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就比如她睡着的时候,房中只留了一盏不甚明亮的长烛摇摇曳曳地燃着。
  还有这个香气,和她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喜欢用的熏香如出一辙。
  她的鼻尖抵着他的胸膛,衣衫之下的血肉之躯正在有力的搏动。
  她心里还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若他当真只是陌生人,那为什么他会知道她的一些极私密的小习惯。
  只是……巧合吗?
  “还没抱够?”
  他没推她,只是低声道。
  语气听着甚至比平时还要和缓些。
  祝琬回过神,才发现这会已经是方才那处宅院之外了。
  她抬头,紧紧盯着陈毓的脸。
  “你以前,真的不认识我吗?”她轻轻开口。
  她问得突兀,又没来由,陈毓本还在仔细打量她的神情,闻言微微顿了顿。
  他斟酌了半晌,淡声开口。
  “谈不上认识,也谈不上不认识。”
  祝琬没想到会得他这样的回答。
  在她预想中,要么他否认,要么便是避而不答。
  她皱起眉,“这是何意?”
  陈毓没有看她,像是在回忆,良久,方才冷声开口:
  “我蒙祝相恩情,当年也曾在京中小住养病。”
  “……既是救命之恩,我自然承情,对祝氏自然也会关注些。”
  “可你好像对我的事很熟悉。”
  祝琬还是觉着他似是在避重就轻。
  又是一阵迟疑。
  他沉吟着,好半天,他才低声道:
  “在那之前……我也见过你。”
  “成元十九年,你乘马车出游,路上遇见过几个乞儿,你将带的糖糕给他们分了。”
  陈毓说地含糊,祝琬也没计较。
  她看出来这人*既自傲又有几分自负,大抵这些旧事于他而言还是不愿提及的。
  且他提及的这桩事,她确实有印象。
  成元十九年,那年她大概七八岁,刚被父亲安排,和周俨一起去高家书塾念书,清明前后,娘亲让她去寿兴寺上香还愿,周俨则是年底要去军中,娘亲让他去请个平安符,便和她一起同行走了一趟。
  因本就是上香礼佛,路上遇见几个和她差不多大的乞儿,衣衫褴褛,裸露的皮肤上还有沾着血污的伤口,她见了心里难受,便分了些吃食,还差人将他们带去娘亲名下的田庄,让人给他们换身衣裳,寻了大夫诊病。
  当时她犹记得几个乞儿中有个目光格外明亮的,瞧着她的神情好像在看什么九天仙子一般,开口还唤她“小菩萨娘娘”。
  她差人将他们带走,坐回马车中,彼时还被周俨嘲了句什么来着,气得她当时口不择言,说若非是爹爹捡他回来,他说不定和那几个乞儿也没什么区别。
  那一路,周俨再没同她说一句话。
  这会旧事重提,却是物是人非了。
  祝琬看着面前的人,虽有些惊讶,可还是觉着不对。
  “可便是我曾救过你,爹爹也于你有恩,令你在京中时对祝氏有几分特别的关注,可你也不该知道我的私事啊?”
  这一次,陈毓似是沉默地更久。
  但终究没再开口,只是径直朝别处走。
  他不吭声,她却似是明悟过来。
  她跟上他。
  “所以当时眼睛亮亮地看着我,唤我‘小菩萨娘娘’的那个就是你?”
  “不是。”
  “你那时候喜欢我是不是?”
  “……没有。”
  “我当时才几岁啊,你怎么这样……”
  “……你想多了。”
  陈毓带着她再度来到另一处府门外,抬头看了眼匾额,祝琬也适时不再开口。
  她其实还是不大舒服。
  这段时日她见过的死人,感觉比她此前在京中见过的活人还要多。
  可她无权置喙他的事。
  他不会听,且她也不想。
  陈毓带着她跃上旁边的院墙,她一眼看见里面正屋竟是灯火通明的,窗纸上甚至有人影。
  里面人是醒着的,他大抵没办法如先前那般无声无息地杀人后离开。
  想来定然还是要一番交手,她还是不大想看那副场面。
  他刚要进去,祝琬轻声道:
  “我可以不进去了么。”
  “不行。”
  陈毓瞥了眼院落中亮着灯的地方,并未答应她。
  他带她一并落至院中,松开她,径直朝着门旁走去,一副要直接进屋的阵势。
  祝琬看他这幅阵仗,总觉着他似是太过托大,可到底没说旁的,只轻声道了句。
  “你……小心些。”
  她这嘱咐可是真心实意。
  毕竟若他不敌,自己只怕也要跟着一并交代在这里。
  陈毓微微驻足,抬手便推开主屋的门。
  里面人大概也没想到这会会有人来,似是吓了一跳,旋即便是几声不清不楚的喝骂。
  她站在院中,满掌心尽是冷汗,提心吊胆地盯着窗上的人影。
  似是没人能近那人的身,但凡有妄动的都走不过他一招。
  他似是拿起些什么东西看了看,而后她听到熟悉的嗤笑声。
  “知府、通判、巡检……挺好,你们几个倒是挺齐整,也省得我多费事了。”
  这一晚上都没见到月色,反而是这会一弯弦月斜斜爬上枝梢。
  映地这处中庭很有几分清冷。
  祝琬不知为何,蓦地想起当年见过的那一双澄澈单纯的眼,破布褴褛掩不去目中的赤诚,那个孩子竟也成了如今这幅模样吗?
  她又想起他的话。
  “我的刀下从没有枉死之人。”
  这话,说得容易,做来却难。
  除非是这世间,恶人当道,礼乐纲纪皆被踏于脚下。
  他的刀下,当真便没有枉死之人么?
  祝琬遥遥看向陈毓。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她迫切地想要得他一个确切的答案。
  【作者有话说】
  [绿心]
  第29章 029
  ◎“怎么,过去你同你那义兄感情很好?”◎
  许久,陈毓拧着眉头从屋内走出。
  他走近时,祝琬便察觉到,这一回他身上血气浓重刺鼻,刀锋淌着血,灯火通明的室内堂中已然没了声息。
  他似是心绪也不大好,一声不吭地握住她的手腕,带着她从这处院落中离开。
  祝琬心里也有自己的思量,也没说什么话,只安安静静任他带着。
  她不知道今夜还要多久才能过完。
  好像昨天还有今天,深更半夜的时候,他总是在杀人,而她又总是好巧不巧地亲眼看到他杀人。
  略有些熟悉的酒楼出现在面前时,祝琬知道,今夜之事,多半是结束了。
  他将她送回房间,而后反身关上窗,一言不发地朝门处走。
  “陈毓。”
  祝琬蓦地出声唤住他。
  那人顿了顿身,转过来看向她。
  同他对视上的一瞬间,祝琬不自觉地收紧肩和背,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她说不清楚当时当刻她心里的想法,也不知为何他朝她看过来那一眼,便教她没来由地怕。
  可她退后的一瞬间,陈毓面上又现出那副略带嘲色的神情,也不知道是在嘲她还是在自嘲。
  下一刻门被打开,他转身出门。
  她没来得及开口,他也没有等她开口。
  祝琬坐在房中,她醒来时入口尚温的茶水早已冷透,满是细绒的软毯余温不复,残烛业已燃尽。
  不知为何,今夜又一次亲眼见他杀人,然而她心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却不似此前那般强烈,当时在院中,她望着映在雕花窗棂上的剪影,心中的第一反应反而是在为他寻理由、找借口。
  而此时此刻,她脑海中也尽是方才同他对视时,他如似自嘲一般的笑。
  他、陈毓,这个不过同她认识短短一个月的人,好像已经开始影响她的情绪了。
  是因为他总让她觉着他和周俨有着某种说不出地相似,还是因为如今她正逢漩涡中心,下意识便想抓住些什么当做浮木以求心安?
  总归不至于是心悦于他。
  她在京中不知见过多少清贵风雅的世家子弟。
  他们出身名门,音容行止俱是没得挑,也从不会对她冷嘲热讽堵得她说不出话。
  更何况,她自小便见惯了周俨那张漂亮的脸,那些稍逊一筹的都不会得她多看一眼,陈毓那副要死不活的平凡面相,今日见了明日便忘了,怎么可能会入她的眼。
  便是动心,也合该是他对自己动心才是。
  这么说也不对,今日听他那话意,似是自小时候他便对自己印象深刻,念念不忘多年。
  无人瞧见的室内,她怔怔地出神,眉眼间盈着清清浅浅的笑。
  良久,她起身来到窗边,推开窗。
  凛凛夜风袭进,反而让她神思清明不少。
  她仰头看向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