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非是为皇家祈福,惟愿她的亲人事事顺遂、身体安康。
在心中许下了一连串的心愿,连府中舅舅离京前送过来养着的两只画眉都有份,祝琬睁开眼,三跪之后起身燃了香,而后再度跪在蒲团上。
一直到新月初升,寺中钟声敲响,祝琬从蒲团上站起身,朝自己住的禅院回去。
一整日,言玉都一直在大殿外候着,这会见她出来便跟在她身旁,神色有些不太对劲,一副欲言又止地样子。
祝琬看她一眼,脚下便快了些回到住的禅院。
她关上房门,言玉仍是那副不大自在的神情,祝琬瞧了半晌,终是将她唤住。
“言玉,是有什么事吗?”
“……”
听到祝琬的话,言玉手中动作顿住,回过头来看了看祝琬,似是在犹疑。
“午后那会夫人身边的绯轻来过一趟。”
“说了什么?”祝琬追问。
言玉陪在她身边这么些年,鲜少如今日这般反常。
“今日宫里来的消息,说少爷在前线因贪功而冒进,此前清剿了元朔部族之后便应退军的,但少爷执意要将元朔以西的元焕一族也一网打尽,未报而擅自行动,生死不知。”
“如今已过了十日,还是没有音讯,但元焕的部落日前庆功,将俘虏祭以火刑,而后派人将一盒子送至侯爷军中,打开后里面除了被焚烧过的余烬,还有当年少爷去北疆时,相爷亲手为少爷佩上的玉珏。”
相府之内,只有一人被唤少爷,便是周俨。
言玉这一番话,听得祝琬心里直直发冷。
这几年因着周俨一直在军中,她同他接触委实不算多,可到底是相府的人,骤然得知这种消息,一瞬间祝琬心头涌上的便是种种小时候的事情。
其实幼时她同周俨之间,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拌嘴。
记忆中那人讲话,只三两句便能将她气得不行,只不过后来他从军中回来,性子较从前更沉,那时祝琬再见到他反而吵不起来了。
可这也是祝琬方才听言玉所说的话时,心中感觉最奇怪的地方。
以这样性子的周俨,怎么可能会因为贪功而冒进?
“那舅舅和表兄呢?”祝琬拧眉再度问道。
“侯爷和表少爷倒是没事,不过大概也负有失察之责,等回京后大概也要问罪的。”
“人没事便好。”
祝琬稍稍放下心。
“那下午绯轻来时还说什么了?”
“旁的倒也没什么了,夫人是怕小姐在这边听到些什么传言跟着心急,这才遣人来传话,夫人说已经跟寺中的住持慈明师父打过招呼了,这段时间小姐先在寺中安心住着,明日府里也还会让人再送些东西过来。”
祝琬越听越不对。
她本只需要在这边住上三日,而后还要进宫去谢恩,母亲却传话让她在寺中多住些时日。
这是什么意思?
“言玉,家里到底发生了何事?爹爹和娘亲他们……”
“小姐,相爷和夫人都没事。”
“是您的事。”
言玉看着眼前的祝琬。
她年长小姐几岁,陪伴照顾小姐近十载,她真真切切希望小姐事事称心,可偏就世事难料,老天爷不开眼。
“今日宫里来人,明旨解除了您与太子的婚事。”
【作者有话说】
^^
第7章 007
◎“他……虽然不太对我的性子,但也不应经历这种事。”◎
虽然陈甄的意思想要让祝琬在寺中多住一段时间,但祝琬还是决定住三日便回府。
三日之期是当时圣旨上写明的,便是如今婚约已被废除,祝琬也没打算急这一两日。
来寿兴寺前,她都没想到短短一日便能发生这样的变故。
也不知道府中现在什么样了。
还有周俨。
这个她名义上的兄长,今年应是还未及冠,却能在军中屡立战功,官位也升地极快,祝琬亲兄长供职在刑部,乃是文官,大表兄殁于战场,只二表哥一直随同舅舅从军,只是待他受封世子,便要回到京中来,是以这几年人都说周俨会接替祝琬舅舅,镇守北地边境。
何止是行兵打仗呢。
当初在高家书塾念书,他虽然只念了一年多,可连先生都对他赞不绝口。
想起来这些,祝琬心里便觉着惋惜。
分明是前途无量的一个人,也没比她大几岁,谁能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饶是知道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可祝琬心中总觉着有蹊跷。
当时舅舅大胜,军报传回京城时,父亲便有过担忧,只当时都觉着待舅舅一行人回京后会受到宫中的苛待,却没想到会是周俨这边先出差池。
若说是周俨贪功冒进断送性命,祝琬仍是觉着不大敢相信。
可事情已然发生,如今无论祝琬作何想,都无济于事。
前线失利,皇家悔婚,不用问祝琬都能想,如今的京城定然流言四起,怪不得娘亲特意遣人来说,让她在寺中多住一段时间。
可婚事什么的,祝琬原就不在意,便是被太子退婚,个中原因也和她没什么干系。
这三日来,祝琬仍是白日在殿内诵经。
最后一日结束之后,祝琬点了香,奉在香炉之中,本想直接回禅院收拾收拾,待明日一早便下山回相府,可一转身便见到身后站着一人。
“很诚心嘛,祝小姐。”
秦映霜不知来了多久,也不知看了多久,见祝琬看到她,微微笑了笑走上前来。
“可如今才求神拜佛,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秦小姐。”
祝琬有点意外,只面上不动声色地同她打招呼。
本来这几日言玉都在外面守着的,还是祝琬想着明日要走,同她一起来的府中家丁也有几十号人呢,便让她先回禅院安排相应的事务,这才让秦映霜得了机会。
“祝小姐,当日我同你说什么来着。”
秦映霜唇微弯起,“我便说这个位置是我的。”
“那便恭喜秦小姐了。”
祝琬看她一眼,只觉着格外好笑。
正逢战事迭起的世道,那些文官便也罢了,秦府既涉兵事,如何不知时局。
北边此前虽死了一个元朔,可还有元焕和元晟为祸边境,南边梁王、卫王俱是虎视眈眈,这些远的且不说,前几日她来寿兴寺之前,父亲同她言谈中还提及,东南的虞州十二城如今也自立旌旗,意欲独立。
皇族连皇位都坐不稳,太子能不能承继皇位都两说呢,秦家人竟对这太子妃如此执着,实是叫人发笑。
祝琬本就无意做这太子妃,此前是落到她头上,自然推脱不得,现下便也没兴趣在此与人做口舌。
她看着秦映霜,眸中清明而坦荡。
“秦小姐,佛堂之前,还是莫要有恶言恶念才是。”
回到自己的房间,祝琬唤来言玉。
“宫中解了我的婚事,那太子妃如今可有明旨?”
言玉却也不清楚,只摇头道:“那日绯轻来时并未提及,当日想来是没有。”
见此祝琬也没再多问,明日起早便走,这会她让言玉吹熄了灯,早早歇下了。
一直到她回到相府,方才知道这几日京中传得有声有色的一桩风流事。
说是三五日之前,贵妃娘娘办了一次宫宴,结束时稍有些晚了,便将赴宴的夫人小姐安置在宫中过夜。
可不知怎地,一夜之后,秦家的小姐却没在西殿歇下,第二日醒来便不见了踪影,宫里找了一早上,连前朝朝会都惊动了,秦大将军以为爱女出了什么事,连兵符都交还了,只要求进后宫亲自去找。
陛下无奈,安抚了大将军之后,让禁卫军亲自去找,最后在一处偏殿里见到失踪一夜的秦姑娘。
还有在她身旁连里衣衣衫都敞着的太子殿下。
当时这事虽不甚隐秘,可到底是皇家的丑事,知情人也不敢声张,陈甄和祝琬并不在贵妃娘娘宴请的客人名单中,并不清楚这些事。
还是这几日北地军情传回来,这桩风流韵事不知怎的便在京中传开,祝琬在寺中的第二日,宫中便下了旨意,封秦映霜为太子妃。
祝琬听罢只觉着不可理喻。
以这种方式达成目的,竟还能在她面前摆出一副耀武扬威的姿态,秦映霜确是同她不是一路人。
她走进陈甄的房中。
陛下已经收了此前给周俨的赏赐,削去了他的官职,并且不许相府挂丧,但陈甄房内仍是摆了几支素净的花,色调艳丽的物件也一并都撤掉了。
“娘。”祝琬坐到陈甄身边,靠在她身旁轻声唤了句。
陈甄握住祝琬的手,良久,她低声道:
“念念,到底还是连累了你。”
“你的婚事我已经同你父亲提过了,不急这几年,届时给你挑个人品学识都好的,你瞧着也合心意的,有爹娘在,定能让你平平顺顺过一辈子。”
在心中许下了一连串的心愿,连府中舅舅离京前送过来养着的两只画眉都有份,祝琬睁开眼,三跪之后起身燃了香,而后再度跪在蒲团上。
一直到新月初升,寺中钟声敲响,祝琬从蒲团上站起身,朝自己住的禅院回去。
一整日,言玉都一直在大殿外候着,这会见她出来便跟在她身旁,神色有些不太对劲,一副欲言又止地样子。
祝琬看她一眼,脚下便快了些回到住的禅院。
她关上房门,言玉仍是那副不大自在的神情,祝琬瞧了半晌,终是将她唤住。
“言玉,是有什么事吗?”
“……”
听到祝琬的话,言玉手中动作顿住,回过头来看了看祝琬,似是在犹疑。
“午后那会夫人身边的绯轻来过一趟。”
“说了什么?”祝琬追问。
言玉陪在她身边这么些年,鲜少如今日这般反常。
“今日宫里来的消息,说少爷在前线因贪功而冒进,此前清剿了元朔部族之后便应退军的,但少爷执意要将元朔以西的元焕一族也一网打尽,未报而擅自行动,生死不知。”
“如今已过了十日,还是没有音讯,但元焕的部落日前庆功,将俘虏祭以火刑,而后派人将一盒子送至侯爷军中,打开后里面除了被焚烧过的余烬,还有当年少爷去北疆时,相爷亲手为少爷佩上的玉珏。”
相府之内,只有一人被唤少爷,便是周俨。
言玉这一番话,听得祝琬心里直直发冷。
这几年因着周俨一直在军中,她同他接触委实不算多,可到底是相府的人,骤然得知这种消息,一瞬间祝琬心头涌上的便是种种小时候的事情。
其实幼时她同周俨之间,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拌嘴。
记忆中那人讲话,只三两句便能将她气得不行,只不过后来他从军中回来,性子较从前更沉,那时祝琬再见到他反而吵不起来了。
可这也是祝琬方才听言玉所说的话时,心中感觉最奇怪的地方。
以这样性子的周俨,怎么可能会因为贪功而冒进?
“那舅舅和表兄呢?”祝琬拧眉再度问道。
“侯爷和表少爷倒是没事,不过大概也负有失察之责,等回京后大概也要问罪的。”
“人没事便好。”
祝琬稍稍放下心。
“那下午绯轻来时还说什么了?”
“旁的倒也没什么了,夫人是怕小姐在这边听到些什么传言跟着心急,这才遣人来传话,夫人说已经跟寺中的住持慈明师父打过招呼了,这段时间小姐先在寺中安心住着,明日府里也还会让人再送些东西过来。”
祝琬越听越不对。
她本只需要在这边住上三日,而后还要进宫去谢恩,母亲却传话让她在寺中多住些时日。
这是什么意思?
“言玉,家里到底发生了何事?爹爹和娘亲他们……”
“小姐,相爷和夫人都没事。”
“是您的事。”
言玉看着眼前的祝琬。
她年长小姐几岁,陪伴照顾小姐近十载,她真真切切希望小姐事事称心,可偏就世事难料,老天爷不开眼。
“今日宫里来人,明旨解除了您与太子的婚事。”
【作者有话说】
^^
第7章 007
◎“他……虽然不太对我的性子,但也不应经历这种事。”◎
虽然陈甄的意思想要让祝琬在寺中多住一段时间,但祝琬还是决定住三日便回府。
三日之期是当时圣旨上写明的,便是如今婚约已被废除,祝琬也没打算急这一两日。
来寿兴寺前,她都没想到短短一日便能发生这样的变故。
也不知道府中现在什么样了。
还有周俨。
这个她名义上的兄长,今年应是还未及冠,却能在军中屡立战功,官位也升地极快,祝琬亲兄长供职在刑部,乃是文官,大表兄殁于战场,只二表哥一直随同舅舅从军,只是待他受封世子,便要回到京中来,是以这几年人都说周俨会接替祝琬舅舅,镇守北地边境。
何止是行兵打仗呢。
当初在高家书塾念书,他虽然只念了一年多,可连先生都对他赞不绝口。
想起来这些,祝琬心里便觉着惋惜。
分明是前途无量的一个人,也没比她大几岁,谁能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饶是知道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可祝琬心中总觉着有蹊跷。
当时舅舅大胜,军报传回京城时,父亲便有过担忧,只当时都觉着待舅舅一行人回京后会受到宫中的苛待,却没想到会是周俨这边先出差池。
若说是周俨贪功冒进断送性命,祝琬仍是觉着不大敢相信。
可事情已然发生,如今无论祝琬作何想,都无济于事。
前线失利,皇家悔婚,不用问祝琬都能想,如今的京城定然流言四起,怪不得娘亲特意遣人来说,让她在寺中多住一段时间。
可婚事什么的,祝琬原就不在意,便是被太子退婚,个中原因也和她没什么干系。
这三日来,祝琬仍是白日在殿内诵经。
最后一日结束之后,祝琬点了香,奉在香炉之中,本想直接回禅院收拾收拾,待明日一早便下山回相府,可一转身便见到身后站着一人。
“很诚心嘛,祝小姐。”
秦映霜不知来了多久,也不知看了多久,见祝琬看到她,微微笑了笑走上前来。
“可如今才求神拜佛,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秦小姐。”
祝琬有点意外,只面上不动声色地同她打招呼。
本来这几日言玉都在外面守着的,还是祝琬想着明日要走,同她一起来的府中家丁也有几十号人呢,便让她先回禅院安排相应的事务,这才让秦映霜得了机会。
“祝小姐,当日我同你说什么来着。”
秦映霜唇微弯起,“我便说这个位置是我的。”
“那便恭喜秦小姐了。”
祝琬看她一眼,只觉着格外好笑。
正逢战事迭起的世道,那些文官便也罢了,秦府既涉兵事,如何不知时局。
北边此前虽死了一个元朔,可还有元焕和元晟为祸边境,南边梁王、卫王俱是虎视眈眈,这些远的且不说,前几日她来寿兴寺之前,父亲同她言谈中还提及,东南的虞州十二城如今也自立旌旗,意欲独立。
皇族连皇位都坐不稳,太子能不能承继皇位都两说呢,秦家人竟对这太子妃如此执着,实是叫人发笑。
祝琬本就无意做这太子妃,此前是落到她头上,自然推脱不得,现下便也没兴趣在此与人做口舌。
她看着秦映霜,眸中清明而坦荡。
“秦小姐,佛堂之前,还是莫要有恶言恶念才是。”
回到自己的房间,祝琬唤来言玉。
“宫中解了我的婚事,那太子妃如今可有明旨?”
言玉却也不清楚,只摇头道:“那日绯轻来时并未提及,当日想来是没有。”
见此祝琬也没再多问,明日起早便走,这会她让言玉吹熄了灯,早早歇下了。
一直到她回到相府,方才知道这几日京中传得有声有色的一桩风流事。
说是三五日之前,贵妃娘娘办了一次宫宴,结束时稍有些晚了,便将赴宴的夫人小姐安置在宫中过夜。
可不知怎地,一夜之后,秦家的小姐却没在西殿歇下,第二日醒来便不见了踪影,宫里找了一早上,连前朝朝会都惊动了,秦大将军以为爱女出了什么事,连兵符都交还了,只要求进后宫亲自去找。
陛下无奈,安抚了大将军之后,让禁卫军亲自去找,最后在一处偏殿里见到失踪一夜的秦姑娘。
还有在她身旁连里衣衣衫都敞着的太子殿下。
当时这事虽不甚隐秘,可到底是皇家的丑事,知情人也不敢声张,陈甄和祝琬并不在贵妃娘娘宴请的客人名单中,并不清楚这些事。
还是这几日北地军情传回来,这桩风流韵事不知怎的便在京中传开,祝琬在寺中的第二日,宫中便下了旨意,封秦映霜为太子妃。
祝琬听罢只觉着不可理喻。
以这种方式达成目的,竟还能在她面前摆出一副耀武扬威的姿态,秦映霜确是同她不是一路人。
她走进陈甄的房中。
陛下已经收了此前给周俨的赏赐,削去了他的官职,并且不许相府挂丧,但陈甄房内仍是摆了几支素净的花,色调艳丽的物件也一并都撤掉了。
“娘。”祝琬坐到陈甄身边,靠在她身旁轻声唤了句。
陈甄握住祝琬的手,良久,她低声道:
“念念,到底还是连累了你。”
“你的婚事我已经同你父亲提过了,不急这几年,届时给你挑个人品学识都好的,你瞧着也合心意的,有爹娘在,定能让你平平顺顺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