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77节
  即便戴罪立功也是背叛主子,在皇帝心里落不得好,也不能直接弄死了。
  毕竟要弄死了,以后谁还愿意戴罪立功?
  不能弄死也不愿意放在眼前,皇帝自然要把人流放的。
  “想必是流放去南边,那地方常年潮湿又有瘴气,犯人流放过去十有六七都挺不过五年。”
  要是这人能挺过来,也是福大命大了。不过离得那么远,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谢池春又问:“那女子呢?要跟着他流放吗?”
  邵逸铭摇头:“那女子的身世没有问题,二哥的心腹肯定私下打听过,没有发现不妥才把人收了。大太监在宫外收了些可怜人,这姑娘的身世是真的,她愿意报答大太监主动接近此人,之后会改头换面离开京城,重新换个身份过日子。”
  她想做买卖,大太监就出钱,她想嫁人,大太监就给嫁妆,倒也不会怎么为难这个可怜的姑娘。
  谢池春心里感慨大太监是难得的仁义,居然在宫外救下这么多可怜人。
  邵逸铭却明白大太监是有私心的,这些人大多没有亲属,孤苦无依,只能依靠大太监,自然愿意听命行事,又心里感激,不会轻易背叛,是极好用的人手,也不容易泄露消息,或是身边人被拿捏住而反过来威胁到他。
  这么好的棋子,只要略施恩惠就行了,大太监何乐而不为?
  不过这种事邵逸铭没告诉谢池春,让她把人想得好一点也无妨,毕竟大太监虽然有私心,却确实救下不少人命。
  毕竟一个美貌的女子孤身流落在外,没人护着,下场只怕要极为凄惨了。
  邵逸铭找了个时间特意上门探望二皇子,后者冷笑道:“三弟来做什么,看我多可怜吗?”
  “我只是关心二哥,想来看看还缺些什么,免得那些见风使舵的会叫一个皇子过得不如外面的平民。”邵逸铭看着二皇子笑了笑,又道:“二哥恐怕也没料到会被心腹背叛,那人已经被父皇流放了。”
  知道那心腹被流放,二皇子还是恨不得把人碎尸万段,看见邵逸铭只觉得这个弟弟在嘲笑自己:“三弟也不必得意,大哥和我都被圈了,你也未必能入父皇的眼。”
  第90章 阳谋
  邵逸铭脸上的笑容不变:“这点二哥就不必替我来操心了,是我的便是我的,不是我的又何必强求?”
  二皇子并不觉得他能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讽刺道:“因为有三弟在,看我们两个兄长不都一个接一个倒霉了,很快就会轮到父皇了。”
  这话想必会从跟着邵逸铭的侍卫传到皇帝耳中,邵逸铭并不意外二皇子这时候都忍不住要给自己找麻烦:“二哥这话就不懂了,难道不是两位兄长做错事才被父皇圈进来反省,怎的就跟我有关系了?总不能以后二哥摔一跤,也得赖是我让你摔的吧?”
  这就太无耻了一点,总不能以后磕碰一下,或者生一次病都怪到邵逸铭的头上来。
  “见二哥的气色还好,我就放心了,以后再来探望。”
  邵逸铭施施然走了,二皇子气得要命,他聪明一世没想到轻易就毁在心腹手上。
  尤其这会儿还被一直看不起的邵逸铭上门奚落,二皇子更是受不了,气得后来都病了。
  邵逸铭还让纸研带着药材和大夫上门去给二皇子治病,二皇子不乐意却又起不来,最后只能让人灌药。
  二皇子认为邵逸铭不敢毒死自己,汤药里却放了半斤黄连,苦得他都要吐出来。
  这个睚眦必报的三弟,等他好了必然要想办法报复回去!
  谢池春对邵逸铭的小动作只觉得好笑,又有些担心:“皇上听到后会不会真觉得殿下不适合当储君?要那些大臣反对该如何是?”
  邵逸铭摇头:“不怕大臣反对,就怕他们一个都不反对,反倒叫父皇不高兴。”
  对上谢池春不解的神色,他解释道:“要所有人都不反对,一个劲拥立我做储君,那叫父皇心里怎么想?”
  他还没死呢,这些大臣就全偏向邵逸铭,心里哪里能舒服?
  谢池春叹气:“如今几个皇子里就余下一个,皇上心里还要忌惮吗?”
  皇帝不该着手开始培养这个唯一的继承人,不叫邵逸铭以后真登基的时候手忙脚乱什么都不会?
  邵逸铭苦笑:“若果父皇会跟姑娘这般疼惜我就好了。”
  谢池春握着他的手,想说皇帝不疼,她会加倍疼着邵逸铭。
  只是话到了嘴边,她红着脸怎么都说不出口,只紧紧握住邵逸铭的手了。
  谢池春就差没把心思写在脸上,邵逸铭哪里能看不出来,不由看着她缓缓笑了:“姑娘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以后就盼着姑娘多疼惜我了。”
  这话叫她一张脸更是通红,邵逸铭小心凑近了一点,见谢池春没有拒绝,这才低头吻上他惦记了许久的红唇,跟自己想像中一样的柔软和温暖。
  如同谢池春这个人一样,柔软得叫人恨不得揽在怀里好生怜惜,久久不舍得放开。
  她几乎要喘不过气来才被松开,倚在邵逸铭的怀里连耳根都红了。
  邵逸铭怕谢池春羞恼成怒,搂着人又回到正事上:“好在如今二哥被圈起来,姑娘看见的预知便不会再出现了。”
  谢池春深以为然地轻轻点头,终于能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了。
  宫里的皇帝听说邵逸铭上门去探望二皇子,后来见二皇子病了还特意让人送上药材和大夫,还敲打二皇子府里的下人不能怠慢了主子,皇帝摸着胡子笑道:“老三是个实心眼的,对两位兄长都算恭敬关心,可惜了。”
  可惜这命格实在不怎么好,一直被人说是灾星。
  其实就像邵逸铭说的那样,实在太牵强了一点,总不能出现什么事都强硬扣到他的头上。
  以前皇帝是懒得说,毕竟儿子多,三儿子又不是最宠爱的,能有个背锅的,他也能省点心,很不必写罪己诏。
  偶尔有些大事就算了,连一点小事都怪到邵逸铭身上,确实有些过分了。
  大太监低着头没敢附和,明白皇帝只是随口说说,心里究竟是不是这样想的就未必了。
  其实皇帝就算不是这样想,有个愿意替他背锅的儿子在,确实能轻松一点,何乐而不为?
  皇帝却看了他一眼:“你平日不是都会给老三说几句好话,今儿怎么不说了?”
  吓得大太监连忙扑通跪下:“皇上明鉴,因主子心善,才容奴才非议几句,以后是万万不敢了。”
  这话听得皇帝笑了:“你这老奴胆子还是这般小,不过该说的时候也要开口,不然朕自言自语的可就要寂寞了。”
  很多事皇帝不敢跟大臣说,免得他们多想,背后不知道还要做多少事。
  宫里的太监都只能依附皇帝而活,他们背后没有家族,又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皇帝还是很放心跟他们抱怨几句的。
  尤其大太监跟着他许多年了,在皇帝心里是心腹之中的心腹。
  他之前听大太监给邵逸铭偶尔美言一两句,确实是有理有据,并不是偏帮偏袒。
  如今皇帝也是随口一说,倒是把大太监吓得脸都白了。
  “行了,赶紧起来,让夏御医给后宫嫔妃都诊脉,他亲自去。”
  除了夏御医,其他人皇帝是信不过了。
  太医院接到皇帝的口谕,夏御医的神色很平静,似乎一开始就猜到皇帝的心思。
  其他御医佩服得很,夏御医不愧是伺候皇帝多年的,性子稳得很,从容不迫带着御医们开始给后宫嫔妃们一一把脉。
  他一个人把脉后还让其他御医上手,所有人得出的结论一样才继续下一个,端的是极为谨慎,也没对自己过分自负。
  皇帝听后十分满意,后宫查完有两个小才人也是假怀孕。
  她们起初以为是真怀孕还十分欢喜,后来知道是假的,跟柔嫔一样,吓得花容失色。
  两人一直主动巴结柔嫔,时不时去她寝宫坐一会,吃用了不少东西,估计药就下在里面,于是她们也跟柔嫔一样了。
  这样证明柔嫔很可能是不知情的,毕竟要知道怎么会给另外两人机会?
  可是杀头的大罪,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出现破绽。
  皇帝轻轻叹气,叫人厚葬了柔嫔,倒是没对她的家里人随意下手,而是让凌九先查清楚了。
  除了宫女之外,柔嫔的家里人确实并不知情,还因为女儿怀孕而十分欢喜,如今就相当悲痛了。
  好在皇帝没追究,他们才算是逃过一劫。
  但是皇帝没打算放过皇甫家,一而再再而三挑衅他,这次是打算连根拔起了!
  这个家族枝叶繁茂,拔起来就连带着不少贵人也被牵连。
  贵人们恨死皇甫家了,以前有多巴结,如今就恨不得把人撕了。
  谢池春听说后只唏嘘,这些人巴结的时候只想着好处,如今皇甫家倒了连累了他们,便又怀恨在心,悔不当初。
  只想要好处却没料到失败的后果,这些人也是活该了!
  皇帝一抓就抓了一串,谁来求情都不行。
  邵逸铭安安静静呆在府里陪着谢池春,不见客也不进宫求情,仿佛置身事外。
  皇帝却把他召进宫来询问:“老三觉得此事要怎么解决,毕竟牵连甚广,若是继续查下去,估计京城的贵人们都要扯进来了。”
  要一些小门户就算了,皇亲国戚也牵扯进来,皇帝就有些苦恼了。
  邵逸铭皱眉道:“这些人背着父皇跟皇甫家有牵扯,原本就是不对,要是这样轻轻放下了,以后再有跟皇甫家一样的,他们依旧会主动过去联姻有牵扯,到时候难道又跟父皇求情,叫父皇轻轻发落吗?”
  他们不知道悔改,就因为跟皇帝有点亲戚关系就肆意妄为,如今搬起石头砸到脚才知道疼,又来哭喊着求情,要轻轻放下了,他们以后还敢如此!
  皇帝摸着胡子的手一顿:“老三的意思是该狠狠发落,叫他们知道悔改了?但是牵扯太广了,所有人弄进来,大理寺只怕要放不下的。”
  邵逸铭又摇头:“所有人都抓了,只怕要伤了父皇的颜面,毕竟在天子脚下出了这么多罪人,京城之外不知情的还要误会京城大不如以前。倒不如让这些家族交出一个罪首,此事便能了结。”
  只要交出一个人就能结束,这么好的事那些人绝不会拒绝的。
  但是要交出谁,谁又乐意被交出去?
  皇帝挑眉看着这个三儿子,似乎第一次发现邵逸铭的聪慧。
  不必亲自动手,就能让这些家族内里狗咬狗,即便最后能撕咬出一个人推出来顶罪,整个家族不复以前那般团结了。
  如此轻易离间的手段,确实妙得很,又算得上光明正大的阳谋,那些贵人拒绝不得,就只能咬牙答应下来。
  “很好,就按照老三的意思去办。”
  皇帝发了旨意,有人欢喜有人忧,他是丝毫不管的,只等着他们交人。
  不少贵人们得知是三皇子的主意,把邵逸铭恨得要命,却又觉得要不是这个法子,他们可能整个家族都要赔进去,于是对他是又爱又恨了。
  邵逸铭可不管这些人的爱恨,京城乱糟糟的,他索性带着谢池春去京郊的庄子游山玩水。
  里面有个湖,两人可以泛舟,单独说说私密话,也不必害怕被人听见,不知道多惬意。
  厨房送来的点心用炉子热着,不必怕凉了,谢池春吃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叫她欢喜得眯起眼。
  见她高兴,邵逸铭自然欢喜,挥手就赏赐了厨房,叫他们多用心伺候谢池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