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去年他随太子驾临鄂州,姬琮曾现身拜托他救过两个和尚。
  二来,姬琮自小喜欢钻研易容之术。
  姬琮若想假扮他,委实易如反掌。
  他越想越气,不过碍于自己修道之人的身份,并未深究。
  他不追究,姬琮竟然当无事发生,还厚颜无耻地来找他帮忙。
  这回,任姬琮好话说尽,鹤鸣真人一概拒绝:“我当你是好弟弟,你当我是大冤桶。滚滚滚,我没你这个弟弟。”
  他态度强硬,毫无转圜的余地。
  姬琮无计可施,只得无奈地向另外两人摊手。
  三人前后脚提步欲走,罗刹无意间瞥到房中的一个牌位,顿时计上心头:“朱砂,若今日观复师伯在,便好了。”
  走在前方的姬琮顺嘴回道:“她不善言辞,还不如我。”
  话音未落,鹤鸣真人气得冲到姬琮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姬三郎,你诋毁我便罢了,竟敢骂她?!她五岁学会画符,十六岁便能孤身捉鬼。她在你这般年纪,早已是鬼族畏惧的天下第一!”
  姬琮:“我何时骂她了?”
  鹤鸣真人怒气冲天:“你说她不如你!”
  罗刹掩唇偷笑,一个箭步上前安抚鹤鸣真人:“就是就是。若观复师伯尚在,天下第一的称号怎会被太平真人抢了去?”
  鹤鸣真人正在气头上,闻言立马反问道:“太平真人是谁?我尚在,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自称天下第一?”
  “我这就带您去找他。”
  “走!”
  两人有说有笑推门而去,紧随其后的朱砂经过姬琮身边,上下打量:“舅父,一间食肆能赚多少钱?啧啧,你居然连这些小钱都要……”
  姬琮:“……”
  他努力赚钱,到底是为了谁?
  一行人再去青月镇。
  镇上来往的车马与百姓,与日俱增。
  罗刹轻车熟路带着鹤鸣真人,找到太平真人师徒三人暂住的宅院。
  大门处,安屏与王桓之一左一右坐在门口。
  安屏居左收钱帛,王桓之居右,拿笔记下百姓的姓名与其捐赠的钱帛数。
  待登记完成,百姓会拿到半块木牌。
  王桓之事无巨细地叮嘱道:“三月十五日真人施法完毕后,凭此木牌为证,你可来此领取十倍之数。”
  两人眼神真挚,与“骗子”二字毫不相干。
  朱砂与罗刹凑到一块嘀咕:“多达万贯的钱帛,仅凭他们三人,如何全部带走?”
  青月镇这几日人满为患,寸步难行。
  太平真人要想运走四间房的钱帛,起码得准备二十辆马车。
  罗刹:“难道他们还有帮手?”
  朱砂:“何方奇人,能携万贯钱财凭空消失?”
  他们一连来了四日,宅院附近并无马车的踪迹。
  而且太平真人信誓旦旦许诺百姓,施法当日即可取走十倍钱帛。
  堪堪半日的时机,即使真有帮手,这一伙人如何遁形无踪?
  “难道太平真人不是骗子,而是会点石成金之术?”
  “不会吧……”
  鹤鸣真人此番前来,只为捍卫姬珩天下第一之名。
  眼下,他不顾安屏阻拦,直接闯进宅院:“太平真人何在?”
  在房中打坐的太平真人闻声而出,见鹤鸣真人亦是一身道袍装束,抱拳一礼:“贫道正是太平散人,不知道友有何指教?”
  “与你论道!”
  鹤鸣真人一路听罗刹之言,知太平真人爱扯些天道之言惑乱人心:“今日不论旁的,就论一事:‘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
  罗刹找来三把椅子,三人排排坐在檐下,看院中两人论道。
  太平真人主张二者合一:“人与天,皆是道之化生。人胜天,为妄自尊大;天胜人,实惟人自招。故依贫道拙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方是人间至胜。”
  “荒谬至极!”鹤鸣真人负手而立,冷哼一声,“天子受命于天,口含天宪,代天牧民,乃天道化身。尔言‘人胜天为妄自尊大’,岂非将圣人与凡俗等同视之?尔所谓‘天胜人实惟人自招’,莫非暗指朝政有失,故天降灾殃于民?”
  朱砂嘴角一抽:“他这是诡辩。”
  罗刹附和道:“何止诡辩,简直强词夺理。”
  明明是鹤鸣真人自己提出探讨“人与天”的关系,却曲解太平真人的原意,将玄门论道之“天”*混同于庙堂之“君”,将普世之“人”窄解为草野之“民”。
  对于鹤鸣真人的表现,姬琮翘着二郎腿,颇为满意:“我说了,他歪理最多。”
  三人窃窃私语间,太平真人转念想到驳斥之语:“道友所言极是。圣人承天受命,恩泽苍生,确为至理。然,昔年成汤祷雨,宣王忧旱,古之圣王皆以恤民勤政显‘代天牧民’之责。圣人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以仁政德治顺天应人,岂非正合贫道‘天人合一’之论?”
  此话一出,门外百姓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罗刹却赶忙丢了瓜子,欣喜地凑到朱砂耳边:“太平真人上当了!”
  太平真人引经据典,看似更胜一筹,实则棋差一招。
  因为鹤鸣真人并非辩天人,而是故意设“皇权即天道”的陷阱,待其入瓮。
  唇边勾起一抹冷笑,鹤鸣真人眼神凌厉,抬手指向太平真人:“我只问你一句,当今圣人是否为天命所归的天道?”
  当年神凤帝登基,以登极诏布告天下。
  而登极诏的第一句便是:“朕身承昊天之命,代天理物,统御万方……”
  太平真人陷入两难。
  若回答是,则前言尽覆,自相矛盾;若回答不是,便是质疑皇权,冒犯天威。
  鹤鸣真人步步紧逼:“圣人是否为天道?”
  太平真人面如死灰:“是。”
  “圣人即天,何须受命?圣人即道,岂需代天?圣人即一,何论合一?”两人之间,仅剩一拳的距离,鹤鸣真人厉声大喝,“你妄言‘代天牧民’,将圣人置于天道之下。妖言惑众!颠倒乾坤!其心可诛!
  面对鹤鸣真人的攻势,太平真人无力地垂下头,气息粗重如牛喘。
  再抬头时,他面色铁青,眼底赤红,声嘶力竭大喊:“我不会输!我没有输!”
  一声暴喝如平地惊雷,房中杯盏瓷瓶之物,应声迸裂。
  瓷片四处飞溅,划开鹤鸣真人的衣袖。
  院外围观的百姓吓得冷汗涔涔,四散逃跑。
  鹤鸣真人抚掌大笑:“我道你怎敢恬不知耻地自称天下第一?原是个鬼。”
  “我是鬼又如何?”太平真人缓缓抬首,眸中深处翻涌着骇人的怒火,“来找我的每一个人,我皆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我为了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耗费大半修为施展点石成金之术!”
  他诚心诚意对待世人,可世人却在得知他是鬼的一瞬,落荒而逃。
  他的心,摇摇欲坠。
  他的魂,寸寸成灰。
  “好日子?”鹤鸣真人目光森冷,“你觉得对于百姓来说,不劳而获便是好日子?”
  朱砂与罗刹躲在柱子后小声接话:“确实是好日子。”
  在院中对峙的一人一鬼同时听到这句话。
  鹤鸣真人一记眼刀甩过来,罗刹知趣地补上一句:“不劳而获,非君子之道也。”
  “我没有错!”
  “你大错特错!”
  【作者有话说】
  其实太平真人说的是对的,很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106章 画皮鬼(一)
  ◎“对不起,认错人了。”◎
  太平真人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固执地指着檐下看热闹的三人:“若非我及时看穿他们的心结,他始终心怀愧疚,如行尸走肉般直至死亡。而他们,纵使彼此深爱,亦或许会在猜疑中渐行渐远。”
  他说的是姬琮,他们自然指的是朱砂与罗刹。
  鹤鸣真人背着手,抬眸笑道:“你确实帮了他们。可如果没有你,他们难道便会终生不得其解?你嘴上喊着‘人本无贵贱,命在手中握’,做的却是‘人分贵贱,命由我握。尔等无需努力,我自代劳’之事。”
  太平真人屡次张嘴想反驳。
  可平生第一次,他的喉间好似被人塞了一团浸了水的棉絮。咿呀半晌,最后连一句叹息都吐不出来。
  如鹤鸣真人所说,他事事亲力亲为,早将“我无为而民自化”的道理抛诸脑后。
  前来青月镇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对他的期望也越来越多。
  他们哭诉家贫,日夜盼着上天能施舍钱帛;他们悲泣世道不公,希望他能为他们做主。
  一件接一件的事,他帮他们解决。
  可是,为何错的却是他?
  太平真人坦然道:“你们可以送我去太一道,但我真的没有坏心。我想帮他们,仅此而已。”
  鹤鸣真人:“你帮他们,便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