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78节
  第91章 满意
  两人足足游玩了半个月,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了。
  各家交出的人五花八门,有嫡系的,有旁支的,也有心腹,反正算是给皇帝一个交代。
  皇帝也信守承诺,并没有继续追究,还把原本捉的其他人都放了,只把每家交出来的人关起来仔细盘问。
  他们也不想想,交出来的自然不是无名之辈,因为害怕皇帝不满意。
  这些人知道得可不少,虽然每个家族只有一个人,但是仔细盘问就能问出不少事来。
  二太监简直忙得脚不沾地,却十分欢喜得了个大差事,每天兴致勃勃去审问,倒是真问出不少事来。
  他整理成册呈上,皇帝看了两页就气得心口疼。
  这些家族私底下的龌蹉事可真不少,还有贿赂官员,有巴结皇子,也有陷害皇子的。
  不用说,巴结的是大皇子和二皇子,被陷害的就是可怜的邵逸铭了。
  他灾星的名声也是这些家族派人私底下传出来的,背后有大皇子的手笔,也有他们自己的心思。
  他们为了讨好大皇子,不就只能跟三皇子过不去了?
  谁想到后来大皇子被圈了,这辈子很可能出不来,三皇子反倒渐渐入了皇帝的眼,还得了一两件差事甚至办得不错?
  不过一看邵逸铭的名声是这些人私底下弄出来的,皇帝就生气得不行,觉得自己被人愚弄了。
  他恨不得把这些家族再清查一遍,指不定能查出更多的东西,可惜他之前说过交人就放过,如今出尔反尔也不好。
  于是皇帝又把邵逸铭叫进来商议,还把那些东西给他看了:“以前是朕误会老三了,原来这些人在背后的小动作如此多,老三打算怎么办?”
  邵逸铭看了两眼就明白,笑着放下道:“这些已经过去了,如今父皇对儿臣有改观,他们做的事算是失败了,实在没必要再计较。再说他们已经交出一个人,父皇也不好反悔,毕竟父皇一言九鼎,很不必为这些人坏了名声。”
  皇帝最爱惜自己的名声,听着邵逸铭不再追究,还体贴为他着想,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老三想得周到,就这么办吧。只是这些人以后不能重用,该收回来的朕也不会手软。”
  得了好处还要抹黑他的儿子,就算皇帝以前有多不重视邵逸铭,如今是不一样了。
  膝下几个儿子,最看好的大皇子和颇为喜欢的二皇子都圈起来,皇帝对他们两个失望至极,四皇子又过继出去,如今只剩下邵逸铭了。
  皇帝还以为因为只余下他一个,邵逸铭会表现自得起来,谁知道跟以前没什么两样,还是不爱出门也不喜欢管事,跟朝臣并不怎么来往,还是独来独往的样子,叫他微微摇头。
  这样下去,他就算有心把老三扶起来,也要费劲一些。
  不过邵逸铭要是比皇帝还主动,他心里也不得劲了。
  皇帝想起那两个没出息的儿子忍不住叫大太监送来一壶酒,大太监还体贴送上满满一桌下酒菜,叫皇帝不知不觉喝了不少酒水,有了几分醉意:“想朕英明一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那两个儿子叫他太失望了,明明用心培养了,却变成如今这个模样。
  大太监安慰道:“皇上忙于政事,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万民安居乐业,身外小事自然无法顾及。”
  皇帝微微颔首,儿子肯定是被后宫妇人带坏了,并不是他的过错,这才安心睡下。
  只是他最近睡得不大好,又不敢叫后宫的人来侍寝,还是大太监送来安神香点上才能睡一会儿。
  没能睡够,皇帝的脾气是越来越坏,早朝的时候就一连发落了几个官员,叫大臣们心惊肉跳。
  皇帝叫夏御医来把脉,只道心火太旺才夜里睡得不好,用了几天安神的汤药,却作用不大。
  小夏御医私下跟邵逸铭透露风声:“皇上骤惊骤怒几回,底子不如以前,加上心火旺不能下重药,夜里无法安眠。”
  人要睡不好,自然也就没胃口吃不下,长久下去,再是厉害的人都要受不住。
  夏御医有些担心皇帝这样下去,身体会渐渐虚弱,这是叫邵逸铭心里有个准备了。
  邵逸铭点头:“多谢夏御医提醒,我知道了。”
  他只说知道,却没吩咐什么,小夏御医完全摸不着头脑,还以为三皇子会交代些什么。
  回去后夏御医一听只颔首,仿佛在意料之内,叫小夏御医越发迷惑了。
  听他问起,夏御医才叹道:“三皇子很不必做什么,事情就能如此下去,何必画蛇添足?”
  邵逸铭真对皇帝做什么,总会有蛛丝马迹留下,被人察觉后就是个极大的把柄了。
  要送到皇帝面前,他这个三皇子跟两个兄长就没什么区别,甚至下场要惨一些。
  只要按照如今的情况,皇帝怕是会渐渐衰弱下去,成年的皇子就剩下三皇子,皇帝也有培养邵逸铭的意思,他很不必冒着被人扣下不孝的帽子去动手,顺其自然就足够了,所有的一切都只会属于邵逸铭这个唯一的赢家。
  小夏御医这才恍然,感觉自己把邵逸铭想得太坏,皇帝再对他不好,终究也是亲生父亲。
  夏御医笑笑没接话,邵逸铭未必真是因为孝顺,只是不希望自己手里多这样一个污点,又叫谢池春知道心里不快罢了。
  邵逸铭对谢池春实在太重视了一些,想必这位谢姑娘以后会成为三皇子身边最重要的人。
  夏家卖了个好之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夏御医依旧用心调配汤药和安神香,务必让皇帝能多睡一会,精神头能好一点。
  换了几个汤药,皇帝终于能睡上两个时辰,就是胃口依旧不怎么样,吃得越来越少,急得大太监满头汗,一个劲敲打厨房变着花样多做不同的饭菜送来。
  皇帝看着身边人的用心,脾气倒是好了那么一点点。
  邵逸铭更是带着谢池春去京郊亲自采了野果,用糖裹上后放凉,果子晶莹透亮,看着就新鲜可口。
  皇帝用了两颗,感觉十分开胃,比平日多吃了几口,叫大太监摸着眼泪十分欢喜。
  “老三有心了,这东西可不常见。”
  野果虽然多,这种却是在深山里面,是邵逸铭亲自去摘的。
  就连谢池春也跟着进去,听闻就是她指路找到的。
  好好一个先知居然用在这里,皇帝又是无奈又是欢喜。
  他原本还担心有谢池春这个先知在,邵逸铭能做的事就多了去,如今只为自己做这么点小事才出府,皇帝这才放心下来。
  自然也有御史送上密折,认为夏家跟三皇子来往密切,如今小夏御医隔三差五上门就是最大的证据。
  皇帝不以为然,毕竟小夏御医他是见过的,人没什么城府,是个药痴,医术尚可,给谢池春请平安脉又是自己的口谕,夏家一丝不苟坚持下来,就算刮风下雨都没断过,倒是个实心眼的。
  御史这话就没道理了,上门请平安脉就是来往密切了?
  那些贵人以前请宫里的御医过去,每天请一两回都是有的,怎么就不说他们来往更密切了?
  没事找事的,皇帝本来就不舒服,自然脾气收不住,把胡说八道的御史给发落了,又让凌九查了御史。
  这一查就发现御史的地窖里居然藏着不少金子,必定是受贿了。
  皇帝又气了一回,这次气得心口疼,直接晕了过去。
  大太监吓得要命,扶着皇帝平躺后立刻请夏御医过来,用针刺后才叫皇帝慢慢醒过来。
  见两人满脸担忧又惊惶,皇帝摆摆手:“人老了,不能不认老,气一气就浑身难受。”
  他感觉浑身没力气,便转头吩咐:“让老三进宫来帮忙处理朝政,朕打算歇两天。”
  皇帝就算不愿意歇息都不行了,如今头疼得很,一坐起来就头晕目眩的。
  邵逸铭很快进宫,先来探望皇帝,见他的面色苍白无血色,赶紧劝着人重新躺着歇息,再把折子都搬到侧殿去看了一遍。
  把最重要又急着处理的先挑出来,然后是次等重要的。
  等皇帝睡一觉醒来,邵逸铭就跟之前一样简单把事情说了,让他口头批阅。
  “儿臣原本想着父皇养病不好劳心,只是儿臣从来没处置过这些,实在拿不准主意,倒不如把重要的挑出来叫父皇决定,小事让儿臣来处理。”
  皇帝只需要躺着,闭上眼睛来听就是了。
  邵逸铭把事情分了轻重,重要的率先挑出来,简洁明了说一遍,比皇帝亲自看要省事得多了。
  皇帝简单回几句,邵逸铭就能复述出意思来,代笔批阅。
  一个说一个听,一个上午就把折子都看完了。
  至于那些没内容的请安折子,邵逸铭索性让大太监叫上几个小太监搬过来,叫皇帝听着唱名就好。
  “好歹是这些大臣们的心意,儿臣不好埋没,折子上却没什么大事,很不必叫父皇劳神。”
  邵逸铭这样既不会得罪那些没什么大事却上请安折子的臣子,起码唱名能叫皇帝记得是谁送折子上来了。
  那些花团锦簇的字句,皇帝闲暇时候叫大太监念上两本,也算是打发时间了。
  他办事是越快越好,尤其很得皇帝的欢心。
  皇帝原本还担心邵逸铭擅自做主,有些事没做好就麻烦了。
  如今一看他果然谨慎,还十分谦虚,端的是八面玲珑又周到,皇帝心里便满意得很。
  第92章 劝不住
  邵逸铭还亲自敲打御厨,叫他们不敢怠慢,皇帝就算没胃口,每天的饭食依旧需要多用心思才行。
  今天皇帝不喜欢,明儿就想新菜式送上来。
  御厨们苦哈哈的,绞尽脑汁想新菜式,也有翻箱底看看有没能用的。
  皇帝看着变着花样的菜肴,耳边听着大太监打趣御厨们每天使出浑身解数,只盼着他能多用两口。
  “不然御厨们又要跟奴才诉苦,说三皇子去厨房门口盯着他们,一个个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大太监这话叫皇帝笑了:“老三也是,吓唬这些御厨们做什么?”
  不过没邵逸铭亲自去敲打,这些御厨们未必能如此用心。
  而且他只站在门口没进去,自然是不希望打扰御厨们发挥的。
  “这些老油条一个个按照规矩,宫里每天的饭食都差不多,朕吃了几十年也是有些厌了。”
  如今倒好,硬生生被邵逸铭逼得做出不少花样来,皇帝就算没胃口,看着色彩鲜亮的饭食也愿意尝一口。
  每样菜尝一口,算下来也就不少了。
  大太监看得欢喜,见皇帝放下筷子实在吃不下去,立刻让人撤掉饭食,送上清茶。
  皇帝拿着清茶,挥手让一个才人过来念一念诗句当作消遣。
  见娉娉婷婷的小才人行礼后就乖乖站在榻前念着,声音温温柔柔的,眼神只往皇帝身上飘,大太监很是看不上眼。
  皇帝如今还在养病,这些小蹄子倒是一心想扑到他身上去,一点都不知道体贴。
  不过大太监还是识趣退下,免得坏了皇帝这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