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你别说,有时候我还真佩服她,若论这折腾劲,还是得年嫔,其他人总比她少了份血气和冲劲,你瞧,这不就又让她寻到机会了。”
宜修看完了戏,回宫正好吃上她的烤蜜薯。已经烤得流蜜的红薯自有种说不出的香甜口感,宜修挑了个大小适中的,也不让人剥,自己拿帕子包了,慢慢啃着吃,还不忘和剪秋她们分享。
“只可怜恪贵人,皇上方才回养心殿,我瞧着她小脸都有些青了,唉…这西北风果然冻人。”
剪秋只拿了半个巴掌大的小红薯在手里慢慢剥着,听皇后提起年嫔眼中有些担忧:“娘娘,年嫔的性子,若她真的复起奴婢怕她……”
“以她的性子若真再复恩宠,定是要将这后宫搅个天翻地覆才肯罢休。”
宜修说起来就不必顾忌了,吃完了最后一口,剪秋连忙将自己手里剥好的递了过去,宜修也没注意,嘴上说着话,手上就接来:“这不也挺好?后宫就是要斗得百花齐放才好。不过咱们这些人到底老了,我瞧着便是欣嫔都不大兜揽皇上了,这怎么行?”
“年嫔乐意折腾就叫她折腾去,等明年开了春我还要向太后和皇上再提一提选秀的事,现在这三四个还是少了,如何能伺候好皇上?必得多多遴选那些才貌双全的充盈后宫才好。”
并不知道皇后要给她们几个为数不多有上进心的员工多选一些同事的两人再有了年嫔的加入后,果然比之前积极,皇上翻牌子的次数也多了不少。
如此等翻过年到了二月份,随着平安诞下一子的欣嫔晋位欣妃,一并还有年嫔得了封号珍,从此便称珍嫔。
至于两位新宠贵人,到底还是华贵人运气更好,新年里怀了身孕,也跟着欣妃一道,升了华嫔,这个月初就搬去景仁宫了。
如此争宠的倒都住去了离养心殿更远的东六宫,西六宫可真成了养老之所。
等宜修带着裕妃和懋嫔忙完了弘时大婚,终于有闲工夫准备吃点瓜了,就忽然得了个大雷:
今日众人给她请了安,路上齐妃似是与珍嫔、恪贵人起了争执,不知怎地恪贵人竟倒在了地上,要命的是,她竟然见红了!
“恪贵人?不是华嫔?”
宜修先是一愣,等见剪秋点了头这才确定自己没听错,只好任命的派人备下步辇:“齐妃和珍嫔如今在哪?皇上那儿通报了吗?”
“都在恪贵人住的承乾宫了,听说齐妃当时就想走,却被珍嫔拦着死活不让,最后两人还是纠缠着都去了承乾宫。”
剪秋跟着步辇,说话仍不见喘气:“此事奴婢方才命人前去养心殿通报了,只不知皇上是否会去。”
“既然此事有可能是人为,又牵涉到有子的一宫主位,皇上是必要过问的。”
宜修说完便不再言语,只坐在步辇上闭目眼神,等到了地方,一进去便听见女子的哭嚎,宜修便猜到事情不好,果然她一进内室就见恪贵人披散着头发两眼通红地看向不知所措的齐妃,室内气氛一时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齐妃见她进来,直入见了救苦救难的菩萨,连忙闪身到她跟前:“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原本站在一旁看戏的珍嫔自然也甩着帕子过来行礼,宜修都叫了起,这才看向床上的恪贵人,便见她眼里似有幽怨,但触及到宜修的神色,还是咬牙要起身行礼。
宜修没有折磨病人的爱好,没等恪贵人起身便按住了她,随后又看向跪在地上的太医:“许太医,恪贵人的身子究竟如何了?”
许太医正要答话,便听见外头一声通报:“皇上驾到——”
众人连忙又一窝蜂涌出去迎接皇上御驾。
皇帝照旧扶起了最前面的皇后,肃着脸沉声问道:“朕听说恪贵人小产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臣妾得知此事也是方才赶到,正要询问太医,既然皇上来了,不如先探望了恪贵人再叫许太医回话吧?”
“嗯。”
皇帝应了一声,大步走入室内,果见恪贵人一脸虚弱的躺在床上,眼眶明显已经哭肿了,便也叹了口气坐去床边,先将她按了回去:“你身子正虚,不必起来行礼了。”
“臣妾……愧对皇上,臣妾没能保护好这个孩子,实在无颜面对皇上……”
恪贵人忍了又忍,可失子之痛情难自抑,再加上到底年轻,这半年相处心里对皇上还存着几分真心幻想,此刻见了他便更加悲从中来,一时泪如雨下。
宜修带着其他人都没进去打扰,却还是隐约听见了女子的哀泣和男人的安慰,她只安静地坐在堂上,细细品着杯中的茶水,眼睛却已经发现了齐妃的坐立难安和珍嫔的复杂感慨。
第392章 宜修70
等皇帝出来,脸色已是很明显的不好,尤其是在看向齐妃后,想来恪贵人已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皇上,只不知她是如何说的。
“今日恪贵人小产,你们两个有什么话要说?”
皇上却并未先发难,反而坐在上首问了一句,似是要先听她们如何应答。
齐妃忙要解释,珍嫔却比她更快一步:“臣妾也觉得奇怪,臣妾与恪妹妹本就顺路,自然是一起回来,偏在御花园遇上了齐妃姐姐,拉着我们好一通话说。”
“我只是闲来无事去御花园逛逛,正巧碰见你们闲聊几句罢了。”齐妃连忙抬高了声音,有些尖利的嗓音刺得人耳朵疼,皇上的眉头肉眼可见地夹紧了。
年世兰轻甩了下帕子遮住唇微微一笑:“是,姐姐说是闲聊就是闲聊罢,您别急嘛。”
“说正事。”
皇后开了口,两人也只好不甘不愿地住嘴。这回齐妃快了一步,忙上前两步笑道:“皇上,臣妾真的没有推她,那会儿在亭子里分明就是她自己摔得,与臣妾无关啊。”
什么叫不打自招,这下便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她。
一旁的珍嫔都没忍住,忙低下了头,装模作样拿帕子擦了擦眼角,好似在为可怜的恪贵人伤心。
上首的皇上盘着十八子的手一顿,再开口便带着些真切的疑惑:“朕有说过是你推的?”
“……没有,皇上圣明,自然清楚臣妾是冤枉的!”
齐妃脸上立时便明媚了,以为皇上这是要维护自己,当即有些得意地站直了身体,心里还有些窃喜。
皇帝已经不想和她说话了,干脆扭头看向年世兰:“珍嫔,你来说。”
“是,臣妾与恪贵人在御花园碰见齐妃娘娘,被请去了万春亭,先还只是聊些衣裳首饰的闲话,可不知是咱们哪句话说错了,倒引得齐妃姐姐生气,臣妾与恪贵人道了歉也不管用,这原也臣妾性子直,没忍住顶了两句,谁知齐妃娘娘就要罚跪,恪贵人理论了两句,结果……”
年世兰说着摇摇头:“可怜恪贵人尚不知自己有孕的喜讯,竟就这样小产了。纵是咱们有错,可皇嗣何辜?”
“你说谎!分明是你们出言挑衅在先,我才出手略微惩戒。”
齐妃瞪了珍嫔一眼,暗恨她惯会装模作样蒙骗皇上,就见上首的皇帝问道:“那你说,珍嫔她们是如何挑衅你的。”
“她们……她们……讽刺臣妾!”
“齐妃娘娘未免强词夺理,我与恪贵人除了胭脂水粉就只恭贺了二阿哥大婚,娘娘说讽刺,臣妾是万不能应的。”
珍嫔说得很是大义凛然:“皇上亲赐的婚事,皇后娘娘亲手料理,这样的喜事旁人求也求不来,臣妾实不知是如何讽刺了?或是臣妾和恪贵人还有旁的一句两句说错了,臣妾愿再给齐妃姐姐赔个不是,可我们的确是无心之言啊。”
“那你还出言顶撞……皇上,皇上臣妾真是一时昏了头才罚了她们,但是臣妾真没有推恪贵人,更没有害她小产啊皇上!”
“众目睽睽,就是齐妃你身边的婢女也瞧见你伸手去拉扯恪贵人,若非如此她有婢女扶着怎会摔倒?”
“你血口喷人,我看就是你推了她,还要冤到我头上!要不就是她故意陷害我!”
宜修将茶盏重重磕在桌上,厉声呵斥道:“齐妃,还不慎言!皇嗣也是能拿来随意乱说的吗?不论如何恪贵人失了孩子是苦主,你解释便解释,若无实证不要牵三挂四的,成什么体统。”
“她不成体统原也不是一两次了,只是从前朕与皇后念在其生养了三阿哥,总是多加体谅,却不想纵得你反倒生出这些阴毒心思。”
皇上接过了话,却明显说得更重,短短三四句,竟是要给齐妃就这么定罪了。
“既如此,朕也不能再继续纵你了。看在弘时的份上,今天起你就老实待在长春宫,无召不得出。”
“皇上,您不能这样对臣妾啊,臣妾……”
“朕对你已经宽厚至极,若不是为了弘时的颜面,朕怎会留你,你若对你儿子还有半分真心,就该感恩戴德。”
一听皇上话里涉及了弘时,齐妃就再不敢开腔了,只是默默被带走送回了长春宫。
宜修看完了戏,回宫正好吃上她的烤蜜薯。已经烤得流蜜的红薯自有种说不出的香甜口感,宜修挑了个大小适中的,也不让人剥,自己拿帕子包了,慢慢啃着吃,还不忘和剪秋她们分享。
“只可怜恪贵人,皇上方才回养心殿,我瞧着她小脸都有些青了,唉…这西北风果然冻人。”
剪秋只拿了半个巴掌大的小红薯在手里慢慢剥着,听皇后提起年嫔眼中有些担忧:“娘娘,年嫔的性子,若她真的复起奴婢怕她……”
“以她的性子若真再复恩宠,定是要将这后宫搅个天翻地覆才肯罢休。”
宜修说起来就不必顾忌了,吃完了最后一口,剪秋连忙将自己手里剥好的递了过去,宜修也没注意,嘴上说着话,手上就接来:“这不也挺好?后宫就是要斗得百花齐放才好。不过咱们这些人到底老了,我瞧着便是欣嫔都不大兜揽皇上了,这怎么行?”
“年嫔乐意折腾就叫她折腾去,等明年开了春我还要向太后和皇上再提一提选秀的事,现在这三四个还是少了,如何能伺候好皇上?必得多多遴选那些才貌双全的充盈后宫才好。”
并不知道皇后要给她们几个为数不多有上进心的员工多选一些同事的两人再有了年嫔的加入后,果然比之前积极,皇上翻牌子的次数也多了不少。
如此等翻过年到了二月份,随着平安诞下一子的欣嫔晋位欣妃,一并还有年嫔得了封号珍,从此便称珍嫔。
至于两位新宠贵人,到底还是华贵人运气更好,新年里怀了身孕,也跟着欣妃一道,升了华嫔,这个月初就搬去景仁宫了。
如此争宠的倒都住去了离养心殿更远的东六宫,西六宫可真成了养老之所。
等宜修带着裕妃和懋嫔忙完了弘时大婚,终于有闲工夫准备吃点瓜了,就忽然得了个大雷:
今日众人给她请了安,路上齐妃似是与珍嫔、恪贵人起了争执,不知怎地恪贵人竟倒在了地上,要命的是,她竟然见红了!
“恪贵人?不是华嫔?”
宜修先是一愣,等见剪秋点了头这才确定自己没听错,只好任命的派人备下步辇:“齐妃和珍嫔如今在哪?皇上那儿通报了吗?”
“都在恪贵人住的承乾宫了,听说齐妃当时就想走,却被珍嫔拦着死活不让,最后两人还是纠缠着都去了承乾宫。”
剪秋跟着步辇,说话仍不见喘气:“此事奴婢方才命人前去养心殿通报了,只不知皇上是否会去。”
“既然此事有可能是人为,又牵涉到有子的一宫主位,皇上是必要过问的。”
宜修说完便不再言语,只坐在步辇上闭目眼神,等到了地方,一进去便听见女子的哭嚎,宜修便猜到事情不好,果然她一进内室就见恪贵人披散着头发两眼通红地看向不知所措的齐妃,室内气氛一时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齐妃见她进来,直入见了救苦救难的菩萨,连忙闪身到她跟前:“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原本站在一旁看戏的珍嫔自然也甩着帕子过来行礼,宜修都叫了起,这才看向床上的恪贵人,便见她眼里似有幽怨,但触及到宜修的神色,还是咬牙要起身行礼。
宜修没有折磨病人的爱好,没等恪贵人起身便按住了她,随后又看向跪在地上的太医:“许太医,恪贵人的身子究竟如何了?”
许太医正要答话,便听见外头一声通报:“皇上驾到——”
众人连忙又一窝蜂涌出去迎接皇上御驾。
皇帝照旧扶起了最前面的皇后,肃着脸沉声问道:“朕听说恪贵人小产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臣妾得知此事也是方才赶到,正要询问太医,既然皇上来了,不如先探望了恪贵人再叫许太医回话吧?”
“嗯。”
皇帝应了一声,大步走入室内,果见恪贵人一脸虚弱的躺在床上,眼眶明显已经哭肿了,便也叹了口气坐去床边,先将她按了回去:“你身子正虚,不必起来行礼了。”
“臣妾……愧对皇上,臣妾没能保护好这个孩子,实在无颜面对皇上……”
恪贵人忍了又忍,可失子之痛情难自抑,再加上到底年轻,这半年相处心里对皇上还存着几分真心幻想,此刻见了他便更加悲从中来,一时泪如雨下。
宜修带着其他人都没进去打扰,却还是隐约听见了女子的哀泣和男人的安慰,她只安静地坐在堂上,细细品着杯中的茶水,眼睛却已经发现了齐妃的坐立难安和珍嫔的复杂感慨。
第392章 宜修70
等皇帝出来,脸色已是很明显的不好,尤其是在看向齐妃后,想来恪贵人已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皇上,只不知她是如何说的。
“今日恪贵人小产,你们两个有什么话要说?”
皇上却并未先发难,反而坐在上首问了一句,似是要先听她们如何应答。
齐妃忙要解释,珍嫔却比她更快一步:“臣妾也觉得奇怪,臣妾与恪妹妹本就顺路,自然是一起回来,偏在御花园遇上了齐妃姐姐,拉着我们好一通话说。”
“我只是闲来无事去御花园逛逛,正巧碰见你们闲聊几句罢了。”齐妃连忙抬高了声音,有些尖利的嗓音刺得人耳朵疼,皇上的眉头肉眼可见地夹紧了。
年世兰轻甩了下帕子遮住唇微微一笑:“是,姐姐说是闲聊就是闲聊罢,您别急嘛。”
“说正事。”
皇后开了口,两人也只好不甘不愿地住嘴。这回齐妃快了一步,忙上前两步笑道:“皇上,臣妾真的没有推她,那会儿在亭子里分明就是她自己摔得,与臣妾无关啊。”
什么叫不打自招,这下便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她。
一旁的珍嫔都没忍住,忙低下了头,装模作样拿帕子擦了擦眼角,好似在为可怜的恪贵人伤心。
上首的皇上盘着十八子的手一顿,再开口便带着些真切的疑惑:“朕有说过是你推的?”
“……没有,皇上圣明,自然清楚臣妾是冤枉的!”
齐妃脸上立时便明媚了,以为皇上这是要维护自己,当即有些得意地站直了身体,心里还有些窃喜。
皇帝已经不想和她说话了,干脆扭头看向年世兰:“珍嫔,你来说。”
“是,臣妾与恪贵人在御花园碰见齐妃娘娘,被请去了万春亭,先还只是聊些衣裳首饰的闲话,可不知是咱们哪句话说错了,倒引得齐妃姐姐生气,臣妾与恪贵人道了歉也不管用,这原也臣妾性子直,没忍住顶了两句,谁知齐妃娘娘就要罚跪,恪贵人理论了两句,结果……”
年世兰说着摇摇头:“可怜恪贵人尚不知自己有孕的喜讯,竟就这样小产了。纵是咱们有错,可皇嗣何辜?”
“你说谎!分明是你们出言挑衅在先,我才出手略微惩戒。”
齐妃瞪了珍嫔一眼,暗恨她惯会装模作样蒙骗皇上,就见上首的皇帝问道:“那你说,珍嫔她们是如何挑衅你的。”
“她们……她们……讽刺臣妾!”
“齐妃娘娘未免强词夺理,我与恪贵人除了胭脂水粉就只恭贺了二阿哥大婚,娘娘说讽刺,臣妾是万不能应的。”
珍嫔说得很是大义凛然:“皇上亲赐的婚事,皇后娘娘亲手料理,这样的喜事旁人求也求不来,臣妾实不知是如何讽刺了?或是臣妾和恪贵人还有旁的一句两句说错了,臣妾愿再给齐妃姐姐赔个不是,可我们的确是无心之言啊。”
“那你还出言顶撞……皇上,皇上臣妾真是一时昏了头才罚了她们,但是臣妾真没有推恪贵人,更没有害她小产啊皇上!”
“众目睽睽,就是齐妃你身边的婢女也瞧见你伸手去拉扯恪贵人,若非如此她有婢女扶着怎会摔倒?”
“你血口喷人,我看就是你推了她,还要冤到我头上!要不就是她故意陷害我!”
宜修将茶盏重重磕在桌上,厉声呵斥道:“齐妃,还不慎言!皇嗣也是能拿来随意乱说的吗?不论如何恪贵人失了孩子是苦主,你解释便解释,若无实证不要牵三挂四的,成什么体统。”
“她不成体统原也不是一两次了,只是从前朕与皇后念在其生养了三阿哥,总是多加体谅,却不想纵得你反倒生出这些阴毒心思。”
皇上接过了话,却明显说得更重,短短三四句,竟是要给齐妃就这么定罪了。
“既如此,朕也不能再继续纵你了。看在弘时的份上,今天起你就老实待在长春宫,无召不得出。”
“皇上,您不能这样对臣妾啊,臣妾……”
“朕对你已经宽厚至极,若不是为了弘时的颜面,朕怎会留你,你若对你儿子还有半分真心,就该感恩戴德。”
一听皇上话里涉及了弘时,齐妃就再不敢开腔了,只是默默被带走送回了长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