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宜修回房自去休息,好不清闲自在。
  而凝华堂的气氛就不大好了。
  惠福这回的确是真不好了。即便柔则心中对这个孩子淡淡,但他若真去了,柔则必是第一个不愿意的。因此哪怕今日她刚驳了侧福晋的话,转头就大张旗鼓的喊太医是打了自己一个嘴巴,柔则也当机立断命人给宫里递了牌子。
  眼见情况不对,也不顾旁人作何感想,直接命人将贝勒爷从侧福晋院子里请了来。
  夫妻两个并坐在外间的火炕上,表情都是说不出的凝重。只因这位赵太医知道四贝勒的个性,并没有吊书袋子,而是直言府上二阿哥情况不好,虽然现在暂且稳住了,但难保日后不会复发,且一旦发作起来,若不能及时救治只怕……
  爱新觉罗家这些年夭折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如惠福这样早产又患了心疾的,实则在人们心里已经模糊有了想法。便是胤禛,虽为着柔则极力抬高惠福的地位,但实际他每次过来都不曾主动见过那孩子,当然了,柔则也甚少将孩子主动抱出来。
  因此乍一听闻这个消息胤禛还能支撑住。他沉着脸又细细问过太医,确定惠福撑过今晚便还有救,便只点了点头,认真拜托了太医,扭头刚要出言安慰柔则,却听她已经开了口:
  “四郎切勿太过伤感,惠福,惠福他一定会无事的……”
  说到最后语带哽咽,已是泣不成声。胤禛忙将她揽在怀中,眼圈也已经红了。
  第345章 宜修23
  这一晚的煎熬只从柔则免了第二日的请安便能看出来。
  此后一连半个月,胤禛每每空闲便来凝华堂守着他们母子,可惜惠福阿哥的身体却时好时坏一直没有个定数。
  这样将将熬了一个月,别说是重振后宅风气了,柔则自己都快病倒,只是心里还存了一口心气,勉强支撑住了。
  原定每日早晚两次的请安自然也不了了之,还是按照从前五日一次,若福晋受不住便会提前通知她们取消第二日的请安,比从前反倒更敷衍了事。
  胤禛心疼娇妻幼子之余还要兼顾前朝,饶是他这种天生精力旺盛者也难免有焦头烂额之感,渐渐习惯持心斋安宁随适的氛围。
  心有郁结烦躁时,常躲去宜修那儿,两人或是廊下席地赏花观云;或是厅里临窗品茗弈棋;或是房中倚榻清谈论禅。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胤禛支着头斜倚在榻上,宜修站在不远处指挥着下人将这张装裱好的字挂在墙上,那里原挂的是一张用来装饰用的琴。
  “贝勒爷瞧怎么样?”
  “我瞧你最近是越发疯了,这字不过平平,你还当真把它裱起来挂上,叫弘晖瞧见笑你,你可别又恼到我身上。”
  胤禛好笑地拉过她坐下,没想到前两日随口一句玩笑,宜修竟真把自己随意写的一副字给装了裱,认认真真寻了这么个显眼地方摆起来,这可真是……
  “哪里就平平了?分明很好,弘晖若是瞧了,也只有夸的。”
  “罢了,我不和你争,讲不过你。”
  胤禛摆摆手躺倒在榻间,手掌上挂着的那串羊脂玉十八子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宜修这才作罢,抬手拿起旁边小几上的游记,靠在另一头翻了片刻便听见里头呼吸重了,偏头去看不知何时已经睡熟了。
  宜修这才命绣夏将熏笼上烘热的薄毯搭在他身上,让下人退了出去,自己转而坐去对面的圈椅上继续看她的书。
  胤禛这一觉睡得香甜,缓缓醒来只觉神台清明,连日来的疲乏劳累都缓解了不少,竟让他一时舍不得起身。
  哗哗——
  窗外柔风拂过院子里那棵硕大的,倚墙而生的三角梅发出的簌簌响声与屋子里轻柔的翻书声共同构成了某种温馨自然的氛围,叫胤禛有些贪恋。
  他躺在榻上偏过头去,果然看见对面黄花梨雕卷草纹圈椅上,宜修坐在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上,靠着扶手右手斜斜捧着游记看得入迷,左手却伸出去够高几上的山楂糕。
  胤禛觉得有趣,也不出声,就看着她两只手各司其职竟也不打架,等意识到不对,那碟子山楂糕眼看都没了一半,她犹不自知,还要去伸手。
  “再吃下去,我怕你今这一顿晚膳得把持心斋的小厨房吃空。”
  胤禛突然出声,把椅子上的宜修说得一愣,悬在半空中的左手犹豫片刻还是将那块塞去嘴里:
  “贝勒爷醒了?可是饿了,妾这就让他们传膳。”
  “爷倒是不饿,只是怕你已经开了胃,再不用膳岂不辜负了那碟子山楂糕?”
  胤禛没好气地翻身坐了起来,也不用人服侍,自己穿上鞋走过来拉起椅子上的宜修:“可觉得有哪里觉得不适?山楂吃多了伤胃,都多大人了也不知道忌嘴。”
  “妾知道,这不是看书看忘了嘛。”
  宜修讪讪放下手里的书,估算了下今天吃的量,其实还好,毕竟糕点里面还掺了许多东西,并不全是山楂。
  不过胃口倒真是开了,她现在还真觉得饿了。
  “摆膳吧。”
  胤禛拉着她去了饭厅,他既然在这儿,今天的晚膳自然就更丰盛些,大红酸枝木镶云石花卉纹圆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
  宜修照旧先喝了半碗汤,私下两人对坐着吃饭,胤禛倒也不讲究食不言那套,两人慢慢悠悠吃完这餐差不多用了半个时辰。
  饭毕,两人坐在花厅里,胤禛说起弘晖的功课来,很有谈性。说来人性就是如此,往常他还年轻,自然也不将子嗣十分放在心上,弘晖搬去前面这两三个月他也是因着对方天资聪颖、一点就透才生了几分偏爱。
  可自打惠福这一个多月断断续续叫了总有十来次太医,胤禛便格外意识到弘晖这个儿子的好处来。
  尤其弘晖今年已是七岁上,偶尔有个什么家宴带着这个儿子很方便他对外交往。品出好处来的胤禛就乐意将弘晖带在身边了。
  与宜修平时话起家常自然也不时要拿出来夸耀两句,毕竟宜修是亲母,和她聊自有另一番乐趣。
  可巧今儿是十五,眼见天色不早了,胤禛忽地生了兴致,拉着宜修去院子里散步,今儿虽不是八月但万里无云,那月亮格外明亮,倒也颇可赏玩一番。
  两人相携行走在花丛下,抬头便是皓月当空,胤禛也不似从前那般走起来总是风风火火,许是被宜修挽住的缘故,走着走着就被她带的慢了下来。
  忽地,胤禛笑道:“咱们这真可谓龟步了。”
  “挺好,不积‘跬(kui)步’,无以至千里嘛。”
  宜修故意装没听清,一通胡言乱语。胤禛听了莞尔一笑,竟难得生了份淘气,也顺着她胡乱接道:“可惜‘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俱开怀大笑起来。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可见古人诚不欺我。再和你混上几日,我出门和人说话都要三思,免得人家觉得我发昏了。”
  胤禛笑完了,很是不要脸的倒打一耙。宜修一听抽手就走:“既是妾的错,那妾回去反省去了。”
  “如今真是说不得你了。”
  胤禛伸手去拉,脸上还挂着未褪的笑意:“给你赔个不是,再陪我走会儿吧。”
  “外头风大,妾觉得冷。”
  胤禛瞧了瞧自己身上这轻薄的料子,再看一眼宜修身上只是花纹和颜色与自己不同的衣裳,也不拆穿,顺着她的话道:“行,我给你捂着。”
  说罢果然牵了宜修的手,两人又晃了两圈,这才进了屋子。
  第346章 宜修24
  (查了下,年氏入府大概是康熙五十年左右,这里提前两年)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转眼四季已经交替了五个来回。
  持心斋偏房花厅内。
  宜修熟练的抹好牌,随手打出一张。竹面落在方桌的毯子上滚了两圈,鹿角制成的正面正好磕在一张红中上,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贝勒爷这会儿该往初雨馆去了。”
  “呆子,人家那儿现在改名叫来仪堂了。”
  耿氏抓了把瓜子紧跟着打了一张,听李氏话里含酸,不由嗤笑了一句。
  李氏将那牌拿来碰了,也跟着打了一张,听耿氏这话忍不住哼唧:“我就瞧不惯她轻狂那样儿,入府才得了几天宠就巴巴地叫改了名,打量谁不知道她的心思呢。”
  “得了吧,你不就是羡慕人家一入府就是侧福晋,还得爷喜欢?跟我们还鼻子插大葱,装什么洋相。”
  坐在耿氏下手的宋氏没忍住笑了两声,见李氏看过来忙摆了摆手:“饶了我吧,我是笑妹妹你这牌打得好,我胡牌了。”
  说完一倒牌,果然赢了。
  “贼老天,人不都说什么失意什么得意的,怎么到我这就只剩失意了?”
  李氏把那牌看了又看,算来算去人家也是恰恰好吃定她,咬着牙根恨恨地去掏钱,一摸箱子已经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