对我一个人这么苛刻,时闻。”
他不是第一次对她说这句话。形同胁迫的示弱。时闻紧咬嘴唇,一言不发,在细微的光里回望他。
莹白的脸。含怒的眼。滟滟的光。有种真实的易碎。
分不清是想拥抱多一些,还是推开多一些。
霍决的心倏忽紧缩一下,忍不住贴得更近。手臂青筋暴起,声音却俯首称臣地低下去,“乖一点好不好。”
又喑哑地攫住她,求她,“给我多一点。亲亲我,bb。”
犹如水淹没糖。
所有的感受都在炙热的呼吸里消融。
夜是巨大的手掌,将一切矛盾遮藏。
好像只有这种时候她才会乖。
只有这种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失而复得、完完整整确认小鸟落入掌心的安全感。
时闻发着抖,忍耐着不肯出声,戴着翡翠的左腕碰倒了桌面的洋桔梗。
水漫过地毯。
霍决眼底滚过冷而黏稠的情绪,叹息般长长吐出一口气。
羽毛灯忽地暗了。
卧室门被踢开,又掩上。
正对客厅的智能恒温箱,变成这个空间唯一的光源。黑王蛇蜿蜒盘于杉木之上,鳞片诡丽,竖瞳漆黑,无知无觉、无声无息审视着这漫漫长夜。
*
旧历廿五。
是个阴天。
时闻做完手上的专题,申请调休。出门前一改日常着装风格,换了一条简约端庄的奢牌小黑裙,化了淡妆,盘了发髻。
岛台上放着一个厚厚的素描本,边缘磨损,纸张膨胀,看得出过去使用频繁。她将手搭在上面,思忖许久,还是将之放入了随身的手袋。
济海堂位于云城东南角,闹中取静,坐山望海,掩映于如霭绿意之间。
几栋建筑自成一个小区,安保极其严格,从山门起始,就要连过几道门禁。路上没有任何引路标识,好在管家陈叔早早候在山下,问过好,与司机开一辆摆渡车,在前头引她往上走。
穿过茂密的林海,便是开阔的高尔夫球场,再往前,则是出自名家手笔的喷泉园艺造景。一座纯白宫殿般的建筑,矗立于正中间。
时闻跟在陈叔身后,时隔数年,再度步入了霍家的门。
主宅装潢富丽堂皇,与记忆中相差无几,以东西为界线,融合新中式古典美学与artdeco风格,呈现华贵大气的视觉设计。
他们一路往南走。
远远便听见管笙铙镲刺耳的声响。
南边的起居室,被临时布置成了一个道场。
李业珺一身黑底绣竹旗袍,清癯地站在法阵中央。
四周有小道士在清清呛呛地吹打,又有人负责贴符纸、点蜡烛。案桌上依次摆放许多旧物,从婴儿服、魔方、胎发到西装、球拍、腕表,拢共二十几样,从霍赟的一岁到二十四岁。
陈叔微微欠身,冲她做了个请的手势。
时闻点头,从包里拿出那个素描本,定了定神,上前放在案桌最末尾。
李业珺不动不言,静寂地看了她一眼。
她独自退到远远一侧。
不多时,法事正式开始。一位穿着灰袍的瘦高中年男子入场,一手持罗盘,一手甩拂尘,嘴皮子翻飞开始念咒。
念念有词不知多久,就见他食指中指并拢,沾金箔粉在空中对着李业珺画了一道无形符。
李业珺垂首敛目,手中结着太极印,口中虔诚喃喃念诵无量天尊与霍赟之名。
反反复复。念了又念。
但愿,但愿,但愿。
好像这样就可以令他的魂魄重新聚集起来,这样就可以令他真正安息。
时闻算不上多么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却也从来不信鬼怪神佛。
事实上她觉得李业珺也不信。
至少在霍赟离开之前,她既没虔敬参过禅,也没苦心诵过经。如今这么不拘道家佛教,一场场法事轮番做下来,倒更像某种走投无路的心理依恃。
李业珺出身显赫,一生琼枝玉叶,却非养在深闺不谙世事的妇人。在与霍铭虎结婚后,她开始涉足商界,逐步建立自己的派系,在集团内部争夺话语权。她确实心狠,也有手腕,趁着霍耀权病弱,几番将霍铭虎压落下风。
她与霍铭虎是联姻性质,但再往前推,又是同窗,短暂有过一段情,不是半点基础都无。
然而在权钱色面前,感情太稀薄,也太廉价。亦如道德之无力,约束不了这个阶层的欲望。
夫妻做到他们这份上,似乎反而回归了婚姻的契约本质。利益纠缠太深,他们是永远都分不开的,财产分割伤筋动骨,集团股价也经不起这番波动。
年轻时,当然不是没有想过离婚。毕竟她有恨,也有愧。但自从那个贱种认祖归宗回到霍家,李业珺就再也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她只要霍铭虎死。
算计了多少年,原本胜券在握,几乎都以为自己快要赢了。
霍赟却突然出了差错。
他主动放弃一切,搅得李业珺措手不及。
再然后,霍决韬光养晦,借着霍耀权的势,一把掀翻了棋盘。
李业珺功亏一篑,满盘皆落索。
她是有资本东山再起的。她不断告诫自己。不慌。不慌。还不到穷途末路投子认负的最后一刻。
可忽然一日,那个久未响起的号码打过来。里面有个陌生的声音,公事公办告诉她,霍赟死了。
那瞬间浑身血液冻结,眼前乍黑,几乎站不住摔下楼去。
她不信。一个又一个电话拨出去。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
她的孩子不在了。
孑然一身长眠深冬,死在茫茫雪山里。
李业珺过去总以为自己不那么在乎血脉亲缘。其实不然。她只霍赟这么一个骨血。她摆脱不掉身为母亲的本能。
所有事情都从这一日开始改变。
在死亡面前,李业珺终究变回了谨小慎微的平凡人类。
她无人可求,惟有求诸神佛。尽管谁都知道,这只是一种虚无的、于事无补的安慰。
这神神叨叨的场面充满一种荒诞的悲戚感。再考究的布景,再严谨的流程都无法掩盖。
时闻忽然觉得很难忍受,没有出声打扰,默默从侧门退了出去。
陈叔悄声跟出来,请她到偏厅喝口热茶,歇息片刻。
时闻婉拒,“珺姨让我带阿赟生前的物件过来,我已经照做。我心不诚,就不留下添乱了。”
陈叔自知待客不够周全,没有拦她,只愁苦地叹了口气,“小姐见谅。”
时闻摇了摇头,边走边翻车钥匙。陈叔过去很疼惜霍赟,待她的态度也一直不差,她没理由给他脸色瞧。
陈叔亦步亦趋跟到车旁,踟蹰半晌,终究还是开了口,“这一年来,太太总是梦见少爷。”
时闻拉车门的动作顿住,回过身来,礼貌地等他将话说完。
“——梦见少爷站在雪地里。头发和睫毛积得厚厚一层白,手脚都冻僵了。不肯看她。也不肯说话。”
这位兢兢业业的老管家,伺候李业珺母子多年,两鬓生了白。在佛堂庙宇浸得久了,连说话的腔调都染上了一丝线香的幽苦。
“都说自戕的人造了杀业,心中有怨,入不得轮回。太太实在牵挂少爷。怕他孤魂一缕,徘徊游荡,不得救拔。所以才会这么一轮轮法事做下来。无论是上次在雁回山,还是今日这趟,小姐能来,太太心里其实是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