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觉胜捏紧了拳头,“公社就这样见死不救?没有救济粮吗?”
“救济粮……”老汉抹了把泪,“俩娃娃一个叫朱青,一个叫毛毛,前两年,为了供朱青读书,他们的爹背地里卖了几包耗子药,被抓典型了,不说没有救济粮,就算有那也轮不到咱家……”
从这个小村庄出来,兄妹俩的心思都是说不出的沉重。
他们家有粮吃,可这个世界上却有那么多断粮的人。
就算嘴里塞满白砂糖,但想到每天都有人饿死,那滋味也是苦的。
回去的一路上,棠棠和觉胜都没有说话,回到村口,棠棠看到有个女人在弯腰捡地上的小木马,她怀里抱着个刚满月的孩子,动作做起来很不方便。
棠棠忙上前帮她捡起来了。
“谢谢。”
看到女人的瞬间,棠棠眼眸里有一丝意外,“阿秀姐?”
老苏家隔壁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张阿秀是老张家的第五个女儿,棠棠小时候还跟着瓦妮一块去找过她跳皮筋,阿秀姐打小就是干活的一把能手,小学二年级辍学之后就一直在帮家里干活,十六岁嫁给了下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
棠棠看到她背上还有一个三四岁的男娃娃,看她眼睛底下都是乌青的,脚步虚浮,手里挎着个竹篮,不难猜出她是回来家里借粮的。
下山村整个生产大队都种了假粮种,盖在篮子上的碎花布是瘪下去的,张婶一家日子过得也是苦哈哈的,估计没什么粮食能够借给她。
张阿秀脸上强挤出一抹笑容,“家里没粮下锅了,两个孩子饿得哇哇直哭,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回娘家借粮,可惜了,我以为就算我嫁到了别人家,家里也会念着我一点好,毕竟以前给老张家干了那么多年的苦活累活,谁知道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把我挡在门外,连人都没见着……”
说话间,张阿秀怀里的孩子“哇哇”地哭了起来。
她就寻了块石板坐下了,把孩子从背上解了下来,也不避着棠棠就给孩子喂奶。
棠棠心里百感交集,她张开手臂站在张阿秀跟前,尽量挡住路过村民的视线。
那孩子嘬了好一会,嘬不出奶汁,哭得更厉害了,张阿秀心疼地掂着孩子摇晃,脸色愁苦。
张叔平日里酗酒,喝完酒就喜欢打人,阿秀姐在娘家时没少遭遇她爹的拳脚,棠棠以为阿秀姐嫁人后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没想到还是这么苦。
张阿秀朝棠棠露出一丝笑容,“我家里还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说完这话,她又重新把孩子抱在怀里,拎着那个空荡荡的竹篮往下山村的方向走。
棠棠转头朝家里的方向跑去。
张阿秀怀里抱着个孩子,脚程不快,过了十多分钟左右,棠棠手里提着东西,飞快的追上前来。
“阿秀姐!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她量了两升麦子,还有十几颗鸡蛋。”说着,棠棠把竹篮里的麦子和鸡蛋给腾进张阿秀的竹篮里,那空荡荡的竹篮瞬间就被填满了。
“这、这使不得……”张阿秀盯着竹篮里的东西,嘴唇发抖。
棠棠拦回她推辞的手,认真道,“阿秀姐,你就别推辞了,你就算不为着自己想,也该为着两个孩子想想,你还在奶孩子呢,最需要营养的时候。”
张阿秀忽然别过脸去,肩膀剧烈颤抖起伏,四处无人,她再也忍不住的捂嘴大哭起来。
昨天夜里孩子饿得直哭,她只能把自己的手指头塞进娃娃嘴里,她回娘家借粮,大哥把她堵在门口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鸡蛋、麦子……这是多珍贵的东西啊。
她没想到非亲非故的棠棠一家会对她施以援手。
那背上和怀里的孩子看见他们的娘哭了,不知所措的也跟着哇哇哭叫起来。
哭了许久,张阿秀终于站起来,用袖口擦着脸上的眼泪,“回去替我谢谢你娘……”
棠棠看着张阿秀单薄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转角,心里百感交集,就算他们一家今天能给阿秀姐两升麦子和十几颗鸡蛋,但明天呢?
他们家又有多少粮食能送出去?
俗语说救急不救穷,可在这饥荒的年月,穷人的急哪有尽头?
……
张桂香亲眼目睹了棠棠给张阿秀送粮的过程,假粮种事件爆出来后,张桂香把家里的全部家当都拿了出来,但他们赶到的时候粮食都被抢空了,只买到了五倍粮价的粗粮,现在一家人就往粗粮糊糊里兑水,加野菜,勒紧裤腰带紧巴巴的过日子。
她忍不住皱眉,心里直纳闷,现在各家各户粮食都紧巴巴的,这粮站的粮食早就卖光了,就算苏老三每个月按时发粮票也买不到粮食,苏老三一家是哪来的粮食接济张阿秀呢?
难不成……他们家里还藏有粮食?
张桂香想到这个可能,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直发痒,她捏着衣角来回转了两圈,指甲几乎抠进掌心的老茧里。
“不行,我得去看看!”她咬一咬牙,把手里的野菜给丢回篮子里,轻手轻脚的跟在了棠棠的身后。
苏家院门没关,大白天的基本都不关门,张桂香悄悄潜进了苏家的院子里,趴在那厨房墙根下,用手指在那窗户纸上戳出一个洞。
她看见喻娟芳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红薯干,旁边的棠棠在择野菜,瞧那模样看起来是要煮野菜糊糊粥,就听见棠棠这妮子疑惑的问喻娟芳,“娘,咱们自己家里都没有多少粮食了,干嘛还要给阿秀姐送粮食呢?”
喻娟芳叹了口气,“你阿秀姐日子过得苦,还在奶孩子,咱们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等明天我去山里多挖点野菜。”
“好吧。”棠棠模样看起来委屈巴巴的。
从苏家院子出来,张桂香乐得差点要笑出声来,原来三房一家都快要断粮了,竟然还上赶着给张阿秀送粮,这一家子真是蠢人、笨人。
看到张桂香离开了,喻娟芳和棠棠才把手上的红薯干和野菜给收起来,院门关上,“娘,没想到你演起戏来还不赖啊……你昨天说今晚要包韭菜鸡蛋饺子。”
棠棠早就发现张桂香跟在她后边了,跟喻娟芳一块演了出戏,他们家的粮食还能撑好长一段时间呢。
喻娟芳嗔她一眼,戳了下棠棠的脑袋,“好好好,给你们包韭菜鸡蛋饺子。”
51
第51章
◎山里的橡子果◎
趁着苏会民不在,棠棠把她爹所有的书都从架子上搬了下来。
人要是活下去就必须得吃粮食,可现在没有粮食,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粮食填饱肚子呢?哪怕口感差一点,只要能填饱肚子,人就不会被饿死了。
棠棠迫切的想要在书里找到答案。
喻娟芳洗完澡回来发现她还在看书,这都好几个小时了,她想劝劝孩子,但最后还是把话咽进了喉咙里,转身去了趟厨房,把橱柜上的铁罐藕粉给拿下来。
喻娟芳先用勺子舀了两勺藕粉,再从暖水壶里倒了点热水搅开,搅着搅着,碗里的藕粉就从白色的稀糊变成了透明粘稠的糊体。
这一铁罐藕粉还是觉生探亲回家时从南方带回来的,平时都舍不得喝,这藕粉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高,喝起来口感润润的,还有股莲藕的淡淡的香味。
一双手轻轻捂住了棠棠的眼睛,“喝碗藕粉吧,别太用功了。”
喻娟芳手移开时,棠棠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碗藕粉,她朝喻娟芳笑了笑,“谢谢娘。”
她想换个姿势坐起来,但发现一个姿势维持得太久,两条腿都又酸又麻,她只能继续维持着盘坐的姿势,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棠棠端起藕粉喝了一口,目光落在眼前的《救荒本草》上。
“娘,藕粉是用莲藕磨的粉吗?”粗瓷碗里装着琥珀色的糊体,藕粉本身没啥味道,喻娟芳又在上边加了一勺构树果酱,棠棠用勺子轻轻搅动,看那透明的浆汁裹着红色的果酱打转。
喻娟芳在旁边打着络子,“藕粉不是莲藕磨的粉还能是啥做的粉,你是不是看书看迷糊了?”
“为什么藕粉能水一冲就能变成糊糊呢?”棠棠心里想着事,手里又无意识的舀起一勺藕粉往嘴里送,酸甜的果酱在舌尖蔓延,黏糊糊的藕粉喝起来黏黏的,甜甜的,说话也是无意识的,“噢,我知道了,是因为莲藕里面富含大量的淀粉,藕粉最后提炼出来的就是莲藕里的淀粉吧,要是其他植物都能提炼出来淀粉就好了。”
“吃东西别说话,小心呛着。”
话音未落,就见棠棠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咳、咳咳……”
她这动作幅度太大,连桌子上的水杯都被打翻了,水溢在书本上,吓得棠棠赶紧拿过抹布把上面的水给揩掉。
正好翻到了救荒本草[橡实]的那一页,上边的批注是。
“橡实,荒年可代粮。”
“取子换水,浸十五次,淘去涩味,蒸极熟食之,可以济饥。”
“橡实?橡子?”棠棠认得这个东西,在打谷山的深山处长着很多橡树,上面结的果子就是橡子,没成熟前外边有一层扎手的青刺硬壳,成熟后这层硬壳会变成深褐色,棠棠曾经用石头把外面的外壳砸烂了,里边是小拇指那么大点的白仁,吃起来又苦又涩,苦涩味直接从舌尖窜到太阳穴。
“救济粮……”老汉抹了把泪,“俩娃娃一个叫朱青,一个叫毛毛,前两年,为了供朱青读书,他们的爹背地里卖了几包耗子药,被抓典型了,不说没有救济粮,就算有那也轮不到咱家……”
从这个小村庄出来,兄妹俩的心思都是说不出的沉重。
他们家有粮吃,可这个世界上却有那么多断粮的人。
就算嘴里塞满白砂糖,但想到每天都有人饿死,那滋味也是苦的。
回去的一路上,棠棠和觉胜都没有说话,回到村口,棠棠看到有个女人在弯腰捡地上的小木马,她怀里抱着个刚满月的孩子,动作做起来很不方便。
棠棠忙上前帮她捡起来了。
“谢谢。”
看到女人的瞬间,棠棠眼眸里有一丝意外,“阿秀姐?”
老苏家隔壁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张阿秀是老张家的第五个女儿,棠棠小时候还跟着瓦妮一块去找过她跳皮筋,阿秀姐打小就是干活的一把能手,小学二年级辍学之后就一直在帮家里干活,十六岁嫁给了下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
棠棠看到她背上还有一个三四岁的男娃娃,看她眼睛底下都是乌青的,脚步虚浮,手里挎着个竹篮,不难猜出她是回来家里借粮的。
下山村整个生产大队都种了假粮种,盖在篮子上的碎花布是瘪下去的,张婶一家日子过得也是苦哈哈的,估计没什么粮食能够借给她。
张阿秀脸上强挤出一抹笑容,“家里没粮下锅了,两个孩子饿得哇哇直哭,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回娘家借粮,可惜了,我以为就算我嫁到了别人家,家里也会念着我一点好,毕竟以前给老张家干了那么多年的苦活累活,谁知道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把我挡在门外,连人都没见着……”
说话间,张阿秀怀里的孩子“哇哇”地哭了起来。
她就寻了块石板坐下了,把孩子从背上解了下来,也不避着棠棠就给孩子喂奶。
棠棠心里百感交集,她张开手臂站在张阿秀跟前,尽量挡住路过村民的视线。
那孩子嘬了好一会,嘬不出奶汁,哭得更厉害了,张阿秀心疼地掂着孩子摇晃,脸色愁苦。
张叔平日里酗酒,喝完酒就喜欢打人,阿秀姐在娘家时没少遭遇她爹的拳脚,棠棠以为阿秀姐嫁人后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没想到还是这么苦。
张阿秀朝棠棠露出一丝笑容,“我家里还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说完这话,她又重新把孩子抱在怀里,拎着那个空荡荡的竹篮往下山村的方向走。
棠棠转头朝家里的方向跑去。
张阿秀怀里抱着个孩子,脚程不快,过了十多分钟左右,棠棠手里提着东西,飞快的追上前来。
“阿秀姐!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她量了两升麦子,还有十几颗鸡蛋。”说着,棠棠把竹篮里的麦子和鸡蛋给腾进张阿秀的竹篮里,那空荡荡的竹篮瞬间就被填满了。
“这、这使不得……”张阿秀盯着竹篮里的东西,嘴唇发抖。
棠棠拦回她推辞的手,认真道,“阿秀姐,你就别推辞了,你就算不为着自己想,也该为着两个孩子想想,你还在奶孩子呢,最需要营养的时候。”
张阿秀忽然别过脸去,肩膀剧烈颤抖起伏,四处无人,她再也忍不住的捂嘴大哭起来。
昨天夜里孩子饿得直哭,她只能把自己的手指头塞进娃娃嘴里,她回娘家借粮,大哥把她堵在门口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鸡蛋、麦子……这是多珍贵的东西啊。
她没想到非亲非故的棠棠一家会对她施以援手。
那背上和怀里的孩子看见他们的娘哭了,不知所措的也跟着哇哇哭叫起来。
哭了许久,张阿秀终于站起来,用袖口擦着脸上的眼泪,“回去替我谢谢你娘……”
棠棠看着张阿秀单薄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转角,心里百感交集,就算他们一家今天能给阿秀姐两升麦子和十几颗鸡蛋,但明天呢?
他们家又有多少粮食能送出去?
俗语说救急不救穷,可在这饥荒的年月,穷人的急哪有尽头?
……
张桂香亲眼目睹了棠棠给张阿秀送粮的过程,假粮种事件爆出来后,张桂香把家里的全部家当都拿了出来,但他们赶到的时候粮食都被抢空了,只买到了五倍粮价的粗粮,现在一家人就往粗粮糊糊里兑水,加野菜,勒紧裤腰带紧巴巴的过日子。
她忍不住皱眉,心里直纳闷,现在各家各户粮食都紧巴巴的,这粮站的粮食早就卖光了,就算苏老三每个月按时发粮票也买不到粮食,苏老三一家是哪来的粮食接济张阿秀呢?
难不成……他们家里还藏有粮食?
张桂香想到这个可能,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直发痒,她捏着衣角来回转了两圈,指甲几乎抠进掌心的老茧里。
“不行,我得去看看!”她咬一咬牙,把手里的野菜给丢回篮子里,轻手轻脚的跟在了棠棠的身后。
苏家院门没关,大白天的基本都不关门,张桂香悄悄潜进了苏家的院子里,趴在那厨房墙根下,用手指在那窗户纸上戳出一个洞。
她看见喻娟芳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红薯干,旁边的棠棠在择野菜,瞧那模样看起来是要煮野菜糊糊粥,就听见棠棠这妮子疑惑的问喻娟芳,“娘,咱们自己家里都没有多少粮食了,干嘛还要给阿秀姐送粮食呢?”
喻娟芳叹了口气,“你阿秀姐日子过得苦,还在奶孩子,咱们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等明天我去山里多挖点野菜。”
“好吧。”棠棠模样看起来委屈巴巴的。
从苏家院子出来,张桂香乐得差点要笑出声来,原来三房一家都快要断粮了,竟然还上赶着给张阿秀送粮,这一家子真是蠢人、笨人。
看到张桂香离开了,喻娟芳和棠棠才把手上的红薯干和野菜给收起来,院门关上,“娘,没想到你演起戏来还不赖啊……你昨天说今晚要包韭菜鸡蛋饺子。”
棠棠早就发现张桂香跟在她后边了,跟喻娟芳一块演了出戏,他们家的粮食还能撑好长一段时间呢。
喻娟芳嗔她一眼,戳了下棠棠的脑袋,“好好好,给你们包韭菜鸡蛋饺子。”
51
第51章
◎山里的橡子果◎
趁着苏会民不在,棠棠把她爹所有的书都从架子上搬了下来。
人要是活下去就必须得吃粮食,可现在没有粮食,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粮食填饱肚子呢?哪怕口感差一点,只要能填饱肚子,人就不会被饿死了。
棠棠迫切的想要在书里找到答案。
喻娟芳洗完澡回来发现她还在看书,这都好几个小时了,她想劝劝孩子,但最后还是把话咽进了喉咙里,转身去了趟厨房,把橱柜上的铁罐藕粉给拿下来。
喻娟芳先用勺子舀了两勺藕粉,再从暖水壶里倒了点热水搅开,搅着搅着,碗里的藕粉就从白色的稀糊变成了透明粘稠的糊体。
这一铁罐藕粉还是觉生探亲回家时从南方带回来的,平时都舍不得喝,这藕粉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高,喝起来口感润润的,还有股莲藕的淡淡的香味。
一双手轻轻捂住了棠棠的眼睛,“喝碗藕粉吧,别太用功了。”
喻娟芳手移开时,棠棠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碗藕粉,她朝喻娟芳笑了笑,“谢谢娘。”
她想换个姿势坐起来,但发现一个姿势维持得太久,两条腿都又酸又麻,她只能继续维持着盘坐的姿势,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棠棠端起藕粉喝了一口,目光落在眼前的《救荒本草》上。
“娘,藕粉是用莲藕磨的粉吗?”粗瓷碗里装着琥珀色的糊体,藕粉本身没啥味道,喻娟芳又在上边加了一勺构树果酱,棠棠用勺子轻轻搅动,看那透明的浆汁裹着红色的果酱打转。
喻娟芳在旁边打着络子,“藕粉不是莲藕磨的粉还能是啥做的粉,你是不是看书看迷糊了?”
“为什么藕粉能水一冲就能变成糊糊呢?”棠棠心里想着事,手里又无意识的舀起一勺藕粉往嘴里送,酸甜的果酱在舌尖蔓延,黏糊糊的藕粉喝起来黏黏的,甜甜的,说话也是无意识的,“噢,我知道了,是因为莲藕里面富含大量的淀粉,藕粉最后提炼出来的就是莲藕里的淀粉吧,要是其他植物都能提炼出来淀粉就好了。”
“吃东西别说话,小心呛着。”
话音未落,就见棠棠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咳、咳咳……”
她这动作幅度太大,连桌子上的水杯都被打翻了,水溢在书本上,吓得棠棠赶紧拿过抹布把上面的水给揩掉。
正好翻到了救荒本草[橡实]的那一页,上边的批注是。
“橡实,荒年可代粮。”
“取子换水,浸十五次,淘去涩味,蒸极熟食之,可以济饥。”
“橡实?橡子?”棠棠认得这个东西,在打谷山的深山处长着很多橡树,上面结的果子就是橡子,没成熟前外边有一层扎手的青刺硬壳,成熟后这层硬壳会变成深褐色,棠棠曾经用石头把外面的外壳砸烂了,里边是小拇指那么大点的白仁,吃起来又苦又涩,苦涩味直接从舌尖窜到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