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男配弟媳后 第54节
庆德近日已从金铺的损失中走出来,他预备重振旗鼓,好好经营另外两家铺子,得知虞枝意找他,精神抖擞地来到侯府。
“夫人。你找我。”
虞枝意在侯府中并没有多少可以信得过的人,其中一个便是庆德,她凝眸看着庆德,道,“庆德,我有一件事要你去办。”
“夫人只管吩咐。”
“你从铺子里支些银子,替我买辆马车,和几匹马藏在你家里。并且在为我买些干粮。对外,只说你要出远门做生意。”虞枝意看着他,“你听明白了吗?”
庆德是个聪明人,很快明白了虞枝意的想法,道,“夫人放心,此事我定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他拍着胸脯道。
虞枝意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微微笑道,“那两家铺子送给你。是我的报酬。”
庆德抬头道,“夫人,庆德不要报酬。”夫人特意将他带到京城来,于他而言,已是大恩。若是留在江南,日子断然不如现在快活,虽比不得王栩,但他心中已经很是知足。
虞枝意摇头道,“无妨,这本就是该得到的。”她从怀中掏出那本簿册,“等我走后,你将此物交给王栩。他看到,知道该怎么办。”
庆德小心翼翼接过簿册,放进怀中道,“夫人便在府中等着好消息吧。”
谢诏没有从御宪台中出来,府中气氛一日沉重过一日,虞枝意心里却很轻松,可她不能表现在脸上,故称病不出。府上人皆以为她因为谢诏入狱一事病倒,心中满是怜惜。
而虞枝意与宝鹊,在暗中为逃走做准备。
又过了几日,庆德托人送了一张字条儿,上面写着“马到成功”。虞枝意知道,这件事算是办成了。她的“病”便好了。
这些时日,因为失去二皇子这个竞争者,大皇子行事愈发张狂起来,以储君的身份自居,教训几个弟弟。这自然引得其他几位皇子的不满,各派系的人每日在朝中互相攻讦,揭短。朝中一片乌烟瘴气。京城中隐隐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息。
京城的守备大大松懈。
这日一早,虞枝意借口要去虞氏学堂,从府中出去,路上租了顶轿子,摇摇晃晃,进入虞氏学堂的后的巷中,庆德特意在那儿接应。路上忽然下起瓢泼大雨,雨线蒙蒙,几乎寸步难行。
“夫人,你瞧这雨。”这雨实在太大。
大雨未能阻挡虞枝意离开的决心,她有预感,若是此刻无法离开,日后便再也无法离开。
拿到路引的每个深夜里,她都会兴奋地辗转反侧,脑中总是会浮现谢诏弹劾二皇子前一日与她所说的那些话。越想,越觉得,谢诏话中有话,隐藏着什么。
因此,心中惴惴不安,离开的想法十分迫切。
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无妨。”虞枝意趁着大雨,来到庆德家中。脱下谢诏所赠的华服首饰,换上方便出逃朴素的衣服,踏上马车。
车夫是庆德的远方亲戚,是庆德特意找来护送二人出城。
虞枝意与宝鹊二女独自出门十分危险,有人护送会安全一些。只要安全穿过城门,到了下一个城池,便会有虞家的商铺。到时她便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地。
她想的十分周全。
唯一漏算的便只有今日的这场大雨。
京城的街道上人迹罕至,鲜少有人愿意冒着弄湿衣物的风险,在此时出门。马车在雨中模糊不清,也不显得扎眼。行驶到前方的一个街道,另一辆马车与虞枝意汇合而来,是她特意聘请护送她出行的镖师。
有了镖师,更能保护她的安全。
虞枝意给了车夫一笔银子,让他离开。
这下,再也么有人能得知她的去向。
虞枝意二人藏在镖师的货物箱中,摇摇晃晃,忽觉得马车停住,把守的守卫正在查看路引。她的心顿时提了起来。好在今日守卫心情不佳,镖师塞了些银两,守卫便放行了。
待完全看不到城门后,镖师才将箱子打开,拱手以示歉意道,“虞夫人,冒犯了。”
“无事。”虞枝意并不奇怪这伙镖师会认得她,在京城中托谢诏所赐,不认识的她的人才是少数。她向这一伙镖师编了一个理由,只说自己想出去看看,却因名声所累,遭受束缚,故而想隐瞒身份,外出游行,请这队镖师送她一程。
她给的报酬足,镖师欣然同意。
马车行驶到城外的一个客栈前,城外的路不像城中,修得宽阔平直,除了官道,都是泥土小路。在倾盆大雨下,寸步难行,一行人只能冒雨先来到最近的酒馆避雨。
因为急找避雨之处,小小的客栈中挤满了人。虞枝意怕暴露身份,与宝鹊以姐妹相称,待在酒馆的角落中,镖师在外围了一圈,将她们二人护在内侧。
酒馆众人静静等着雨停。
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虞枝意不由地望了过去。一个身着白衣的书生正剧烈地咳嗽着,面色咳得潮红,身旁小厮格外焦急,不住地央求酒馆老板借些茶水。可酒馆老板的也很无奈,庭院中水井中的水暂且被雨水打的浑浊,先前的烧好的茶水都上给了早早来到的客人,这位新来的白衣公子要水,他也无计可施。
虞枝意瞧着这主仆二人的模样,低声对镖师道,“许兄弟,不你可否将这壶茶赠一杯给那位公子。”
许旭也正有此意道,“夫人心善。”说着抄起茶壶走至那白衣书上身旁,为他倒上一壶水道,“仅一杯。”这雨还不知何时会停,他们自己也要喝水,断不会为做善事,自绝后路。
小书童千恩万谢,服侍着自家公子喝水。
他就着茶盏喝了药,气慢慢地顺了过来,起身至许旭身旁道,“薛令清谢过这位兄弟。”
第57章 第57章抓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许旭不欲与他深谈,微微颔首道。
薛令清的咳嗽虽缓过来,但根结犹在,故仍不时地咳嗽两声。他骨子里透着一股温润,咳嗽时以帕掩唇,别过脸压着声音低低地咳着,生怕惊扰到旁人。见许旭几人神色淡淡,不欲与他攀谈,也只好作罢,转而回头坐回自己方才的座位。
主仆两来的迟,酒馆中已挤满了人。他们只在酒馆短短的檐下,有个暂避之所。
暮春的雨仍带着些凉意,不时有雨水飞溅至身上。他那身白衣渐渐地被雨水沾湿,虞枝意知道咳疾最忌讳受凉,看着薛令清冻得唇色发白的模样,朝许旭看了一眼。许旭也望了过去,他南来北往的走镖,有着一副古道热肠。见主仆二人在檐下挤着凄凄惨惨的,也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可他分得清主次,自己现在不能做主,朝虞枝意看了一眼,待得到她点头肯定后,才起身走到薛令清身旁道,“薛公子,雨天冷。不如去我们那儿避一避。”
薛令清愕然抬首,见方才还对他们避之不及的许旭此刻相邀他们进去避雨,不由得看了一眼虞枝意的方向。他看的分明,这些人身强力壮,却簇拥似的坐在那位夫人周围。那位夫人应当才是真正做决定的人,他也不扭捏,身子要紧,起身道,“谢过兄弟。”
说完随着许旭走到他们那儿去。
他们来得早
,位置比较靠里,比薛令清待的地方要温暖许多。
许旭望着他湿了的衣袍道,“你这咳疾受不得寒,不若向店家行个方便,去后院里换身干爽的衣服。这雨还不知要下多久,免得着凉。”
薛令清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道,“多谢。”
遂起身去后院里换了身干净衣服。
换好衣服后,他坐在许旭身旁,脸色一下子和缓许多。他自己也有所感觉,自是再三感谢许旭。二人顺势开始攀谈起来。话中,虞枝意得知薛令清在京城中有个表哥,前不久修书一封,信上说他那儿有个学堂内正在招夫子,询问他是否能过来任职。这些年,他因病拖累,早就想着为家里的减轻一点负担。因此的这位表兄来信,他立即便答应了。
她不由得想到薛平之,不由得把脸低了低,庆幸自己带了幕篱,免得被薛令清看清自己的面容。
终于,雨在中午停了。
虞枝意等人要南下,许旭与薛令清辞别。她登上马车,很快启程。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往南,混在商队之中,她不打算直接回江南。此刻那簿册应当交于王栩之手,以谢诏的神通广大,应当就在这两日内便能从御宪台中出来,他回到家中,发现自己不在,或许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她会回江南去寻爹娘。江南是谢诏的老家,也是他权势最大的地方,她若回去,无异于的自投罗网。
想来想去,她决定去鄂州。
鄂州地处平原,在三州府交界处,在江南北上京城运河漕运的中心,多年来归属模糊不清,三州府常因鄂州处于哪个州府打得头破血流。后来变成为一个三不管地带,自成一体。
去那儿,就是谢诏权势滔天,想要找到她,也要费些功夫。
*
庆德送走虞枝意以后,心中惴惴不安。怀里揣着簿册,等雨停了后,去虞氏学堂找到王栩。庆德并不常去,因此王栩从学堂内打杂的小厮口中知道庆德来找她时,十分惊讶,想着是否有什么要紧的事,与夫子告假后,行至大门口。庆德站在门前,手脚局促,他不爱读书,心中对读书人却很是敬畏,虞氏学堂中门前来来往往都是些读书人,他站在这儿,格格不入,只觉得手脚都要蜷缩进身体里。好在王珣来的很快,缓解了他的窘境。
“庆德兄。”王栩道。
庆德想把簿册直接从怀里掏出来给他,又想到虞枝意特意嘱咐,这本簿册十分重要,一定要亲手交到王栩手中,便拉过他道,“这儿人多眼杂。”
他一句,王栩便懂了,“请随我来。”
二人行至王栩的学舍中,他关上了门,道,“庆德兄,此地无人,你可以说了。”
庆德从怀中掏出簿册,交到王栩手中道,“夫人从侯爷的书房中发现此物,千叮咛万嘱咐,命我亲手交给你。”
王栩随手翻了翻簿册,他虽对账本了解不深,却认得上面记录的大臣名讳,当即意识到这或许是大皇子贿赂朝臣的证据,立即肃着神情道,“此事事关重要,我现在就要将其交给六殿下,由殿下转交给陛下。”他已是薛平之的学生,而薛平之与的六皇子来往甚密,也不曾回避他,因此他与六皇子也渐渐熟悉起来。
庆德没想到这东西这么重要,被王栩认真的语气唬了一跳,渐渐的回过味来,涌起一股后怕。又因为送了夫人出城,心中正心虚,恐被王栩看出来,嘴上催促道,“那你还是快些去吧,我要回铺子里去了。”
虞枝意将那两个铺子转至他名下,又将其他铺子交给他暂管,此刻他摩拳擦掌,已经决议好好规划一番了。
薛平之在翰林院中当值,还未有资格上早朝。王栩径自来到薛平之在京城购置宅院中,差人去请薛平之回来。自拜师后,薛平之格外重视王栩,故他差人来道有要事请他回府一叙,他处理好差事后便回到宅中。
二人没有客套寒暄,直奔主题。
王栩立即拿出簿册,薛平之仔细查看,立即拿着簿册,带着手牌去宫里求见六皇子。
刘亦玄得了簿册,又询问来处,方才收下。
而后,便如石沉大海一般,没了讯息。
谢诏虽被关至御宪台中,但并未苛待于他。王珣带了好些换洗的衣物,进来时,他正仰面抬眸看着狱房墙壁上唯一的窗户,防着重犯由此逃脱,窗户修的又高又小。他办差时整日待在御宪台,如今成为阶下囚,也不觉局促,不过是将官服换成了便衣。
御宪台中都是他的下属,心疼谢诏,想着法子让他好受些,故他也并未受苦。
“侯爷。”王珣道。
谢诏转眸来看他,惯例询问,“夫人如何了?”
王珣道,“夫人仍旧病着,在院子中未出来。”
“是吗?”
王珣不敢说话。
*
虞枝意花了一月有余,终于抵达鄂州。
她在鄂州人生地不熟,许旭自告奋勇,陪着她二人在城中置办了一套宅院,又去买了几个奴仆与家丁。待她一切都安排好后,才道,“夫人,许旭在此地也有认识的朋友,若是夫人遇到麻烦,只管报上我的名字去找他。”说着,他给虞枝意留下了一个地址后走了。
虞枝意看了一眼,让宝鹊收了起来。
新置的宅子高墙大门围着深院,一排五间房,院内栽了些几株香桂,是前主人留下的,她瞧着长势喜人,也就未着人砍了它,厢房旁一侧夹道,回廊曲曲折折,围着又一个院子,连通好几间厢房。初几日,新聘请的管家带着下人陆陆续续将家中的东西添齐。
虞枝意带出来的金银毕竟有限,这样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便又打着做生意的念头。
清点带出来的房契时,也发现秦涟漪所赠的铺子中,就有在鄂州的。但她怕谢诏顺着这点联系找过来,便打着主意自己开一家维持基本生计。
初到鄂州,一切重新开始,遇到的第一个困难竟是听不懂此地的方言,此地在三州府的交界处,南来北往人数众多,方言也多种多样,若不是管家识字,她一开始甚至无法与人沟通。好在她十分好学,和丫鬟学了几日,逼着自己自此开始说鄂州的方言,不消半月,便什么话都会说上一些了。
又经过半月的打听和请教管家当地的风俗,得知此地商铺众多,开铺子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不论是在侯府还是在京城,她想要什么自有人双手奉上,如今为了躲避谢诏,不敢联系秦涟漪所赠的商铺也就算了,虞家的商铺她也不敢联系。
她忧心不已,每夜辗转反侧,幸而宝鹊陪在身边开解。夜深人静时,甚至生出一丝埋怨,责怪自己的为何好端端的非要跑出来吃苦,至黎明时分又会将惊悚不已,把脑中杂念一并祛除。
煎熬了半月仍无头绪时,管家忽然带来一个消息。
大皇子意欲谋反,已被贬为庶民。永泰帝殡天,新皇已在半月前登基,大赦天下。
闻此,虞枝意的心砰砰跳了起来,“登基的是哪位皇子。”
“是曾经的六皇子殿下。”
“夫人。你找我。”
虞枝意在侯府中并没有多少可以信得过的人,其中一个便是庆德,她凝眸看着庆德,道,“庆德,我有一件事要你去办。”
“夫人只管吩咐。”
“你从铺子里支些银子,替我买辆马车,和几匹马藏在你家里。并且在为我买些干粮。对外,只说你要出远门做生意。”虞枝意看着他,“你听明白了吗?”
庆德是个聪明人,很快明白了虞枝意的想法,道,“夫人放心,此事我定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他拍着胸脯道。
虞枝意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微微笑道,“那两家铺子送给你。是我的报酬。”
庆德抬头道,“夫人,庆德不要报酬。”夫人特意将他带到京城来,于他而言,已是大恩。若是留在江南,日子断然不如现在快活,虽比不得王栩,但他心中已经很是知足。
虞枝意摇头道,“无妨,这本就是该得到的。”她从怀中掏出那本簿册,“等我走后,你将此物交给王栩。他看到,知道该怎么办。”
庆德小心翼翼接过簿册,放进怀中道,“夫人便在府中等着好消息吧。”
谢诏没有从御宪台中出来,府中气氛一日沉重过一日,虞枝意心里却很轻松,可她不能表现在脸上,故称病不出。府上人皆以为她因为谢诏入狱一事病倒,心中满是怜惜。
而虞枝意与宝鹊,在暗中为逃走做准备。
又过了几日,庆德托人送了一张字条儿,上面写着“马到成功”。虞枝意知道,这件事算是办成了。她的“病”便好了。
这些时日,因为失去二皇子这个竞争者,大皇子行事愈发张狂起来,以储君的身份自居,教训几个弟弟。这自然引得其他几位皇子的不满,各派系的人每日在朝中互相攻讦,揭短。朝中一片乌烟瘴气。京城中隐隐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息。
京城的守备大大松懈。
这日一早,虞枝意借口要去虞氏学堂,从府中出去,路上租了顶轿子,摇摇晃晃,进入虞氏学堂的后的巷中,庆德特意在那儿接应。路上忽然下起瓢泼大雨,雨线蒙蒙,几乎寸步难行。
“夫人,你瞧这雨。”这雨实在太大。
大雨未能阻挡虞枝意离开的决心,她有预感,若是此刻无法离开,日后便再也无法离开。
拿到路引的每个深夜里,她都会兴奋地辗转反侧,脑中总是会浮现谢诏弹劾二皇子前一日与她所说的那些话。越想,越觉得,谢诏话中有话,隐藏着什么。
因此,心中惴惴不安,离开的想法十分迫切。
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无妨。”虞枝意趁着大雨,来到庆德家中。脱下谢诏所赠的华服首饰,换上方便出逃朴素的衣服,踏上马车。
车夫是庆德的远方亲戚,是庆德特意找来护送二人出城。
虞枝意与宝鹊二女独自出门十分危险,有人护送会安全一些。只要安全穿过城门,到了下一个城池,便会有虞家的商铺。到时她便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地。
她想的十分周全。
唯一漏算的便只有今日的这场大雨。
京城的街道上人迹罕至,鲜少有人愿意冒着弄湿衣物的风险,在此时出门。马车在雨中模糊不清,也不显得扎眼。行驶到前方的一个街道,另一辆马车与虞枝意汇合而来,是她特意聘请护送她出行的镖师。
有了镖师,更能保护她的安全。
虞枝意给了车夫一笔银子,让他离开。
这下,再也么有人能得知她的去向。
虞枝意二人藏在镖师的货物箱中,摇摇晃晃,忽觉得马车停住,把守的守卫正在查看路引。她的心顿时提了起来。好在今日守卫心情不佳,镖师塞了些银两,守卫便放行了。
待完全看不到城门后,镖师才将箱子打开,拱手以示歉意道,“虞夫人,冒犯了。”
“无事。”虞枝意并不奇怪这伙镖师会认得她,在京城中托谢诏所赐,不认识的她的人才是少数。她向这一伙镖师编了一个理由,只说自己想出去看看,却因名声所累,遭受束缚,故而想隐瞒身份,外出游行,请这队镖师送她一程。
她给的报酬足,镖师欣然同意。
马车行驶到城外的一个客栈前,城外的路不像城中,修得宽阔平直,除了官道,都是泥土小路。在倾盆大雨下,寸步难行,一行人只能冒雨先来到最近的酒馆避雨。
因为急找避雨之处,小小的客栈中挤满了人。虞枝意怕暴露身份,与宝鹊以姐妹相称,待在酒馆的角落中,镖师在外围了一圈,将她们二人护在内侧。
酒馆众人静静等着雨停。
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虞枝意不由地望了过去。一个身着白衣的书生正剧烈地咳嗽着,面色咳得潮红,身旁小厮格外焦急,不住地央求酒馆老板借些茶水。可酒馆老板的也很无奈,庭院中水井中的水暂且被雨水打的浑浊,先前的烧好的茶水都上给了早早来到的客人,这位新来的白衣公子要水,他也无计可施。
虞枝意瞧着这主仆二人的模样,低声对镖师道,“许兄弟,不你可否将这壶茶赠一杯给那位公子。”
许旭也正有此意道,“夫人心善。”说着抄起茶壶走至那白衣书上身旁,为他倒上一壶水道,“仅一杯。”这雨还不知何时会停,他们自己也要喝水,断不会为做善事,自绝后路。
小书童千恩万谢,服侍着自家公子喝水。
他就着茶盏喝了药,气慢慢地顺了过来,起身至许旭身旁道,“薛令清谢过这位兄弟。”
第57章 第57章抓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许旭不欲与他深谈,微微颔首道。
薛令清的咳嗽虽缓过来,但根结犹在,故仍不时地咳嗽两声。他骨子里透着一股温润,咳嗽时以帕掩唇,别过脸压着声音低低地咳着,生怕惊扰到旁人。见许旭几人神色淡淡,不欲与他攀谈,也只好作罢,转而回头坐回自己方才的座位。
主仆两来的迟,酒馆中已挤满了人。他们只在酒馆短短的檐下,有个暂避之所。
暮春的雨仍带着些凉意,不时有雨水飞溅至身上。他那身白衣渐渐地被雨水沾湿,虞枝意知道咳疾最忌讳受凉,看着薛令清冻得唇色发白的模样,朝许旭看了一眼。许旭也望了过去,他南来北往的走镖,有着一副古道热肠。见主仆二人在檐下挤着凄凄惨惨的,也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可他分得清主次,自己现在不能做主,朝虞枝意看了一眼,待得到她点头肯定后,才起身走到薛令清身旁道,“薛公子,雨天冷。不如去我们那儿避一避。”
薛令清愕然抬首,见方才还对他们避之不及的许旭此刻相邀他们进去避雨,不由得看了一眼虞枝意的方向。他看的分明,这些人身强力壮,却簇拥似的坐在那位夫人周围。那位夫人应当才是真正做决定的人,他也不扭捏,身子要紧,起身道,“谢过兄弟。”
说完随着许旭走到他们那儿去。
他们来得早
,位置比较靠里,比薛令清待的地方要温暖许多。
许旭望着他湿了的衣袍道,“你这咳疾受不得寒,不若向店家行个方便,去后院里换身干爽的衣服。这雨还不知要下多久,免得着凉。”
薛令清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道,“多谢。”
遂起身去后院里换了身干净衣服。
换好衣服后,他坐在许旭身旁,脸色一下子和缓许多。他自己也有所感觉,自是再三感谢许旭。二人顺势开始攀谈起来。话中,虞枝意得知薛令清在京城中有个表哥,前不久修书一封,信上说他那儿有个学堂内正在招夫子,询问他是否能过来任职。这些年,他因病拖累,早就想着为家里的减轻一点负担。因此的这位表兄来信,他立即便答应了。
她不由得想到薛平之,不由得把脸低了低,庆幸自己带了幕篱,免得被薛令清看清自己的面容。
终于,雨在中午停了。
虞枝意等人要南下,许旭与薛令清辞别。她登上马车,很快启程。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往南,混在商队之中,她不打算直接回江南。此刻那簿册应当交于王栩之手,以谢诏的神通广大,应当就在这两日内便能从御宪台中出来,他回到家中,发现自己不在,或许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她会回江南去寻爹娘。江南是谢诏的老家,也是他权势最大的地方,她若回去,无异于的自投罗网。
想来想去,她决定去鄂州。
鄂州地处平原,在三州府交界处,在江南北上京城运河漕运的中心,多年来归属模糊不清,三州府常因鄂州处于哪个州府打得头破血流。后来变成为一个三不管地带,自成一体。
去那儿,就是谢诏权势滔天,想要找到她,也要费些功夫。
*
庆德送走虞枝意以后,心中惴惴不安。怀里揣着簿册,等雨停了后,去虞氏学堂找到王栩。庆德并不常去,因此王栩从学堂内打杂的小厮口中知道庆德来找她时,十分惊讶,想着是否有什么要紧的事,与夫子告假后,行至大门口。庆德站在门前,手脚局促,他不爱读书,心中对读书人却很是敬畏,虞氏学堂中门前来来往往都是些读书人,他站在这儿,格格不入,只觉得手脚都要蜷缩进身体里。好在王珣来的很快,缓解了他的窘境。
“庆德兄。”王栩道。
庆德想把簿册直接从怀里掏出来给他,又想到虞枝意特意嘱咐,这本簿册十分重要,一定要亲手交到王栩手中,便拉过他道,“这儿人多眼杂。”
他一句,王栩便懂了,“请随我来。”
二人行至王栩的学舍中,他关上了门,道,“庆德兄,此地无人,你可以说了。”
庆德从怀中掏出簿册,交到王栩手中道,“夫人从侯爷的书房中发现此物,千叮咛万嘱咐,命我亲手交给你。”
王栩随手翻了翻簿册,他虽对账本了解不深,却认得上面记录的大臣名讳,当即意识到这或许是大皇子贿赂朝臣的证据,立即肃着神情道,“此事事关重要,我现在就要将其交给六殿下,由殿下转交给陛下。”他已是薛平之的学生,而薛平之与的六皇子来往甚密,也不曾回避他,因此他与六皇子也渐渐熟悉起来。
庆德没想到这东西这么重要,被王栩认真的语气唬了一跳,渐渐的回过味来,涌起一股后怕。又因为送了夫人出城,心中正心虚,恐被王栩看出来,嘴上催促道,“那你还是快些去吧,我要回铺子里去了。”
虞枝意将那两个铺子转至他名下,又将其他铺子交给他暂管,此刻他摩拳擦掌,已经决议好好规划一番了。
薛平之在翰林院中当值,还未有资格上早朝。王栩径自来到薛平之在京城购置宅院中,差人去请薛平之回来。自拜师后,薛平之格外重视王栩,故他差人来道有要事请他回府一叙,他处理好差事后便回到宅中。
二人没有客套寒暄,直奔主题。
王栩立即拿出簿册,薛平之仔细查看,立即拿着簿册,带着手牌去宫里求见六皇子。
刘亦玄得了簿册,又询问来处,方才收下。
而后,便如石沉大海一般,没了讯息。
谢诏虽被关至御宪台中,但并未苛待于他。王珣带了好些换洗的衣物,进来时,他正仰面抬眸看着狱房墙壁上唯一的窗户,防着重犯由此逃脱,窗户修的又高又小。他办差时整日待在御宪台,如今成为阶下囚,也不觉局促,不过是将官服换成了便衣。
御宪台中都是他的下属,心疼谢诏,想着法子让他好受些,故他也并未受苦。
“侯爷。”王珣道。
谢诏转眸来看他,惯例询问,“夫人如何了?”
王珣道,“夫人仍旧病着,在院子中未出来。”
“是吗?”
王珣不敢说话。
*
虞枝意花了一月有余,终于抵达鄂州。
她在鄂州人生地不熟,许旭自告奋勇,陪着她二人在城中置办了一套宅院,又去买了几个奴仆与家丁。待她一切都安排好后,才道,“夫人,许旭在此地也有认识的朋友,若是夫人遇到麻烦,只管报上我的名字去找他。”说着,他给虞枝意留下了一个地址后走了。
虞枝意看了一眼,让宝鹊收了起来。
新置的宅子高墙大门围着深院,一排五间房,院内栽了些几株香桂,是前主人留下的,她瞧着长势喜人,也就未着人砍了它,厢房旁一侧夹道,回廊曲曲折折,围着又一个院子,连通好几间厢房。初几日,新聘请的管家带着下人陆陆续续将家中的东西添齐。
虞枝意带出来的金银毕竟有限,这样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便又打着做生意的念头。
清点带出来的房契时,也发现秦涟漪所赠的铺子中,就有在鄂州的。但她怕谢诏顺着这点联系找过来,便打着主意自己开一家维持基本生计。
初到鄂州,一切重新开始,遇到的第一个困难竟是听不懂此地的方言,此地在三州府的交界处,南来北往人数众多,方言也多种多样,若不是管家识字,她一开始甚至无法与人沟通。好在她十分好学,和丫鬟学了几日,逼着自己自此开始说鄂州的方言,不消半月,便什么话都会说上一些了。
又经过半月的打听和请教管家当地的风俗,得知此地商铺众多,开铺子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不论是在侯府还是在京城,她想要什么自有人双手奉上,如今为了躲避谢诏,不敢联系秦涟漪所赠的商铺也就算了,虞家的商铺她也不敢联系。
她忧心不已,每夜辗转反侧,幸而宝鹊陪在身边开解。夜深人静时,甚至生出一丝埋怨,责怪自己的为何好端端的非要跑出来吃苦,至黎明时分又会将惊悚不已,把脑中杂念一并祛除。
煎熬了半月仍无头绪时,管家忽然带来一个消息。
大皇子意欲谋反,已被贬为庶民。永泰帝殡天,新皇已在半月前登基,大赦天下。
闻此,虞枝意的心砰砰跳了起来,“登基的是哪位皇子。”
“是曾经的六皇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