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看起来不冷。”她轻声道,“镜头里你背着光,眼神很温。”
他望着她,忽然低笑一声:“谢安琪,我很难不误会你对我有感觉。”
她没接话,只是低头咬了一口饭。
那口饭很咸,像她强行压住的心跳。
*
那天晚上,她在公司楼下碰到他。
她下班晚了,错过地铁,站在门口准备打车。
他从楼道走出来,手里拎着剧组资料。
“你要去哪?”
“宿舍。”她下意识道。
他把车钥匙递给她:“我开车送你。”
“不用了。”她往后退了一步。
“安琪。”他忽然叫她的名字,很低很慢,“你越来越逃我了吗?”
她抬头看他。
郑禹胜站在夜色里,背光的眼神显得更深。他不是在质问她,更像是单纯地难过。
“你以前靠近我的时候,眼睛是亮的。”他说,“现在,你都不看我了。”
她喉咙哽了哽,这个男人,呵!
“你以为我是故意的吗?”她问。
“不是吗?”
“我不看你,是因为——”她顿了顿,“我在想见到年轻的你会如何?”
话一出口,两人都静了。
风吹过树叶,夏夜的蝉鸣都像隔了远。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怎么可能呢?”他低声问,“回到我的过去。”
她睁大眼看他:“我知道。”
他没有过去的记忆吗?
谢安琪认为这是她适于猜测的问题得到了答案。
“你也知道,我不能退了。”他说。
谢安琪心底一阵疼。
她曾经以为自己掌握主导权,可现在她才明白,真正主动靠近的人,一直是他。
*
次日公司晨会。
她坐在后排做记录,郑禹胜照旧走进来,拿着一份剧本讨论会要用的分镜表。
会议开始前,他坐在她身边,低声说了句:“你今天头发好看。”
“谢谢。”
“你剪了刘海?”
“前几天就剪了。”
“我最近拍戏,看得不太清。”他说,“不过现在看得很清楚。”
谢安琪没再说话。
可是整场会议她都没能集中注意力。
郑禹胜在讲镜头语言,她却一直听到他低哑的声音在耳边说——“你也知道,我不能退了。”
会议结束,她快步走出会议室。
他追了出来,在走廊尽头叫住她。
“谢安琪。”
她转过头。
“今晚陪我去个地方。”他说,
她心跳漏了一拍:“哪里?”
“带你见年轻的我。”
她震惊地后退一步。
“真假?”
“当然是真的。”
然后走过去,伸手抱住她。
走廊的灯暖暖的,映在他肩膀上,也映在她的眼角。
kclcompany的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没人知道,他们在冷白的职场走廊里,完成了比任何电影还动人的情节反转。
第15章 2018年,这是一个拥抱,……
kclcompany四楼的办公区,午后阳光从西边落地窗斜照进来,把地毯映出一小块温热的橘色光斑。
谢安琪趴在电脑屏幕前,戴着耳机,屏幕上播放的是一部十年前的独立文艺片。
镜头里男主穿着旧毛衣,在空旷的天台抽烟,他眼睛一直看着天边直到太阳升起,音乐轻柔,她却感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逼仄,在那里他是一个次次失败的拳击手。
郑禹胜——那时才刚出道,脸还没现在这样棱角分明,眼神却比现在更锋利。
谢安琪盯着屏幕看得出神。她已经把这部电影看了三遍,可每次看,都能找到不同的情绪细节。
“哎?你在看《日出城镇》?”身旁传来一个同事惊讶的声音。
谢安琪猛地摘下耳机,下意识挡了一下屏幕。
“……是啊。”她笑得有些僵。
“你也是郑演员的粉丝啊?我还以为你和他认识,应该习惯他那张脸了。”
另一人也凑过来:“你这眼神……不像是第一次看吧?眼睛都快贴上去了。”
谢安琪忙按下暂停键,避开了他们调侃的视线:“我不是粉丝。”
几个人愣了愣,彼此交换了个眼色,有人小声说:“不是粉丝,看那么认真做什么?”
她没吭声,只把耳机摘下,点了保存,关了页面。
就在这时,茶水间的门“哐”一声被推开,有人端着咖啡路过办公区。
是郑禹胜。
他刚从三楼会议室上来,经过这里,听到几人说笑。
那句“我不是粉丝”,他听得清清楚楚。
他脚步顿了顿,眼神朝谢安琪那边扫了一眼,没停,径直走向走廊尽头的资料室。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谢安琪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忽然觉得胃一阵绞紧。
她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盯着桌面半晌没动。
她当然知道他听见了。
郑禹胜从不是那种情绪挂脸上的人,他所有的不悦和失望,都会在沉默里发酵,变成令人愧疚的安静。
谢安琪烦躁地揉了揉
头发。
她的确不是“粉丝”。
不是那种会在评论区刷“老公”、会买代言、会为应援投票的粉丝。
她看他的电影,是因为他演过她梦里那个男孩的影子,是因为她想理解“过去的郑禹胜”,想从光影中找到一点自己无法亲口问出的答案。
可这一切,他不知道。
而她,也没机会解释。
直到快下班时,部门群里发来通知:
【明日早上10点,下季度策划初审将开始,请内容组提前准备好各自项目提案,营销组也需要在现场。】
谢安琪愣了一下。
桌上那张草稿纸上,有她不小心写下的一句旁白:
“人眼里映出的光,永远不是镜头能剪辑出来的——除非你在意。”
她拿起那张纸,揉了,又展开,最终轻轻压在文件夹底下。
她决定,去找他说清楚。
晚六点,公司逐渐空了。
她在电梯口等了一会儿,看到行政小助理从资料室出来,说:“郑总还在楼上。”
谢安琪点点头,转身走向五楼。
五楼是kclcompany的剧本审片区,常年拉着窗帘、灯光昏黄,走廊尽头有一间不太常用的会客室。
她推开门,郑禹胜果然在。
他站在白板前看分镜图,身侧的马克杯还冒着热气。他穿着黑色衬衫,袖子挽起,显得安静而冷淡。
她轻轻敲了敲门。
“可以聊两分钟吗?”
他回头,看见她,眼神闪了一下,但没说话。
谢安琪走进去,站在他不远处,低声说:“关于今天下午的事,我想解释一下。”
他没动,只“嗯”了一声,等她继续。
“我不是粉丝,”她开口,“是实话。”
他说:“我知道。”
“但我看你的电影,是因为我真的很想理解你过去的样子。”
“理解我?”
他终于看着她,语气像笑非笑:“你接近我、睡我、进入我公司,现在说不是粉丝,而是为了‘理解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她喉头一紧,“你知道我不是来追星的。”
“是啊。”他点头,语气放缓,却更难受,“你从来不是为我现在来的。你是为了过去的我。”
谢安琪不说话。
他转身回到白板前,说:“我拍了那么多年戏,你不是唯一一个研究我过去的人。但你是唯一一个,在我身边却还在想‘回去’的人。”
谢安琪愣在原地,嗓子发干。
“我从你说‘不是粉丝’那一刻起就明白了。”他说,“你不是不喜欢我。你只是更喜欢那个,在你记忆里、梦里的我。”
她一步一步走过去,声音发颤:“郑禹胜,如果我说,我现在也喜欢你呢?”
他抬眼看她,眼神像蒙了一层灰。
“那是因为我和梦里他有几分像?”
“不。”她摇头,“是因为你会在我说冷时递外套,会在我低落时递饭盒,还会在我失眠时讲自己拍戏失败的故事。”
“你不是他。”她说,“你是你。你让我不再只想回到过去。”
郑禹胜怔了一下,眼神松动。
“那你愿意留下吗?”他问,“愿意只看现在的我?”
谢安琪走近一步,眼眶红了:“我已经留在这儿了不是吗?”
“那你明早要不要来早一点?”他忽然轻声说。
她一愣。
他低头看她,“我想听你讲讲,你心里现在的我,有没有比梦里的我,多一点分量。”
梦里的我?梦里的我。
谢安琪从来没有想过郑禹胜可能会记得什么。
他望着她,忽然低笑一声:“谢安琪,我很难不误会你对我有感觉。”
她没接话,只是低头咬了一口饭。
那口饭很咸,像她强行压住的心跳。
*
那天晚上,她在公司楼下碰到他。
她下班晚了,错过地铁,站在门口准备打车。
他从楼道走出来,手里拎着剧组资料。
“你要去哪?”
“宿舍。”她下意识道。
他把车钥匙递给她:“我开车送你。”
“不用了。”她往后退了一步。
“安琪。”他忽然叫她的名字,很低很慢,“你越来越逃我了吗?”
她抬头看他。
郑禹胜站在夜色里,背光的眼神显得更深。他不是在质问她,更像是单纯地难过。
“你以前靠近我的时候,眼睛是亮的。”他说,“现在,你都不看我了。”
她喉咙哽了哽,这个男人,呵!
“你以为我是故意的吗?”她问。
“不是吗?”
“我不看你,是因为——”她顿了顿,“我在想见到年轻的你会如何?”
话一出口,两人都静了。
风吹过树叶,夏夜的蝉鸣都像隔了远。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怎么可能呢?”他低声问,“回到我的过去。”
她睁大眼看他:“我知道。”
他没有过去的记忆吗?
谢安琪认为这是她适于猜测的问题得到了答案。
“你也知道,我不能退了。”他说。
谢安琪心底一阵疼。
她曾经以为自己掌握主导权,可现在她才明白,真正主动靠近的人,一直是他。
*
次日公司晨会。
她坐在后排做记录,郑禹胜照旧走进来,拿着一份剧本讨论会要用的分镜表。
会议开始前,他坐在她身边,低声说了句:“你今天头发好看。”
“谢谢。”
“你剪了刘海?”
“前几天就剪了。”
“我最近拍戏,看得不太清。”他说,“不过现在看得很清楚。”
谢安琪没再说话。
可是整场会议她都没能集中注意力。
郑禹胜在讲镜头语言,她却一直听到他低哑的声音在耳边说——“你也知道,我不能退了。”
会议结束,她快步走出会议室。
他追了出来,在走廊尽头叫住她。
“谢安琪。”
她转过头。
“今晚陪我去个地方。”他说,
她心跳漏了一拍:“哪里?”
“带你见年轻的我。”
她震惊地后退一步。
“真假?”
“当然是真的。”
然后走过去,伸手抱住她。
走廊的灯暖暖的,映在他肩膀上,也映在她的眼角。
kclcompany的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没人知道,他们在冷白的职场走廊里,完成了比任何电影还动人的情节反转。
第15章 2018年,这是一个拥抱,……
kclcompany四楼的办公区,午后阳光从西边落地窗斜照进来,把地毯映出一小块温热的橘色光斑。
谢安琪趴在电脑屏幕前,戴着耳机,屏幕上播放的是一部十年前的独立文艺片。
镜头里男主穿着旧毛衣,在空旷的天台抽烟,他眼睛一直看着天边直到太阳升起,音乐轻柔,她却感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逼仄,在那里他是一个次次失败的拳击手。
郑禹胜——那时才刚出道,脸还没现在这样棱角分明,眼神却比现在更锋利。
谢安琪盯着屏幕看得出神。她已经把这部电影看了三遍,可每次看,都能找到不同的情绪细节。
“哎?你在看《日出城镇》?”身旁传来一个同事惊讶的声音。
谢安琪猛地摘下耳机,下意识挡了一下屏幕。
“……是啊。”她笑得有些僵。
“你也是郑演员的粉丝啊?我还以为你和他认识,应该习惯他那张脸了。”
另一人也凑过来:“你这眼神……不像是第一次看吧?眼睛都快贴上去了。”
谢安琪忙按下暂停键,避开了他们调侃的视线:“我不是粉丝。”
几个人愣了愣,彼此交换了个眼色,有人小声说:“不是粉丝,看那么认真做什么?”
她没吭声,只把耳机摘下,点了保存,关了页面。
就在这时,茶水间的门“哐”一声被推开,有人端着咖啡路过办公区。
是郑禹胜。
他刚从三楼会议室上来,经过这里,听到几人说笑。
那句“我不是粉丝”,他听得清清楚楚。
他脚步顿了顿,眼神朝谢安琪那边扫了一眼,没停,径直走向走廊尽头的资料室。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谢安琪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忽然觉得胃一阵绞紧。
她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盯着桌面半晌没动。
她当然知道他听见了。
郑禹胜从不是那种情绪挂脸上的人,他所有的不悦和失望,都会在沉默里发酵,变成令人愧疚的安静。
谢安琪烦躁地揉了揉
头发。
她的确不是“粉丝”。
不是那种会在评论区刷“老公”、会买代言、会为应援投票的粉丝。
她看他的电影,是因为他演过她梦里那个男孩的影子,是因为她想理解“过去的郑禹胜”,想从光影中找到一点自己无法亲口问出的答案。
可这一切,他不知道。
而她,也没机会解释。
直到快下班时,部门群里发来通知:
【明日早上10点,下季度策划初审将开始,请内容组提前准备好各自项目提案,营销组也需要在现场。】
谢安琪愣了一下。
桌上那张草稿纸上,有她不小心写下的一句旁白:
“人眼里映出的光,永远不是镜头能剪辑出来的——除非你在意。”
她拿起那张纸,揉了,又展开,最终轻轻压在文件夹底下。
她决定,去找他说清楚。
晚六点,公司逐渐空了。
她在电梯口等了一会儿,看到行政小助理从资料室出来,说:“郑总还在楼上。”
谢安琪点点头,转身走向五楼。
五楼是kclcompany的剧本审片区,常年拉着窗帘、灯光昏黄,走廊尽头有一间不太常用的会客室。
她推开门,郑禹胜果然在。
他站在白板前看分镜图,身侧的马克杯还冒着热气。他穿着黑色衬衫,袖子挽起,显得安静而冷淡。
她轻轻敲了敲门。
“可以聊两分钟吗?”
他回头,看见她,眼神闪了一下,但没说话。
谢安琪走进去,站在他不远处,低声说:“关于今天下午的事,我想解释一下。”
他没动,只“嗯”了一声,等她继续。
“我不是粉丝,”她开口,“是实话。”
他说:“我知道。”
“但我看你的电影,是因为我真的很想理解你过去的样子。”
“理解我?”
他终于看着她,语气像笑非笑:“你接近我、睡我、进入我公司,现在说不是粉丝,而是为了‘理解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她喉头一紧,“你知道我不是来追星的。”
“是啊。”他点头,语气放缓,却更难受,“你从来不是为我现在来的。你是为了过去的我。”
谢安琪不说话。
他转身回到白板前,说:“我拍了那么多年戏,你不是唯一一个研究我过去的人。但你是唯一一个,在我身边却还在想‘回去’的人。”
谢安琪愣在原地,嗓子发干。
“我从你说‘不是粉丝’那一刻起就明白了。”他说,“你不是不喜欢我。你只是更喜欢那个,在你记忆里、梦里的我。”
她一步一步走过去,声音发颤:“郑禹胜,如果我说,我现在也喜欢你呢?”
他抬眼看她,眼神像蒙了一层灰。
“那是因为我和梦里他有几分像?”
“不。”她摇头,“是因为你会在我说冷时递外套,会在我低落时递饭盒,还会在我失眠时讲自己拍戏失败的故事。”
“你不是他。”她说,“你是你。你让我不再只想回到过去。”
郑禹胜怔了一下,眼神松动。
“那你愿意留下吗?”他问,“愿意只看现在的我?”
谢安琪走近一步,眼眶红了:“我已经留在这儿了不是吗?”
“那你明早要不要来早一点?”他忽然轻声说。
她一愣。
他低头看她,“我想听你讲讲,你心里现在的我,有没有比梦里的我,多一点分量。”
梦里的我?梦里的我。
谢安琪从来没有想过郑禹胜可能会记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