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庄绍光接着道:“坐馆本是孤寒之人谋生之计。前头林翰林托我找个营生,翰林精穷,他的妻子和儿子年初都去了,借债办丧事。我就替他找了每月五两银子的坐馆生计。”
“孤寒之士找不到教书的活,就要挨饿受冻。你呢,大哥虽鲁钝,但也能养活起你们。再者,弟妇嫁资不菲,不少你吃,不少你穿。何必和那些人争利?”
……
庄绍宗被说得抬不起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额头冒着冷汗,养家的豪情化为唯唯诺诺。
大哥,不要说了,我知道错了。
庄绍光喝了两盏茶才停下来,对庄绍宗道:“我给你布置了功课,你明日就开始做。京师士人多浮华,要吃酒开诗会,你不要学了他们的臭毛病。”
“当务之急就是你会试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万事有我在。”庄绍光最后道。
“是,大哥。”庄绍宗瞅了空,忙道:“天晚了,大哥你早些休息,我先回去了。”
说罢,不待庄绍光回复,就逃也似的跑了。
“二弟……”庄绍宗仿佛听到背后大哥叫他的声音,心道,这也许是太累了的幻觉。
阿宝已经卸了妆,躺在床上看书,看到满脸通红的庄绍宗,立刻直起身,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大哥留你喝酒了?”
但阿宝在他的身上闻不到一丝酒气。
庄绍宗的眼睛避过阿宝,小声道:“大哥刚才考较了我的功课。”
阿宝“哦”了一声,她懂这种滋味,和把人架到火上烤是一样的,于是出言安慰道:“没事儿,大哥长你几岁,自然比你看得书多。”
庄绍宗抬头,握着阿宝的手,道:“路上耽搁了时间,我从明日开始就要用功读书。”
阿宝的脸在灯下如同秋月灿朗,笑容就像盈盈的月光,累累串串落在庄绍宗的心田,驱散了刚才的尴尬与心虚。
“读书要紧,一鼓作气,以后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受苦受累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庄绍宗洗漱完,躺在床上,和阿宝说起房契的事情。阿宝出手散漫,哪里在意这一千两银子,道:“大哥忒见外了。”
“大哥的性子倔。“庄绍宗暗戳戳地指出大哥的缺点,阿宝笑了,伸手揽过庄绍宗,安抚地拍拍他道:“旅途劳顿,早些休息。”
次日一早,庄绍宗便在书房读书做功课,庄绍耀和沈绍祖商量着要出去玩。
董二得了老爷的吩咐,多带两名仆从跟着两兄弟。这京师人烟阜盛,与别处不同。
大街上摩肩接踵,叫卖的、杂耍的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比镇上的庙会还要热闹几分。
一顶顶华美的轿子在街上穿行,艳婢姣童押在两侧,路过之处,香风阵阵,美不胜收。
几人逛累了,在一家饭铺坐下吃茶。庄绍耀与沈绍祖说着刚才看到的趣事,突然听到隔壁传来啜泣的哭声。
庄绍耀一顿,留心将耳朵递过去,听了半响,才明白原委。原来春上,匪祸京畿,京畿之地人人戴孝,户户挂白。
这啜泣的老妇人正在向饭铺的老板找活计,春上庄稼都被糟蹋了,仅存的祖孙二人靠着野菜野果生存,但现在孙儿生了病,兜里无钱,小孩子只能干熬。
老板被说得五脏酸柔,但他家是小本经营,又要交税,又要应付地痞无赖,今年还加派了饷,糊口刚刚够,哪里有钱招人。
庄绍耀的心顿时沉了下来,从荷包掏出银钱,数了数只剩下二两几钱银子。
突然一个荷包出现在他面前,沈绍祖朝他勉强一笑。庄绍耀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将沈绍祖荷包中的银钱倒出来,凑了四两多银子。
庄绍耀将银子并荷包递给董二,小声道:“能帮就帮一把。我……我与小弟回去了。我们在路口等你。”
说罢,庄绍耀和沈绍祖起身带着仆人往外走,消失在人群中。
董二来到老妇人面前,将银子递到老妇人手里,低声道:“我家少爷怜惜老婆婆不易,银钱不多,是一点心意,赶紧给你家孙儿抓药去吧。”
说完,也不等老妇人回话,就转身离开。等老妇人回过神来,想要磕头感谢,却发现不见了人影。
饭铺老板叹了一口气,让浑家包了几个馒头,对老妇人说:“你这是遇到好人了,我这店小不缺人。孩子的病要紧,先回去请大夫诊脉开药要紧。”
老妇人满是沟壑的脸上,似哭又似笑,抹了眼泪,带着馒头千恩万谢地离去。
庄绍耀兄弟此时再看京师的繁华,就像看雾中花镜中月,心里难受得很,逛街的兴致都消散了,与董二汇合后便回到家中,拿出书本温习。
庄绍光这些日子忙得很,昨日还是抽时间早些回来,今日更是住在了府衙。
听董二说,朝中大臣在为是否斩杀一将,争得不可开交。
庄绍耀问道:“那大哥的态度呢?”
“老爷说那将领是塞上长城,与同僚不断上书请求当今宽大处理,只是……只是阻力颇大,当今……”董二唉声叹气。
庄绍耀愣住了,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
如今又不是诸侯争霸,当今独占正朔,不必畏惧悍将投敌。既然这人有才华,为什么不用?
陈平盗嫂,犹为宰相。
何况江山正值用将之际,便是屠夫皂隶只要有才,便可为起为将相。
何故要自毁长城?
庄绍耀不理解,大为震撼。沈绍祖也一样,在一边默默无语。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能改变的。该上学还是要上学。
庄绍光已经找好了书院,两兄弟拿着荐书找到山长。山长考较了他们的学问,甚为满意,便将两人安排到甲字班学习。
两人同进同出,便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也不觉得孤寂。与同窗熟悉后,庄绍耀两人更是交了不少新朋友。
早上仆人送两兄弟上学,晚上派人来接。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让之前的忧愤埋在心底。
苏蕙仙收拾妥当后,迅速续起交际网络,这回她拉上阿宝做帮手。
她从黄历上挑了个日子,下帖子邀请庄绍光同年同僚的女眷来庄家赴宴。
阿宝跟在苏蕙仙身边,看她安排客人座次。苏蕙仙道:“阿宝是大家出身,这设宴的东西我不用说,你自己就明白。”
阿宝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谦虚道:“大嫂,你过奖了。”
苏蕙仙接着道:“咱们这次邀请的客人比较多,有些人家关系亲密,有些则疏远甚至是有芥蒂,我与你仔细说说……”
阿宝洗耳恭听,脸上的恍然与惊讶交替闪过,不住感慨果然是城里人,人际关系关系比老家复杂多了。
苏蕙仙最后总结道:“这什么座次说到底不过是顾全彼此的颜面,亲的近的在一块,不亲不近的尽量分开,免得打架,失了主客的颜面。”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阿宝笑道。
两人合力准备三天,终于筹备周全,开了宴。从早上到上午,马车轿子络绎不绝,原本宽敞的宅院显得局促狭小起来。
阿宝没想到看着不好相与的大伯子竟然有这么多的朋友过来捧场。
“夫君以诚待人,便是政见不同,也能坐到一起说上几句话。”苏蕙仙的言语之中带着骄傲。
阿宝笑道:“这里面也少不了大嫂你的努力,坐到一块说话喝茶的交情不一定能让内眷相交。”
苏蕙仙指着阿宝笑道:“就你嘴甜,一会儿来人了,可要好好帮我。”
“那是自然,我不帮大嫂帮谁。”阿宝道。苏蕙仙迎接客人,将阿宝介绍出去。
宅中桃红柳绿,太太小姐们聚在一起,互相寒暄,讨论着首饰衣裳,比夏日的百花更加热闹。
厅堂之中,苏蕙仙与几位太太簇拥一位老太太说话。老太太满头银发,神态慈祥。
正巧阿宝过来找苏蕙仙,老太太只觉得阿宝珠玉生辉,眼前一亮,招手让阿宝上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长得真标致。”
苏蕙仙在一旁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二弟的媳妇曹阿宝。阿宝,快来拜见成老太太。”
“见过老太太。”阿宝福礼道。
成老太太惊道:“可是年纪轻轻中了举人的那位?”
苏蕙仙点头道:“老太太好记性,正是呢。”
成老太太啧啧称奇,拉着阿宝的手坐下,道:“果然是郎才女貌。你家是哪里的,可有姊妹?”
一年轻媳妇笑道:“老太太,你问人家姊妹,难道是想做媒?”
“若都是阿宝这样的品貌,有何不可?”成老太太笑道。
阿宝有几分拘谨,在家中时往来的最高身份便是县太爷家中的夫人小姐,她哪里见过这么多的官眷?
“老太太,我家与夫君同乡,父母只有我一女。”阿宝回道。
成老太太更加惊奇了,拉着她的手对众人道:“没想到小邦竟然养出这样钟灵毓秀的姑娘。”
“孤寒之士找不到教书的活,就要挨饿受冻。你呢,大哥虽鲁钝,但也能养活起你们。再者,弟妇嫁资不菲,不少你吃,不少你穿。何必和那些人争利?”
……
庄绍宗被说得抬不起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额头冒着冷汗,养家的豪情化为唯唯诺诺。
大哥,不要说了,我知道错了。
庄绍光喝了两盏茶才停下来,对庄绍宗道:“我给你布置了功课,你明日就开始做。京师士人多浮华,要吃酒开诗会,你不要学了他们的臭毛病。”
“当务之急就是你会试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万事有我在。”庄绍光最后道。
“是,大哥。”庄绍宗瞅了空,忙道:“天晚了,大哥你早些休息,我先回去了。”
说罢,不待庄绍光回复,就逃也似的跑了。
“二弟……”庄绍宗仿佛听到背后大哥叫他的声音,心道,这也许是太累了的幻觉。
阿宝已经卸了妆,躺在床上看书,看到满脸通红的庄绍宗,立刻直起身,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大哥留你喝酒了?”
但阿宝在他的身上闻不到一丝酒气。
庄绍宗的眼睛避过阿宝,小声道:“大哥刚才考较了我的功课。”
阿宝“哦”了一声,她懂这种滋味,和把人架到火上烤是一样的,于是出言安慰道:“没事儿,大哥长你几岁,自然比你看得书多。”
庄绍宗抬头,握着阿宝的手,道:“路上耽搁了时间,我从明日开始就要用功读书。”
阿宝的脸在灯下如同秋月灿朗,笑容就像盈盈的月光,累累串串落在庄绍宗的心田,驱散了刚才的尴尬与心虚。
“读书要紧,一鼓作气,以后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受苦受累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庄绍宗洗漱完,躺在床上,和阿宝说起房契的事情。阿宝出手散漫,哪里在意这一千两银子,道:“大哥忒见外了。”
“大哥的性子倔。“庄绍宗暗戳戳地指出大哥的缺点,阿宝笑了,伸手揽过庄绍宗,安抚地拍拍他道:“旅途劳顿,早些休息。”
次日一早,庄绍宗便在书房读书做功课,庄绍耀和沈绍祖商量着要出去玩。
董二得了老爷的吩咐,多带两名仆从跟着两兄弟。这京师人烟阜盛,与别处不同。
大街上摩肩接踵,叫卖的、杂耍的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比镇上的庙会还要热闹几分。
一顶顶华美的轿子在街上穿行,艳婢姣童押在两侧,路过之处,香风阵阵,美不胜收。
几人逛累了,在一家饭铺坐下吃茶。庄绍耀与沈绍祖说着刚才看到的趣事,突然听到隔壁传来啜泣的哭声。
庄绍耀一顿,留心将耳朵递过去,听了半响,才明白原委。原来春上,匪祸京畿,京畿之地人人戴孝,户户挂白。
这啜泣的老妇人正在向饭铺的老板找活计,春上庄稼都被糟蹋了,仅存的祖孙二人靠着野菜野果生存,但现在孙儿生了病,兜里无钱,小孩子只能干熬。
老板被说得五脏酸柔,但他家是小本经营,又要交税,又要应付地痞无赖,今年还加派了饷,糊口刚刚够,哪里有钱招人。
庄绍耀的心顿时沉了下来,从荷包掏出银钱,数了数只剩下二两几钱银子。
突然一个荷包出现在他面前,沈绍祖朝他勉强一笑。庄绍耀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将沈绍祖荷包中的银钱倒出来,凑了四两多银子。
庄绍耀将银子并荷包递给董二,小声道:“能帮就帮一把。我……我与小弟回去了。我们在路口等你。”
说罢,庄绍耀和沈绍祖起身带着仆人往外走,消失在人群中。
董二来到老妇人面前,将银子递到老妇人手里,低声道:“我家少爷怜惜老婆婆不易,银钱不多,是一点心意,赶紧给你家孙儿抓药去吧。”
说完,也不等老妇人回话,就转身离开。等老妇人回过神来,想要磕头感谢,却发现不见了人影。
饭铺老板叹了一口气,让浑家包了几个馒头,对老妇人说:“你这是遇到好人了,我这店小不缺人。孩子的病要紧,先回去请大夫诊脉开药要紧。”
老妇人满是沟壑的脸上,似哭又似笑,抹了眼泪,带着馒头千恩万谢地离去。
庄绍耀兄弟此时再看京师的繁华,就像看雾中花镜中月,心里难受得很,逛街的兴致都消散了,与董二汇合后便回到家中,拿出书本温习。
庄绍光这些日子忙得很,昨日还是抽时间早些回来,今日更是住在了府衙。
听董二说,朝中大臣在为是否斩杀一将,争得不可开交。
庄绍耀问道:“那大哥的态度呢?”
“老爷说那将领是塞上长城,与同僚不断上书请求当今宽大处理,只是……只是阻力颇大,当今……”董二唉声叹气。
庄绍耀愣住了,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
如今又不是诸侯争霸,当今独占正朔,不必畏惧悍将投敌。既然这人有才华,为什么不用?
陈平盗嫂,犹为宰相。
何况江山正值用将之际,便是屠夫皂隶只要有才,便可为起为将相。
何故要自毁长城?
庄绍耀不理解,大为震撼。沈绍祖也一样,在一边默默无语。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能改变的。该上学还是要上学。
庄绍光已经找好了书院,两兄弟拿着荐书找到山长。山长考较了他们的学问,甚为满意,便将两人安排到甲字班学习。
两人同进同出,便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也不觉得孤寂。与同窗熟悉后,庄绍耀两人更是交了不少新朋友。
早上仆人送两兄弟上学,晚上派人来接。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让之前的忧愤埋在心底。
苏蕙仙收拾妥当后,迅速续起交际网络,这回她拉上阿宝做帮手。
她从黄历上挑了个日子,下帖子邀请庄绍光同年同僚的女眷来庄家赴宴。
阿宝跟在苏蕙仙身边,看她安排客人座次。苏蕙仙道:“阿宝是大家出身,这设宴的东西我不用说,你自己就明白。”
阿宝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谦虚道:“大嫂,你过奖了。”
苏蕙仙接着道:“咱们这次邀请的客人比较多,有些人家关系亲密,有些则疏远甚至是有芥蒂,我与你仔细说说……”
阿宝洗耳恭听,脸上的恍然与惊讶交替闪过,不住感慨果然是城里人,人际关系关系比老家复杂多了。
苏蕙仙最后总结道:“这什么座次说到底不过是顾全彼此的颜面,亲的近的在一块,不亲不近的尽量分开,免得打架,失了主客的颜面。”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阿宝笑道。
两人合力准备三天,终于筹备周全,开了宴。从早上到上午,马车轿子络绎不绝,原本宽敞的宅院显得局促狭小起来。
阿宝没想到看着不好相与的大伯子竟然有这么多的朋友过来捧场。
“夫君以诚待人,便是政见不同,也能坐到一起说上几句话。”苏蕙仙的言语之中带着骄傲。
阿宝笑道:“这里面也少不了大嫂你的努力,坐到一块说话喝茶的交情不一定能让内眷相交。”
苏蕙仙指着阿宝笑道:“就你嘴甜,一会儿来人了,可要好好帮我。”
“那是自然,我不帮大嫂帮谁。”阿宝道。苏蕙仙迎接客人,将阿宝介绍出去。
宅中桃红柳绿,太太小姐们聚在一起,互相寒暄,讨论着首饰衣裳,比夏日的百花更加热闹。
厅堂之中,苏蕙仙与几位太太簇拥一位老太太说话。老太太满头银发,神态慈祥。
正巧阿宝过来找苏蕙仙,老太太只觉得阿宝珠玉生辉,眼前一亮,招手让阿宝上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长得真标致。”
苏蕙仙在一旁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二弟的媳妇曹阿宝。阿宝,快来拜见成老太太。”
“见过老太太。”阿宝福礼道。
成老太太惊道:“可是年纪轻轻中了举人的那位?”
苏蕙仙点头道:“老太太好记性,正是呢。”
成老太太啧啧称奇,拉着阿宝的手坐下,道:“果然是郎才女貌。你家是哪里的,可有姊妹?”
一年轻媳妇笑道:“老太太,你问人家姊妹,难道是想做媒?”
“若都是阿宝这样的品貌,有何不可?”成老太太笑道。
阿宝有几分拘谨,在家中时往来的最高身份便是县太爷家中的夫人小姐,她哪里见过这么多的官眷?
“老太太,我家与夫君同乡,父母只有我一女。”阿宝回道。
成老太太更加惊奇了,拉着她的手对众人道:“没想到小邦竟然养出这样钟灵毓秀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