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薛瑛眼睛不由酸涩,吸了吸鼻子,笑着说:“我会一字不落地告诉娘的。”
她转身坐上轿子,侍从们抬着轿子从小门进宫。
薛瑛一出门,武宁侯就站起来了,扶着墙,一瘸一拐地走到门边张望,抬着薛瑛的轿子越走越远,没多久便从破败的城西离开了。
直到看不见人,武宁侯才收回目光,转身,一双有力的手托住他,武宁侯原本想像方才一样慢慢挪回去的,有程明簌扶着,他安安稳稳地坐在榻上。
程明簌沉默无言,帮他揭开衣摆,查看伤腿。
武宁侯垂首看着蹲在面前的少年,心绪复杂。
在薛徵出事前,武宁侯派去刺桐的亲信就已经传了话回来。
当年,李氏离开京城后,的确带着一个男孩回了刺桐老家,辗转嫁过三个人,因为她貌美无双,所以即便嫁了人,生了孩子,还是有个姓程的员外娶了她,将她带来的男孩视若亲子,那个孩子,就叫程明簌。
关于这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经历,全部事无巨细地铺陈在武宁侯面前,他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侯夫人,长子死无全尸的悲痛消息就已经将他击垮。
“子猗。”武宁侯突然开口,又顿住,半晌才说道:“你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吧?”
程明簌脸色一变,不可置信地抬头。
武宁侯目光深远,声音也轻,程明簌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他一瞬间失了神,信物和遗书不是都已经烧干净了吗?
武宁侯看见他这惊讶的模样,便知道自己所言不假,程明簌的确一早就知道自己就是他与建安公主的孩子。
他低声道:“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冥冥之中,好像有人不停地在我耳边念叨,说要关照你,说你与我长相相似,犹如亲子。”
“我也顺着查了下去,一直查到刺桐,连李氏埋在哪儿我都知道了,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说你是我儿子,可我就是认定,你就是。”
程明簌声音平和,“您说起这个做什么?”
“我想问你,回到侯府后,这么久来,有没有怨恨过我们,你娶瑛瑛,真的只是个意外吗?”
武宁侯原本是个清癯儒雅的中年男人,这一两个月来,他像是苍老了十几岁,两鬓斑白,双目黯淡浑浊,说话时也有气无力。
程明簌直言:“没有怨恨过,我也没有设计要娶薛瑛,我是真心喜欢她的,这一点,我一开始说的就是实话。”
上一次在书房交谈,武宁侯问他愿不愿意与薛瑛和离,他便已经回答过,他喜欢薛瑛,以后也要与她死在一起,埋进一座坟墓里。
武宁侯嗓音沙哑,咳了两声,“瑛瑛她……她什么都不知道,你既然娶了她,那便要一心对她好,恨也好,怨也好,冲我来便是。”
如果不是他无能,侯夫人不会大着肚子被追杀到永兴寺,被李氏换子。
“我说了。”程明簌打断他的话,“我没有怨恨,也没有兴趣,如果不是因为你是薛瑛的爹,我根本不会管你。”
他耐心不多,也懒得多费口舌。
武宁侯哑然,片刻后淡淡笑了笑。
他很早的时候就觉得薛瑛的新婚丈夫脾气有些古怪,对什么事情的态度都很寡淡,虽然面上装得似乎对长辈很尊敬,可武宁侯清楚,他心里没有根本一丝尊敬的意思,只是在做样子。
“如今这个局势,也没法认亲。”武宁侯说:“我的长子已死,认下你,你怕是也逃不过一劫,再者……我实在不愿瑛瑛伤心,李氏的事,我与夫人都不想迁怒在她身上。”
最开始,他也曾动过怒,亲生儿子流落在外,磕磕绊绊长大,养在身边疼了快十八年的却是个鸠占鹊巢的贼。
只是这个想法刚从脑海中浮现,武宁侯就有些后悔,他下了大狱,听到狱卒玩笑话般议论侯府的二小姐貌美如花,失魂落魄,捧着大把的银子央求他们放自己进去见父亲一面。
搬到城西后,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没吃过苦的薛瑛笨手笨脚地照顾他,每日都在想方设法地打点一切,逗他开心。
武宁侯就不忍心再说些伤人的话了。
薛瑛又不是阿猫阿狗,就算是,那也不能随意丢弃,养了十几年,怎么能说抛下就抛下。
且她被娇惯长大,离了侯府,又能去哪里。
“您放心。”
程明簌直起身,“我知道您心里的考量,我这个人说到做到,我会对薛瑛好,这件事情就永远埋进地下,我要是负了她,千刀万剐,不得好死。”
他冷着张脸,语气平静,一字一顿,却像是锥子一样,重重砸了下来。
程明簌说完这些话便出门上职去了,不难看出,为了保住薛瑛,武宁侯已经想尽办法,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嫁出去的女儿受到的牵连不大,程明簌也不会因为侯府嫡子的身份被连累。
以前,他只将武宁侯等人当做没有生命,没有思考能力的木偶,今日听到武宁侯说的这些话,让他心里也有些动容。
即便被剧情控制,身不由己,也还是可以挣扎着生出自己的思想么?
*
轿子在宫门前就停下了,剩下的路要薛瑛自己走,她跟着太监,穿过幽深的宫道,一直走到东六所的地界,太监先上前说了几句,才有宫女传话,让薛瑛进去。
以前,侯夫人未出嫁时,连自己的宫殿都没有,现在住的地方,还是皇帝登基后,才想起来为自己的妹妹腾出一座宫殿。
薛瑛被宫女带着走进去,她低着头,远远地看见侯夫人快步奔出,薛瑛忍不住,一见到母亲的身影,眼泪夺眶而出,哭着冲上前,“阿娘……”
侯夫人张开手将她搂进怀里,眼眶湿润,再庄重典雅的公主也维持不住体面,眼泪滚落,一遍又一遍抚摸着薛瑛的后背,“瑛瑛,我的儿。”
侯夫人一个人孤零零地困在宫中,心里怨恨皇家无情,还要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哪怕一直锦衣玉食,她仍旧一寸寸消瘦下去,薛瑛发现,母亲瘦骨嶙峋,摸着只一把骨架。
她坐了下来,同侯夫人说起外面的事,“爹爹一直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他让我告诉你,他一切都好,你不要担心,我和……和子猗也很好,哥哥……哥哥已经下葬了。”
姚敬带回来的尸骨,和薛徵的遗物放在一起,因为身上背着罪名,连一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一口棺椁,一张木牌,草草地葬了。
侯夫人听到薛徵的消息,哽咽一声,她抬手,抹了抹眼角,眼含热泪,笑着说:“你们都好,我在这里也能放心了。”
她低下头,从床边拿了个包裹,“我……我给你爹做了些鞋垫,还有护膝,他腿脚不好,容易痛,这件寝衣是我给你做的,我怕你不习惯睡在新家,这是丝衣,很好的料子,不硌人。”
侯夫人一遍遍地叮嘱,她在宫里没事做,只能弄些琐事打发时间,要不然,人根本撑不住。
侯夫人拎起那件丝衣,在薛瑛身前比了比,薛瑛瘦了许多,四肢纤细,脸也小了几圈,侯夫人念叨:“怎么做大了……”
说完,她就哭了,“瑛瑛,你瘦了……”
薛瑛伏上前抱住侯夫人,轻声安慰。
宫里面有眼线,好似怕她们会互相传递什么消息一样。
相见的时辰如流水一般过得很快,到了傍晚的时候,薛瑛本该出宫,只是皇后身边的宫女过来传话,说娘娘想见薛瑛。
薛瑛心神一颤,想起来时程明簌告诉她,要提防皇后,不要乱吃东西,乱走动。
“臣妇偶感风寒,不便面见娘娘,望娘娘恕罪。”
“这不要紧。”女使笑了笑,“娘娘久不见二小姐,甚是想念,宫里太医医术高明,二小姐要是病了,正好可以让常为娘娘请平安脉的宋太医为您看看。”
女使做了个请的手势,薛瑛咬着唇,面色为难,若接二连三拒绝,皇后就要说她大不敬了。
“是……”
她低声应道,只能跟上去。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肚子里的野种。
皇后的住处是坤宁宫,离侯夫人的宫殿不算远,薛瑛被女使带着走过去,傍晚时分,落日熔金,余霞成绮,宫殿上方的琉璃吻兽散发着明丽的光泽。
小时候,薛瑛来过几次坤宁宫。
皇后是个看上去慈爱,但佛面蛇心的女子,她贵为一国之母,但多年无子,还有个总爱挑衅她的贵妃,家族也算不上多么庞大,甚至连个像样的,有用的兄弟都没有。
姚敬不过是仗着她的提拔,才在朝中有了一官半职,她殚精竭虑,跟着皇帝从潜邸打拼而来,但因为宫变时伤了身体,肚子里的孩子也流掉了。
那个时候皇后已经有七个月身孕,这场小产让她伤了根本,从此以后再也无法有孕,族中听到传闻后,又送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孩进宫,皇后刚经过丧子之痛,还要替新进宫的堂妹铺路,震怒之下,她挑了几个错处,将堂妹赐死。
她转身坐上轿子,侍从们抬着轿子从小门进宫。
薛瑛一出门,武宁侯就站起来了,扶着墙,一瘸一拐地走到门边张望,抬着薛瑛的轿子越走越远,没多久便从破败的城西离开了。
直到看不见人,武宁侯才收回目光,转身,一双有力的手托住他,武宁侯原本想像方才一样慢慢挪回去的,有程明簌扶着,他安安稳稳地坐在榻上。
程明簌沉默无言,帮他揭开衣摆,查看伤腿。
武宁侯垂首看着蹲在面前的少年,心绪复杂。
在薛徵出事前,武宁侯派去刺桐的亲信就已经传了话回来。
当年,李氏离开京城后,的确带着一个男孩回了刺桐老家,辗转嫁过三个人,因为她貌美无双,所以即便嫁了人,生了孩子,还是有个姓程的员外娶了她,将她带来的男孩视若亲子,那个孩子,就叫程明簌。
关于这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经历,全部事无巨细地铺陈在武宁侯面前,他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侯夫人,长子死无全尸的悲痛消息就已经将他击垮。
“子猗。”武宁侯突然开口,又顿住,半晌才说道:“你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吧?”
程明簌脸色一变,不可置信地抬头。
武宁侯目光深远,声音也轻,程明簌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他一瞬间失了神,信物和遗书不是都已经烧干净了吗?
武宁侯看见他这惊讶的模样,便知道自己所言不假,程明簌的确一早就知道自己就是他与建安公主的孩子。
他低声道:“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冥冥之中,好像有人不停地在我耳边念叨,说要关照你,说你与我长相相似,犹如亲子。”
“我也顺着查了下去,一直查到刺桐,连李氏埋在哪儿我都知道了,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说你是我儿子,可我就是认定,你就是。”
程明簌声音平和,“您说起这个做什么?”
“我想问你,回到侯府后,这么久来,有没有怨恨过我们,你娶瑛瑛,真的只是个意外吗?”
武宁侯原本是个清癯儒雅的中年男人,这一两个月来,他像是苍老了十几岁,两鬓斑白,双目黯淡浑浊,说话时也有气无力。
程明簌直言:“没有怨恨过,我也没有设计要娶薛瑛,我是真心喜欢她的,这一点,我一开始说的就是实话。”
上一次在书房交谈,武宁侯问他愿不愿意与薛瑛和离,他便已经回答过,他喜欢薛瑛,以后也要与她死在一起,埋进一座坟墓里。
武宁侯嗓音沙哑,咳了两声,“瑛瑛她……她什么都不知道,你既然娶了她,那便要一心对她好,恨也好,怨也好,冲我来便是。”
如果不是他无能,侯夫人不会大着肚子被追杀到永兴寺,被李氏换子。
“我说了。”程明簌打断他的话,“我没有怨恨,也没有兴趣,如果不是因为你是薛瑛的爹,我根本不会管你。”
他耐心不多,也懒得多费口舌。
武宁侯哑然,片刻后淡淡笑了笑。
他很早的时候就觉得薛瑛的新婚丈夫脾气有些古怪,对什么事情的态度都很寡淡,虽然面上装得似乎对长辈很尊敬,可武宁侯清楚,他心里没有根本一丝尊敬的意思,只是在做样子。
“如今这个局势,也没法认亲。”武宁侯说:“我的长子已死,认下你,你怕是也逃不过一劫,再者……我实在不愿瑛瑛伤心,李氏的事,我与夫人都不想迁怒在她身上。”
最开始,他也曾动过怒,亲生儿子流落在外,磕磕绊绊长大,养在身边疼了快十八年的却是个鸠占鹊巢的贼。
只是这个想法刚从脑海中浮现,武宁侯就有些后悔,他下了大狱,听到狱卒玩笑话般议论侯府的二小姐貌美如花,失魂落魄,捧着大把的银子央求他们放自己进去见父亲一面。
搬到城西后,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没吃过苦的薛瑛笨手笨脚地照顾他,每日都在想方设法地打点一切,逗他开心。
武宁侯就不忍心再说些伤人的话了。
薛瑛又不是阿猫阿狗,就算是,那也不能随意丢弃,养了十几年,怎么能说抛下就抛下。
且她被娇惯长大,离了侯府,又能去哪里。
“您放心。”
程明簌直起身,“我知道您心里的考量,我这个人说到做到,我会对薛瑛好,这件事情就永远埋进地下,我要是负了她,千刀万剐,不得好死。”
他冷着张脸,语气平静,一字一顿,却像是锥子一样,重重砸了下来。
程明簌说完这些话便出门上职去了,不难看出,为了保住薛瑛,武宁侯已经想尽办法,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嫁出去的女儿受到的牵连不大,程明簌也不会因为侯府嫡子的身份被连累。
以前,他只将武宁侯等人当做没有生命,没有思考能力的木偶,今日听到武宁侯说的这些话,让他心里也有些动容。
即便被剧情控制,身不由己,也还是可以挣扎着生出自己的思想么?
*
轿子在宫门前就停下了,剩下的路要薛瑛自己走,她跟着太监,穿过幽深的宫道,一直走到东六所的地界,太监先上前说了几句,才有宫女传话,让薛瑛进去。
以前,侯夫人未出嫁时,连自己的宫殿都没有,现在住的地方,还是皇帝登基后,才想起来为自己的妹妹腾出一座宫殿。
薛瑛被宫女带着走进去,她低着头,远远地看见侯夫人快步奔出,薛瑛忍不住,一见到母亲的身影,眼泪夺眶而出,哭着冲上前,“阿娘……”
侯夫人张开手将她搂进怀里,眼眶湿润,再庄重典雅的公主也维持不住体面,眼泪滚落,一遍又一遍抚摸着薛瑛的后背,“瑛瑛,我的儿。”
侯夫人一个人孤零零地困在宫中,心里怨恨皇家无情,还要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哪怕一直锦衣玉食,她仍旧一寸寸消瘦下去,薛瑛发现,母亲瘦骨嶙峋,摸着只一把骨架。
她坐了下来,同侯夫人说起外面的事,“爹爹一直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他让我告诉你,他一切都好,你不要担心,我和……和子猗也很好,哥哥……哥哥已经下葬了。”
姚敬带回来的尸骨,和薛徵的遗物放在一起,因为身上背着罪名,连一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一口棺椁,一张木牌,草草地葬了。
侯夫人听到薛徵的消息,哽咽一声,她抬手,抹了抹眼角,眼含热泪,笑着说:“你们都好,我在这里也能放心了。”
她低下头,从床边拿了个包裹,“我……我给你爹做了些鞋垫,还有护膝,他腿脚不好,容易痛,这件寝衣是我给你做的,我怕你不习惯睡在新家,这是丝衣,很好的料子,不硌人。”
侯夫人一遍遍地叮嘱,她在宫里没事做,只能弄些琐事打发时间,要不然,人根本撑不住。
侯夫人拎起那件丝衣,在薛瑛身前比了比,薛瑛瘦了许多,四肢纤细,脸也小了几圈,侯夫人念叨:“怎么做大了……”
说完,她就哭了,“瑛瑛,你瘦了……”
薛瑛伏上前抱住侯夫人,轻声安慰。
宫里面有眼线,好似怕她们会互相传递什么消息一样。
相见的时辰如流水一般过得很快,到了傍晚的时候,薛瑛本该出宫,只是皇后身边的宫女过来传话,说娘娘想见薛瑛。
薛瑛心神一颤,想起来时程明簌告诉她,要提防皇后,不要乱吃东西,乱走动。
“臣妇偶感风寒,不便面见娘娘,望娘娘恕罪。”
“这不要紧。”女使笑了笑,“娘娘久不见二小姐,甚是想念,宫里太医医术高明,二小姐要是病了,正好可以让常为娘娘请平安脉的宋太医为您看看。”
女使做了个请的手势,薛瑛咬着唇,面色为难,若接二连三拒绝,皇后就要说她大不敬了。
“是……”
她低声应道,只能跟上去。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肚子里的野种。
皇后的住处是坤宁宫,离侯夫人的宫殿不算远,薛瑛被女使带着走过去,傍晚时分,落日熔金,余霞成绮,宫殿上方的琉璃吻兽散发着明丽的光泽。
小时候,薛瑛来过几次坤宁宫。
皇后是个看上去慈爱,但佛面蛇心的女子,她贵为一国之母,但多年无子,还有个总爱挑衅她的贵妃,家族也算不上多么庞大,甚至连个像样的,有用的兄弟都没有。
姚敬不过是仗着她的提拔,才在朝中有了一官半职,她殚精竭虑,跟着皇帝从潜邸打拼而来,但因为宫变时伤了身体,肚子里的孩子也流掉了。
那个时候皇后已经有七个月身孕,这场小产让她伤了根本,从此以后再也无法有孕,族中听到传闻后,又送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孩进宫,皇后刚经过丧子之痛,还要替新进宫的堂妹铺路,震怒之下,她挑了几个错处,将堂妹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