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等到第二日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内官监领赏钱时,管事的公公却难得一副恭敬的模样,呈上一个木匣。荷花姑娘,您清点一下,这是摄政王殿下说给您的赏赐*。
她诧异,她以为所谓的赏赐不过是例行的两贯赏钱,谁知却是这么个精贵的木匣模样。她小心打开,却被其中光芒刺得手一抖,匣子也险些滚落在地面。她看着匣中摆放整齐的金锭,还有数张面额巨大的银票,甚至其中还盛放了几枚她虽认不出却也知价格不菲的宝石。
奴婢奴婢哪里应得这么贵重的赏赐?李公公这是不是弄错了什么?
在这油水宝地坐了许多年,李公公仍是一副笑眯眯波澜不惊的模样,千真万确,这就是摄政王殿下亲点了给您的赏赐,咱家哪里敢出什么差错。没等她反应过来,他又道,还有件喜事,摄政王亲批提前放您出宫,您今日便可以出宫了。
什么?!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恭喜您啊夏姑娘,右监门卫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您领了令牌就可以出宫。
直到抱着木匣行囊,走在出宫的宫道上,夏荷花才真的有了两分真切感她真的自由了。她知道,单凭自己昨天做的事,受不起如此贵重的赏赐。
她有一个秘密。
【作者有话说】
我也很想赶紧把这卷写完【赶工中】
148浮屠两面(下三)
◎那些欲望与哭嚎,荣光与屈辱,自此都与她再无关联。◎
夏荷花有一个秘密。
她人生这二十多年,乏善可陈,儿时在边陲日复一日地劳作,年岁稍长后就入了宫,继续日复一日没有尽头地浣衣。她的一生似乎也如这般,一样就能望到头。
只有这一件事,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奇遇。
她在浣衣局洗了十年衣服,平日根本没有在皇宫内四处走动的机会。之所以识得去西苑的路,只是因为她的确去过。
她向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爱在宫内钻研经营,对宫内消息并不灵通,更不知宫墙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而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在浣衣局的僻静处,她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正准备放松休息时,有身着玄衣的人,身形几近融入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边,递给她一个食盒,请她送给西苑一个被软禁的人。
而他们的衣着与那天在灵堂遇见的人一样,领口有着繁复烫金暗纹。
她生性胆小,不愿多招惹是非,出于本能想要拒绝。
但那人当即给出了让人难以拒绝的价码,是她一生难以企及的数字。为了表示诚意,一小枚金砖立刻就拍入了她的掌心,色泽金黄手感冰凉,的确是不掺水分实实在在的黄金。
赤裸裸的诱惑让她难以拒绝,但更重要的是她知道,此人定然来历不凡她并没有拒绝的资格。西苑里软禁的自然都是犯了事的罪人,与罪人私通,这样的罪名她承担不起。而她已经知晓了秘密,若是她不答应,这个人自然也不会让她有把此事说出去的机会。
再三权衡之下,她答应了这个委托。
那人轻巧地告诉她,路上已有人打点过,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与路线前去,便不会遇上守卫。她只需要将东西送到再拿回。唯一的要求便是,不要与去探望的那人多言,更不许多说自己的来历。
递给她的食盒她也曾看过,那人对此全然无所谓竟然真的只是简单的饭菜与一些银两。
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提起食盒上了路,一路上确实如那黑衣人所说,路上都被打点干净,畅通无阻。西苑内尽是荒僻的院落,比冷宫好不了多少,一轮凄清冷月下,青苔藤蔓攀满颓圮宫墙。她按照地址来到其中一个偏僻的院落,果然有一处墙面已然倾塌,只有半面宫墙西苑终归只是软禁之地,并没有做成监牢样式。毕竟跑得出这个院落,也跑不出这九重宫阙。
她拿起墙砖叩了叩墙面。
很快就有一个小小的头探了出来,她似乎是努力攀爬到墙面上借着月光看去,不过约莫十岁的模样,有着一双琥珀色的明亮眼瞳,如同盛满的月光。和那双贵气眉眼不同的是她身上的都是尘土,与她的气质格格不入,眼角甚至还蔓开一片淤青。
你是什么人?她神情警觉,倒也没有惧怕。
受人所托,给你送东西。她简单回答,将食盒递给女孩。
谁托你送来的?女孩警觉地盯着食盒,没有接过。
那人也没告诉我他是谁。这倒也是实话。
对方似乎也非常识时务地不再追问,她接过食盒打开,对里面的东西看起来颇为诧异,而在简单检查了一下食物之后,她便拿起筷子很快吞咽起来。
这些饭菜在送来的时候早已经冷掉,她也毫不在意,风卷残云般清扫餐盘的模样与其周身贵气格格不入。夏荷花远远看着,也知道这个女孩平日在西苑必然是忍饥挨饿,还会受人虐待。而让她来送饭的人也是思虑周全,饭菜是为了不让她挨饿,而那些银两,则是留给她让她打点那些看守的侍卫,让他们不要为难她的。这正是被软禁的人最需要的东西。
此后一段时间,她与这个女孩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每隔两日就送来饭菜,安静地等候她吃完拿回餐盒,两个人彼此都没有提起自己的身份,谁也没有多问,只在同一轮明月下沉默相对。
直到有一日,等她来时,西苑的宫殿内空无一人,她只在平时来送饭的那座断壁残垣的角落,发现了一小包仔细包起的碎银。而那名黑衣人,也没有再来过。
三日后,她睡前发现自己的妆奁内整齐地放了三枚金锭,泛着璀璨亦冰冷的光泽,吓得她手中的簪子差点滚落在地,只敢偷偷把这些金锭藏入床角自己藏钱的角落里。
夏荷花素日里并不关心宫中消息,而这件事后她却四处打听,终于从宫内消息灵通的宫女那儿打探到之前西苑软禁的女孩,原是宁王叶珣的独女,昭平郡主叶晨晚。
堂堂郡主怎么会在西苑被软禁起来?
宫女却讳莫如深地摇头,只说这事或许与前朝有关,似乎是边境出了些意外,宁王叶珣私自出兵,她的独女也被朝廷当做人质软禁起来。其余的,便不是她们这些小宫女能知道的事了。
这件事从此被她藏到心底,未曾与任何人提起。哪怕她后来知晓,曾经的昭平郡主,后来的宁王,便是宁昭之变的始作俑者,而今的摄政王。她们不过是这样一点浅薄的缘分,难道就因为曾经给她送过东西,就能攀上宁王的高枝?夏荷花从来不做这样的白日梦。
况且她也是受人所托,那不知来历的黑衣人结清了报酬,自己与她也算两不相欠。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也许这种事放在祭司面前,她会说命里因果种种,皆是环环相扣。可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不想去细究因果,只想在此刻更快一分逃离这座宫阙。
那道锁去她十年光阴的朱红宫门正缓缓打开。她提起裙摆,轻易就迈过门槛。那些欲望与哭嚎,荣光与屈辱,自此都与她再无关联。
越过深深宫墙,冬末初春的时节,阳光正好,还带着些微暖意。
白梨花簌簌如雪落,却飞不过这朱门高巍。
完。
城门外的菜口喧嚣,清晨正是赶集的时间,人来人往,热闹无比。一月前那一场战乱,似乎都融入进江南烟雨之中,了无痕烟。
猪肉,猪肉,今天刚宰的猪嘞肉摊前的屠户吆喝着展示挂着的新鲜猪肉。
这排骨肉多少钱一斤?夏荷花停在摊前,挑了块排骨。
二十文,这可是前排骨肉哩,姑娘。
其实在这宫中待了十年,她对外界的物价早已没有概念。不过二十文听起来怎么都不算贵,甚至比起十年前她入宫都还要便宜些。
好在她现在不缺钱,当即便打算掏出银钱买下这块排骨,这是却忽然听见背后的笑声,一个臂膀宽厚的中年人向着肉铺走来,二十文的排骨,咋突然这么便宜了?前些日子想买块猪肉,拿着银子都不一定买得到呢。
嗐,前些日子是什么情况你不晓得?老板看着走来的中年人,两人似乎是熟识,很快便攀谈了起来。他一边帮夏荷花把排骨剁开一边道,但凡哪家有点粮食,全被缴走当军粮去了,哪里买得到肉!就说再之前,想来卖点菜,不得好生拿钱孝敬孝敬那些官差老爷的?卖五十文一两都赚不了两个钱。不过现在嘛,这些官老爷要么被撵走要么被砍咯。他朝着城门方向努了努嘴,这不,城门上才挂着个新鲜的。那尸体还往下流油,比我宰的猪还肥。
周老五听见屠户这样说,心中了然,这便是前两日在菜市口被砍了头的安阳侯玄子恪。没想到旁边那个看上去颇为文文弱弱的姑娘却开了口,敢问一句,城门口那是什么情况?
她诧异,她以为所谓的赏赐不过是例行的两贯赏钱,谁知却是这么个精贵的木匣模样。她小心打开,却被其中光芒刺得手一抖,匣子也险些滚落在地面。她看着匣中摆放整齐的金锭,还有数张面额巨大的银票,甚至其中还盛放了几枚她虽认不出却也知价格不菲的宝石。
奴婢奴婢哪里应得这么贵重的赏赐?李公公这是不是弄错了什么?
在这油水宝地坐了许多年,李公公仍是一副笑眯眯波澜不惊的模样,千真万确,这就是摄政王殿下亲点了给您的赏赐,咱家哪里敢出什么差错。没等她反应过来,他又道,还有件喜事,摄政王亲批提前放您出宫,您今日便可以出宫了。
什么?!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恭喜您啊夏姑娘,右监门卫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您领了令牌就可以出宫。
直到抱着木匣行囊,走在出宫的宫道上,夏荷花才真的有了两分真切感她真的自由了。她知道,单凭自己昨天做的事,受不起如此贵重的赏赐。
她有一个秘密。
【作者有话说】
我也很想赶紧把这卷写完【赶工中】
148浮屠两面(下三)
◎那些欲望与哭嚎,荣光与屈辱,自此都与她再无关联。◎
夏荷花有一个秘密。
她人生这二十多年,乏善可陈,儿时在边陲日复一日地劳作,年岁稍长后就入了宫,继续日复一日没有尽头地浣衣。她的一生似乎也如这般,一样就能望到头。
只有这一件事,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奇遇。
她在浣衣局洗了十年衣服,平日根本没有在皇宫内四处走动的机会。之所以识得去西苑的路,只是因为她的确去过。
她向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爱在宫内钻研经营,对宫内消息并不灵通,更不知宫墙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而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在浣衣局的僻静处,她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正准备放松休息时,有身着玄衣的人,身形几近融入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边,递给她一个食盒,请她送给西苑一个被软禁的人。
而他们的衣着与那天在灵堂遇见的人一样,领口有着繁复烫金暗纹。
她生性胆小,不愿多招惹是非,出于本能想要拒绝。
但那人当即给出了让人难以拒绝的价码,是她一生难以企及的数字。为了表示诚意,一小枚金砖立刻就拍入了她的掌心,色泽金黄手感冰凉,的确是不掺水分实实在在的黄金。
赤裸裸的诱惑让她难以拒绝,但更重要的是她知道,此人定然来历不凡她并没有拒绝的资格。西苑里软禁的自然都是犯了事的罪人,与罪人私通,这样的罪名她承担不起。而她已经知晓了秘密,若是她不答应,这个人自然也不会让她有把此事说出去的机会。
再三权衡之下,她答应了这个委托。
那人轻巧地告诉她,路上已有人打点过,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与路线前去,便不会遇上守卫。她只需要将东西送到再拿回。唯一的要求便是,不要与去探望的那人多言,更不许多说自己的来历。
递给她的食盒她也曾看过,那人对此全然无所谓竟然真的只是简单的饭菜与一些银两。
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提起食盒上了路,一路上确实如那黑衣人所说,路上都被打点干净,畅通无阻。西苑内尽是荒僻的院落,比冷宫好不了多少,一轮凄清冷月下,青苔藤蔓攀满颓圮宫墙。她按照地址来到其中一个偏僻的院落,果然有一处墙面已然倾塌,只有半面宫墙西苑终归只是软禁之地,并没有做成监牢样式。毕竟跑得出这个院落,也跑不出这九重宫阙。
她拿起墙砖叩了叩墙面。
很快就有一个小小的头探了出来,她似乎是努力攀爬到墙面上借着月光看去,不过约莫十岁的模样,有着一双琥珀色的明亮眼瞳,如同盛满的月光。和那双贵气眉眼不同的是她身上的都是尘土,与她的气质格格不入,眼角甚至还蔓开一片淤青。
你是什么人?她神情警觉,倒也没有惧怕。
受人所托,给你送东西。她简单回答,将食盒递给女孩。
谁托你送来的?女孩警觉地盯着食盒,没有接过。
那人也没告诉我他是谁。这倒也是实话。
对方似乎也非常识时务地不再追问,她接过食盒打开,对里面的东西看起来颇为诧异,而在简单检查了一下食物之后,她便拿起筷子很快吞咽起来。
这些饭菜在送来的时候早已经冷掉,她也毫不在意,风卷残云般清扫餐盘的模样与其周身贵气格格不入。夏荷花远远看着,也知道这个女孩平日在西苑必然是忍饥挨饿,还会受人虐待。而让她来送饭的人也是思虑周全,饭菜是为了不让她挨饿,而那些银两,则是留给她让她打点那些看守的侍卫,让他们不要为难她的。这正是被软禁的人最需要的东西。
此后一段时间,她与这个女孩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每隔两日就送来饭菜,安静地等候她吃完拿回餐盒,两个人彼此都没有提起自己的身份,谁也没有多问,只在同一轮明月下沉默相对。
直到有一日,等她来时,西苑的宫殿内空无一人,她只在平时来送饭的那座断壁残垣的角落,发现了一小包仔细包起的碎银。而那名黑衣人,也没有再来过。
三日后,她睡前发现自己的妆奁内整齐地放了三枚金锭,泛着璀璨亦冰冷的光泽,吓得她手中的簪子差点滚落在地,只敢偷偷把这些金锭藏入床角自己藏钱的角落里。
夏荷花素日里并不关心宫中消息,而这件事后她却四处打听,终于从宫内消息灵通的宫女那儿打探到之前西苑软禁的女孩,原是宁王叶珣的独女,昭平郡主叶晨晚。
堂堂郡主怎么会在西苑被软禁起来?
宫女却讳莫如深地摇头,只说这事或许与前朝有关,似乎是边境出了些意外,宁王叶珣私自出兵,她的独女也被朝廷当做人质软禁起来。其余的,便不是她们这些小宫女能知道的事了。
这件事从此被她藏到心底,未曾与任何人提起。哪怕她后来知晓,曾经的昭平郡主,后来的宁王,便是宁昭之变的始作俑者,而今的摄政王。她们不过是这样一点浅薄的缘分,难道就因为曾经给她送过东西,就能攀上宁王的高枝?夏荷花从来不做这样的白日梦。
况且她也是受人所托,那不知来历的黑衣人结清了报酬,自己与她也算两不相欠。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也许这种事放在祭司面前,她会说命里因果种种,皆是环环相扣。可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不想去细究因果,只想在此刻更快一分逃离这座宫阙。
那道锁去她十年光阴的朱红宫门正缓缓打开。她提起裙摆,轻易就迈过门槛。那些欲望与哭嚎,荣光与屈辱,自此都与她再无关联。
越过深深宫墙,冬末初春的时节,阳光正好,还带着些微暖意。
白梨花簌簌如雪落,却飞不过这朱门高巍。
完。
城门外的菜口喧嚣,清晨正是赶集的时间,人来人往,热闹无比。一月前那一场战乱,似乎都融入进江南烟雨之中,了无痕烟。
猪肉,猪肉,今天刚宰的猪嘞肉摊前的屠户吆喝着展示挂着的新鲜猪肉。
这排骨肉多少钱一斤?夏荷花停在摊前,挑了块排骨。
二十文,这可是前排骨肉哩,姑娘。
其实在这宫中待了十年,她对外界的物价早已没有概念。不过二十文听起来怎么都不算贵,甚至比起十年前她入宫都还要便宜些。
好在她现在不缺钱,当即便打算掏出银钱买下这块排骨,这是却忽然听见背后的笑声,一个臂膀宽厚的中年人向着肉铺走来,二十文的排骨,咋突然这么便宜了?前些日子想买块猪肉,拿着银子都不一定买得到呢。
嗐,前些日子是什么情况你不晓得?老板看着走来的中年人,两人似乎是熟识,很快便攀谈了起来。他一边帮夏荷花把排骨剁开一边道,但凡哪家有点粮食,全被缴走当军粮去了,哪里买得到肉!就说再之前,想来卖点菜,不得好生拿钱孝敬孝敬那些官差老爷的?卖五十文一两都赚不了两个钱。不过现在嘛,这些官老爷要么被撵走要么被砍咯。他朝着城门方向努了努嘴,这不,城门上才挂着个新鲜的。那尸体还往下流油,比我宰的猪还肥。
周老五听见屠户这样说,心中了然,这便是前两日在菜市口被砍了头的安阳侯玄子恪。没想到旁边那个看上去颇为文文弱弱的姑娘却开了口,敢问一句,城门口那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