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陪着皇后在皇帝的后院待了这么多年,显然剪秋也猜度到一两分皇帝的偏好,年贵人那模样和性情,若皇上见了定是喜欢的。
宜修拿了块核桃糕,笑着对剪秋道:“你这聪明的也太外露了,吃两块核桃糕把嘴堵上些吧,也别把人家的心事都猜尽了。”
事实也正如剪秋所料,裕妃与年贵人显然相处的不错,胤禛第二次去裕妃那儿探望后隔天便翻了年贵人的绿头牌,接着同样是一连三天,同样赐了封号——华,从此她便成了华贵人。
宜修知道这个封号时还愣了下,第二天华贵人来拜见都没忍住多看了她们姐妹两眼,确定了年嫔那张脸才是前世的华妃,这才感慨命运的奇妙。
就不知道这个新鲜的华贵人得宠以后是继续做一个聪明人,还是会走上她姐姐的老路了。
宜修笑着看向下首的恪贵人和华贵人,再看向年嫔身后的吴常在,非常希望她们以后能为她带来更多的乐趣。
怀抱着这种思想的宜修在收到华贵人的礼物时深刻反省了一秒自己的行为,尤其是面对着对方亲手绣出来的,明显以她的五官创作出来的观音图,图上观音法相柔和舒展,慈悲之心溢于言表。
要不是两人没什么愁怨,宜修都要怀疑对方是专程拿观音图来讽刺自己了。
好在听了华贵人一通委婉高超的话术后,宜修还是放下心来。
原来是给我拍马屁来的,那没事了。
“你这孩子也忒懂事了,这绣图瞧着便知费了不少功夫,真难为你有心了。”
第390章 宜修68
到底还是收了年贵人这幅慈航圣母,一则这绣图确实漂亮,二则也是安她的心。
年贵人见皇后喜欢的神色不似作伪,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她是十分不想惹皇后不喜的,可惜毕竟是年府出来的,身上天然就带着年府的戳儿,第一天来请安的时候虽说她与年嫔摆明了不睦,却也怕各宫还是存在芥蒂,就如之前的齐妃娘娘。
“既然收了你的好处,本宫也该给你份回礼。”宜修见年贵人要起身推辞,对她摆了摆手,“坐下吧,不过是一句话,说不准你还要觉得不值。”
年贵人忙恭维道:“以娘娘的才识,臣妾若能得只字片语便受用不尽了。”
宜修也不管她是不是真这样想,只是笑道:“明哲保身这四个字的意思想来年贵人该明白的。”
说完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搁在了桌上。
年贵人愣了下,忙起身行礼:“多谢皇后娘娘教诲,臣妾告退。”
说完,带着婢女退了出去。
一旁的剪秋叫了人来收拾,又扶着宜修去了东暖阁,重新命人沏了茶,这才笑道:“娘娘倒没抬举错她,果然是个聪明人。”
“这宫里不聪明的本也不多。”
宜修呵呵一笑,“聪明在这宫里是有用,但却不是那么关键。你没听今儿我和她唠闲话,说起家里人,显见得她与家里父母兄妹还是很有感情的。现在瞧着自然是助力,可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层累赘。”
“娘娘不是提醒她了,到时候想来她能明白。”
“谈何容易,只怕到时候……”
宜修想起了上辈子的甄嬛,那时候固然菀菀类卿叫她心死,可甄嬛不还是愿意为了家族跪在皇帝脚下哀泣不已?
年家连着两辈子都是注定要倒的,这一世若真倒了,只会更快。偏年贵人是因着年羹尧的功劳入宫,听说她父亲和兄弟近来都托了年羹尧谋了差事,俨然是已经上了贼船。
不过说到底这事儿与宜修关系不大,甚至与入了宫的年贵人也没什么关系,如今只看眼下,年家形势一片大好,这也就难怪年嫔觉得她又行了。
年世兰自打妄图谋害福晋的事事发后,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被困在屋子里一辈子,她自是十分不甘心的。在年世兰看来,她分明是被福晋姐妹算计,就算她的确起了谋害福晋的心思,那也是被逼的。
若不是福晋刻意针对自己,甚至害死了她的孩子,自己也不会非要置福晋于死地。
还有那加了麝香的欢宜香……
桩桩件件她都记在心里,偏福晋那个女人就这么死了,成了她和皇上之间永远的心病。
皇上……皇上恐怕已将她忘了。
在年贵人侍寝的那个晚上,年世兰终于彻底对皇帝的爱死了心,但她却并不甘心从此像齐氏和费氏这样苟延残喘。
从前为了年家她不能自戕,如今年家既然起来了,她就更要活出个人样儿。
“你确定皇上今晚亲自去承乾宫了?”
年世兰坐在铜镜前,看着仍旧花容月貌的自己。宫里的嫔妃个个漂亮,若说明艳,齐妃、裕妃还有如今正得宠的年贵人,都是这一挂。
可她们身上都少了份年世兰那种夺目争辉的气场,这种气场即便她被幽禁多年也没消散。她知道,皇上最喜欢的,恰是她这一种与众不同之处。
从前也好现在也好,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终究她年世兰是无可替代的。
“娘娘,这样是不是太危险了,若是伤着娘娘该如何是好?”
颂芝有些犹豫,还想再劝,被年世兰横了一眼就明白对方心意已决,她也只好闭口不言。
另一边承乾宫中因皇上愿意赏她体面心情不错的恪贵人正与皇上聊起儿时趣事:
“妾在家淘气惯了,有一回偷骑了兄长的马还得意洋洋说给了额娘听,谁知额娘扭头就告诉了阿玛,害得妾很吃了一顿苦头。”
胤禛正要玩笑两句,忽听外头有些吵嚷,眉头一皱正要询问,便见苏培盛和恪贵人的婢女走了进来,脸色俱有些古怪地行了礼。
“外头在做什么?怎地这般吵闹?”
听出了皇上语气里的不满,苏培盛腰弓得更低了些,声音也愈发和缓:“启禀皇上,是隔壁钟粹宫,突然走水了……”
“走水了?怎么会忽然走水?火势大吗?”
这下皇上自然是坐不住了,毕竟钟粹宫就在隔壁,他干脆去了院子里,果然隔着承乾宫的宫墙都能看见那边滚滚浓烟,只怕火势不小,再加上如今正值冬日,刮着西北风,反倒助长了火势,一时半会只怕还有的烧。
守值的侍卫到的很快,再有各处的太监们都拿着盛水的工具,到底没叫这火烧到别处。
一直忙活到天都擦黑了,才将钟粹宫的大火彻底熄灭。
皇上见状这才安心下来,又命人去调查此次失火的原因,接着还要统计钟粹宫这次大火损失的费用,以及最要紧的,安排人员住处。
胤禛心情复杂地看着此刻与钟粹宫众人站在一处的年嫔,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臣妾参见皇上。”
既然他在场,年嫔自然要带着她宫里其他人过来请安,等皇上叫了起,年世兰又看向方才带着西六宫众嫔妃赶来的皇后,也行了一礼:“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快起来吧,这次钟粹宫突发大火,年嫔和你宫中诸人都无事便好,内务府很快就会将钟粹宫修缮好。只是在此之前,这么些人该如何安排,还请皇上示下?”
宜修摆手叫起,扭头将这个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抛给了正出神的皇帝。
“宫里如今空着的宫殿还有几处?”
“回皇上景仁宫、永和宫和延禧宫都还空着,只永和宫是从前皇额娘的住处,她老人家之前说住了多年一时舍不得,便还叫暂且留着原样儿;延禧宫位置偏僻,东面靠着各色库房,人员来往颇为吵闹。倒是景仁宫地方好,宫殿不久前刚翻新,倒是个好去处。”
胤禛却盘着手串没有应,景仁宫自然不错,且还是他叫内务府派了匠人翻新的,为的却不是给年嫔她们居住。
“朕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年嫔,皇后方才的话你也听见了,你觉得朕该将你们安置在哪儿?”
第391章 宜修69
“臣妾等自然全凭皇上和皇后娘娘定夺。”
若要年世兰选,她当然是选景仁宫了。地方又好又尊贵,可惜没有从前那般的盛宠,多年幽禁生活到底还是教会了她一些东西,譬如此时皇上在听了皇后那一段话后仍旧犹豫不决,很显然是并不想将景仁宫分给她。
好在她这次的目的是要与皇上见一面,其他都是小节。
此时并不知道皇帝不给她住的真实原因的年世兰尚且还能保持理智,不忘伪装出一副温和无害的模样:“妾身子一向康健,倒是齐常在身子孱弱,只怕受不了延禧宫外头人来人往,求皇上给她分个清静些的地方吧。”
不得不说,她这样子对皇帝来说的确是有些新奇的。怀着一种可有可无的看乐子心态,皇上一口答应了下来:“既然你如此替她考虑,便让她搬去咸福宫和冯氏做伴吧。”
于是年嫔就带着费常在和吴常在住进了延禧宫,齐氏则被挪去了咸福宫。
不过人人都知道,迁宫只是一件小事,要紧的是,年嫔似乎,又要出山了。
宜修拿了块核桃糕,笑着对剪秋道:“你这聪明的也太外露了,吃两块核桃糕把嘴堵上些吧,也别把人家的心事都猜尽了。”
事实也正如剪秋所料,裕妃与年贵人显然相处的不错,胤禛第二次去裕妃那儿探望后隔天便翻了年贵人的绿头牌,接着同样是一连三天,同样赐了封号——华,从此她便成了华贵人。
宜修知道这个封号时还愣了下,第二天华贵人来拜见都没忍住多看了她们姐妹两眼,确定了年嫔那张脸才是前世的华妃,这才感慨命运的奇妙。
就不知道这个新鲜的华贵人得宠以后是继续做一个聪明人,还是会走上她姐姐的老路了。
宜修笑着看向下首的恪贵人和华贵人,再看向年嫔身后的吴常在,非常希望她们以后能为她带来更多的乐趣。
怀抱着这种思想的宜修在收到华贵人的礼物时深刻反省了一秒自己的行为,尤其是面对着对方亲手绣出来的,明显以她的五官创作出来的观音图,图上观音法相柔和舒展,慈悲之心溢于言表。
要不是两人没什么愁怨,宜修都要怀疑对方是专程拿观音图来讽刺自己了。
好在听了华贵人一通委婉高超的话术后,宜修还是放下心来。
原来是给我拍马屁来的,那没事了。
“你这孩子也忒懂事了,这绣图瞧着便知费了不少功夫,真难为你有心了。”
第390章 宜修68
到底还是收了年贵人这幅慈航圣母,一则这绣图确实漂亮,二则也是安她的心。
年贵人见皇后喜欢的神色不似作伪,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她是十分不想惹皇后不喜的,可惜毕竟是年府出来的,身上天然就带着年府的戳儿,第一天来请安的时候虽说她与年嫔摆明了不睦,却也怕各宫还是存在芥蒂,就如之前的齐妃娘娘。
“既然收了你的好处,本宫也该给你份回礼。”宜修见年贵人要起身推辞,对她摆了摆手,“坐下吧,不过是一句话,说不准你还要觉得不值。”
年贵人忙恭维道:“以娘娘的才识,臣妾若能得只字片语便受用不尽了。”
宜修也不管她是不是真这样想,只是笑道:“明哲保身这四个字的意思想来年贵人该明白的。”
说完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搁在了桌上。
年贵人愣了下,忙起身行礼:“多谢皇后娘娘教诲,臣妾告退。”
说完,带着婢女退了出去。
一旁的剪秋叫了人来收拾,又扶着宜修去了东暖阁,重新命人沏了茶,这才笑道:“娘娘倒没抬举错她,果然是个聪明人。”
“这宫里不聪明的本也不多。”
宜修呵呵一笑,“聪明在这宫里是有用,但却不是那么关键。你没听今儿我和她唠闲话,说起家里人,显见得她与家里父母兄妹还是很有感情的。现在瞧着自然是助力,可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层累赘。”
“娘娘不是提醒她了,到时候想来她能明白。”
“谈何容易,只怕到时候……”
宜修想起了上辈子的甄嬛,那时候固然菀菀类卿叫她心死,可甄嬛不还是愿意为了家族跪在皇帝脚下哀泣不已?
年家连着两辈子都是注定要倒的,这一世若真倒了,只会更快。偏年贵人是因着年羹尧的功劳入宫,听说她父亲和兄弟近来都托了年羹尧谋了差事,俨然是已经上了贼船。
不过说到底这事儿与宜修关系不大,甚至与入了宫的年贵人也没什么关系,如今只看眼下,年家形势一片大好,这也就难怪年嫔觉得她又行了。
年世兰自打妄图谋害福晋的事事发后,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被困在屋子里一辈子,她自是十分不甘心的。在年世兰看来,她分明是被福晋姐妹算计,就算她的确起了谋害福晋的心思,那也是被逼的。
若不是福晋刻意针对自己,甚至害死了她的孩子,自己也不会非要置福晋于死地。
还有那加了麝香的欢宜香……
桩桩件件她都记在心里,偏福晋那个女人就这么死了,成了她和皇上之间永远的心病。
皇上……皇上恐怕已将她忘了。
在年贵人侍寝的那个晚上,年世兰终于彻底对皇帝的爱死了心,但她却并不甘心从此像齐氏和费氏这样苟延残喘。
从前为了年家她不能自戕,如今年家既然起来了,她就更要活出个人样儿。
“你确定皇上今晚亲自去承乾宫了?”
年世兰坐在铜镜前,看着仍旧花容月貌的自己。宫里的嫔妃个个漂亮,若说明艳,齐妃、裕妃还有如今正得宠的年贵人,都是这一挂。
可她们身上都少了份年世兰那种夺目争辉的气场,这种气场即便她被幽禁多年也没消散。她知道,皇上最喜欢的,恰是她这一种与众不同之处。
从前也好现在也好,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终究她年世兰是无可替代的。
“娘娘,这样是不是太危险了,若是伤着娘娘该如何是好?”
颂芝有些犹豫,还想再劝,被年世兰横了一眼就明白对方心意已决,她也只好闭口不言。
另一边承乾宫中因皇上愿意赏她体面心情不错的恪贵人正与皇上聊起儿时趣事:
“妾在家淘气惯了,有一回偷骑了兄长的马还得意洋洋说给了额娘听,谁知额娘扭头就告诉了阿玛,害得妾很吃了一顿苦头。”
胤禛正要玩笑两句,忽听外头有些吵嚷,眉头一皱正要询问,便见苏培盛和恪贵人的婢女走了进来,脸色俱有些古怪地行了礼。
“外头在做什么?怎地这般吵闹?”
听出了皇上语气里的不满,苏培盛腰弓得更低了些,声音也愈发和缓:“启禀皇上,是隔壁钟粹宫,突然走水了……”
“走水了?怎么会忽然走水?火势大吗?”
这下皇上自然是坐不住了,毕竟钟粹宫就在隔壁,他干脆去了院子里,果然隔着承乾宫的宫墙都能看见那边滚滚浓烟,只怕火势不小,再加上如今正值冬日,刮着西北风,反倒助长了火势,一时半会只怕还有的烧。
守值的侍卫到的很快,再有各处的太监们都拿着盛水的工具,到底没叫这火烧到别处。
一直忙活到天都擦黑了,才将钟粹宫的大火彻底熄灭。
皇上见状这才安心下来,又命人去调查此次失火的原因,接着还要统计钟粹宫这次大火损失的费用,以及最要紧的,安排人员住处。
胤禛心情复杂地看着此刻与钟粹宫众人站在一处的年嫔,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臣妾参见皇上。”
既然他在场,年嫔自然要带着她宫里其他人过来请安,等皇上叫了起,年世兰又看向方才带着西六宫众嫔妃赶来的皇后,也行了一礼:“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快起来吧,这次钟粹宫突发大火,年嫔和你宫中诸人都无事便好,内务府很快就会将钟粹宫修缮好。只是在此之前,这么些人该如何安排,还请皇上示下?”
宜修摆手叫起,扭头将这个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抛给了正出神的皇帝。
“宫里如今空着的宫殿还有几处?”
“回皇上景仁宫、永和宫和延禧宫都还空着,只永和宫是从前皇额娘的住处,她老人家之前说住了多年一时舍不得,便还叫暂且留着原样儿;延禧宫位置偏僻,东面靠着各色库房,人员来往颇为吵闹。倒是景仁宫地方好,宫殿不久前刚翻新,倒是个好去处。”
胤禛却盘着手串没有应,景仁宫自然不错,且还是他叫内务府派了匠人翻新的,为的却不是给年嫔她们居住。
“朕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年嫔,皇后方才的话你也听见了,你觉得朕该将你们安置在哪儿?”
第391章 宜修69
“臣妾等自然全凭皇上和皇后娘娘定夺。”
若要年世兰选,她当然是选景仁宫了。地方又好又尊贵,可惜没有从前那般的盛宠,多年幽禁生活到底还是教会了她一些东西,譬如此时皇上在听了皇后那一段话后仍旧犹豫不决,很显然是并不想将景仁宫分给她。
好在她这次的目的是要与皇上见一面,其他都是小节。
此时并不知道皇帝不给她住的真实原因的年世兰尚且还能保持理智,不忘伪装出一副温和无害的模样:“妾身子一向康健,倒是齐常在身子孱弱,只怕受不了延禧宫外头人来人往,求皇上给她分个清静些的地方吧。”
不得不说,她这样子对皇帝来说的确是有些新奇的。怀着一种可有可无的看乐子心态,皇上一口答应了下来:“既然你如此替她考虑,便让她搬去咸福宫和冯氏做伴吧。”
于是年嫔就带着费常在和吴常在住进了延禧宫,齐氏则被挪去了咸福宫。
不过人人都知道,迁宫只是一件小事,要紧的是,年嫔似乎,又要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