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苏蕙仙道:“她还小,当不起老太太的赞赏。”
  “当得当得。”成老太太从手腕上取下一枚玉镯要给阿宝戴上,道:“我见你着实喜欢,你莫要嫌弃这枚玉镯。”
  阿宝手足无措地看向苏蕙仙,苏蕙仙微微颔首,阿宝才收下这枚手镯。
  等宴会散去,阿宝问起这成老太太的来历:“大嫂筹备宴会时,我并未听说,成老太太是什么人?”
  苏蕙仙请阿宝坐下,让丫鬟为她倒了一杯茶,缓缓道:“那是成首辅的夫人。”
  阿宝倒吸一口凉气,惊讶道:“可大哥才是从七品的给事中啊!”首辅啊,那可是朝堂最大的官呢!
  苏蕙仙抿了一口茶,道:“我也没料到她会来,没想到她竟然来了。”
  阿宝嘴里一直念叨着了不得了不得,然后对苏蕙仙耳语:“大哥是不是要升官了?不然大佬咋贵脚临贱地啊。”
  苏蕙仙的笑容停滞了一下,朝阿宝摇摇头,道:“我猜可能是因为朝中的事情。”
  阿宝似懂非懂,苏蕙仙的脸上染上忧愁。她本来办宴会,是宣告自己回京师,没想到处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多沾了一层用意。
  “什么事情?”阿宝追问。
  苏蕙仙叹了一口气,道:“当今要处置一位将军,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要就地正法,一派要援救那位将军。”
  “咱们是杀人,还是救人的?”阿宝惴惴不安道。
  听到这话,苏蕙仙噗嗤笑出声,道:“救人的。夫君说那将军虽然桀骜,但极其才华。”
  阿宝回神,拍了拍胸脯,道:“大嫂,你不必忧心。便是我这个不读书的也知道,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人,国家还要他平乱,肯定不会杀他。”
  “但愿如此。”苏蕙仙并不如阿宝那样乐观。
  阿宝不住地点头:“原来这些夫人小姐一齐过来,是表明立场,要支持……支持首辅。”
  苏蕙仙:“正是这样。”
  “那……咱们这样会不会得罪人?”阿宝心忧起来。到了京师,她发现她的举人娘子根本不顶用,随便一人就是诰命,因而生出敬畏之心。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们忠心为国,不惧流俗。”苏蕙仙脸上扬起一抹笑意。
  “也是。”阿宝道:“大不了,咱们回老家。”
  说到回老家戳中了苏蕙仙一件心事,这是来京师她们极为幸运,避开了战乱。
  只是内心外患,苏蕙仙隐隐有一种江山飘摇的错觉。
  “我听说曹伯父曾经在南边呆过?”苏蕙仙问道。
  “杭州、苏州、南京、绍兴、无锡等地方,父亲都去过。”阿宝回道。
  苏蕙仙的脸上闪过不自在,但仍硬着头皮问:“阿宝,你或曹家在这些地方有宅院吗?”
  阿宝倒没在意苏蕙仙的神色,闻言低头沉思起来,道:“我在南边有几百亩地和一个庄子,阿娘在南京有个庵堂,庵堂据说不小,常赁给读书人居住。”
  “大嫂,你要买南边的地吗?南边的地贵得很。”
  苏蕙仙摇头,道:“我想在南边买宅院,你能不能帮我写信问问曹伯父?”
  阿宝一口应下,道:“大嫂你有多少银子,要在哪个地方买?”
  苏蕙仙估摸着自己的嫁妆,道:“大约三四百两银子,最好能住下二三十口人,要安全些。”
  “哦,我现在就去写信给爹说一声。”阿宝起身说了句告辞的话,便回到院子,写信给父亲。。
  夕阳染红了半边天,苏蕙仙站在门口,怔怔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但愿她是杞人忧天。
  晚上,庄绍光回来,已是天黑,家中吃完了饭,只留下冷水冷灶。
  苏蕙仙让人去做饭,庄绍光摆手道:“不用,在府衙已经用过。”即便上了饭,他也吃不下。
  庄绍光问起苏蕙仙今日宴会的事情,苏蕙仙一一回答,也说了自己的发现。
  庄绍光的脸上满是疲惫,道:“也好,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也让当今听听我们的声音。”
  苏蕙仙心疼不已,坐在庄绍光身后为他捏肩揉背,宽慰道:“事情总会有转机的。”
  庄绍光没有接话,说起另外一事,道:“早知道京师附近如此乱,我就不让你和孩子,还有弟弟弟妇过来了。”
  “你我夫妇一体,你去哪儿,我也要去哪儿。”苏蕙仙的声音温和但透着坚定。
  庄绍光的手搭在苏蕙仙的手上,道:“等北边形势明了,只留二弟一人,你们几人都回老家。”
  苏蕙仙的头搁在庄绍光的肩膀上,道:“我不走。我不想走。”
  庄绍光笑道:“别闹脾气。我在外面多年未归,还要你替我在家尽孝。”
  苏蕙仙突然说:“我刚才拜托弟妹到南边替家里物色一处大宅子。”
  庄绍光一愣,他爱读史书,自然知道不少掌故,闻言长长叹息一声:“也好。我为臣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但我还是一名儿子、一位父亲和一个丈夫,事事不能两全,需要你从旁帮衬。”
  “你不能两全,我又岂能两全?”苏蕙仙反问。
  庄绍光笑了,笑容清隽,颔首道:“你说的对,且看看未来吧。”
  苏蕙仙这才没说话。与妻子一番话后,庄绍光身上的疲惫去了几分,与苏蕙仙商议起在江南买房的事情来。
  “为夫还要多赚些银两。”筹算完,庄绍光叹道。
  时间如流水淌过,但庄绍光的神情越来越凝重,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关在屋里,沉默了一天。
  苏蕙仙等人担忧不已,庄绍宗攥着拳头,眼睛里一片赤红,想要闯进去。
  苏蕙仙拉住了他,缓缓摇头道:“你让你哥静静吧,他心里难受。”
  “那件事情,你也听说了?”苏蕙仙又问。
  庄绍宗点头,道:“那位将军以通虏谋叛之罪,判处极刑。”
  苏蕙仙长叹一声,闭上眼睛,然后又睁开,先对庄绍宗说:“你回去吧,这里有我。”
  然后,苏蕙仙又吩咐董二道:“过节时将两位少爷接回来,那几天不许他们外出,免得吓着。”董二应了。
  庄绍宗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大哥的书房,回到自己的书房,看见桌案上摆的圣贤书,突然手一挥。
  呼啦啦,书籍落了一地。
  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但若是帝王不问苍生,又该如何?
  可怜夜半虚前席。
  庄绍宗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突然动摇了,甚至生出这科举不考也罢的念头。
  但是最后他打消了,没有科举的功名,又如何入仕,又如何将建议上达天听?
  他默默地捡起书,将褶皱一一抚平,规规整整地摆好,又在上面压了一块镇纸。
  庄绍宗坐下来,摊开一张白纸,想写些什么,但又什么都写不出。墨汁滴在纸张上,晕染出一大片乌黑。
  阿宝在门外踌躇,最终还是像大嫂一样,为他留出一点空间和时间。
  节日将近的喜悦,在一片血色中支离破碎。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庄绍耀也得到消息了。不知为何,他想去看看,无奈家中看得紧。
  沈绍祖得知后,自告奋勇使计拖住董二,庄绍耀才得以溜出去。
  人群像洪流一般,往东市涌动,而愤怒就像翻腾的巨浪,将庄绍耀打得浑身冰凉。
  他被挟裹着,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整个人如在梦中,恍恍惚惚。
  他人小,又被夹在人群中,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只觉得头晕目眩。
  恍惚间,一位神情亢奋的老妇人抓住他的手,让他免于跌倒。
  “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到这里了?赶紧回去,这里不干净,不是你们小孩呆的地方。”老妇人扯着庄绍耀往外推。
  庄绍耀突然发现老妇人腰间挂着的荷包极为熟悉,仔细一瞧,发现这老婆婆就是饭铺里找活的那位老妇人。
  她将庄绍耀推出人群后,转身死命地往里挤。
  “三爷,快回去!太太让你回去呢。”董二发现庄绍耀,焦急地拉着他就逆着人群往外走。
  “四爷被罚了,太太十分生气。我的三爷,回去你可要好好给太太认错。”董二一边走,一边说。
  耳边都是嘈杂声,庄绍耀听得断断续续,模模糊糊。
  董二将庄绍耀塞进马车里,才长舒一口气,回头看远方涌动的人群,浑身一寒,赶紧挥鞭回家。
  得知庄绍耀外出后,苏蕙仙又气又急又担忧。庄绍耀年纪小,往人群里挤,万一发生踩踏,就是性命之忧,吓着反而变成了小事。
  帮手沈绍祖被苏蕙仙打了手板,罚他站在廊下。
  好在午时未过,董二就将庄绍耀送回来。苏蕙仙查看一番,紧绷的心弦松下来,庆幸不已。
  做错事必须受罚。于是,庄绍耀领了沈绍祖两倍的手板,拖着红肿的左手,与沈绍祖排排站在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