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这番暗示,是要提携薛龄君的意思,薛龄君心领神会,拱手道:
  “多谢王爷。”
  他没忘记自己今天来找襄王是要做什么,顿了顿,又道:“王爷,其实我今日来,是有一事要报。”
  “你说。”襄王今天心情不错,很爽快道:
  “有什么要紧事么?”
  “王爷前段时间让我去探探那马夫的底细,我已经探知清楚了。”
  薛龄君说:“这人原是青州人,其父为一茶商,家中原先富过一阵子。后其父经商失败,家境败落,他便被一家人所收养,改名武思忧。后来青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水患,家中房屋皆被冲毁,一家人无处可去,便逃亡最近的云城,在路上,父母与弟弟皆感染瘴气而亡,他原本病重,却意外被如今的娘子所救,侥幸活了下来。”
  “哦?此人身世竟如此坎坷。”
  襄王唏嘘:“那他们在云城呆的好端端的,如何会来京城?”
  “说是来寻亲。”
  薛龄君说。
  “原来如此。”襄王说完这句话才反应过来:
  “他........有娘子了?他成家了?!”
  “对。”薛龄君说:“我观察了他这段时间,他本性不坏,对郡主也并无那样的心思,而且似乎与家中的娘子颇为恩爱,我与他相熟之后,他便放下戒备,与我提起家中事,言语间屡屡提起他家娘子是如何如何贤惠美貌,对自己已经娶妻之事并不遮掩,若是他存心想要攀龙附凤,约莫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地将自己的娘子展露人前。”
  “那琼华此番便是痴心错付了。”襄王踱步坐回圈椅上,掌心摩挲着把手,道:
  “那此人功夫如何?你试过了吗?”
  “试过了,功夫不错,若参加武举,最差,也应该能得二甲的名次。”薛龄君回忆。
  “也是,若是功夫不好,当初就不可能从贼人手里救下琼华。且你瞧人的眼光一向不差,我相信你。”襄王拍了一下把手,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也罢,那我就不去见他了,直接给他写一封举荐书,让他去参加武举罢。”
  薛龄君很上道:“王爷慧眼识珠。”
  襄王道:
  “他愿意豁出命救我儿,说明此人忠心;能从贼人手里救下,说明功夫不错;又没有挟恩图报,意图以此蛊惑琼华,说明此人对他的娘子坚贞。这样的人,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言罢,襄王就招手让人上前来磨墨,拿起了毛笔,道:
  “文宣,辛苦你到时候将这封举荐信交给武科院,顺便传个话,让那个武......武什么来着的去参加武举。”
  薛龄君道:“愿为王爷分忧。”
  一炷香之后,薛龄君拿着那封举荐信走出了书房。
  梁琼华已经站在门口等了好久了。
  他似乎是提前知道了什么风声,见薛龄君出来,兴冲冲地提起裙摆走过去,道:
  “父王是不是答应举荐武思忧去参加武举了?”
  “王爷答应了,还托我转交举荐信。”
  薛龄君颔首:“我先去给武思忧传个话,等会儿就去武科院。”
  “你不用去找他了,我去找他,我,我亲自转告他!”
  梁琼华兴奋的脸颊红扑扑的,看起来真的很开心:
  “薛龄君,你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
  “..........”薛龄君哑然。
  他默然看着梁琼华,静了半晌,好久,看的梁琼华都快要不自在了,才问:
  “安远,你果真不想嫁给我为妻么?”
  “不想。”梁琼华抱臂,似乎想到了什么,说:“你这么无趣,谁会喜欢你........也就元淮喜欢和你说话!”
  薛龄君也不恼,只笑道:
  “既如此,等皇长孙殿下回来后,我便和王爷提,不再商定梁薛两家结亲之事。”
  “这还差不多........等等皇长孙殿下!.........元双找到他兄长啦!”梁琼华瞪大眼睛,道:“那伯伯岂不是很开心!”
  “是啊,太子殿下已经命人去将皇长孙殿下接回来了,估计三个月后,就能在京城见到皇长孙殿下了。”薛龄君答。
  “那太好了,又有人陪我玩了!”梁琼华高兴的甩了甩披帛,哼着歌跑掉了:
  “我现在就去告诉武思忧这个好消息!”
  薛龄君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一点也没有对解除婚约的不舍和不高兴,全是解脱了的欢欣。
  他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
  再度抬头时,他双眸已经恢复了平静,一言不发地抬起脚,往门外走去。
  梁琼华一溜烟地跑到马厩,还未看见武思忧,就吼出了中气十足的一声响:
  “武思忧!”
  几秒钟之后,武思忧的脸探了出来,纳闷道:
  “郡主,你怎么又来了?”
  “什么叫我又来了。”梁琼华的嘴巴慢慢地撅了起来,很不高兴,踢踢踏踏地走了进去:
  “我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
  “什么好消息?难不成是我要涨月钱了?”武思忧眼睛一亮。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你怎么就这么俗!”
  梁琼华指尖绞在一起,气呼呼道:“我帮你向父皇求了一个比涨月钱还要大的恩典呢!”
  以武思忧的脑子想不到什么比涨月钱还要更大的恩典,闻言登时兴致缺缺道:
  “啥啊?”
  “哼哼,”梁琼华指了指自己的脸,得意道:
  “求我,我就告诉你。”
  “那我不想知道了。”武思忧转过身,继续喂马:
  “爱说不说。”
  “哎,你这人.......!”梁琼华噘嘴,默默生了一会儿气,见武思忧不理他,只好走到武思忧身边,不再卖关子:
  “我和父王说了,你功夫不错,让他写举荐信给武科院,推荐你去参加三日后的武举。”
  “啥?啥是武举?”武思忧只知道不举:
  “参加了有什么用?能涨月钱吗?”
  “.........”梁琼华气的小脸绷紧,好半晌,才道:
  “你参加了武举,若能拔得头筹,日后便能入朝为武官,到时候领的可是朝廷的俸禄,比你日日在王府喂马要好得多!”
  “原来如此。”听见有钱赚,武思忧来了精神,点头道:
  “那可以。”
  他把最后一把草料洒了进去:
  “多谢郡主,我会参加的。”
  他拍了拍手,道:“那我现在就得回去,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娘子。”
  梁琼华见武思忧开窍了,忙“嗯嗯”了几声,正想鼓励他,但当他把武思忧的话在脑海里消化了一遍后,登时呆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几乎要栽倒在地:
  “你.......你有娘子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我来京城之前就有了。”武思忧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而且我娘子都有孕了。”
  ........有!孕!了!
  这三个字像是晴天霹雳一样,把梁琼华劈的理智瞬间掉线,整个人如同泥铸一般,瞬间呆立在半晌。
  他还想以此来向武思忧邀功,没想到搞了半天.........他竟然白白给另一个双儿做了嫁衣裳!
  梁琼华又是难受又是想哭,片刻后强忍着泪水,用力推了武思忧一下,差点把武思忧推的栽倒进马厩里,才带着哭腔跑了:
  “武思忧,你这个混蛋!我再也不理你了!”
  武思忧:“..........”
  他踉跄几步,扶着马厩边缘站稳,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提着裙摆哭着跑远梁琼华的背影,心里默默念叨还是自家娘子好,又温柔又贤惠又漂亮,哪里像梁琼华,虽然漂亮但忒难伺候,变脸跟变天似的,一不小心就惹他不高兴了。
  他还没来得及和梁琼华提让乔清宛搬进来住的事情呢。
  不过,他要是通过武举,是不是就可以入朝为官,到时候见到皇帝也容易多了,说不定混几年,还能混成心腹,到时候,就不愁提翻案的事情了。
  他也不用带着娘子住进襄王府了,说不定,还能用俸禄买一间属于他和娘子的小宅院呢。
  到时候,他就再也不用带着娘子到处搬家了。
  想到这里,武思忧又高兴起来,开开心心地把今天的工作做完了,和管家告了假,才回到家,和乔清宛分享这个好消息。
  “武举?”乔清宛肚子有些大了,此刻正坐在榻上,拿着针在缝孩子的小衣裳,闻言疑惑道:
  “你怎么知道武举的事情?你有资格参加吗?”
  武思忧干了一天的活,渴的不行,咕咚咕咚地把茶壶里的水喝完了,才一抹嘴巴,坐到乔清宛的身边,伸出手,摸了摸乔清宛隆起的小腹,道:
  “郡主说,他去求了他父皇,让他父王为我写一封举荐信给武科院,允我去参加考试。”
  他说:“若是在考试中能拔得头筹,日后说不定有机会进入朝堂。若能见到天子,为你父亲翻案的事情,便更好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