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檀郎 第42节
*
畹君捂着脸回到家,半边脸还是麻的。
这李清真是个野蛮人,上来就动手。除了谢惟良打她那一下,再没挨过那么狠的。
不过……时璲怎么也在那里?
畹君心烦意乱,怎么就叫他瞧见她挨打的那一幕,实在是太丢人了!
不过他在,倒省去了让李清在中间传话的波折。只要时璲一进去看周婆婆,一说起她便能得知状告谢惟良的内情。
便是为了那无端挨的一巴掌,时璲也该来见见她的。至于下一步棋怎么走,还得先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眼下最要紧的是怎么让家人从谢四娘的监视下脱身。
搬去临安之行,畹君是头一回做这种事,难免思虑不全。
现在想想,为那一间宅院找了行商、请了牙人、写了契书,事事留痕,难怪谢四娘将她的底都翻了出来。
有那回教训,她绝对不会再栽第二回 了。
这回她要走得出其不意,谁也别想查到她的下落。谢四娘不能,时璲……也不能。
畹君心里默默合计了半宿,待要睡去,却又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阖上眼睛,就想起在那院子里的惊鸿一瞥。
他就立在檐下,挺拔身形披罩在鹤氅之下,风鼓噪着袍袖飞扬,愈发显出列松如翠的风姿。
可她看得出来他瘦了,周身笼罩着一层落拓颓唐的气息,像一杆清挺的玉竹,虽挺虽直,心却是空的。
畹君心里钝钝地疼,原来受相思之苦折磨的不止是她,可因她早知道那是一场梦幻泡影,所以抽身比他容易多了。
翌日一早,谢四娘便派了人来接她过府。
畹君将私库里的银票金饰悉数装进内衫里,又取了一百两出来给云娘,将昨夜想的脱身之计悄悄同她如是交代了一番。
外头谢家的人催得急,畹君便只能匆匆告别了母亲和妹妹,坐上了去谢家的马车。
路上那两个赶车的家仆闲话,说起昨夜侯府来谢家闹事一节,畹君忙竖起耳朵来细听。
原来昨天晚上,谢府门口忽然来了几个侯府的下人,口口声声说是护送年礼来的。可是谢家压根就没收到侯府的年礼,以为那几个下人是来找茬的,便把他们打了一顿。
宣平侯知道后脸上挂不住,派了有头脸的管事去要说法,却被谢知府一句话堵了回去:“你儿子把我儿子打成了活死人,给说法了吗?”
侯府的管事灰溜溜地回去了,可谢知府被勾起了伤心事,除夕夜对着妻妾女儿们大发雷霆,搅得阖府不安,连带着他们下人也受累,大清早便被四姑娘派过来接畹君。
畹君听到这里便明白过来了。
难怪昨天在周婆婆院里看到一车礼箱,原来那是给谢府的,被时璲半路截胡了出去。
那几个去谢府的下人,想来是被侯府的管事派过去看着,免得时璲到谢家闹事的。谁知道他根本没把年礼往谢家送,反而让两家闹出了乌龙。
畹君有些哭笑不得,这位时二爷的作风还真是我行我素。
可是,她喜欢的正是他那带点莽撞耿直的率真。即便出身名门望族,他仍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把底层的百姓当人看。这是她觉得最可贵的地方。
不像那时瑜,说是对她多么痴心难解,其实不过把她当成一件求而不得的玩物罢了。而谢四娘就更不用提了,把她当成一件趁手的工具,还是用完销毁的那种。
到了谢府,谢四娘看到她脸上的巴掌印吃了一惊:“你脸上怎么了?”
畹君冷冷道:“为了你挨的。”
“为了我?”谢四娘嚷道,“你知不知道昨天侯府又上门闹事了?我们两家的关系再恶化下去,就算时二爷肯回心转意,我爹也不肯许婚了!”
“你放心,很快就有好消息了。”
畹君嫌她聒噪,解了斗篷挂在黄梨花木架上,径直往屋里走去。
可是,这一等便是半个月,直到元宵,他都没出现。
畹君不禁慌了神,开始质疑起自己的判断,继而怀疑起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或许,就算知道了真相,他也未必会为了她向谢知府低头。
毕竟对于那样高傲又正气的人而言,跟谢家结亲是一种耻辱吧。
可是时璲不来,她的家人没法脱离被监视的处境。
谢四娘的耐心每况愈下,起先畹君还有底气跟她周旋,到后来面对她的怒火,也只能一言不发地逆来顺受了。
到元宵这日,畹君没有回家,也没出门逛灯市。她把自己关在屋里想对策。
时璲不来找她,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他知道了真相,但不愿再跟谢家有瓜葛;二是那天在周婆婆院里,他没有进去,所以还没知道真相。
畹君思来想去,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毕竟,她见过他深情难遣的一面,所以笃定他不会轻易放开她。
只是这李清也太不靠谱了吧!
畹君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脸颊,觉得指望他是不成了。可是要她到时璲面前亲口告诉他真相,那她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在时璲面前,她莫名有种骄傲,绝不愿低头乞怜。无关谢四娘这个假身份,那是出于本心的自尊。在恋慕自己的男人面前,那点骄傲就是她的优势,她是绝对不肯丢掉的。
畹君想了想,决定还是从时璲身边的人着手,请人递了信给时雪莹约她见面。
及至晚间,那下人才带了时雪莹的口信回来,约定明日到庆云楼见面。
畹君松了口气,打发走那下人,目光落到妆台的菱花镜上。
镜子里映着微亮的一豆烛火,绰绰地打在她的脸上。窗外彩灯高悬,倒比屋里明亮许多,其时已经月上中天了。
畹君轻叹了口气,对着镜子解下钗环,披着乌泽的长发,走到灯台前吹灭了那半截红烛。
元宵夜,她早早地歇下了。可是辗转反侧,没有半点睡意。
一时想着佩兰这会儿可吃过药了,一时又想着明日与时雪莹的见面。想到最后,心中却满是时璲俊朗的身影,他这会儿在干什么呢?
第37章 自难忘(二更)
◎这傻姑娘,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帮别人出头!◎
元宵当夜,秦淮河畔张灯结彩、广开灯市,繁光缀月灯如昼,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元灯节,历来是少年男女相携出游的节庆。往日拘于内宅的姑娘们得以出行,自然要千妆万饰,恨不能艳惊四座。
时家的姑娘们互相描眉画鬓,让那本就明艳动人的脸庞更加耀目,她们准备好了与满城的华灯争辉,且她们也确实有这样的实力。
一贯众星捧月的时雪莹却缺席了姐妹们的盛会。
她自与纪遥分离之后,对这种热闹的节庆便敬而远之。热闹欢欣是别人的,她只有无尽的孤独。
她宁愿一个人躲清静。
姐妹们都盛装相携着出门去了,时雪莹却披了件斗篷,独自一人来到侯府东北角的小花园里。
这处花园僻静少人,连悬彩结饰的下人都遗漏了此处。没有了花光彩灯的映照,越发显得明月如霜,淡蓝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正合了她极冷极清的心境。
时雪莹借着冷霜月色,回看她与纪遥的书信。
当初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漫涌上心头,一时间心怅神惘,不由垂泪低泣,打湿了手中信纸。
不远处一缕依稀低徊的笛声传来,其声渺远,其调幽迷,争如离鸿失伴,又似秋风落叶,别有一番催心折肝的滋味。
这样笙歌喧阗的日子,究竟是谁,会怀有跟她一样的心情,在这僻静之处吹奏如此哀冷的笛曲?
时雪莹收起书信,寻着那乐音走去。
一路穿花转廊,来到一处临水轩台,远远见到她二哥茕然立于月下,正背倚山石吹奏着一管玉笛。清俊身姿溶在霜银月色里,颇有几分寂冷的萧索。
这样幽柔催泪的笛声,竟是素来不近人情的二哥所奏,时雪莹一时怔在原地。
察觉到来人,时璲缓缓收了笛音,飘渺的音色洇在夜色里,幽沉的余韵却久久不散。
时雪莹慢慢走到他身侧,开口打破沉默:“你吹的……是什么曲子?”
“一首塞北的民歌。”
他的声音冷清里带着些许沙哑。
时雪莹道:“是情歌吧?”
而且还是那种爱而不得的悲歌。她能听出来。
时璲瞥了她一眼,淡淡笑了笑。
“三娘,你怨我么?”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可时雪莹听懂了他的意思。唯有当他也尝到了失意的滋味,才知道当初对她是多么残忍。
“怨又如何,不怨又如何?”她轻声道,又含了一丝期冀看向时璲,幽幽地说道,“反正纪郎也回不来了。”
时璲一句话击碎了她的希望:“他不是你的良配。”
时雪莹恼上心头,一时口不择言:“那四娘也不是你的良配!”
话音落下,察觉到自己的失言,她有些忐忑地望向兄长。
只见他的眼眸里闪过不容错识的震动,脸庞在银蓝月色下透着苍冷的白。神色虽然僵着,却仿佛有数道看不见的裂缝,自他的心里一直裂到了脸上。
时雪莹知道自己扎到了他的心。
“二哥,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她磕磕绊绊地找补,“你若是实在放不下她,就舍下面子去跟谢表叔低个头,他总不至于真跟我们家撕破脸……”
时璲摇了摇头:“不是面子的事。”
那天在侯府的角门前,她决绝地推开了他的手,她说他们不是一路人。她也怨他,也觉得是他做错了……
时璲轻吐出胸口的浊气,自嘲一笑道:“你说得对,她不是我的良配。”
时雪莹愕然,正欲开口,时璲却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余光正好瞥见鹤风在廊外探头探脑,便朝他招了招手:“什么事?”
鹤风小跑过来,先给时雪莹请了安,这才对时璲道:“二爷,金陵卫那个李清在府门外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时璲的脸色倏然沉了下去:“让他滚。”
鹤风察言观色,喏喏道:“是。”
刚一转身,又听得时璲道:“给我备匹马,戌时一刻我要出门。”
鹤风忙领了命下去。
畹君捂着脸回到家,半边脸还是麻的。
这李清真是个野蛮人,上来就动手。除了谢惟良打她那一下,再没挨过那么狠的。
不过……时璲怎么也在那里?
畹君心烦意乱,怎么就叫他瞧见她挨打的那一幕,实在是太丢人了!
不过他在,倒省去了让李清在中间传话的波折。只要时璲一进去看周婆婆,一说起她便能得知状告谢惟良的内情。
便是为了那无端挨的一巴掌,时璲也该来见见她的。至于下一步棋怎么走,还得先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眼下最要紧的是怎么让家人从谢四娘的监视下脱身。
搬去临安之行,畹君是头一回做这种事,难免思虑不全。
现在想想,为那一间宅院找了行商、请了牙人、写了契书,事事留痕,难怪谢四娘将她的底都翻了出来。
有那回教训,她绝对不会再栽第二回 了。
这回她要走得出其不意,谁也别想查到她的下落。谢四娘不能,时璲……也不能。
畹君心里默默合计了半宿,待要睡去,却又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阖上眼睛,就想起在那院子里的惊鸿一瞥。
他就立在檐下,挺拔身形披罩在鹤氅之下,风鼓噪着袍袖飞扬,愈发显出列松如翠的风姿。
可她看得出来他瘦了,周身笼罩着一层落拓颓唐的气息,像一杆清挺的玉竹,虽挺虽直,心却是空的。
畹君心里钝钝地疼,原来受相思之苦折磨的不止是她,可因她早知道那是一场梦幻泡影,所以抽身比他容易多了。
翌日一早,谢四娘便派了人来接她过府。
畹君将私库里的银票金饰悉数装进内衫里,又取了一百两出来给云娘,将昨夜想的脱身之计悄悄同她如是交代了一番。
外头谢家的人催得急,畹君便只能匆匆告别了母亲和妹妹,坐上了去谢家的马车。
路上那两个赶车的家仆闲话,说起昨夜侯府来谢家闹事一节,畹君忙竖起耳朵来细听。
原来昨天晚上,谢府门口忽然来了几个侯府的下人,口口声声说是护送年礼来的。可是谢家压根就没收到侯府的年礼,以为那几个下人是来找茬的,便把他们打了一顿。
宣平侯知道后脸上挂不住,派了有头脸的管事去要说法,却被谢知府一句话堵了回去:“你儿子把我儿子打成了活死人,给说法了吗?”
侯府的管事灰溜溜地回去了,可谢知府被勾起了伤心事,除夕夜对着妻妾女儿们大发雷霆,搅得阖府不安,连带着他们下人也受累,大清早便被四姑娘派过来接畹君。
畹君听到这里便明白过来了。
难怪昨天在周婆婆院里看到一车礼箱,原来那是给谢府的,被时璲半路截胡了出去。
那几个去谢府的下人,想来是被侯府的管事派过去看着,免得时璲到谢家闹事的。谁知道他根本没把年礼往谢家送,反而让两家闹出了乌龙。
畹君有些哭笑不得,这位时二爷的作风还真是我行我素。
可是,她喜欢的正是他那带点莽撞耿直的率真。即便出身名门望族,他仍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把底层的百姓当人看。这是她觉得最可贵的地方。
不像那时瑜,说是对她多么痴心难解,其实不过把她当成一件求而不得的玩物罢了。而谢四娘就更不用提了,把她当成一件趁手的工具,还是用完销毁的那种。
到了谢府,谢四娘看到她脸上的巴掌印吃了一惊:“你脸上怎么了?”
畹君冷冷道:“为了你挨的。”
“为了我?”谢四娘嚷道,“你知不知道昨天侯府又上门闹事了?我们两家的关系再恶化下去,就算时二爷肯回心转意,我爹也不肯许婚了!”
“你放心,很快就有好消息了。”
畹君嫌她聒噪,解了斗篷挂在黄梨花木架上,径直往屋里走去。
可是,这一等便是半个月,直到元宵,他都没出现。
畹君不禁慌了神,开始质疑起自己的判断,继而怀疑起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或许,就算知道了真相,他也未必会为了她向谢知府低头。
毕竟对于那样高傲又正气的人而言,跟谢家结亲是一种耻辱吧。
可是时璲不来,她的家人没法脱离被监视的处境。
谢四娘的耐心每况愈下,起先畹君还有底气跟她周旋,到后来面对她的怒火,也只能一言不发地逆来顺受了。
到元宵这日,畹君没有回家,也没出门逛灯市。她把自己关在屋里想对策。
时璲不来找她,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他知道了真相,但不愿再跟谢家有瓜葛;二是那天在周婆婆院里,他没有进去,所以还没知道真相。
畹君思来想去,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毕竟,她见过他深情难遣的一面,所以笃定他不会轻易放开她。
只是这李清也太不靠谱了吧!
畹君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脸颊,觉得指望他是不成了。可是要她到时璲面前亲口告诉他真相,那她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在时璲面前,她莫名有种骄傲,绝不愿低头乞怜。无关谢四娘这个假身份,那是出于本心的自尊。在恋慕自己的男人面前,那点骄傲就是她的优势,她是绝对不肯丢掉的。
畹君想了想,决定还是从时璲身边的人着手,请人递了信给时雪莹约她见面。
及至晚间,那下人才带了时雪莹的口信回来,约定明日到庆云楼见面。
畹君松了口气,打发走那下人,目光落到妆台的菱花镜上。
镜子里映着微亮的一豆烛火,绰绰地打在她的脸上。窗外彩灯高悬,倒比屋里明亮许多,其时已经月上中天了。
畹君轻叹了口气,对着镜子解下钗环,披着乌泽的长发,走到灯台前吹灭了那半截红烛。
元宵夜,她早早地歇下了。可是辗转反侧,没有半点睡意。
一时想着佩兰这会儿可吃过药了,一时又想着明日与时雪莹的见面。想到最后,心中却满是时璲俊朗的身影,他这会儿在干什么呢?
第37章 自难忘(二更)
◎这傻姑娘,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帮别人出头!◎
元宵当夜,秦淮河畔张灯结彩、广开灯市,繁光缀月灯如昼,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元灯节,历来是少年男女相携出游的节庆。往日拘于内宅的姑娘们得以出行,自然要千妆万饰,恨不能艳惊四座。
时家的姑娘们互相描眉画鬓,让那本就明艳动人的脸庞更加耀目,她们准备好了与满城的华灯争辉,且她们也确实有这样的实力。
一贯众星捧月的时雪莹却缺席了姐妹们的盛会。
她自与纪遥分离之后,对这种热闹的节庆便敬而远之。热闹欢欣是别人的,她只有无尽的孤独。
她宁愿一个人躲清静。
姐妹们都盛装相携着出门去了,时雪莹却披了件斗篷,独自一人来到侯府东北角的小花园里。
这处花园僻静少人,连悬彩结饰的下人都遗漏了此处。没有了花光彩灯的映照,越发显得明月如霜,淡蓝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正合了她极冷极清的心境。
时雪莹借着冷霜月色,回看她与纪遥的书信。
当初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漫涌上心头,一时间心怅神惘,不由垂泪低泣,打湿了手中信纸。
不远处一缕依稀低徊的笛声传来,其声渺远,其调幽迷,争如离鸿失伴,又似秋风落叶,别有一番催心折肝的滋味。
这样笙歌喧阗的日子,究竟是谁,会怀有跟她一样的心情,在这僻静之处吹奏如此哀冷的笛曲?
时雪莹收起书信,寻着那乐音走去。
一路穿花转廊,来到一处临水轩台,远远见到她二哥茕然立于月下,正背倚山石吹奏着一管玉笛。清俊身姿溶在霜银月色里,颇有几分寂冷的萧索。
这样幽柔催泪的笛声,竟是素来不近人情的二哥所奏,时雪莹一时怔在原地。
察觉到来人,时璲缓缓收了笛音,飘渺的音色洇在夜色里,幽沉的余韵却久久不散。
时雪莹慢慢走到他身侧,开口打破沉默:“你吹的……是什么曲子?”
“一首塞北的民歌。”
他的声音冷清里带着些许沙哑。
时雪莹道:“是情歌吧?”
而且还是那种爱而不得的悲歌。她能听出来。
时璲瞥了她一眼,淡淡笑了笑。
“三娘,你怨我么?”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可时雪莹听懂了他的意思。唯有当他也尝到了失意的滋味,才知道当初对她是多么残忍。
“怨又如何,不怨又如何?”她轻声道,又含了一丝期冀看向时璲,幽幽地说道,“反正纪郎也回不来了。”
时璲一句话击碎了她的希望:“他不是你的良配。”
时雪莹恼上心头,一时口不择言:“那四娘也不是你的良配!”
话音落下,察觉到自己的失言,她有些忐忑地望向兄长。
只见他的眼眸里闪过不容错识的震动,脸庞在银蓝月色下透着苍冷的白。神色虽然僵着,却仿佛有数道看不见的裂缝,自他的心里一直裂到了脸上。
时雪莹知道自己扎到了他的心。
“二哥,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她磕磕绊绊地找补,“你若是实在放不下她,就舍下面子去跟谢表叔低个头,他总不至于真跟我们家撕破脸……”
时璲摇了摇头:“不是面子的事。”
那天在侯府的角门前,她决绝地推开了他的手,她说他们不是一路人。她也怨他,也觉得是他做错了……
时璲轻吐出胸口的浊气,自嘲一笑道:“你说得对,她不是我的良配。”
时雪莹愕然,正欲开口,时璲却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余光正好瞥见鹤风在廊外探头探脑,便朝他招了招手:“什么事?”
鹤风小跑过来,先给时雪莹请了安,这才对时璲道:“二爷,金陵卫那个李清在府门外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时璲的脸色倏然沉了下去:“让他滚。”
鹤风察言观色,喏喏道:“是。”
刚一转身,又听得时璲道:“给我备匹马,戌时一刻我要出门。”
鹤风忙领了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