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人间沉默许久,唯一的女声低低响起——
“我与他之间,始于一场骗局。我知他爱我胜过一切,可我却不自觉地开始害怕。”她坐在蒲团上,头微微低垂着,目光空洞地望向脚边,“我害怕他知晓一件事后,所有爱意会尽数化为无从掩饰的恐惧。”
多年前真相揭破那刻,她的亲生父亲脸上血色褪尽,吓得慌乱逃走。
而如今,面对罗刹毫无保留的爱意。
她既害怕他会头也不回地离开,又害怕身心尽付后的信任,终将化作利刃刺穿她自己。
她信他,却不敢完全信任。
于是时有愧意,愧疚自己将他拖入死局。
她蜷缩在阴影中,被恐惧和愧疚啃噬。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听到朱砂的回答,罗刹猛地一愣,一丝茫然掠过眼底。
太平真人没有为她解惑,反而转向罗刹:“善信,你之惑又在何处?”
纸窗微光落于眼底,罗刹眉间舒展,眼中映出对面女子此刻的不安。
他艰难启唇:“我曾偷走不属于我的婚书,因我怕她爱上我的兄长。比起一事无成的我,阿兄似乎更适合与她在一起……”
当他一步步接近朱砂的身世,自卑似无形丝线,紧缚疯长。
罗荆胜过他很多,不论是修为还是才智。
这认知并非出自他对兄长的敬畏,而是他曾亲眼见到罗荆于谈笑间,便将两个鬼族纳入麾下。
他活在罗荆的影子下,只敢心虚且卑劣地偷走婚书。
不敢直面罗荆,更不敢告知朱砂实情。
“朱砂,罗大郎其实想见你一面。”罗刹的语气中,带着自厌的苦涩,“可我怕你见到他,便不会喜欢我,所以连夜走了。”
面对罗荆,他又一次落荒而逃。
因为连他也觉得,罗荆那样文韬武略的男子,才配站在她身边。
两人之惑,悉数说完。
太平真人左右环顾,忽而对着焦急等待答案的两人展颜一笑。
那笑意,如投石入水,久久方休。
太平真人先问朱砂:“你爱他吗?”
朱砂:“爱,很爱。”
“照他所言,你与他的兄长才该在一起。”
“我骗他时,便知他的身份。他的兄长,于我来说,仅是婚书上的陌生人。与我朝夕相处的是他,我爱上的亦是他。”
太平真人再问罗刹:“你爱她吗?”
罗刹:“爱,很爱。”
“照她所言,你毫无保留,她却始终对你有所隐瞒。”
“我知道她有苦衷。日后她愿意说也好,不愿意说也罢,我认定是她,便只有她。”
太平真人掌心向上合拢:“你们忧心忡忡之事,其实对方并不介怀,徒自扰矣。”
“多谢真人为我们解惑。”
两人一同起身,推门而出。
十指绞缠,如盘根错节的藤蔓,无半分间隙。
彼此默然慢慢走回城中,十指方依依不舍松开片刻。
甫一走进棺材坊,在店中等候已久的赵老板,眼疾手快拦下两人:“朱老板、二郎,如何了?”
“诶,我们今日原打算去青月镇做什么?”
“找太平真人算账……”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北宋张伯端《悟真篇》
第105章 神通鬼(七)
◎“若今日观复师伯在,便好了。”◎
“朱老板,二郎?”
“哈哈哈,我们明日再去。”
两人灰溜溜地跑了,徒留赵老板立在原地,无语道:“这两人,怎么越看越不可靠?”
如今想来,此事交由二人去办。
还不如他直接绑走钱老板再藏到山中,倒省了十贯钱。
“亏了啊……”
彼此深埋于心的那根刺,已被连根拔起。
入房后,朱砂抱着罗刹直呼傻子:“我迫不及待带你去见姨母与舅父,你难道还看不出我的心意吗?再者,你仅用一年便练至《太一符箓》第七层,比赤方还厉害。二郎,你日后不准再怀疑自身。”
暮色缩窄,房中仅剩最后一点微弱天光。
咫尺间的气息急促凌乱,罗刹再无半分犹豫,俯首含住她的唇瓣。
唇齿相接,又辗转深入。
昏黄镜面映出两个难分彼此、没有空隙的模糊身影。
光影渐暗,轮廓朦胧难辨。
唯独逐渐清晰的心跳声,如暗流涌动,抵达了所有言语无法触及的角落。
许久,唇舌分开,怀抱却并未松开分毫。
“朱砂,你不愿说的秘密,无需告诉我。”
“好。”
半宿的温存过后,朱砂与罗刹说起自己的打算:“这太平真人有些门道,我明日单独去会会他。”
“行。”
第二日,朱砂在罗刹与赵老板的注视下,坚定地踏上征程。
不到半日,她哭着回家:“二郎,他说得太对了。阿耶从未害怕过我,而我却因他片刻的犹豫,耿耿于怀多年,实在不该。”
太平真人接连两日说哭朱砂。
罗刹不信邪,第三日一早便跑去青月镇,走前再三发誓要一雪前耻。
结果,又不到半日。
他一言不发回家,关上门便坐在窗前奋笔疾书:“朱砂,他说得太对了。罗大郎明知我偷走了婚书,却不曾来讨要。是我小心眼妄加揣测兄长,实在不该。”
月中之期迫近,赵老板看着抱头痛哭的两人,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到底行不行?不行便把酬金还给我,我另请高明。”
朱记棺材铺一向有进无出。
抽抽噎噎的两人回过神,异口同声道:“行!”
当夜,又是半宿的温存过后。
朱砂咬牙切齿道:“我俩破绽太多,不宜与太平真人交锋,明日我们去请舅父出马。”
“行!”
第四日,未及天亮,两人直奔姬府旁的空宅。
姬琮前脚刚送走上朝的南枝,后脚便被两人堵在房中,此刻他还衣衫不整:“你们来此作甚?”
朱砂:“舅父,你见识多,帮我们去会会太平真人。”
罗刹:“舅父,我们俩真的说不过他。”
“滚啊!”
自崔郡王一病不起,南枝下朝的时辰越来越晚。
姬琮想着大半日无事可做,便坐进朱记破烂的马车中,随两人前往青月镇。
在镇外等待姬琮的半个时辰,朱砂信心满满,语气中不免有些得意:“南枝博古通今,舅父为了与她在一起,仅用了一年,便将藏书阁的书全部通读完毕。你可知藏书阁有多少藏书?足足五千本呢。”
听她这么一说,罗刹彻底放心。
两人并肩坐在马车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照理舅父博览群书,为何却是南枝姑姑一直假扮他做官?”
朱砂:“因为藏书阁的书,与科举无关。他屡试不第,圣人原想直接敕封他官职,他自尊心作祟,死活不肯接受。南枝嫌他瞻前顾后,干脆扮成他,自个去做官。”
“……”
不知为何,罗刹突然觉得姬琮比他们俩还不可靠。
果然,半个时辰后,姬琮掩面归来:“他说得对,有些事既已发生,我不该沉湎于过去,反而忽略了当下。回府!从今日起,我要认真向南枝学习为官之道,扛起责任。”
三人回城后,在房中聚首。
叹气声此起彼伏,罗刹小心提议:“不如让姨母出马?”
姬琮摆手:“她行事多简单,要么自己杀人要么派鬼奴杀人。在尚未确定太平真人是否为骗子之前,你们最好不要贸然动手。”
朱砂:“那南枝?”
姬琮:“她看的是正经书,太平真人歪理三千,她不是他的对手。”
朱砂:“那山君与鹤珍?”
姬琮:“这么多年,她俩除了玩蛇,我就没见过她们看书。”
“那还有谁能与太平真人一战?”
“我倒是知道一人,歪理也很多。”
“谁?”
“鹤鸣真人。”
远在观中修炼的鹤鸣真人,一听姬琮的来意,直接拒绝:“不去。上回在鄂州,你莫名其妙让我去救两个和尚。我好心帮你救人,你却假扮我收受钱帛,坏我名声。”
几日前,他与弟子三人路过西市,被两个和尚当街拦下。
其中一个和尚捧着一个钱柜,里面装着二十贯钱,口口声声说是上月食肆的分成:“恩人,您上月缘何未至?我与师弟进不去您的道观,今日总算等到您了。”
两个和尚不仅指控他收受钱帛,还声称已遵其□□于九月在平康坊开新店。
当朝国师私下收钱,甚至与和尚合谋去平康坊开店。
围观百姓们指指点点,他百口莫辩,只能怒斥一声“一派胡言”后快步离开。
事后,他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到唯一可能的罪魁祸首:姬琮。
一来,那两个和尚自称来自鄂州。
“我与他之间,始于一场骗局。我知他爱我胜过一切,可我却不自觉地开始害怕。”她坐在蒲团上,头微微低垂着,目光空洞地望向脚边,“我害怕他知晓一件事后,所有爱意会尽数化为无从掩饰的恐惧。”
多年前真相揭破那刻,她的亲生父亲脸上血色褪尽,吓得慌乱逃走。
而如今,面对罗刹毫无保留的爱意。
她既害怕他会头也不回地离开,又害怕身心尽付后的信任,终将化作利刃刺穿她自己。
她信他,却不敢完全信任。
于是时有愧意,愧疚自己将他拖入死局。
她蜷缩在阴影中,被恐惧和愧疚啃噬。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听到朱砂的回答,罗刹猛地一愣,一丝茫然掠过眼底。
太平真人没有为她解惑,反而转向罗刹:“善信,你之惑又在何处?”
纸窗微光落于眼底,罗刹眉间舒展,眼中映出对面女子此刻的不安。
他艰难启唇:“我曾偷走不属于我的婚书,因我怕她爱上我的兄长。比起一事无成的我,阿兄似乎更适合与她在一起……”
当他一步步接近朱砂的身世,自卑似无形丝线,紧缚疯长。
罗荆胜过他很多,不论是修为还是才智。
这认知并非出自他对兄长的敬畏,而是他曾亲眼见到罗荆于谈笑间,便将两个鬼族纳入麾下。
他活在罗荆的影子下,只敢心虚且卑劣地偷走婚书。
不敢直面罗荆,更不敢告知朱砂实情。
“朱砂,罗大郎其实想见你一面。”罗刹的语气中,带着自厌的苦涩,“可我怕你见到他,便不会喜欢我,所以连夜走了。”
面对罗荆,他又一次落荒而逃。
因为连他也觉得,罗荆那样文韬武略的男子,才配站在她身边。
两人之惑,悉数说完。
太平真人左右环顾,忽而对着焦急等待答案的两人展颜一笑。
那笑意,如投石入水,久久方休。
太平真人先问朱砂:“你爱他吗?”
朱砂:“爱,很爱。”
“照他所言,你与他的兄长才该在一起。”
“我骗他时,便知他的身份。他的兄长,于我来说,仅是婚书上的陌生人。与我朝夕相处的是他,我爱上的亦是他。”
太平真人再问罗刹:“你爱她吗?”
罗刹:“爱,很爱。”
“照她所言,你毫无保留,她却始终对你有所隐瞒。”
“我知道她有苦衷。日后她愿意说也好,不愿意说也罢,我认定是她,便只有她。”
太平真人掌心向上合拢:“你们忧心忡忡之事,其实对方并不介怀,徒自扰矣。”
“多谢真人为我们解惑。”
两人一同起身,推门而出。
十指绞缠,如盘根错节的藤蔓,无半分间隙。
彼此默然慢慢走回城中,十指方依依不舍松开片刻。
甫一走进棺材坊,在店中等候已久的赵老板,眼疾手快拦下两人:“朱老板、二郎,如何了?”
“诶,我们今日原打算去青月镇做什么?”
“找太平真人算账……”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北宋张伯端《悟真篇》
第105章 神通鬼(七)
◎“若今日观复师伯在,便好了。”◎
“朱老板,二郎?”
“哈哈哈,我们明日再去。”
两人灰溜溜地跑了,徒留赵老板立在原地,无语道:“这两人,怎么越看越不可靠?”
如今想来,此事交由二人去办。
还不如他直接绑走钱老板再藏到山中,倒省了十贯钱。
“亏了啊……”
彼此深埋于心的那根刺,已被连根拔起。
入房后,朱砂抱着罗刹直呼傻子:“我迫不及待带你去见姨母与舅父,你难道还看不出我的心意吗?再者,你仅用一年便练至《太一符箓》第七层,比赤方还厉害。二郎,你日后不准再怀疑自身。”
暮色缩窄,房中仅剩最后一点微弱天光。
咫尺间的气息急促凌乱,罗刹再无半分犹豫,俯首含住她的唇瓣。
唇齿相接,又辗转深入。
昏黄镜面映出两个难分彼此、没有空隙的模糊身影。
光影渐暗,轮廓朦胧难辨。
唯独逐渐清晰的心跳声,如暗流涌动,抵达了所有言语无法触及的角落。
许久,唇舌分开,怀抱却并未松开分毫。
“朱砂,你不愿说的秘密,无需告诉我。”
“好。”
半宿的温存过后,朱砂与罗刹说起自己的打算:“这太平真人有些门道,我明日单独去会会他。”
“行。”
第二日,朱砂在罗刹与赵老板的注视下,坚定地踏上征程。
不到半日,她哭着回家:“二郎,他说得太对了。阿耶从未害怕过我,而我却因他片刻的犹豫,耿耿于怀多年,实在不该。”
太平真人接连两日说哭朱砂。
罗刹不信邪,第三日一早便跑去青月镇,走前再三发誓要一雪前耻。
结果,又不到半日。
他一言不发回家,关上门便坐在窗前奋笔疾书:“朱砂,他说得太对了。罗大郎明知我偷走了婚书,却不曾来讨要。是我小心眼妄加揣测兄长,实在不该。”
月中之期迫近,赵老板看着抱头痛哭的两人,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到底行不行?不行便把酬金还给我,我另请高明。”
朱记棺材铺一向有进无出。
抽抽噎噎的两人回过神,异口同声道:“行!”
当夜,又是半宿的温存过后。
朱砂咬牙切齿道:“我俩破绽太多,不宜与太平真人交锋,明日我们去请舅父出马。”
“行!”
第四日,未及天亮,两人直奔姬府旁的空宅。
姬琮前脚刚送走上朝的南枝,后脚便被两人堵在房中,此刻他还衣衫不整:“你们来此作甚?”
朱砂:“舅父,你见识多,帮我们去会会太平真人。”
罗刹:“舅父,我们俩真的说不过他。”
“滚啊!”
自崔郡王一病不起,南枝下朝的时辰越来越晚。
姬琮想着大半日无事可做,便坐进朱记破烂的马车中,随两人前往青月镇。
在镇外等待姬琮的半个时辰,朱砂信心满满,语气中不免有些得意:“南枝博古通今,舅父为了与她在一起,仅用了一年,便将藏书阁的书全部通读完毕。你可知藏书阁有多少藏书?足足五千本呢。”
听她这么一说,罗刹彻底放心。
两人并肩坐在马车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照理舅父博览群书,为何却是南枝姑姑一直假扮他做官?”
朱砂:“因为藏书阁的书,与科举无关。他屡试不第,圣人原想直接敕封他官职,他自尊心作祟,死活不肯接受。南枝嫌他瞻前顾后,干脆扮成他,自个去做官。”
“……”
不知为何,罗刹突然觉得姬琮比他们俩还不可靠。
果然,半个时辰后,姬琮掩面归来:“他说得对,有些事既已发生,我不该沉湎于过去,反而忽略了当下。回府!从今日起,我要认真向南枝学习为官之道,扛起责任。”
三人回城后,在房中聚首。
叹气声此起彼伏,罗刹小心提议:“不如让姨母出马?”
姬琮摆手:“她行事多简单,要么自己杀人要么派鬼奴杀人。在尚未确定太平真人是否为骗子之前,你们最好不要贸然动手。”
朱砂:“那南枝?”
姬琮:“她看的是正经书,太平真人歪理三千,她不是他的对手。”
朱砂:“那山君与鹤珍?”
姬琮:“这么多年,她俩除了玩蛇,我就没见过她们看书。”
“那还有谁能与太平真人一战?”
“我倒是知道一人,歪理也很多。”
“谁?”
“鹤鸣真人。”
远在观中修炼的鹤鸣真人,一听姬琮的来意,直接拒绝:“不去。上回在鄂州,你莫名其妙让我去救两个和尚。我好心帮你救人,你却假扮我收受钱帛,坏我名声。”
几日前,他与弟子三人路过西市,被两个和尚当街拦下。
其中一个和尚捧着一个钱柜,里面装着二十贯钱,口口声声说是上月食肆的分成:“恩人,您上月缘何未至?我与师弟进不去您的道观,今日总算等到您了。”
两个和尚不仅指控他收受钱帛,还声称已遵其□□于九月在平康坊开新店。
当朝国师私下收钱,甚至与和尚合谋去平康坊开店。
围观百姓们指指点点,他百口莫辩,只能怒斥一声“一派胡言”后快步离开。
事后,他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到唯一可能的罪魁祸首:姬琮。
一来,那两个和尚自称来自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