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阿渊。”
方才一直神情自若的顾衍忽然沉下声音,“你越矩了,这不该是你操心的事。”
顾渊神情一滞,压下眉眼:“兄长息怒。”
他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听明澜提过一句,不知不觉,就记到了心里。
他从不敢肖想不属于他的东西,更没想过背叛兄长。兄长疑心重,他不该提的。
顾渊咬紧牙关,粗犷冷峻的脸上有懊悔之色,想解释,又唯恐越描越黑。高大壮硕的男人有口难言的憋屈样,叫顾衍心里也不好受。
他一直知道,美色动人。
从扬州到京城,他在背后处理过多少烂摊子,直到把人彻底锁在府中,才断绝那些觊觎的目光。
但凡换一个男人,不是对他衷心耿耿的同胞兄弟。
但凡顾渊放肆一点,果真做出逾矩失礼的事。
都不至于叫他进退维谷。
兄弟两人在沉重的氛围中不欢而散,顾衍闭了闭眼,俄而低头,拆下手边的密信。
是从扬州来的。他叫人查颜雪蕊的身世,重点在肃王府。肃王是当今圣上的兄弟,当年吴王之乱后,皇帝痛定思痛,撤了藩王的屯兵之权。肃王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后院却比后宫还热闹。
女人之间的手段层出不穷,顾衍颇有些头痛地看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却没一个对上号。
莫非他的方向有误?
顾衍微皱眉头,提笔回复。
***
顾渊出了书房,遥遥看见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神姿仙貌的美妇走来。他脚下一滞,自觉后退几步,撤到高大的梧桐树后。
因着当年的事,为避免瓜田李下,两人一直恪守规矩,说不了几句话。今日顾渊照常避嫌,等她过去再走,没想到那浩浩荡荡一群人,在他面前忽然停了下来。
“二爷。”她轻声唤他,微微福身行礼。
“明澜给你添麻烦了,妾身先拜谢二爷。”
顾衍日理万机,即使回到京城,还是顾渊这个亲二叔费心居多,儿女们都长大了,颜雪蕊有意缓和两人的关系。
她低垂眉眼,垂首时,鬓边的碎发抚过锁骨,一缕若有若无的香味似乎从衣襟里逸出。不是花粉的甜腻,像山涧溪边初绽的野兰,沾染着晨雾,缕缕钻进他的鼻尖。
顾渊身子完全僵住了,他淡淡“嗯”了一声,又觉得太过冷淡,补充道:“应该的。”
颜雪蕊:“……”
她只当顾渊脾气冷硬,除了顾衍和明澜,颜雪蕊已经多年不见外男,她也有些不自在。客气寒暄两句,委婉表达了她对明澜的想念。
从前不在她身边就不说了,现在人就在侯府,她每日见明澜,也就早晨请安一盏茶的时间,有时候她起晚了,一面都见不到。
她不知道明澜受到了亲爹的警告,直接把这口锅扣到了顾渊头上——她一问,大公子就在跟着二爷“历练”,不怪她想歪。
顾渊没有解释,他在她面前僵硬地不知如何言语,默默替兄长背下这口黑锅。他这样冷面冷语,颜雪蕊也不自在,两人没说几句话,顾渊侧身让步,让颜雪蕊先走。
顾渊虎步生风,很快回到他的院子,解下肩上的披风,忽而喝道:“拿酒来。”
像在西北的风沙中,喝最烈的烧刀子,辛辣烧心,解千愁。
顾渊有两个妾室,皆是少年时上峰所赠,如今人老色衰,身份低微,根本不敢管顾渊,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大马金刀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屈指解开酒坛封口的牛皮绳,手腕沉稳,不用京中精致小巧的鎏金酒盏,直接拎着坛口,仰头饮尽。
烈酒滚入喉管,顾渊胸腔剧烈震动着,胸中阵阵灼痛。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那双藏在脏污草垛后,美丽的、泪眼朦胧的双眸。
世间美人虽贵,他堂堂侯府二公子,又不是没有见过女人的二愣子,起初他看她,只是一个不识好歹的女人罢了。
他的兄长,身份高贵,容貌俊美,允文允武,是世上少有的伟丈夫。金枝玉叶的公主都争相下嫁,区区一个商户女,有幸被兄长看上,不感恩戴德,还想跑?
愚昧!
到底是兄长房里的事,他不便插嘴,冷眼看着她折腾,左右跑不出兄长的手心。主院时常传出女人的惊叫和抽泣,慢慢变成呜咽。他去寻兄长,兄长理着衣襟从房内出来,他还能调笑两句。
“兄长虎啸风生,怎还没有把那小娘子治服帖?”
兄长斜睨他一眼,不轻不重地训斥道:“什么小娘子,那是你小嫂子。”
一个区区妾室,妾通买卖,他的妾就是上峰送他的,一共四个,他嫌另外两个太柴,没味道,转送了同僚两个。妾在他眼里着实低贱,不配他那句“嫂子。”
不过他不敢忤逆兄长,乖乖称呼一句,心道兄长就是骤然开荤,不知轻重,按屋里那小娘子的叫法,恐怕过不了两天就折腾没了。
无妨,没了就没了,这女人不识好歹,到时他再送知情识趣的女人给兄长。
如此想着,顾渊倒也没放在心上。直到在侯府的花园中,他第一次见到那个把兄长迷得神魂颠倒的女人。
她生得纤细柔弱,月白色的襦裙被微风吹起,他都担心把她吹跑。巴掌大的小脸,一双眼睛乌黑发亮,确实生的美。
她不怕人,上下打量他一眼,兀自捏起面前的糕点吃。她的手腕细如伶仃,嘴巴也小小的,他一口能吞三个的糕点,她慢条斯理嚼了很久。他盯着她,不由问:“那么好吃?”
粘粘的,他一点都不喜欢。
她瞧了他一眼,细声细气道:“得吃饱。”
这个回答叫顾渊嗤笑,侯府再如何不堪,难道还能饿着她?只是那女人说了一句话便低着头,不再理会他。
几日后,他明白了她那句“得吃饱”的意思。她又跑了!他都不知道,她那么纤弱的身板,怎么穿过层层守卫,跑到母亲院子里。
接下来顾渊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她,都快把她忘了,直到在侯府的池边水榭旁,两人再次相遇。
她比上一次更瘦了,乌黑的眼睛也蒙上了一层阴霾,不似从前那般明亮。下面是幽深的池水,他以为她要轻生,急忙喝住。
“周围都是人,你死不了。”
他有些气急败坏,她怎么那么倔,人品才貌,他兄长哪样不是人中龙凤?有什么好闹的!
她有些恍惚,过了半晌儿,她道:“我为什么要死?”
又不是她的错,她为何寻死?
顾渊怔愣,他自觉失态,撇过脸去,劝道:“你安生一点,我侯府簪缨世家,不会亏待你。”
她轻笑一声,动了动脚踝。骤然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她微微提起裙摆,她的脚小巧精致,掌心那么大,双足之间却缠绕着几匝金链子,是西域的赤金绞丝,比寻常的金锋利且硬,末端坠着几颗小指大的金铃,平添了几分旖旎之色。
顾渊情不自禁滚动喉结,为兄长辩解。
“这……你不知道,大牢里的犯人,直接用锁链穿过腿骨,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她歪着头看着他,道:“我是大牢里的犯人么?”
她说话时语气平淡,没有讽刺或者发怒,像单纯有此疑问。顾渊讪讪低下头,道:“其他不听话的,用木枷囚住手脚,四肢常常被粗劣木板磨出骨头,流脓生疮,痛苦不堪。”
她没有说话,转身就走。她走得很慢很慢,顾渊心里一慌,,忙追上去。
“此事是我兄长……”
他总归不愿说顾衍的坏话,道:“是委屈你。你放心,我回头跟我兄长说说,他通情达理,一定会好好待你。”
她道:“你若想我的日子更难过,便说罢。”
顾渊犹豫再三,终究没有找顾衍。但他总会不自觉想起那个纤弱的少女。他在府中的日子越多,十日里总能碰上一日遇见,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她从前待他不咸不淡,不知从何时起,她会对他说诉苦,说兄长弄得她很痛;她把脚踝手腕上的痕迹给他看,她对着他流泪,她才过及笄,她想家了。
她连哭也是那么隐忍,在喉咙里呜呜咽咽,不敢哭出声。
顾渊想,他喜欢的是柔软丰腴的女子,他没有背叛兄长。一定是她太可怜了,才叫他动了恻隐之心。
所以她要侯府的草图时,他给了她,那是她第一次对他笑,她笑起来很好看,只是她常常眉心含蹙,不愿笑。
她求他子时调开门口的守卫,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叫她回去看看爹娘,怪可怜的。可她千不该、万不该,叫他谋害兄长!
她给了他一包花粉,说类似泻药,放在兄长的茶盏中,拖延一阵子时间回府,不伤身。
那一刻,他终于知道为何她双足紧锁,却日日去花园转悠。她根本不是在等他!她生于调香世家,她在收集原料,她从未放弃过逃跑。
方才一直神情自若的顾衍忽然沉下声音,“你越矩了,这不该是你操心的事。”
顾渊神情一滞,压下眉眼:“兄长息怒。”
他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听明澜提过一句,不知不觉,就记到了心里。
他从不敢肖想不属于他的东西,更没想过背叛兄长。兄长疑心重,他不该提的。
顾渊咬紧牙关,粗犷冷峻的脸上有懊悔之色,想解释,又唯恐越描越黑。高大壮硕的男人有口难言的憋屈样,叫顾衍心里也不好受。
他一直知道,美色动人。
从扬州到京城,他在背后处理过多少烂摊子,直到把人彻底锁在府中,才断绝那些觊觎的目光。
但凡换一个男人,不是对他衷心耿耿的同胞兄弟。
但凡顾渊放肆一点,果真做出逾矩失礼的事。
都不至于叫他进退维谷。
兄弟两人在沉重的氛围中不欢而散,顾衍闭了闭眼,俄而低头,拆下手边的密信。
是从扬州来的。他叫人查颜雪蕊的身世,重点在肃王府。肃王是当今圣上的兄弟,当年吴王之乱后,皇帝痛定思痛,撤了藩王的屯兵之权。肃王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后院却比后宫还热闹。
女人之间的手段层出不穷,顾衍颇有些头痛地看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却没一个对上号。
莫非他的方向有误?
顾衍微皱眉头,提笔回复。
***
顾渊出了书房,遥遥看见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神姿仙貌的美妇走来。他脚下一滞,自觉后退几步,撤到高大的梧桐树后。
因着当年的事,为避免瓜田李下,两人一直恪守规矩,说不了几句话。今日顾渊照常避嫌,等她过去再走,没想到那浩浩荡荡一群人,在他面前忽然停了下来。
“二爷。”她轻声唤他,微微福身行礼。
“明澜给你添麻烦了,妾身先拜谢二爷。”
顾衍日理万机,即使回到京城,还是顾渊这个亲二叔费心居多,儿女们都长大了,颜雪蕊有意缓和两人的关系。
她低垂眉眼,垂首时,鬓边的碎发抚过锁骨,一缕若有若无的香味似乎从衣襟里逸出。不是花粉的甜腻,像山涧溪边初绽的野兰,沾染着晨雾,缕缕钻进他的鼻尖。
顾渊身子完全僵住了,他淡淡“嗯”了一声,又觉得太过冷淡,补充道:“应该的。”
颜雪蕊:“……”
她只当顾渊脾气冷硬,除了顾衍和明澜,颜雪蕊已经多年不见外男,她也有些不自在。客气寒暄两句,委婉表达了她对明澜的想念。
从前不在她身边就不说了,现在人就在侯府,她每日见明澜,也就早晨请安一盏茶的时间,有时候她起晚了,一面都见不到。
她不知道明澜受到了亲爹的警告,直接把这口锅扣到了顾渊头上——她一问,大公子就在跟着二爷“历练”,不怪她想歪。
顾渊没有解释,他在她面前僵硬地不知如何言语,默默替兄长背下这口黑锅。他这样冷面冷语,颜雪蕊也不自在,两人没说几句话,顾渊侧身让步,让颜雪蕊先走。
顾渊虎步生风,很快回到他的院子,解下肩上的披风,忽而喝道:“拿酒来。”
像在西北的风沙中,喝最烈的烧刀子,辛辣烧心,解千愁。
顾渊有两个妾室,皆是少年时上峰所赠,如今人老色衰,身份低微,根本不敢管顾渊,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大马金刀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屈指解开酒坛封口的牛皮绳,手腕沉稳,不用京中精致小巧的鎏金酒盏,直接拎着坛口,仰头饮尽。
烈酒滚入喉管,顾渊胸腔剧烈震动着,胸中阵阵灼痛。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那双藏在脏污草垛后,美丽的、泪眼朦胧的双眸。
世间美人虽贵,他堂堂侯府二公子,又不是没有见过女人的二愣子,起初他看她,只是一个不识好歹的女人罢了。
他的兄长,身份高贵,容貌俊美,允文允武,是世上少有的伟丈夫。金枝玉叶的公主都争相下嫁,区区一个商户女,有幸被兄长看上,不感恩戴德,还想跑?
愚昧!
到底是兄长房里的事,他不便插嘴,冷眼看着她折腾,左右跑不出兄长的手心。主院时常传出女人的惊叫和抽泣,慢慢变成呜咽。他去寻兄长,兄长理着衣襟从房内出来,他还能调笑两句。
“兄长虎啸风生,怎还没有把那小娘子治服帖?”
兄长斜睨他一眼,不轻不重地训斥道:“什么小娘子,那是你小嫂子。”
一个区区妾室,妾通买卖,他的妾就是上峰送他的,一共四个,他嫌另外两个太柴,没味道,转送了同僚两个。妾在他眼里着实低贱,不配他那句“嫂子。”
不过他不敢忤逆兄长,乖乖称呼一句,心道兄长就是骤然开荤,不知轻重,按屋里那小娘子的叫法,恐怕过不了两天就折腾没了。
无妨,没了就没了,这女人不识好歹,到时他再送知情识趣的女人给兄长。
如此想着,顾渊倒也没放在心上。直到在侯府的花园中,他第一次见到那个把兄长迷得神魂颠倒的女人。
她生得纤细柔弱,月白色的襦裙被微风吹起,他都担心把她吹跑。巴掌大的小脸,一双眼睛乌黑发亮,确实生的美。
她不怕人,上下打量他一眼,兀自捏起面前的糕点吃。她的手腕细如伶仃,嘴巴也小小的,他一口能吞三个的糕点,她慢条斯理嚼了很久。他盯着她,不由问:“那么好吃?”
粘粘的,他一点都不喜欢。
她瞧了他一眼,细声细气道:“得吃饱。”
这个回答叫顾渊嗤笑,侯府再如何不堪,难道还能饿着她?只是那女人说了一句话便低着头,不再理会他。
几日后,他明白了她那句“得吃饱”的意思。她又跑了!他都不知道,她那么纤弱的身板,怎么穿过层层守卫,跑到母亲院子里。
接下来顾渊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她,都快把她忘了,直到在侯府的池边水榭旁,两人再次相遇。
她比上一次更瘦了,乌黑的眼睛也蒙上了一层阴霾,不似从前那般明亮。下面是幽深的池水,他以为她要轻生,急忙喝住。
“周围都是人,你死不了。”
他有些气急败坏,她怎么那么倔,人品才貌,他兄长哪样不是人中龙凤?有什么好闹的!
她有些恍惚,过了半晌儿,她道:“我为什么要死?”
又不是她的错,她为何寻死?
顾渊怔愣,他自觉失态,撇过脸去,劝道:“你安生一点,我侯府簪缨世家,不会亏待你。”
她轻笑一声,动了动脚踝。骤然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她微微提起裙摆,她的脚小巧精致,掌心那么大,双足之间却缠绕着几匝金链子,是西域的赤金绞丝,比寻常的金锋利且硬,末端坠着几颗小指大的金铃,平添了几分旖旎之色。
顾渊情不自禁滚动喉结,为兄长辩解。
“这……你不知道,大牢里的犯人,直接用锁链穿过腿骨,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她歪着头看着他,道:“我是大牢里的犯人么?”
她说话时语气平淡,没有讽刺或者发怒,像单纯有此疑问。顾渊讪讪低下头,道:“其他不听话的,用木枷囚住手脚,四肢常常被粗劣木板磨出骨头,流脓生疮,痛苦不堪。”
她没有说话,转身就走。她走得很慢很慢,顾渊心里一慌,,忙追上去。
“此事是我兄长……”
他总归不愿说顾衍的坏话,道:“是委屈你。你放心,我回头跟我兄长说说,他通情达理,一定会好好待你。”
她道:“你若想我的日子更难过,便说罢。”
顾渊犹豫再三,终究没有找顾衍。但他总会不自觉想起那个纤弱的少女。他在府中的日子越多,十日里总能碰上一日遇见,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她从前待他不咸不淡,不知从何时起,她会对他说诉苦,说兄长弄得她很痛;她把脚踝手腕上的痕迹给他看,她对着他流泪,她才过及笄,她想家了。
她连哭也是那么隐忍,在喉咙里呜呜咽咽,不敢哭出声。
顾渊想,他喜欢的是柔软丰腴的女子,他没有背叛兄长。一定是她太可怜了,才叫他动了恻隐之心。
所以她要侯府的草图时,他给了她,那是她第一次对他笑,她笑起来很好看,只是她常常眉心含蹙,不愿笑。
她求他子时调开门口的守卫,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叫她回去看看爹娘,怪可怜的。可她千不该、万不该,叫他谋害兄长!
她给了他一包花粉,说类似泻药,放在兄长的茶盏中,拖延一阵子时间回府,不伤身。
那一刻,他终于知道为何她双足紧锁,却日日去花园转悠。她根本不是在等他!她生于调香世家,她在收集原料,她从未放弃过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