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宜修从铜镜里瞧见他一直盯着自己,想了想还是装模作样劝了一回,胤禛低头瞧了眼手里的书,他其实也并没有看,只是坐着见案上搁着一本,便顺手拿在手里了,此刻宜修一说,他也没解释,只是从善如流地将书放了回去,又随便寻了话题:
“既如此咱们说说话吧,朕瞧着你这夜里总是不肯多点两根蜡烛,节省些虽好,到底别亏待了自己。”
“臣妾省得呢,况也不全是为节省的缘故,只是夜里不喜灯火通明的,瞧着眼睛疼,就每日入夜叫他们熄了两盏。”
宜修顺着他的话解释了一番,见气氛还不错,这才关怀道:“臣妾方才才知道,皇上今儿是打齐妃那边过来的?可是齐妃妹妹又说错了什么话?”
边说边坐在了皇上身边,伸出自己的芊芊玉指握了下皇帝的龙爪,见果然有些冰凉,便将自己手里巴掌大的小铜炉递了去,胤禛接了将手炉揣在两个袖口之间,叹了口气才道:“你知道了?唉……齐妃,朕真是懒怠再说她,好在弘时已经搬出去了,倒不至于继续受她的影响。”
“再有,赶明抽个时间,你还是把她宫里的人都迁出去,省得她本来脑子还不够,又被人挑唆着起了蠢心思。”
胤禛说起齐妃来几乎是不留情面,甚至都不和人打弯弯绕,直接明了地让宜修把两个新人迁出去,显是今儿被气得不轻。
“那个吴常在,朕瞧着倒是个知礼的,齐妃那样儿的她居然也肯凑上去,想来和年嫔能相处和睦,让她收拾了东西去钟粹宫。”
胤禛还没说完,最后又抛下一个大雷:“弘时大婚定在明年,朕原想着叫齐妃也帮着你分担,如今看她是忙昏头,若交了她,只怕朕过不好今年,只好辛苦皇后了。”
啊?
吃瓜突然吃到自己家,宜修愣了下,连忙拒绝皇帝这种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的行为:
“这原也是臣妾份内之事,当不得皇上这句辛苦。只是…臣妾身子不争气,今年幸亏有裕妃她们帮着料理,所以臣妾想着弘时大婚也不妨叫她们都参与进来,一则不怕皇上怪罪,妾也想偷点懒,也是保养身体的意思;二则她们都是有子有女的,多经历些,以后轮到自个孩子总是更安心,也是皇上的恩典。”
“嗯……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朕不答应倒显得不识好歹。罢了,只叫裕妃和懋嫔跟着你学些眉眼高低,欣嫔怀着身孕就免了。”
胤禛拨弄两下珠串转眼便已下定了主意,宜修见目的达成自然又是一番好话,哄的胤禛高高兴兴寻了周公,翌日一早神清气爽地用了早膳自去上朝。
宜修却打了个哈欠回去又补了一觉。
要不说自打成了皇后她就再不乐意兜揽皇帝,实在是每日一早就得全武行地伺候着皇帝去上朝,要知道她定下的规矩,后妃们也就每五日来请安一次,平时若是遇到恶劣天气还会酌情取消。
所以若皇帝不来,她今天本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从从容容吃了早膳再神清气爽开始她的新一天。
补完觉终于觉得自己醒过来的宜修接过帕子擦了把脸,只让剪秋给她包了头,身上还是罩了颜色素净的便服袍,身上只戴一对羊脂白玉的手环,就这么素面朝天地坐去了西暖阁:“剪秋,你和江福海去一趟长春宫,叫吴常在和年贵人先提前把箱笼都收拾妥当,三天后内务府的人会去帮她们迁宫。”
想了想之前年贵人的表现,还是给了她一个机会:“顺便问问年贵人可有相熟的,若有趁早约好了让人到我这儿回个话就能搬去。”
见剪秋点头应了,宜修又道:“昨儿皇上说的你也听见了,等从长春宫出来再辛苦你们去趟翊坤宫和启祥宫把裕妃和懋嫔请来。”
剪秋领命离去,许久之后才见裕妃和懋嫔一前一后赶到了,宜修刚请她们两人坐下又命绘春上了茶,忽见剪秋走进来,脸上还微微泛着红:“皇后娘娘,齐妃娘娘在外头求见。”
显然是有些拦不住对方。
宜修眉心一蹙,声音也沉了下去:“叫她进来。”
剪秋果然将齐妃引了进来,便见她齐妃原本带着怨气的脸在看清皇后此时的神色后立刻泄了气,期期艾艾地走过去行了礼。
“齐妃今日来寻本宫,是有什么要事吗?”
宜修一挥手,绘春连忙放了个绣凳过来,还不忘说道:“齐妃娘娘请坐。”
倒让本打算等裕妃起身给她让座的齐妃心生尴尬,脸色愈发讪讪,也没多说什么就在这绣凳上坐了。
宜修见她还算老实,这才缓了脸色:“剪秋,还不给齐妃看茶。”
等齐妃接过茶水,上首的宜修才对她道:“你若无事便先回去,我今日还有正事要与裕妃她们商议。”
“有,皇后娘娘,妾有正事要说啊!”
见皇后要赶人,齐妃立刻急了:“皇后娘娘,您为何突然反悔把臣妾宫里两个新人都迁走啊?”
第389章 宜修67
裕妃和懋嫔:……
虽然她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昨天皇上从长春宫黑着脸出来这事她们可都听说了,再联想到齐妃这话,两人对视一眼,一个低头盯着手里的青花瓷盖碗,一个看向手里的丝帕,都好像忽然发现这些东西蕴含了什么深奥的东西,得仔细研究研究。
宜修对她这种行为也不觉得意外,抿了口茶水,见齐妃还犟着脸非得等她给个理由,直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本宫也奇呢,你若有什么不满,自去养心殿求皇上收回旨意吧,我这儿就不留你了。”
“剪秋,送客。”
宜修说着,搁下了手里的茶盏。
齐妃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剪秋请了出去。别说,分明齐妃自进来也没说几句话,可她一出去,裕妃和懋嫔竟都觉得屋子里清静不少。
“呼——”
裕妃甚至没忍住吁了口气,见皇后和懋嫔看过来忙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好了,咱们都多少年了,本宫知道你……更知道齐妃。”
宜修这话一说,三人俱是一笑。
懋嫔一向是个厚道人,此刻见宜修并没对齐妃十分恼怒,便知昨儿的事不十分要紧,只怕又是齐妃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得罪了皇上,便也温声道:
“到底娘娘宽厚,齐妃这性子这么多年一向如此,也亏得您不与她计较了。”
“她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罢了不说她了,咱们说说正事吧。”
宜修摆摆手,转而说起弘时大婚,要将内务府这一摊事儿分配给她们,两人听了眼睛俱是一亮。
正如宜修所说,她们都是有子女的,自然比不得人家暂时无牵挂的新人来得自在。就比如说如今她们正管的那些琐事,若叫一些新人看来自然不敌皇上恩宠,可叫她们来说,这一点点权力却是皇上的恩宠都不愿换的。
何况如今料理皇子婚礼,这可是正经大事,且能让她们趁机练手,以后轮到自家若还能有这个运气,她们也能更从容了。
于是两人都难得表现的十分积极,猜到这恐怕又是来自齐妃的馈赠,甚至默契地一致决定结成同盟,绝不让齐妃再有机会把这件差事拿回去。
“行了,你们从前做事就一向妥帖细致,本宫对你们是最放心不过了,只是这次弘时大婚你们要做的比从前更好,日后本宫才好在皇上面前有话说,明白吗?”
听出了宜修话中的意思,裕妃和懋嫔一时心如擂鼓,连忙起身向皇后再三保证,这才握着新鲜出炉的差事一道晕晕乎乎地走出了永寿宫。
宜修将一件大工程成功外包出去,心情同样愉快非常,她正打算将昨天没看完的话本拿来继续看,便见裕妃去而复返。
“怎么回来了,可是我安排的差事有什么为难之处?”
“并无,妾方才半路上遇见了年贵人,想起方才齐妃姐姐那话就顺便与她闲聊了两句倒觉得还算投契,所以妾想问问,能不能把她迁去我宫里。”
宜修自然没什么意见:“你们若说定了,叫她搬去便是。”
等裕妃欢欢喜喜地走了,宜修才对进来的绣夏笑道:“你的眼光果然不错,这个年贵人还真是个妙人。”
“娘娘谬赞,不过这位年贵人旁的不说,倒是个极有主见的。”
皇上没来后宫这一个月,恪贵人身上新宠的签儿还没揭,吴常在讨了齐妃的意,内务府便唯独对不声不响的年贵人有些懈怠,自然这也有她前面那位前辈实在开了个坏头的缘故,内务府自然对年贵人这种长得同样很年氏的不大看好。
“偏不论人家怎么对她,年贵人还是安安静静不争不抢的样子,让人觉得也忒没脾性了点。谁想到您刚派了剪秋姐姐他们去,后脚年贵人就去寻了裕妃娘娘,只晚了一步,便干脆在裕妃回去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不知说了什么,果然叫裕妃同意接走她。”
剪秋端着刚出锅的核桃糕进来,听了绣夏的话也笑了:“她倒是个看得清的,知道这会儿羽翼未丰独殿而居倒不如寻一位有权有子的主位来得强,裕妃娘娘又是个宽厚豁达的性子,想必只要她安分些,不用多久就能起来了,到时候等有了身孕或是晋了位份,欢欢喜喜从裕妃娘娘那儿搬出去,只怕还能多一份香火情。”
“既如此咱们说说话吧,朕瞧着你这夜里总是不肯多点两根蜡烛,节省些虽好,到底别亏待了自己。”
“臣妾省得呢,况也不全是为节省的缘故,只是夜里不喜灯火通明的,瞧着眼睛疼,就每日入夜叫他们熄了两盏。”
宜修顺着他的话解释了一番,见气氛还不错,这才关怀道:“臣妾方才才知道,皇上今儿是打齐妃那边过来的?可是齐妃妹妹又说错了什么话?”
边说边坐在了皇上身边,伸出自己的芊芊玉指握了下皇帝的龙爪,见果然有些冰凉,便将自己手里巴掌大的小铜炉递了去,胤禛接了将手炉揣在两个袖口之间,叹了口气才道:“你知道了?唉……齐妃,朕真是懒怠再说她,好在弘时已经搬出去了,倒不至于继续受她的影响。”
“再有,赶明抽个时间,你还是把她宫里的人都迁出去,省得她本来脑子还不够,又被人挑唆着起了蠢心思。”
胤禛说起齐妃来几乎是不留情面,甚至都不和人打弯弯绕,直接明了地让宜修把两个新人迁出去,显是今儿被气得不轻。
“那个吴常在,朕瞧着倒是个知礼的,齐妃那样儿的她居然也肯凑上去,想来和年嫔能相处和睦,让她收拾了东西去钟粹宫。”
胤禛还没说完,最后又抛下一个大雷:“弘时大婚定在明年,朕原想着叫齐妃也帮着你分担,如今看她是忙昏头,若交了她,只怕朕过不好今年,只好辛苦皇后了。”
啊?
吃瓜突然吃到自己家,宜修愣了下,连忙拒绝皇帝这种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的行为:
“这原也是臣妾份内之事,当不得皇上这句辛苦。只是…臣妾身子不争气,今年幸亏有裕妃她们帮着料理,所以臣妾想着弘时大婚也不妨叫她们都参与进来,一则不怕皇上怪罪,妾也想偷点懒,也是保养身体的意思;二则她们都是有子有女的,多经历些,以后轮到自个孩子总是更安心,也是皇上的恩典。”
“嗯……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朕不答应倒显得不识好歹。罢了,只叫裕妃和懋嫔跟着你学些眉眼高低,欣嫔怀着身孕就免了。”
胤禛拨弄两下珠串转眼便已下定了主意,宜修见目的达成自然又是一番好话,哄的胤禛高高兴兴寻了周公,翌日一早神清气爽地用了早膳自去上朝。
宜修却打了个哈欠回去又补了一觉。
要不说自打成了皇后她就再不乐意兜揽皇帝,实在是每日一早就得全武行地伺候着皇帝去上朝,要知道她定下的规矩,后妃们也就每五日来请安一次,平时若是遇到恶劣天气还会酌情取消。
所以若皇帝不来,她今天本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从从容容吃了早膳再神清气爽开始她的新一天。
补完觉终于觉得自己醒过来的宜修接过帕子擦了把脸,只让剪秋给她包了头,身上还是罩了颜色素净的便服袍,身上只戴一对羊脂白玉的手环,就这么素面朝天地坐去了西暖阁:“剪秋,你和江福海去一趟长春宫,叫吴常在和年贵人先提前把箱笼都收拾妥当,三天后内务府的人会去帮她们迁宫。”
想了想之前年贵人的表现,还是给了她一个机会:“顺便问问年贵人可有相熟的,若有趁早约好了让人到我这儿回个话就能搬去。”
见剪秋点头应了,宜修又道:“昨儿皇上说的你也听见了,等从长春宫出来再辛苦你们去趟翊坤宫和启祥宫把裕妃和懋嫔请来。”
剪秋领命离去,许久之后才见裕妃和懋嫔一前一后赶到了,宜修刚请她们两人坐下又命绘春上了茶,忽见剪秋走进来,脸上还微微泛着红:“皇后娘娘,齐妃娘娘在外头求见。”
显然是有些拦不住对方。
宜修眉心一蹙,声音也沉了下去:“叫她进来。”
剪秋果然将齐妃引了进来,便见她齐妃原本带着怨气的脸在看清皇后此时的神色后立刻泄了气,期期艾艾地走过去行了礼。
“齐妃今日来寻本宫,是有什么要事吗?”
宜修一挥手,绘春连忙放了个绣凳过来,还不忘说道:“齐妃娘娘请坐。”
倒让本打算等裕妃起身给她让座的齐妃心生尴尬,脸色愈发讪讪,也没多说什么就在这绣凳上坐了。
宜修见她还算老实,这才缓了脸色:“剪秋,还不给齐妃看茶。”
等齐妃接过茶水,上首的宜修才对她道:“你若无事便先回去,我今日还有正事要与裕妃她们商议。”
“有,皇后娘娘,妾有正事要说啊!”
见皇后要赶人,齐妃立刻急了:“皇后娘娘,您为何突然反悔把臣妾宫里两个新人都迁走啊?”
第389章 宜修67
裕妃和懋嫔:……
虽然她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昨天皇上从长春宫黑着脸出来这事她们可都听说了,再联想到齐妃这话,两人对视一眼,一个低头盯着手里的青花瓷盖碗,一个看向手里的丝帕,都好像忽然发现这些东西蕴含了什么深奥的东西,得仔细研究研究。
宜修对她这种行为也不觉得意外,抿了口茶水,见齐妃还犟着脸非得等她给个理由,直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本宫也奇呢,你若有什么不满,自去养心殿求皇上收回旨意吧,我这儿就不留你了。”
“剪秋,送客。”
宜修说着,搁下了手里的茶盏。
齐妃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剪秋请了出去。别说,分明齐妃自进来也没说几句话,可她一出去,裕妃和懋嫔竟都觉得屋子里清静不少。
“呼——”
裕妃甚至没忍住吁了口气,见皇后和懋嫔看过来忙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好了,咱们都多少年了,本宫知道你……更知道齐妃。”
宜修这话一说,三人俱是一笑。
懋嫔一向是个厚道人,此刻见宜修并没对齐妃十分恼怒,便知昨儿的事不十分要紧,只怕又是齐妃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得罪了皇上,便也温声道:
“到底娘娘宽厚,齐妃这性子这么多年一向如此,也亏得您不与她计较了。”
“她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罢了不说她了,咱们说说正事吧。”
宜修摆摆手,转而说起弘时大婚,要将内务府这一摊事儿分配给她们,两人听了眼睛俱是一亮。
正如宜修所说,她们都是有子女的,自然比不得人家暂时无牵挂的新人来得自在。就比如说如今她们正管的那些琐事,若叫一些新人看来自然不敌皇上恩宠,可叫她们来说,这一点点权力却是皇上的恩宠都不愿换的。
何况如今料理皇子婚礼,这可是正经大事,且能让她们趁机练手,以后轮到自家若还能有这个运气,她们也能更从容了。
于是两人都难得表现的十分积极,猜到这恐怕又是来自齐妃的馈赠,甚至默契地一致决定结成同盟,绝不让齐妃再有机会把这件差事拿回去。
“行了,你们从前做事就一向妥帖细致,本宫对你们是最放心不过了,只是这次弘时大婚你们要做的比从前更好,日后本宫才好在皇上面前有话说,明白吗?”
听出了宜修话中的意思,裕妃和懋嫔一时心如擂鼓,连忙起身向皇后再三保证,这才握着新鲜出炉的差事一道晕晕乎乎地走出了永寿宫。
宜修将一件大工程成功外包出去,心情同样愉快非常,她正打算将昨天没看完的话本拿来继续看,便见裕妃去而复返。
“怎么回来了,可是我安排的差事有什么为难之处?”
“并无,妾方才半路上遇见了年贵人,想起方才齐妃姐姐那话就顺便与她闲聊了两句倒觉得还算投契,所以妾想问问,能不能把她迁去我宫里。”
宜修自然没什么意见:“你们若说定了,叫她搬去便是。”
等裕妃欢欢喜喜地走了,宜修才对进来的绣夏笑道:“你的眼光果然不错,这个年贵人还真是个妙人。”
“娘娘谬赞,不过这位年贵人旁的不说,倒是个极有主见的。”
皇上没来后宫这一个月,恪贵人身上新宠的签儿还没揭,吴常在讨了齐妃的意,内务府便唯独对不声不响的年贵人有些懈怠,自然这也有她前面那位前辈实在开了个坏头的缘故,内务府自然对年贵人这种长得同样很年氏的不大看好。
“偏不论人家怎么对她,年贵人还是安安静静不争不抢的样子,让人觉得也忒没脾性了点。谁想到您刚派了剪秋姐姐他们去,后脚年贵人就去寻了裕妃娘娘,只晚了一步,便干脆在裕妃回去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不知说了什么,果然叫裕妃同意接走她。”
剪秋端着刚出锅的核桃糕进来,听了绣夏的话也笑了:“她倒是个看得清的,知道这会儿羽翼未丰独殿而居倒不如寻一位有权有子的主位来得强,裕妃娘娘又是个宽厚豁达的性子,想必只要她安分些,不用多久就能起来了,到时候等有了身孕或是晋了位份,欢欢喜喜从裕妃娘娘那儿搬出去,只怕还能多一份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