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男配弟媳后 第53节
虞枝意道,“你每日公务繁忙,我何必拿此等小事过来烦你。”
自谢诏向她求亲被拒后,落雁居中多了不少生面孔,出行时,也有许多人跟随。不论她做了什么,见了谁,都会有人与谢诏禀告。
若她与旁的男子多说一句,晚上都会极尽痴缠。
她烦不胜烦,他确有本变加厉的架势。
故而遇到这些事,她根本不愿与谢诏说,想逃离的想法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她越是想逃,谢诏就抓得越紧。密不透风的控制,将她紧紧与谢诏绑在一起,难以喘息。
她想知道,若是不借助谢诏的权势,这铺子能否开得下去。
谢诏再三询问下,发觉虞枝意是真的不愿让他帮忙后,只得作罢,但还是暗中命人关注此事。
等待几日,都不见县尉消息,虞枝意决定亲自上门一探究竟。通报后,县尉将其引至府衙内,满脸愁色道,“虞夫人,下官并未不受理此案,只是那金铺老板,背后之人,下官得罪不起,还请夫人见谅。”
“可否告知那人身份?”
县尉摇头,只说得罪不起。
虞枝意走出县尉,来到京兆尹。
可京兆伊仿佛早知她会来似的,也不接这个案子。
庆德已意识到此金铺老板背后势力非比寻常,惴惴不安道,“夫人,不若算了。”要说这京兆尹不认得他们夫人,他不信。可就算如此,对方仍不接这个案子,只能说明对方连自家夫人、侯爷也不放在眼里。
在他心里,谢诏已是顶大的官,若是连他家侯爷也不放在眼里,还不知对面是个什么身份。
虞枝意并没有灰心,反而沉下心来在家中看书。
谢诏已从王珣口中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见她看书,许久却没翻上一页,从背后抱着她道,“真的不需要我帮忙吗?”
虞枝意摇头,笑道,“却没想到,权势竟压人至此。”她的笑容,仿佛在自嘲,又仿佛在嘲弄谢诏。
谢诏以权势迫她,现在有了更大的权势压着,谢诏便不算什么了。
她原本想着,若是京城中有任何一官敢不惧权贵,她便能生出勇气,离开谢诏。
可不论是她也好,县尉也好,京兆尹也好,都只是畏惧权势的普通人而已。
/:.
看清她唇边的嘲弄,谢诏心中被刺了一下,抚着她的脸轻轻吻着。
就算这辈子虞枝意不能爱上他,他们也要这样纠缠。
虞枝意并未放弃此事,经过几日的打听,她终于弄清了那家金铺背后之人。原来是二皇子乳娘的儿子。
“原来是皇子。”她听着庆德打听来的消息喃喃自语道。
是了,论权势,还有谁比当今天子更大呢。这些皇子,是天子的儿子,自然也享着一样的权势。
“此事也并不难办。”谢诏也在一侧听着。
虞枝意转头看他,忽然想起了平成王那件事,“难道你想效仿平成王一案。”
“可二皇子终究是皇帝的亲儿子。弟弟到底隔着一层,也非陛下一母所出,故而陛下震怒,也只是震怒。若你效仿平成王一案,陛下只怕会怒极,剥了你的官袍,甚至于,将你处死。”
“你不怕死吗?”
“死有何惧。”谢诏轻轻抚摸着虞枝意的脸,“若是我死了,你便能离开了。”
虞枝意浑身震动起来,她以为掩饰的极好,却还是被谢诏看透。或许,她在谢诏面前根本不能掩藏任何心
思。
她怔怔地望着谢诏,她是想离开他,可也不想他死。
“别怕,小意。”谢诏吻着她,嘴唇很是冰凉。
“若是我没死,你就得心甘情愿留下来,与我成亲。”
翌日,早朝。
当值太监刚唱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谢诏便从百官中出列。
他躬身跪地,从容道,“臣谢诏,有本启奏——弹劾二皇子刘亦珩,纵容家仆为恶,更涉包庇纵容之实,其心可诛,其行难恕!”
话音未落,殿内便起了一阵骚动。众人望着脊背挺得笔直的谢诏,不由想起,数月前,他也是如此,跪在这大殿中弹劾平成王。可今非昔比,平成王到底只是陛下的弟弟,再受宠,也比不过流血骨血的儿子。
御座上的永泰帝目光微微沉下,移到刘亦珩身上。
刘亦珩没想到,谢诏这是冲着他来的,咬牙喊冤道,“父皇,冤枉。”
谢诏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陛下,微臣禀告,不过是张虎中最轻的一条。臣彻夜核查,发现张虎强占的二十亩良田,并非私占,而是受二皇子密令,转赠给了户部侍郎张启年——张侍郎正是二皇子母舅。而张启年去年曾密送二皇子十万两“孝敬”。于三月前强抢民女,一并送入二皇子府上,被抢的民女,经臣调查,其父原是河道监事,因弹劾过二皇子乳母之子贪墨河工款,才遭此报复。”
他话音刚落,二皇子刘亦珩疾言厉色道,“谢诏!你血口喷人!”他脸色涨得通红,神色在永泰帝的注视下,有几分惊惶,“张侍郎是我母舅不假,送礼是年节常例,而那民女分明是自愿入府,何来强占?你这是构陷。”
“自愿?”谢诏抬眼,目光如刀,“那民女之父此刻就在午门外,带着女儿被张虎家仆打断的腿骨,只求陛下验看。至于张侍郎所赠殿下的十万两,更是记在皇子府账房的‘采买’项下,单据此刻就在臣的折子中。”
他将折子高举过顶,内侍接过呈给皇帝。永泰帝越来越沉默。百官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不住瞟向刘亦珩。
二皇子此次,算是出局了。
永泰帝道,“谢卿所言,你可有话辩?”
刘亦珩的手紧紧掐着掌心,却想不出一句像样的辩解。他确实收了银子,甚至那民女之事,是他怕乳母哭闹,才让张虎“处理干净”——他原以为这些事做得隐秘,怎会被谢诏挖得如此彻底。
心中不由一沉,但到底还存着希冀,他是父皇的儿子,就是犯了错,也是小惩大诫。
吏部尚书王显忽然从百官出列,躬身道,“谢台令刚正,所言当有实证。但二皇子年轻,或有失察之处,还望陛下……”
“失察?”谢诏立刻反驳,声音更厉,“纵容家仆是失察,收受赃银是失察,构陷忠良亦是失察?王大人,若皇子仗着身份,视律法为无物,视百姓为草芥,那这‘失察’二字,岂不成了他们的免死金牌?”
王显被噎得脸色发白,再不敢多言。
永泰帝已看完折子,脸色铁青,却仍记得御医说的,不要动怒。
刘亦珩噗通跪倒,瑟瑟不敢出声。
永泰帝失望的闭上眼睛,手指在在龙椅上一搭义搭的。他并非失望二皇子犯下这些罪责,而且失望二皇子在谢诏面前,竟抵不过一回,就瘫倒在地。这样的软骨头,竟是他的儿子。当年他杀进宣政殿,有谁敢说他一句不是,有谁敢说他一句皇位不正。
那些敢说的人,坟头草都已经三米多高,青青黄黄不知多少回。
他的儿子,怎么就没继承他一星半点。
忽而他睁开眼睛,浑浊的眼中闪过精光,“传朕旨意,谢诏弹劾皇子,以下犯上,脱去官袍,关进御宪台中。”
众臣百思不得其解。
二皇子刘亦珩却几乎惊喜的跳起来,父皇果然还是向着他。
他还没高兴多久,永泰帝下一道旨意立即将他打入地狱,“二皇子刘亦珩收受贿赂,强抢民女,证据确凿,圈禁府中。”
他立时瘫软在地,晕了过去。
永泰帝嫌弃地看着他,命人将他拖了下去。
第56章 第56章逃
谢诏下狱一事太过突然,侯府众人猝不及防,刘金水感念谢诏的恩情,特意命一个小太监悄悄传话给在宫外等候的王珣,希望侯府等人早日得到消息,趁着陛下圣旨未下,想个法子转圜。
王珣命小厮回侯府递消息,自己仍旧等在宫外。
小厮匆匆回到侯府,紧接着便传到虞枝意耳中。她正在不急不缓地抄书,闻言,也并未露出慌张的神色,笔尖微微顿了一下,又落下笔去,“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传话的丫鬟见虞枝意如此平静,六神无主的心绪渐渐沉静下来。
她的心却不如自己表现出的那样镇定。
新写的几个字字迹潦草,破坏了整页纸字的工整。字迹已现出她乱了的心绪,如此便没有必要再继续写下去。她搁下笔,宝鹊顺手接过洗着笔,抬头望着丫鬟道,“你且过来,细细说给我听。”
小丫鬟依着小厮的传话重新说了一遍,浑然不知自己的慌张在无意中添油加醋许多。
闻言,虞枝意的眉头一点一点的隆起,谢诏是侯府的主心骨,若他倒下,侯府便会像被抽掉梁柱的屋子,轰然倒塌下去,而她们这群依附在侯府荣华富贵的人,也会在侯府的倒塌中一并摔到地面去。
因此,谢诏不能死。
他不仅不能死,还必须好好的。
可一颗名为“逃”的火种一点一点死灰复燃起来,谢诏失势,正是她逃离的最好时机。或许,她就是如此自私自利的女人。虞枝意道,“侯爷弹劾二皇子,或许书房中会藏着更为确凿的证据,我去侯爷的书房看看。”
她说这话,并非取信于丫鬟。而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加正当的理由去谢诏的书房。
小丫鬟显然信了它这套说辞,泪眼朦胧,仿佛重新有了主心骨。
虞枝意带着宝鹊,穿过连廊,行至谢诏书房门口时,她忽然驻足,看着紧闭的房门,分明没落锁,双手却像被禁锢一样,抬不起来,在谢诏编织的温柔情网中,自己束缚住了自己的手。
她吸了一口气,伸手推门。
门轻轻被推开了。
跨入书房内,虞枝意站在书房中央。她转动身体,环视整个书房。这里,她曾来过多次,可无论多少次,都没有今日这般令她紧张。因为紧张,她的胸腔里怦怦跳着,甚至感到一种头重脚轻的眩晕。
指尖因激动颤抖而发麻。
她开始在谢诏的书房中搜寻起来,一边搜寻,一边思索,以谢诏的性格会在哪儿藏着她的路引。案几上,花瓶中,一切能藏着东西的地方她都一一看过,却始终都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犹不死心,坐在谢诏的椅子上,视线,落在了书架上。因为惦记谢诏的藏书,书房中,第一个看得就是书架。她虽没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却也对书架上各种器物摆放
的位置记忆深刻。目光漫无目的的在书架上散漫开来,最终凝汇在视线正前方。
虞枝意伸手过去,抽出那本薄薄的书册,唰的一下翻开,手指拨弄着书页,一张轻飘飘的纸从书里滑落,掉在地上。她伸手捡了起来,如获至宝。
是她的路引。
她激动地头晕目眩,手里紧紧捏着这张纸,渐渐地,情绪平复下来,去看她的路引是被藏在何处。一页一页地细细看去,她忽然发现,这本簿册是个账本。
里面的数目大的骇人。
直觉告诉虞枝意,这或许能成为谢诏从大狱中出来的关键。想到这,她不由得将手中的簿册攥紧,直到攥出一丝褶皱,才慢慢松开手。这簿册,她不会藏私。
她会交给王珣,他一定有办法交给陛下。
可那时,她已经逃离京城。
她妥帖地将簿册与路引藏在衣衫中,故意装作失魂落魄的模样走出书房。
看她这副神情,侯府下人的心情也不由低落下来。
回到落雁居时,虞枝意仍有种恍若在梦中之感,一切都如此顺利,顺利的不可思议。她已经迫不及待,离开这儿了。
“宝鹊,宝鹊,将庆德叫来。”虞枝意低声吩咐道。
自谢诏向她求亲被拒后,落雁居中多了不少生面孔,出行时,也有许多人跟随。不论她做了什么,见了谁,都会有人与谢诏禀告。
若她与旁的男子多说一句,晚上都会极尽痴缠。
她烦不胜烦,他确有本变加厉的架势。
故而遇到这些事,她根本不愿与谢诏说,想逃离的想法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她越是想逃,谢诏就抓得越紧。密不透风的控制,将她紧紧与谢诏绑在一起,难以喘息。
她想知道,若是不借助谢诏的权势,这铺子能否开得下去。
谢诏再三询问下,发觉虞枝意是真的不愿让他帮忙后,只得作罢,但还是暗中命人关注此事。
等待几日,都不见县尉消息,虞枝意决定亲自上门一探究竟。通报后,县尉将其引至府衙内,满脸愁色道,“虞夫人,下官并未不受理此案,只是那金铺老板,背后之人,下官得罪不起,还请夫人见谅。”
“可否告知那人身份?”
县尉摇头,只说得罪不起。
虞枝意走出县尉,来到京兆尹。
可京兆伊仿佛早知她会来似的,也不接这个案子。
庆德已意识到此金铺老板背后势力非比寻常,惴惴不安道,“夫人,不若算了。”要说这京兆尹不认得他们夫人,他不信。可就算如此,对方仍不接这个案子,只能说明对方连自家夫人、侯爷也不放在眼里。
在他心里,谢诏已是顶大的官,若是连他家侯爷也不放在眼里,还不知对面是个什么身份。
虞枝意并没有灰心,反而沉下心来在家中看书。
谢诏已从王珣口中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见她看书,许久却没翻上一页,从背后抱着她道,“真的不需要我帮忙吗?”
虞枝意摇头,笑道,“却没想到,权势竟压人至此。”她的笑容,仿佛在自嘲,又仿佛在嘲弄谢诏。
谢诏以权势迫她,现在有了更大的权势压着,谢诏便不算什么了。
她原本想着,若是京城中有任何一官敢不惧权贵,她便能生出勇气,离开谢诏。
可不论是她也好,县尉也好,京兆尹也好,都只是畏惧权势的普通人而已。
/:.
看清她唇边的嘲弄,谢诏心中被刺了一下,抚着她的脸轻轻吻着。
就算这辈子虞枝意不能爱上他,他们也要这样纠缠。
虞枝意并未放弃此事,经过几日的打听,她终于弄清了那家金铺背后之人。原来是二皇子乳娘的儿子。
“原来是皇子。”她听着庆德打听来的消息喃喃自语道。
是了,论权势,还有谁比当今天子更大呢。这些皇子,是天子的儿子,自然也享着一样的权势。
“此事也并不难办。”谢诏也在一侧听着。
虞枝意转头看他,忽然想起了平成王那件事,“难道你想效仿平成王一案。”
“可二皇子终究是皇帝的亲儿子。弟弟到底隔着一层,也非陛下一母所出,故而陛下震怒,也只是震怒。若你效仿平成王一案,陛下只怕会怒极,剥了你的官袍,甚至于,将你处死。”
“你不怕死吗?”
“死有何惧。”谢诏轻轻抚摸着虞枝意的脸,“若是我死了,你便能离开了。”
虞枝意浑身震动起来,她以为掩饰的极好,却还是被谢诏看透。或许,她在谢诏面前根本不能掩藏任何心
思。
她怔怔地望着谢诏,她是想离开他,可也不想他死。
“别怕,小意。”谢诏吻着她,嘴唇很是冰凉。
“若是我没死,你就得心甘情愿留下来,与我成亲。”
翌日,早朝。
当值太监刚唱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谢诏便从百官中出列。
他躬身跪地,从容道,“臣谢诏,有本启奏——弹劾二皇子刘亦珩,纵容家仆为恶,更涉包庇纵容之实,其心可诛,其行难恕!”
话音未落,殿内便起了一阵骚动。众人望着脊背挺得笔直的谢诏,不由想起,数月前,他也是如此,跪在这大殿中弹劾平成王。可今非昔比,平成王到底只是陛下的弟弟,再受宠,也比不过流血骨血的儿子。
御座上的永泰帝目光微微沉下,移到刘亦珩身上。
刘亦珩没想到,谢诏这是冲着他来的,咬牙喊冤道,“父皇,冤枉。”
谢诏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陛下,微臣禀告,不过是张虎中最轻的一条。臣彻夜核查,发现张虎强占的二十亩良田,并非私占,而是受二皇子密令,转赠给了户部侍郎张启年——张侍郎正是二皇子母舅。而张启年去年曾密送二皇子十万两“孝敬”。于三月前强抢民女,一并送入二皇子府上,被抢的民女,经臣调查,其父原是河道监事,因弹劾过二皇子乳母之子贪墨河工款,才遭此报复。”
他话音刚落,二皇子刘亦珩疾言厉色道,“谢诏!你血口喷人!”他脸色涨得通红,神色在永泰帝的注视下,有几分惊惶,“张侍郎是我母舅不假,送礼是年节常例,而那民女分明是自愿入府,何来强占?你这是构陷。”
“自愿?”谢诏抬眼,目光如刀,“那民女之父此刻就在午门外,带着女儿被张虎家仆打断的腿骨,只求陛下验看。至于张侍郎所赠殿下的十万两,更是记在皇子府账房的‘采买’项下,单据此刻就在臣的折子中。”
他将折子高举过顶,内侍接过呈给皇帝。永泰帝越来越沉默。百官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不住瞟向刘亦珩。
二皇子此次,算是出局了。
永泰帝道,“谢卿所言,你可有话辩?”
刘亦珩的手紧紧掐着掌心,却想不出一句像样的辩解。他确实收了银子,甚至那民女之事,是他怕乳母哭闹,才让张虎“处理干净”——他原以为这些事做得隐秘,怎会被谢诏挖得如此彻底。
心中不由一沉,但到底还存着希冀,他是父皇的儿子,就是犯了错,也是小惩大诫。
吏部尚书王显忽然从百官出列,躬身道,“谢台令刚正,所言当有实证。但二皇子年轻,或有失察之处,还望陛下……”
“失察?”谢诏立刻反驳,声音更厉,“纵容家仆是失察,收受赃银是失察,构陷忠良亦是失察?王大人,若皇子仗着身份,视律法为无物,视百姓为草芥,那这‘失察’二字,岂不成了他们的免死金牌?”
王显被噎得脸色发白,再不敢多言。
永泰帝已看完折子,脸色铁青,却仍记得御医说的,不要动怒。
刘亦珩噗通跪倒,瑟瑟不敢出声。
永泰帝失望的闭上眼睛,手指在在龙椅上一搭义搭的。他并非失望二皇子犯下这些罪责,而且失望二皇子在谢诏面前,竟抵不过一回,就瘫倒在地。这样的软骨头,竟是他的儿子。当年他杀进宣政殿,有谁敢说他一句不是,有谁敢说他一句皇位不正。
那些敢说的人,坟头草都已经三米多高,青青黄黄不知多少回。
他的儿子,怎么就没继承他一星半点。
忽而他睁开眼睛,浑浊的眼中闪过精光,“传朕旨意,谢诏弹劾皇子,以下犯上,脱去官袍,关进御宪台中。”
众臣百思不得其解。
二皇子刘亦珩却几乎惊喜的跳起来,父皇果然还是向着他。
他还没高兴多久,永泰帝下一道旨意立即将他打入地狱,“二皇子刘亦珩收受贿赂,强抢民女,证据确凿,圈禁府中。”
他立时瘫软在地,晕了过去。
永泰帝嫌弃地看着他,命人将他拖了下去。
第56章 第56章逃
谢诏下狱一事太过突然,侯府众人猝不及防,刘金水感念谢诏的恩情,特意命一个小太监悄悄传话给在宫外等候的王珣,希望侯府等人早日得到消息,趁着陛下圣旨未下,想个法子转圜。
王珣命小厮回侯府递消息,自己仍旧等在宫外。
小厮匆匆回到侯府,紧接着便传到虞枝意耳中。她正在不急不缓地抄书,闻言,也并未露出慌张的神色,笔尖微微顿了一下,又落下笔去,“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传话的丫鬟见虞枝意如此平静,六神无主的心绪渐渐沉静下来。
她的心却不如自己表现出的那样镇定。
新写的几个字字迹潦草,破坏了整页纸字的工整。字迹已现出她乱了的心绪,如此便没有必要再继续写下去。她搁下笔,宝鹊顺手接过洗着笔,抬头望着丫鬟道,“你且过来,细细说给我听。”
小丫鬟依着小厮的传话重新说了一遍,浑然不知自己的慌张在无意中添油加醋许多。
闻言,虞枝意的眉头一点一点的隆起,谢诏是侯府的主心骨,若他倒下,侯府便会像被抽掉梁柱的屋子,轰然倒塌下去,而她们这群依附在侯府荣华富贵的人,也会在侯府的倒塌中一并摔到地面去。
因此,谢诏不能死。
他不仅不能死,还必须好好的。
可一颗名为“逃”的火种一点一点死灰复燃起来,谢诏失势,正是她逃离的最好时机。或许,她就是如此自私自利的女人。虞枝意道,“侯爷弹劾二皇子,或许书房中会藏着更为确凿的证据,我去侯爷的书房看看。”
她说这话,并非取信于丫鬟。而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加正当的理由去谢诏的书房。
小丫鬟显然信了它这套说辞,泪眼朦胧,仿佛重新有了主心骨。
虞枝意带着宝鹊,穿过连廊,行至谢诏书房门口时,她忽然驻足,看着紧闭的房门,分明没落锁,双手却像被禁锢一样,抬不起来,在谢诏编织的温柔情网中,自己束缚住了自己的手。
她吸了一口气,伸手推门。
门轻轻被推开了。
跨入书房内,虞枝意站在书房中央。她转动身体,环视整个书房。这里,她曾来过多次,可无论多少次,都没有今日这般令她紧张。因为紧张,她的胸腔里怦怦跳着,甚至感到一种头重脚轻的眩晕。
指尖因激动颤抖而发麻。
她开始在谢诏的书房中搜寻起来,一边搜寻,一边思索,以谢诏的性格会在哪儿藏着她的路引。案几上,花瓶中,一切能藏着东西的地方她都一一看过,却始终都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犹不死心,坐在谢诏的椅子上,视线,落在了书架上。因为惦记谢诏的藏书,书房中,第一个看得就是书架。她虽没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却也对书架上各种器物摆放
的位置记忆深刻。目光漫无目的的在书架上散漫开来,最终凝汇在视线正前方。
虞枝意伸手过去,抽出那本薄薄的书册,唰的一下翻开,手指拨弄着书页,一张轻飘飘的纸从书里滑落,掉在地上。她伸手捡了起来,如获至宝。
是她的路引。
她激动地头晕目眩,手里紧紧捏着这张纸,渐渐地,情绪平复下来,去看她的路引是被藏在何处。一页一页地细细看去,她忽然发现,这本簿册是个账本。
里面的数目大的骇人。
直觉告诉虞枝意,这或许能成为谢诏从大狱中出来的关键。想到这,她不由得将手中的簿册攥紧,直到攥出一丝褶皱,才慢慢松开手。这簿册,她不会藏私。
她会交给王珣,他一定有办法交给陛下。
可那时,她已经逃离京城。
她妥帖地将簿册与路引藏在衣衫中,故意装作失魂落魄的模样走出书房。
看她这副神情,侯府下人的心情也不由低落下来。
回到落雁居时,虞枝意仍有种恍若在梦中之感,一切都如此顺利,顺利的不可思议。她已经迫不及待,离开这儿了。
“宝鹊,宝鹊,将庆德叫来。”虞枝意低声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