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边的月,既不像诗词中说的那般如银出尘,也不像什么清透白玉盘。
  禹州的夜晚,和京中的瞧着也没什么不一样。
  星不比京中少,月也不比京中黯淡。
  “陈毓。”
  看了许久,她轻声开口唤道。
  “禹州如此,当是何人之过呢。”
  她不是发问,那人自然也没有回答她。
  良久,自屋顶传来他的冷嗤。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禹州如此,京中又能好到哪去。”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祝琬下意识接了他的话,往下念了两句,念罢才后知后觉,她实是不该接他这话。
  这几乎算得上是句谶言了,他认定禹州今日若是放任不管,只会是京城的来日,届时王朝便当真要行至末路。
  他是叛党,如此立场自然没错,然而她是祝洵之女,立场自然应向着朝廷。
  可是——
  祝琬不由得再度想起此前便萦绕在心头的疑惑。
  他刀下当真没有枉死之人么?
  “今晚你杀的人,都是禹州的官,对吗?”祝琬轻声问道。
  “你想问什么?”那人不置可否,反问道。
  “所以,他们都是尸位素餐之流吗?”
  她的话音刚落下,便听他冷哼了声,带着几分不满地再度将她的问题抛回给她。
  “你若是觉着这么想,你心里更舒服,那便是。”
  明知道他不喜欢这个话题,言及此时,她也大概明了他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可她仍是摇摇头,呢喃般开口。
  “我不知道。”
  “但我希望是这样。”
  “我从不认为渎职失节的官便该死,他们应该活着给朝廷给百姓一个交代,之后由刑部裁案量刑,是死是流放抑或是株连,这都是他们应得的惩处。”
  “动以私刑,总归是下乘。”
  “而今这些人死于你手,我竟也愿意理解你的做法。”
  “只是陈毓,若你只是因为他们不愿支持追随你,而大行杀戮之事……”
  祝琬说到这忽地被打断,她连那道似鬼魅般神出鬼没的身影都未来得及看清,便被他带到屋顶。
  陈毓松开她,也没看她,只自顾自坐在檐脊之上,口中却是问道:
  “继续说,若是你说那般,你当如何?”
  祝琬没想到他会忽地将自己带上来,她缓了缓神,学着他的样子,挨着他坐下,似是认真思索了会。
  “不知道。”
  “我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但大概会觉着有点失望吧。”
  她从他身侧拿过酒袋,拔出塞囊,看向他:
  “这是你方才拭刀用的,是吗?”
  他没吭声,也没看她,任她拿过他身旁的酒袋,也任凭她从他腰间拔出他的佩刀确认,待她仰头喝了两口酒,他方才道:
  “不是,我喝了。”
  祝琬捏着酒袋的手微微僵了僵,心怦怦地乱跳,好似不甚在意一般,歪头看他一眼玩笑道:
  “喝便喝了罢,也不是什么大事。”
  “从前我在书塾念书时,几位兄长也时常会弄些名酒装在酒壶里,待下了学后,大家一起分着喝。”
  他那般说,大抵便是想看她羞恼,想看她笑话。
  她偏不给他这个机会,故意将一番话说得半真半假,表现地对此并不在意,以免在他面前露怯,让他心里得意。
  实则分酒是真的,可也都是用小茶盏分着喝,大家喝完,高家兄妹还会让亲随悄悄洗好茶盏,煮过之后确认没有酒气了才敢送还回去的。
  她话音方落,身旁人便是一声冷笑。
  “难怪你们那书塾,头一年没一个考中的,一个两个的可都真有心。”
  “可是头一年考试时,最年长的顾二哥哥也不过廿四,且他第二年也入了仕,再则我们书塾,除了我和缱缱,还有我义兄,其余的像宋家、岑家几位兄长如今可都是正经官身,你这般的……”
  “我如何?”陈毓转过头,不咸不淡地盯着她问。
  “你这般的,说得好听些是草莽英雄,说难听些叫‘泥腿子’,我都从未说过你什么,怎么你还反过来讲究我的一众兄长,好不礼貌。”
  “一众兄长?”
  陈毓重复她的用词,再度看向她。
  “怎么,那姓岑的、姓宋的,当初还同你起过争执,如今竟也能被你称一句兄长?”
  祝琬诧异地睁大眼。
  “你怎么连这些陈年旧事都知道?”
  她顿了顿,了然道:
  “也对,当年我义兄和岑言之、宋逾他们打过一架,声量闹得也不算小,你当年毕竟……打听过这些也不奇怪。”
  “我说了,我不是……”
  “行行行,你不是。”
  祝琬随口应着,人却渐渐沉默下来。
  她忽地想起来,当年周俨同他们打这一架便是为她,也是因着一场争执,爹爹觉着他那宁折不弯的性子不适合走仕途,便想着若是入了军中说不定能受些磨炼,且外祖父和舅舅还能照拂一二。
  如今想来却不知,若当年他没去军中的话,如今又是个什么光景。
  “想什么呢?”
  陈毓偏头垂眸打量她许久,冷不丁开口打断她的思绪。
  “想到些旧事。”祝琬声音有些低落。
  “哦,又想到你那个死了的义兄。”
  他似是忽地来了兴致,接过她手中的酒壶,拿在手里把玩,口中漫不经心地问道:
  “怎么,过去你同你那义兄感情很好?”
  “怎么可能,我跟他从来都说不到一块儿去。”
  祝琬不假思索,应声应地极快。
  “那便是他对你好?”
  “哪有,我和他三句话说不到,必定会吵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祝琬的错觉,她瞧着她说完话后,他面上的神色似是不大好。
  蓦地她想到,她也曾明着同他说,他和周俨有几分相似,她想了想,仔细地辨认他的神情。
  他好像确是不怎么开心。
  她想了想,又道:
  “此前我说过,你同他有些相似。”
  “如今看其实也没有那么像。”
  “你性子虽然算不上好,可是比起我义兄,那还是好很多的。”
  “且他从来都是懒得理我的,我也不喜欢和他说话。”
  “至少我同他,绝无可能这般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聊天。”
  祝琬目光一边落在他手里的酒袋上,一边慢声同他说着话。
  她心里其实是有些紧张的。
  那酒袋方才是她喝过的,这会他有一搭没一搭地提着,若是顺手便喝了,她简直要羞死。
  她紧紧盯着他的手,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陈毓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面上神色不大好看。
  可再一偏头,便瞧见她这幅模样,顺着她的目光,顺势便看到自己手中的酒袋。
  他不动声色地微微一抬手,作势举起酒袋,便毫不意外地撞见她屏息抬头,紧张兮兮地看着他。
  他倏地弯起唇,垂着眼瞧她。
  良久,祝琬也回过神。
  见她反应过来,陈毓笑了笑,移开目光淡声道:
  “祝相有没有说过,你若是男儿,倒是很适合混<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
  祝琬不解其意,但此言爹爹确是说过。
  她不仅明白爹爹全部的政治理想,也对他的理念格外认可,在府中时,爹爹便时常惋惜此世不容女子为官身。
  她点点头,“说是说过,可你为何要问这个?”
  陈毓笑笑,将手中酒袋塞回她的手里。
  “没什么,我也觉着你很适合做言官。”
  言官?
  爹爹最烦的就是本朝那些言官,今日弹劾这个,明日弹劾那个,小题大做,罗织罪名,一个赛一个的能说会道。
  她好端端地当什么言官……
  祝琬忽地看向手中的酒袋,蓦地明白过来。
  他是看出来她先前说和几位兄长分酒喝,不过是她在虚张声势,在这嘲她呢。
  她哼了声。
  “还说我是言官,我看这嘴皮子功夫,阁下倒也没逊色到哪去。”
  祝琬这般说着,却将手中酒袋的塞子塞紧。
  盯着酒袋怔愣了会,她似是想到什么,余光打量着他,见他望着远处也在出神,趁他不备,忽地按住他的手臂,朝他倾身过去。
  陈毓实打实被她吓了一跳。
  本能一般扶住她,而后转眼看向她,而后便是一怔。
  她离得太近了。
  眉眼、神情、还有微微开合的唇,几乎只在几寸不到的距离,混着白日里他亲手燃的熏香,还有他极为熟悉的酒香,丝丝缕缕勾着他的一呼一吸。
  待他回神,他的气息已然乱了。
  “你做什么。”
  他开口时,语气听着恶声恶气,可别开眼的动作很有几分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