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但那时候,周围的僧人都对她视而不见,甚至没有人上来搭把手。
  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是视而不见,而是真的没看见。
  她早已不是凡人。
  只是两千年过去了,她却依然在这座寺庙之中徘徊,守望着这些在她的庇佑下成长起来的后人们。
  “死后堕鬼,”遥岚轻声道,“其实不然。”
  逝川挑了挑眉,颇为意外地看向他:“公子何意?”
  “逝川兄,你看不出。”遥岚继续顺着台阶向下走去,目光向下眺望,“她只是一道残魂罢了。”
  逝川顺着他的目光向下方看去,那个矮小的身影已经模糊地出现在了不远处。
  残魂一道。
  逝川猛地明白了遥岚的意思,惊愕地睁大双眼,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了那矮小的背影上。
  随着不断地走近,二人再次停在了那位残尼的身侧。
  她听到动静,回过头来,却在看见他们时,露出了毫不意外的了然神情。
  而那张脸,虽然苍老了许多,但双眼明亮,五官端正,依旧仍能看出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痕迹。
  若兰绬有一天到了暮年。
  想必就是这个样子。
  “又是你们。”
  她缓缓道。
  遥岚正待开口,却听前方“哗啦”一阵响动,三人被引起了注意,一同循声望去。
  映入眼帘的,是兰绬错愕的脸。
  她手中本来应该拿着和当归在集市上一起买的各种小玩意,但是随着方才的那一道声响,全都散落在了地上。
  早在主殿中第一次听到主持提到那位残尼的时候,遥岚就给当归发了讯息,叫她寻个缘由,将兰绬带到瑞光寺来。
  此时,兰绬正睁着她明亮如星的眼眸,与残尼对视。
  残尼平静地回望她,目光中带着无限的感慨。
  老实说,她一直愧见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自己,即使在佛寺待了这么多年,也依旧做不到毫无波动。
  她握紧了手中长长的手杖,肩膀一耸一耸,艰难地下着石阶,向兰绬走来。
  当归默默地向一旁退开了,为她们留出了一片空间。
  兰绬抖着嘴唇,看着她一点一点到自己面前来,在自己的上一级台阶上坐好,仰着脸,细细地看着自己。
  半晌,兰绬声音颤抖地问道:“为什么?”
  她问得没头没尾,但残尼知道她问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残尼的脸上早已恢复了淡然的神色,“我记不清了。”
  “不……”兰绬不知所措地向后退了一步。
  残尼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不愿意接受我吗?”她声音苍老而沙哑,与兰绬清泉般的嗓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你的愿望,我已经为你实现了。”
  她没有说她的愿望是什么。
  但在场众人无人不知。
  兰绬忽然忆起她初入此地之时,曾邂逅的那一对姐妹。
  她们身着轻便舒适的裙裾,落落大方地与男子交谈,无拘无束地在山间追逐嬉戏,她们眼眸中闪烁着的自由的光芒,是照亮东丘两千年的璀璨星辰。
  东丘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她一直遗憾,自己没有亲眼看见。
  原来,她一直在看着。
  数千年的苍云变幻,一一在她眼前浮现,那些在皑皑白雪之中苦苦挣扎的身影,那些于刀光剑影之中闪烁的目光,那些一次次地、在她面前低下头的后人们。
  他们或感激,或虔诚,或懵懂。
  这些都源于眼前这个人。
  也源于她自己。
  眼前真实的场景和模糊闯入识海的记忆交织缠绕,如乱麻般翻腾,兰绬渐渐难以分辨,她觉得头痛欲裂,痛苦不堪,只得闭上双眼,双手抱头,缓缓蹲下了身子。
  为什么……
  这真的是她做的吗?
  可为什么在这些记忆面前,自己就像一个毫不相干的看客?
  为何又对这些过往如此熟悉?
  自己又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为什么……
  想不起来。
  她用力地捶砸着自己的头,一下又一下。
  当归见状,急忙上前一步,欲扶住她,却见残尼缓缓地抬起苍老的手,轻柔地、安抚地摸了摸兰绬的头。
  兰绬现在有实体,可残尼仍只是一道魂,按理说,是不能真的触摸到她的。
  兰绬却如有所感。
  她安静了片刻,随后茫然地抬起头,双眼通红。
  那里面噙满了眼泪。
  兰绬在醉笙林里困了两千年,她的记忆仍然停留在她做将军的时候,彼时,她炽热张扬,心性宛如孩童。
  两双一模一样的眼睛,一双茫然,一双沉静,这一眼,是同两千年后的自己的对视。
  “你不必要想起,也不必要接受。”她语气温和,“已经过去太久了。”
  一颗饱满的泪珠终于再也按捺不住,顺着兰绬的脸颊滑落下来。
  “所有人……都很好。”她双唇微微翕动,声音中带着很轻很轻的哭腔,要很仔细才能听到。
  “对。”残尼笑了,“都很好。”
  这就够了。
  又何必非要追究来时之路?
  如果可以,残尼心想,她更希望那个年轻的自己能够永远无忧无虑下去。
  忽然,瑞光寺主殿上传来了渺远的钟声,厚重的音色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沧桑与岁月沉淀,时至今日,才得以响起。它如汹涌的波涛,层层叠叠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直击灵魂深处。
  天晴了。
  寺院中的僧人们都吃惊地停下了自己手中正做的事,慌忙地朝主殿赶去。
  他们如同江河入海般朝着主殿汇聚,山上最高的塔尖与从云层中脱身而出的烈阳重合,如释迦摩尼身后的光相,璀璨夺目,普照着瑞光寺,普照着众生。
  光芒万丈。
  “公子,”逝川站在遥岚身侧,轻轻地开口,“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第71章 金兰篇(十三)缘
  “很早。”遥岚眼眸轻垂,“你还记得兰绬第一次来瑞光寺,见那位残尼时是什么表现吗?”
  逝川点了点头。
  他当然记得。
  那时候,兰绬一言不发地拽住了遥岚的衣袖,说什么都不肯再在瑞光寺逗留。
  现在想想,不过是她不愿意面对罢了。
  而那位残尼,逝川记得,在他们主动搭话之后,她只是惊讶了短短一瞬,然后就将注意力放在了遥岚的左手上。
  当时,他以为她在看的是遥岚手上雅致古朴的画竹。
  但实际上,她看的分明是站在遥岚左手指环上的、只有缥缈魂体的兰绬。
  兰绬那一分魂魄得以保存,是受了醉笙林的庇护,应该少不了冥女在背后运作,而残尼这一分魂魄,则是靠瑞光寺数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虔诚供奉得以保全。
  在瑞光寺阵阵的钟声中,残尼的身影越来越淡,面容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她们要融合了。”逝川看着台阶上的人,“公子若有什么要问的,恐怕需要抓紧了。”
  得到了提醒,遥岚连忙上前两步,不得以打扰了“她们”。
  “抱歉,”遥岚道,“请问师父,瑞光寺可曾改过处所?”
  “处所?”残尼一怔,没有意料到他会这样问,反应了一会儿才答道,“也算是改过。”
  “烦请师父明示。”遥岚请教道。
  “最初的瑞光寺建在东丘皇陵脚下。”残尼道,“当时,贫尼确实有看守此地的想法。”
  数千东丘将士连带着帝后一同被困于皇陵,此事,“兰绬”是知道的。子桑筠死时的惨状,在当时也传得沸沸扬扬。
  兰绬站起身来,同残尼一齐将目光投向遥岚。
  清脆婉转和苍老沙哑的嗓音异口同声,交织在一处,带着说不出的奇诡。
  “此处化为凶地,是不可避免的。”她们道,“贫尼本意是在此处度化。”
  还有一个隐秘的愿望,她没有说出口。
  她想再见一见那个人,亲自将她送往来生。
  “但不知为何,无法度化。”
  开始一切正常,彼时兰绬还是凡人,尚未积累下深厚的功德,能够依仗的佛法也极为有限,只能靠心中的信念和夜以继日的磋磨。
  直到德昭帝于狱中病逝。
  这位帝王传奇一生,早年间也曾有不少政绩,之后更是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壮举,几乎所有人都曾经以为,他会带领着东丘的子民开启全新的时代,可到了最后,等待他们的却并不是兴盛,而是覆灭,东丘的历史戛然而止,结束在了它最辉煌的时刻。
  依照皇室一贯的丧葬规制,德昭帝自然而然地被葬入皇陵,且应他的要求,与子桑氏合葬。
  奇怪的是,在那之后,兰绬再感应不到皇陵中一丝一毫的动静了,那座山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死寂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