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她的口谕,不到一炷香便传到太子耳中。
太子放下药碗,另换了身朝服,随十一郎慢慢走去月王殿。
途中,他经过永定宫,与侍奉父亲崔郡王多年的宦官擦身而过。
他停下脚步,喊住宦官:“阿耶身子好些了吗?”
宦官躬身作揖,恭敬回道:“回禀殿下,卢妃连日侍疾,郡王已痊愈。”
太子:“替孤转告郡王,待孤病好后再来见他。”
“喏。”
走过亲生父亲的宫殿,他走进亲生母亲的宫殿。
自十五岁后,他已很少进月王殿。
一来:他是太子,有自己的宫殿;二来:他的弟弟妹妹们,比他来得勤。
久而久之,月王殿中便没了他的位置。
多年未踏入这座华丽的寝殿,他一边走一边认真打量。
他的母亲喜金饰偏好牡丹,而他不同,他喜欢瓷器与兰花。
他一直认为,他与母亲唯一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不择手段。
神凤帝独坐很久,才等来太子。
至亲至疏的母子之间,不咸不淡地寒暄几句,便迅速进入正题:“朕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他。”
太子:“他儿时乖巧懂事,长大后却不敬兄长。阿娘,他已多年不曾唤儿臣一声哥哥。”
神凤帝眸光微闪:“因为他不听话,所以你就要杀了他吗?”
太子开口纠正神凤帝的说辞:“阿娘,他死于毒杀,并非刺杀。”
神凤帝下榻,缓步走到他面前站定:“下一步,你打算除掉谁?三娘?四郎?还是朕?”
面对天子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太子当然该跪下请罪:“阿娘此言,令儿臣惶恐至极,亦心痛如绞。儿臣斗胆问阿娘一句,在阿娘心中,儿臣难道是这般禽兽不如、大逆不道之辈吗?”
他被逼低下的头颅下,藏着他来不及收敛的一丝笑意。
这几日,他过得很快活。
他殚精竭虑多年,结果派出的刺客还未动手,和他作对的弟弟便莫名其妙死了,知晓他的秘密还胆敢背叛他的鬼族亦死于刺客刀下,尸骨无存。
无人知晓他的算计,亦无人知晓他等这一日,到底忍气吞声等了多少年。
一个国子监祭酒的儿子,凭什么与他争太子之位?
若非神凤帝滥情宠幸男子,什么李隽、李悉昙、李宗,他们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昔日欢笑声不断的月王殿,今日罕见地沉寂了大半日。
李悉昙在殿外耐心等了半个时辰,才见殿门打开,她的大哥得意地走出来。
肚子渐大,她实在跪不下去,只能勉强行一个揖礼:“三娘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眼皮未抬一下:“三娘莫要乱君臣之分。”
李悉昙装傻充愣:“等我生下肚中孩儿,定好好向阿兄行礼。”
太子拂袖而去,李悉昙扶着腰入殿请安。
自从怀孕,她每三日入一次宫,一遍又一遍地求母亲调父亲回京。
数月间,她的母亲无数次拒绝她。
可她不服输,偏要再来:“阿娘,驸马素来体弱,儿臣不忍他劳心教导孩儿。求您开恩召阿耶回京,等孩儿出生,让阿耶这个武状元施教,岂不更好?”
第一次,她的母亲没有立刻拒绝她,反而一脸郑重地问她:“他们争,你也要争吗?”
李悉昙愣了愣,片刻展颜一笑:“兄长争得,弟弟争得,为何儿臣不可以?”
闻言,神凤帝泛起苦笑:“朕若宣他回京,太子与崔家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你。三娘,你知道后果吗?”
李悉昙扬起笑容:“反正阿兄继位,儿臣与四郎也活不了,不如放手一搏。”
神凤帝:“你走吧。”
当夜,一封盖着鲜红玉玺印的诏书,快马加鞭送至洛州大将军府。
齐王一案,最终在两个月后,以齐王奉诏返京后暴薨结案。
至于十三位官员,以擅离职守及失察之罪论处,追削官爵并籍没家产。
以上风波,并未影响生活在长安城的百姓。
棺材坊过了清明,贵客稀少。
如今四海升平,人人都在咬牙把日子过好。
一早,坊尾的朱记棺材铺店门未开,反倒先传出几句骂声。
在坊中闲逛的赵老板习以为常,甚至与几位在门口下棋的老板打赌:“我猜今日又是二郎被推出来,我押三文钱。”
“骗钱骗到我们身上了。”钱老板面露鄙夷,无语道:“你且说说,哪回朱记吵架,不是二郎先被推出来?”
赵老板干笑几声:“一切皆有可能。”
话音未落,对面朱记的门短暂打开,一个男子踉跄着从门内走出。
“哟,二郎,又被推出来了啊?”
“没有,她和我闹着玩呢。”
罗刹理理幞头,装作若无其事地挤进棋摊,指手画脚嚷道:“你下这里,包赢。”
赵老板:“今日是为何事?”
罗刹斜瞥他一眼:“说了,我们在打情骂俏。”
钱老板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夫妻吵架,无外乎钱与情。最近朱记没生意,朱老板嫌弃你了吧?”
罗刹据理力争:“没有,我就是起得太早,吵到她了。”
“你起这么早作甚?”
“去公主府赴宴。”
“崔大将军的升官宴?”
“嗯。”
半月前,长乐公主的生父崔决自洛州还长安。
职事官品阶虽未升迁,但其所掌兵权,已由洛州兵微妙转为天子禁军。
巳时中,朱记的店门再一次打开。
罗刹光顾着指点棋局,丝毫未注意朱砂正四处寻他。
“二郎快跑,朱老板在找你。”
还是仰仗赵老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否则他今日免不得又要挨一顿骂。
罗刹急匆匆跑过去,拉着朱砂一顿夸:“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吾妻光彩照人,为夫亦意气扬扬。”
“说人话。”
“朱砂,你今日真好看。”
今日的升官宴,京中大半官员齐聚。
公主府人流如织,寒暄声、谈论声不绝于耳。
朱砂与罗刹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坐席。
吉时一至,驸马萧岘扶着长乐公主李悉昙现身。
跟在两人身后的英武男子,便是今日这出升官宴的主角:崔决。
罗刹头回见到崔决,啧啧称奇:“我还以为他是个魁梧武将,没想到相貌这般英俊……”
崔决虽年逾不惑,身形却依旧挺拔。
剑眉斜飞,轮廓分明。旁人仍能从这张脸,窥见少年英姿。
朱砂想起一件秘事,忙不迭凑到罗刹耳边:“当年,崔大将军白日高中武状元,夜里便上龙榻做了新郎。整整三个月,圣人未宠幸任何男子,他亦未走出过月王殿。”
罗刹震惊道:“你怎么知道?”
朱砂掩唇偷笑:“舅父说的。圣人想给崔大将军名分,召舅父入宫商议对策。不过呢,因崔家暗中阻挠,这事最后没成。”
眼下,朱砂望着上首的崔决,心道当年崔家还不如同意。
一个掌禁军的大将军,一个后宫中的郡王,前者的威胁可远远胜于后者。
因两人无权无势,找不到叙旧之人,索性吃完膳食便偷摸溜走。
日子步入七月,在罗刹的努力下,终于将《太一符箓》中的所有法术全部掌握并融会贯通。
这一日,他在房中修炼,忽然听到有人拍门。
隔壁的房门纹丝不动,他咬牙下床,知趣地跑去开门。
四目相对,来人道——
“三郎出事了……”
第126章 蛇骨婆(七)
◎“三郎,好久不见。”◎
自大弟子傅延年公然背叛太一道,投靠鬼族,姬璟近来焦头烂额之余,更饱受朝堂内外质疑。
等她理清诸事,已是弟弟姬琮离开后的第三个月。
原定六月中返京的姬琮,直至七月八日,才被她派去跟踪他的其中一个鬼奴背回来。
姬琮身负重伤,余生再难站立行走。
而另一个鬼奴为了保护姬琮,永远死在了定州。
待说完来龙去脉,山君垂首盯着脚边的影子:“三郎想见朱砂一面……”
罗刹转身想去房中唤朱砂,一扭头却发现她怔怔站在不远处,不知听了多久,又哭了多久。
她僵硬地站在离他五步之外的角落,死死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
那张脸,此刻布满泪痕。
泪水无声地汹涌而出,如断线之珠滚滚而下。
罗刹大步跑向她,揽过她安慰,轻拍她的后背,试图让她缓口气:“舅父吉人自有天相,必能挺过这一劫。我们现在上山,好不好?”
朱砂硬生生咽下即将哭出声的悲鸣,艰难地看向山君:“南枝呢?”
山君:“她与三郎在定州分别,三郎留在定州救人,她独自去了九阴山。”
太子放下药碗,另换了身朝服,随十一郎慢慢走去月王殿。
途中,他经过永定宫,与侍奉父亲崔郡王多年的宦官擦身而过。
他停下脚步,喊住宦官:“阿耶身子好些了吗?”
宦官躬身作揖,恭敬回道:“回禀殿下,卢妃连日侍疾,郡王已痊愈。”
太子:“替孤转告郡王,待孤病好后再来见他。”
“喏。”
走过亲生父亲的宫殿,他走进亲生母亲的宫殿。
自十五岁后,他已很少进月王殿。
一来:他是太子,有自己的宫殿;二来:他的弟弟妹妹们,比他来得勤。
久而久之,月王殿中便没了他的位置。
多年未踏入这座华丽的寝殿,他一边走一边认真打量。
他的母亲喜金饰偏好牡丹,而他不同,他喜欢瓷器与兰花。
他一直认为,他与母亲唯一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不择手段。
神凤帝独坐很久,才等来太子。
至亲至疏的母子之间,不咸不淡地寒暄几句,便迅速进入正题:“朕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他。”
太子:“他儿时乖巧懂事,长大后却不敬兄长。阿娘,他已多年不曾唤儿臣一声哥哥。”
神凤帝眸光微闪:“因为他不听话,所以你就要杀了他吗?”
太子开口纠正神凤帝的说辞:“阿娘,他死于毒杀,并非刺杀。”
神凤帝下榻,缓步走到他面前站定:“下一步,你打算除掉谁?三娘?四郎?还是朕?”
面对天子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太子当然该跪下请罪:“阿娘此言,令儿臣惶恐至极,亦心痛如绞。儿臣斗胆问阿娘一句,在阿娘心中,儿臣难道是这般禽兽不如、大逆不道之辈吗?”
他被逼低下的头颅下,藏着他来不及收敛的一丝笑意。
这几日,他过得很快活。
他殚精竭虑多年,结果派出的刺客还未动手,和他作对的弟弟便莫名其妙死了,知晓他的秘密还胆敢背叛他的鬼族亦死于刺客刀下,尸骨无存。
无人知晓他的算计,亦无人知晓他等这一日,到底忍气吞声等了多少年。
一个国子监祭酒的儿子,凭什么与他争太子之位?
若非神凤帝滥情宠幸男子,什么李隽、李悉昙、李宗,他们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昔日欢笑声不断的月王殿,今日罕见地沉寂了大半日。
李悉昙在殿外耐心等了半个时辰,才见殿门打开,她的大哥得意地走出来。
肚子渐大,她实在跪不下去,只能勉强行一个揖礼:“三娘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眼皮未抬一下:“三娘莫要乱君臣之分。”
李悉昙装傻充愣:“等我生下肚中孩儿,定好好向阿兄行礼。”
太子拂袖而去,李悉昙扶着腰入殿请安。
自从怀孕,她每三日入一次宫,一遍又一遍地求母亲调父亲回京。
数月间,她的母亲无数次拒绝她。
可她不服输,偏要再来:“阿娘,驸马素来体弱,儿臣不忍他劳心教导孩儿。求您开恩召阿耶回京,等孩儿出生,让阿耶这个武状元施教,岂不更好?”
第一次,她的母亲没有立刻拒绝她,反而一脸郑重地问她:“他们争,你也要争吗?”
李悉昙愣了愣,片刻展颜一笑:“兄长争得,弟弟争得,为何儿臣不可以?”
闻言,神凤帝泛起苦笑:“朕若宣他回京,太子与崔家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你。三娘,你知道后果吗?”
李悉昙扬起笑容:“反正阿兄继位,儿臣与四郎也活不了,不如放手一搏。”
神凤帝:“你走吧。”
当夜,一封盖着鲜红玉玺印的诏书,快马加鞭送至洛州大将军府。
齐王一案,最终在两个月后,以齐王奉诏返京后暴薨结案。
至于十三位官员,以擅离职守及失察之罪论处,追削官爵并籍没家产。
以上风波,并未影响生活在长安城的百姓。
棺材坊过了清明,贵客稀少。
如今四海升平,人人都在咬牙把日子过好。
一早,坊尾的朱记棺材铺店门未开,反倒先传出几句骂声。
在坊中闲逛的赵老板习以为常,甚至与几位在门口下棋的老板打赌:“我猜今日又是二郎被推出来,我押三文钱。”
“骗钱骗到我们身上了。”钱老板面露鄙夷,无语道:“你且说说,哪回朱记吵架,不是二郎先被推出来?”
赵老板干笑几声:“一切皆有可能。”
话音未落,对面朱记的门短暂打开,一个男子踉跄着从门内走出。
“哟,二郎,又被推出来了啊?”
“没有,她和我闹着玩呢。”
罗刹理理幞头,装作若无其事地挤进棋摊,指手画脚嚷道:“你下这里,包赢。”
赵老板:“今日是为何事?”
罗刹斜瞥他一眼:“说了,我们在打情骂俏。”
钱老板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夫妻吵架,无外乎钱与情。最近朱记没生意,朱老板嫌弃你了吧?”
罗刹据理力争:“没有,我就是起得太早,吵到她了。”
“你起这么早作甚?”
“去公主府赴宴。”
“崔大将军的升官宴?”
“嗯。”
半月前,长乐公主的生父崔决自洛州还长安。
职事官品阶虽未升迁,但其所掌兵权,已由洛州兵微妙转为天子禁军。
巳时中,朱记的店门再一次打开。
罗刹光顾着指点棋局,丝毫未注意朱砂正四处寻他。
“二郎快跑,朱老板在找你。”
还是仰仗赵老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否则他今日免不得又要挨一顿骂。
罗刹急匆匆跑过去,拉着朱砂一顿夸:“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吾妻光彩照人,为夫亦意气扬扬。”
“说人话。”
“朱砂,你今日真好看。”
今日的升官宴,京中大半官员齐聚。
公主府人流如织,寒暄声、谈论声不绝于耳。
朱砂与罗刹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坐席。
吉时一至,驸马萧岘扶着长乐公主李悉昙现身。
跟在两人身后的英武男子,便是今日这出升官宴的主角:崔决。
罗刹头回见到崔决,啧啧称奇:“我还以为他是个魁梧武将,没想到相貌这般英俊……”
崔决虽年逾不惑,身形却依旧挺拔。
剑眉斜飞,轮廓分明。旁人仍能从这张脸,窥见少年英姿。
朱砂想起一件秘事,忙不迭凑到罗刹耳边:“当年,崔大将军白日高中武状元,夜里便上龙榻做了新郎。整整三个月,圣人未宠幸任何男子,他亦未走出过月王殿。”
罗刹震惊道:“你怎么知道?”
朱砂掩唇偷笑:“舅父说的。圣人想给崔大将军名分,召舅父入宫商议对策。不过呢,因崔家暗中阻挠,这事最后没成。”
眼下,朱砂望着上首的崔决,心道当年崔家还不如同意。
一个掌禁军的大将军,一个后宫中的郡王,前者的威胁可远远胜于后者。
因两人无权无势,找不到叙旧之人,索性吃完膳食便偷摸溜走。
日子步入七月,在罗刹的努力下,终于将《太一符箓》中的所有法术全部掌握并融会贯通。
这一日,他在房中修炼,忽然听到有人拍门。
隔壁的房门纹丝不动,他咬牙下床,知趣地跑去开门。
四目相对,来人道——
“三郎出事了……”
第126章 蛇骨婆(七)
◎“三郎,好久不见。”◎
自大弟子傅延年公然背叛太一道,投靠鬼族,姬璟近来焦头烂额之余,更饱受朝堂内外质疑。
等她理清诸事,已是弟弟姬琮离开后的第三个月。
原定六月中返京的姬琮,直至七月八日,才被她派去跟踪他的其中一个鬼奴背回来。
姬琮身负重伤,余生再难站立行走。
而另一个鬼奴为了保护姬琮,永远死在了定州。
待说完来龙去脉,山君垂首盯着脚边的影子:“三郎想见朱砂一面……”
罗刹转身想去房中唤朱砂,一扭头却发现她怔怔站在不远处,不知听了多久,又哭了多久。
她僵硬地站在离他五步之外的角落,死死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
那张脸,此刻布满泪痕。
泪水无声地汹涌而出,如断线之珠滚滚而下。
罗刹大步跑向她,揽过她安慰,轻拍她的后背,试图让她缓口气:“舅父吉人自有天相,必能挺过这一劫。我们现在上山,好不好?”
朱砂硬生生咽下即将哭出声的悲鸣,艰难地看向山君:“南枝呢?”
山君:“她与三郎在定州分别,三郎留在定州救人,她独自去了九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