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最后他另一侧膝盖也放下来,几乎是半跪的姿势在她近前,直起上身将她整个人拢过来,或许这是个有些屈辱的姿势?可她这会不再像方才那样将自己蜷成小小一团,一抽一抽地自己哭了,而且将脸埋在自己腰腹的地方,甚至还小心避开了他的伤处,手也环在他腰身上。
周俨低头抚过她发间的银环,仰头望向天边月。
流光皎洁的明月照彻此方天地,能照亮他眼尾处不知何时留下的一道泪痕,却照不透人心。
明明是他让她这么难过、这么无助,他应该有内疚、或者有心疼,可若月亮能洞悉他的心事,便能知道,这些情绪他好像通通都没有。
他现在只觉着开心,只感到庆幸。
定然是神明终于来眷顾了他一次,那个能够如此影响她心绪的人才会是他自己。
若是旁人……
若她为旁人这般伤心难过……周俨心底猛然升腾起杀意。
——不会有这样的人。
他解下外衫披在她的身上,而她哭了很久,最后她靠在他身上,还是不要回房间,周俨的双膝几乎已经麻木到没有知觉了,可他贪恋她在身边的暖意,哪怕身上药劲过了,伤处传来痛楚,身后冷汗涔涔,他仍是那样让她靠着。
最后连月色都被掩进夜幕里,她终是倦了,靠着他似是睡着了,周俨单手撑着她,自己慢慢想要起身,半晌都没能使出力,如期不声不响来到他身后,扶他起身,看向他时眼眶红红的,一个时辰前如期便等在这,被他用眼神示意过后静悄悄退下了。
如期不懂他这般折腾自己是为何,主子的这条命是他们这些人拼了命保下来的,可他心中清楚,周俨此次先行来到禹州,只带了他和如许,就是觉得他二人是最听话的两个,于是他默默退下,去煎药,烧好热水,在一旁静静候着。
周俨小心将她抱起,往正屋走时他看了眼如期,见如期点点头,便也不再言语,径直进了屋内,房中如期已经收拾过了,床单被褥都是新换的,他将祝琬放下,为她将被子盖好,她一呼一吸安安静静,他瞧了许久,最后他抬起她的手,手背贴在自己眉心的地方蹭了蹭,轻轻放回进被子里,起身走出房间。
他不知道,在他转过身的同时,本应熟睡的祝琬睁开眼,循着光亮望向他的背影。
关上房门的那一刻,周俨身子便是一晃,等在门口的如期立时扶住他。
天都快要亮了,他烧好的热水原是想在给周俨换药时为他擦身的,可他折腾这一夜,身上几乎都冷透了,若是擦身更要着凉,他急得简直想哭。
周俨这会懒得开口,如期不懂,此前无数次他都会死,唯独这一次他死不了。
他走进祝琬下午小憩时睡过的侧屋,在床榻上躺下,喝过药后闭上眼,迷迷糊糊地睡下,半梦半醒之间,他脑海中反反复复出现的画面,是她按着他压向大门,朝他欺身过来时的模样。
她眉眼间带着冷意,他几乎以为她想要再给他一刀。
便是当真她再给他一刀也没什么的,疼痛或伤痕,只要是她给的,他甘之若饴。
可那竟然是一个吻。
她明明在生他的气,又不信任他,他又说了她不爱听的话,她竟然还会亲吻他。
他是不是真的要死了,这一切都是他将死未死时握不住的幻象,所以这一切才会美好地近乎不真实?
周俨猛地惊醒过来,天光大亮,他低头看了眼床板,这张床又冷又硬,还好这一夜睡在这里的是他。
他忍着身上隐隐作痛的新伤旧伤,从床上起身,唤来如期,洗漱穿衣后,他吩咐如期去准备餐食,而他自己来到祝琬门外,轻轻敲敲门,房间内静悄悄地,一点动静都没有。
周俨皱起眉。
他起得已经很晚了,祝琬竟然比他还晚?莫不是病了,他又敲了敲门,还是没有动静,他实是耐不住,轻轻推开门走进房间。
他让如期准备的干净衣衫还如夜里那般放在桌旁,床榻冰冷,完全没有人睡过的余温,她随身带来的很多东西都在,人却早已踪迹全无。
【作者有话说】
[绿心]
战损小周,超长待机。
第43章 043
◎今夜乍见到他,她反而更烦更乱了。◎
定州府城外的溪川寺,祝琬在佛像前奉香。
当初在京城时,寿兴寺的大师曾说她是有机缘之人,如今她到了堪堪明事的年纪,佛门机缘她参不透,可人间的苦她倒是也算见过一些了。
她这一路南下,从京城到禹州,月前又从禹州来到定州,一路上流离的穷苦百姓不知见了多少,曾几何时她只想自己的家族能在动荡与纷争中得以保全,如今在金刚怒目的佛像前,点了香诵了经却不知该许什么愿。
护佑家人周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愿天下苍生太平?这又岂能是只凭她一人之诚心便可以实现的。
但求心安吧,祝琬跪在蒲团上叩拜。
溪川寺山门东向下山的石阶两侧有溪流蜿蜒而下,远望对面有瀑布飞流,祝琬今日是应约而来,她到定州差不多也有一个多月了,当日走时,她有意什么都没带,只身翻窗离开住处,连夜去寻了爹爹给她安排的人,天亮后跟着出城的人一起离开禹州。
她并未故意遮掩行踪,只是不想让周俨的人追上她,然而她到定州后便听闻说禹州新来的那个叛党现下正在和梁王针锋相对,大有一副要取梁王性命的阵仗,后来同外公偶尔谈起外面的情势,外公含混提了句,说是禹州城那位似乎是在找什么人,祝琬没吭声,但心中也有了几分猜想,大抵周俨以为她如今在梁王手里。
但她也没有去给周俨传个信的心思。
梁王好奢好淫,左右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周俨要和梁王争,便教他争去吧,若他占上风,便是梁王罪有应得,若周俨连梁王那种货色都争不过,那他也不具备更进一步的资格。
祝琬跟着迎客的僧人来到后山。
陈氏在定州十余载,也有不少往来的世交,听闻陈老国公京中的外孙女来这边小住,送到国公府的拜帖这些日子就没断过,各种宴会她应了一场又一场,今日是当年和外公一同上过战场的舒老将军的孙女邀她和几位表姐表妹一起来溪川寺小聚。
原本也没多想就应下了,但到了这边祝琬才发现,今日这日子多少还是有些特殊的。
定州是边陲州府,这边生活的百姓家中都有上过战场的男子,当年平南一战,大部队是那一年的八月十一,后来的这几年,每逢八月十一,未曾婚嫁的小辈们都会来登山来溪川寺添香许愿。
偶有些因此而结缘的,待婚嫁后一月,新婚夫妻还会来此地上香,认为这是佛像供奉的神灵赐下的缘分。
至于今日,祝琬知道这些前因,心中便也有数了。
舒家妹妹同她投缘,私下里总说想要她做嫂嫂,今日她口中那位三哥哥也来了,叫她来,约莫也是想给自己牵线搭桥。
想到这些,祝琬有些哭笑不得,她如今这会哪有这个心思,方才舒桐拉着她,说要和她一起敬香许愿,言语间提到定州这个特别的日子,那会祝琬说自己也应去奉些香火,舒桐点头应是,还很善解人意地将旁人都带走,留她自己,说些个什么——
“听闻你兄长亡故,想来你也是有一番话想在佛前同他倾诉,我们定州虽然不比京城,但溪川寺很灵验的,定然能将你的心里话让你那位故去的兄长知晓,我便不打扰你们兄妹了,待你敬完香,找引路的小和尚领你去后山寻我们便是。”
往后山走是,祝琬心中便想着舒桐的话。
溪川寺大概这些年的香火都是亡故将士的家眷来佛前,同那些英魂诉诉衷肠的,今日或许尤为多,但便是这神灵再灵验,她这位所谓“亡故的兄长”约莫还是听不到她心里话的。
“念念,这里。”
祝琬循声,看见表兄表妹还有舒家兄妹在不远处的石桌边唤她过去,今日说是吃寺中斋饭,待日落后,寺中会有祭祀典仪,祭典后便在寺中过夜,明日再回府。
舒桐起身迎着走过来,此前舒家夫人来国公府找舅母叙话,祝琬第一次见到这位舒家小姐,和自己那些在京中的好友不同,这位舒小姐是疏阔大气的姑娘,舒家也从不拘束她,她同祝琬讲她八九岁时和爹爹兄长一起游历的见闻。
那几年不像如今,彼时禹州城还是一方富庶之地,城中遍地商号,禹州的民风开化又热心,连如今定州府城好些商号都是后来从禹州府迁过来的。
可惜如今战事四起,处处不太平,这两年舒家也不再让她离开定州了,舒桐听祝琬是从京中来的,途径禹州,一路还很惊险,连着好几日都往国公府跑,央着祝琬讲她这一路上的事。
听得如今禹州的近况,舒桐也难过起来,还一直在问她如今占据禹州的人究竟是混哪条道的,听得祝琬忍俊不禁,也只说不自己不知。也正是因此,两人一来二去熟悉起来,舒桐随着祝琬几位表姐表兄一起唤她“念念”。
周俨低头抚过她发间的银环,仰头望向天边月。
流光皎洁的明月照彻此方天地,能照亮他眼尾处不知何时留下的一道泪痕,却照不透人心。
明明是他让她这么难过、这么无助,他应该有内疚、或者有心疼,可若月亮能洞悉他的心事,便能知道,这些情绪他好像通通都没有。
他现在只觉着开心,只感到庆幸。
定然是神明终于来眷顾了他一次,那个能够如此影响她心绪的人才会是他自己。
若是旁人……
若她为旁人这般伤心难过……周俨心底猛然升腾起杀意。
——不会有这样的人。
他解下外衫披在她的身上,而她哭了很久,最后她靠在他身上,还是不要回房间,周俨的双膝几乎已经麻木到没有知觉了,可他贪恋她在身边的暖意,哪怕身上药劲过了,伤处传来痛楚,身后冷汗涔涔,他仍是那样让她靠着。
最后连月色都被掩进夜幕里,她终是倦了,靠着他似是睡着了,周俨单手撑着她,自己慢慢想要起身,半晌都没能使出力,如期不声不响来到他身后,扶他起身,看向他时眼眶红红的,一个时辰前如期便等在这,被他用眼神示意过后静悄悄退下了。
如期不懂他这般折腾自己是为何,主子的这条命是他们这些人拼了命保下来的,可他心中清楚,周俨此次先行来到禹州,只带了他和如许,就是觉得他二人是最听话的两个,于是他默默退下,去煎药,烧好热水,在一旁静静候着。
周俨小心将她抱起,往正屋走时他看了眼如期,见如期点点头,便也不再言语,径直进了屋内,房中如期已经收拾过了,床单被褥都是新换的,他将祝琬放下,为她将被子盖好,她一呼一吸安安静静,他瞧了许久,最后他抬起她的手,手背贴在自己眉心的地方蹭了蹭,轻轻放回进被子里,起身走出房间。
他不知道,在他转过身的同时,本应熟睡的祝琬睁开眼,循着光亮望向他的背影。
关上房门的那一刻,周俨身子便是一晃,等在门口的如期立时扶住他。
天都快要亮了,他烧好的热水原是想在给周俨换药时为他擦身的,可他折腾这一夜,身上几乎都冷透了,若是擦身更要着凉,他急得简直想哭。
周俨这会懒得开口,如期不懂,此前无数次他都会死,唯独这一次他死不了。
他走进祝琬下午小憩时睡过的侧屋,在床榻上躺下,喝过药后闭上眼,迷迷糊糊地睡下,半梦半醒之间,他脑海中反反复复出现的画面,是她按着他压向大门,朝他欺身过来时的模样。
她眉眼间带着冷意,他几乎以为她想要再给他一刀。
便是当真她再给他一刀也没什么的,疼痛或伤痕,只要是她给的,他甘之若饴。
可那竟然是一个吻。
她明明在生他的气,又不信任他,他又说了她不爱听的话,她竟然还会亲吻他。
他是不是真的要死了,这一切都是他将死未死时握不住的幻象,所以这一切才会美好地近乎不真实?
周俨猛地惊醒过来,天光大亮,他低头看了眼床板,这张床又冷又硬,还好这一夜睡在这里的是他。
他忍着身上隐隐作痛的新伤旧伤,从床上起身,唤来如期,洗漱穿衣后,他吩咐如期去准备餐食,而他自己来到祝琬门外,轻轻敲敲门,房间内静悄悄地,一点动静都没有。
周俨皱起眉。
他起得已经很晚了,祝琬竟然比他还晚?莫不是病了,他又敲了敲门,还是没有动静,他实是耐不住,轻轻推开门走进房间。
他让如期准备的干净衣衫还如夜里那般放在桌旁,床榻冰冷,完全没有人睡过的余温,她随身带来的很多东西都在,人却早已踪迹全无。
【作者有话说】
[绿心]
战损小周,超长待机。
第43章 043
◎今夜乍见到他,她反而更烦更乱了。◎
定州府城外的溪川寺,祝琬在佛像前奉香。
当初在京城时,寿兴寺的大师曾说她是有机缘之人,如今她到了堪堪明事的年纪,佛门机缘她参不透,可人间的苦她倒是也算见过一些了。
她这一路南下,从京城到禹州,月前又从禹州来到定州,一路上流离的穷苦百姓不知见了多少,曾几何时她只想自己的家族能在动荡与纷争中得以保全,如今在金刚怒目的佛像前,点了香诵了经却不知该许什么愿。
护佑家人周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愿天下苍生太平?这又岂能是只凭她一人之诚心便可以实现的。
但求心安吧,祝琬跪在蒲团上叩拜。
溪川寺山门东向下山的石阶两侧有溪流蜿蜒而下,远望对面有瀑布飞流,祝琬今日是应约而来,她到定州差不多也有一个多月了,当日走时,她有意什么都没带,只身翻窗离开住处,连夜去寻了爹爹给她安排的人,天亮后跟着出城的人一起离开禹州。
她并未故意遮掩行踪,只是不想让周俨的人追上她,然而她到定州后便听闻说禹州新来的那个叛党现下正在和梁王针锋相对,大有一副要取梁王性命的阵仗,后来同外公偶尔谈起外面的情势,外公含混提了句,说是禹州城那位似乎是在找什么人,祝琬没吭声,但心中也有了几分猜想,大抵周俨以为她如今在梁王手里。
但她也没有去给周俨传个信的心思。
梁王好奢好淫,左右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周俨要和梁王争,便教他争去吧,若他占上风,便是梁王罪有应得,若周俨连梁王那种货色都争不过,那他也不具备更进一步的资格。
祝琬跟着迎客的僧人来到后山。
陈氏在定州十余载,也有不少往来的世交,听闻陈老国公京中的外孙女来这边小住,送到国公府的拜帖这些日子就没断过,各种宴会她应了一场又一场,今日是当年和外公一同上过战场的舒老将军的孙女邀她和几位表姐表妹一起来溪川寺小聚。
原本也没多想就应下了,但到了这边祝琬才发现,今日这日子多少还是有些特殊的。
定州是边陲州府,这边生活的百姓家中都有上过战场的男子,当年平南一战,大部队是那一年的八月十一,后来的这几年,每逢八月十一,未曾婚嫁的小辈们都会来登山来溪川寺添香许愿。
偶有些因此而结缘的,待婚嫁后一月,新婚夫妻还会来此地上香,认为这是佛像供奉的神灵赐下的缘分。
至于今日,祝琬知道这些前因,心中便也有数了。
舒家妹妹同她投缘,私下里总说想要她做嫂嫂,今日她口中那位三哥哥也来了,叫她来,约莫也是想给自己牵线搭桥。
想到这些,祝琬有些哭笑不得,她如今这会哪有这个心思,方才舒桐拉着她,说要和她一起敬香许愿,言语间提到定州这个特别的日子,那会祝琬说自己也应去奉些香火,舒桐点头应是,还很善解人意地将旁人都带走,留她自己,说些个什么——
“听闻你兄长亡故,想来你也是有一番话想在佛前同他倾诉,我们定州虽然不比京城,但溪川寺很灵验的,定然能将你的心里话让你那位故去的兄长知晓,我便不打扰你们兄妹了,待你敬完香,找引路的小和尚领你去后山寻我们便是。”
往后山走是,祝琬心中便想着舒桐的话。
溪川寺大概这些年的香火都是亡故将士的家眷来佛前,同那些英魂诉诉衷肠的,今日或许尤为多,但便是这神灵再灵验,她这位所谓“亡故的兄长”约莫还是听不到她心里话的。
“念念,这里。”
祝琬循声,看见表兄表妹还有舒家兄妹在不远处的石桌边唤她过去,今日说是吃寺中斋饭,待日落后,寺中会有祭祀典仪,祭典后便在寺中过夜,明日再回府。
舒桐起身迎着走过来,此前舒家夫人来国公府找舅母叙话,祝琬第一次见到这位舒家小姐,和自己那些在京中的好友不同,这位舒小姐是疏阔大气的姑娘,舒家也从不拘束她,她同祝琬讲她八九岁时和爹爹兄长一起游历的见闻。
那几年不像如今,彼时禹州城还是一方富庶之地,城中遍地商号,禹州的民风开化又热心,连如今定州府城好些商号都是后来从禹州府迁过来的。
可惜如今战事四起,处处不太平,这两年舒家也不再让她离开定州了,舒桐听祝琬是从京中来的,途径禹州,一路还很惊险,连着好几日都往国公府跑,央着祝琬讲她这一路上的事。
听得如今禹州的近况,舒桐也难过起来,还一直在问她如今占据禹州的人究竟是混哪条道的,听得祝琬忍俊不禁,也只说不自己不知。也正是因此,两人一来二去熟悉起来,舒桐随着祝琬几位表姐表兄一起唤她“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