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颜雪蕊垂眸心道,比起胡话,她更相信是酒后吐真言。他当真对太子起了杀心。
她站起身道:“我去一趟侯爷书房……嘶——”
腰间传来一股剧痛,颜雪蕊一个踉跄,碧荷及时扶着她,才没有摔倒。
“快来人啊。”
“夫人,您快些躺着,叫奴婢们看看。”
几个丫鬟手忙脚乱进来,碧荷小心翼翼掀起薄绸寝衣,雪白的腰肢上一圈红痕如此扎眼,那力道太重,现在已经泛起了青紫。
“侯爷真是的,怎么这么粗——”
碧荷小声叨叨,被身边的小姐妹用手肘碰了一下,讪讪闭嘴。颜雪蕊看不见触目惊心的后腰,单看前面的印子,也不觉得有多严重。
顾衍力道大,事后她身上青紫不断,不剩几块好肉。顾衍说她“娇气”,跟个嫩豆腐似的,随便一碰就留印子,久而久之,她竟觉得有几分道理。
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是么?她都习惯了,甚至不用涂抹药。
昨夜顾衍醉酒没收住力道,两相对比,顾衍从前确实是“怜香惜玉”。
而她,原来是会痛的。
浓密纤长的睫毛快速颤动,颜雪蕊伏在软枕上,众人看不见她的神情。
她低声道:“拿些药膏抹抹,不是什么大事,不必惊慌。”
“找个人去门房盯着,若是侯爷回来支会一声,我今日去书房寻他。”
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不差这一回。况且她知道,他是昨晚醉酒才失态。
比起这个,明澜的婚事,明薇藏在心中的小情郎,甚至她的小稚奴少吃了几口奶,都比这事儿重要,更何况昨夜还有一个惊天消息。
她不知道便罢了,她既已知晓,总得弄清楚,不能日日提心吊胆。
***
另一边,顾衍从东宫回来后先去了一趟芙蓉阁,买了包蜜饯,回府后没有按照惯例去主院,先进了书房。
顾渊在门外等候多时,兄弟俩一前一后进去,顾渊谨慎地关上房门。
“兄长,你今日唤我,有何事吩咐?”
顾衍扬起下巴,“坐。”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房门一关,什么都能说,没有忌*讳,也无需多礼。
顾渊闻言,大马金刀坐在圈椅上,双腿岔开,十足的武将风范,和上首恣意闲适的顾衍完全不同。
如今不用看脸,远远看见周身的气度,再也不会有人将兄弟俩认错了。
顾衍道:“今日早朝后,圣上私下留我,点我任今年的春闱主考官。”
“哦?那是好事啊,愚弟先提前恭祝兄长。”
科考是朝中重事,能入围的已经是佼佼者,将来入朝为官,绝对是一大助力,贤王和太子分庭抗礼,春闱学子一直是两方势力撕扯的一块“肥肉”。
以往,这块“肥肉”总是落在顾衍手里,为太子党新添了不少英才,连小徐后一个不干政的后宫女人,都以为今年依然会是顾衍顾太傅。
顾衍本人却觉得不会。
皇帝借一副“江山社稷图”召回阿渊,彻底引起了贤王和太子党的对立,双方向来有来有往,恰似权衡之两端,始终不偏不倚。
前段日子太子党气焰太盛,本来借刑部几桩案子杀杀太子党的威风,结果他给太子善了后,未动其筋骨。按照皇帝的个性,这次春闱虽由礼部主持,但主考官的人选,总该落在贤王党身上。
况且那帮清流向来自诩文雅,他们精心培养的苏怀墨这回下场,按照顾衍的推测,谁是状元已经铁板钉钉。
明薇心系苏怀墨,顾衍本也不想插手,谁知皇帝神来一笔,也超出了他的意料。
他道:“我怀疑有人从中作梗,那人在暗处,所图……甚大。”
顾衍向来运筹帷幄,和昨日他察觉到太子欲除掉他的惊怒不同,这回敌在暗,我在明,事情骤然超出了他的掌控,这中滋味着实不好受。
“左右不过是贤王党,我靖渊侯府屹立多年,难道还怕藏在背后的肖小么。”
顾渊不以为意,侯府一直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兄弟俩一个掌兵,一个掌权,何惧之有?
“不对。”
顾衍摇头,他有一种微妙的直觉,这次不一样。从前党羽纷争,下面再血雨腥风,针对的是贤王和太子,为的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他觉得这次是冲他来的。
现在消息太少,没有十足的证据之前,顾衍从不轻易下决断。他暂时压下这丝疑虑,看向顾渊。
“阿渊,为兄有一事要与你说,我想……”
他轻笑一声,眼底却冰冷彻骨,没有一丝笑意。
“……换个太子。”
第24章 第24章当年
顾渊锋利的面容上微惊,他沉吟片刻,道:“恐非易事。”
顾衍当了十几年的太傅,教导太子,为太子登基扫平障碍,他手上沾了太多血,转而投靠贤王,贤王党决不能容他。
至于其他……除了皇长子贤王和年纪小的太子,中间几个皇子青黄不接,要不是母妃出身太低,无得力的外家,要不体弱多病,走一步喘三步,要不愚钝不堪,难当大任。皇帝一共五子三女,和历朝历代相比,子嗣确实不丰。
如今太子和贤王分庭抗礼多年,诸位朝臣也把宝压在两人身上,再凭空多出一方势力,谁也不愿意看到。
“可惜。”
顾渊沉下眉眼,“没有我顾家血脉的皇子。”
如若宫中的淑妃膝下有子,他们顾家倾全族之力也要把他扶上去,自此后王朝千秋万代,历朝皇室中都流着他们顾家的血。
那该是何等快事!
顾衍倒不觉遗憾,“兴废忽焉,何须操心后世春秋。”
他向来只看当下,他活着,便要他们靖渊侯府富贵无极,封妻荫子,宗亲内外,皆居显位;死后万事空。子孙福泽唯靠他们自己,来日史书工笔,他是忠臣是奸佞,他不在乎。
就算当初得知太子不能生育,他也没有放弃过太子。把那女人勒死,只是给太子一个教训,在他看来,着实是一桩小事。
太子和他僵持许久,上一次在小徐后的斡旋下,那孩子面露不甘,他虚长他这么多年岁,他不计较。可昨日侯府办宴,太子一反常态,言语姿态极度谦卑,明里暗里示弱藏锋,拿他当刀使。
还是太年轻!黄口小儿,他想做卧薪尝胆的勾践,他可不是狂妄自大的吴王,他顾衍向来奉行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太子必须死。
顾衍沉下眸光,平静道:“谁说我要改弦易辙?侯府是太子党,永远都是。”
他与太子党牵扯太深,盘根错节,他不打算切割。
“可太子一定是周承徽么?纵观史书,直接跳过太子,立太孙继位,屡见不鲜。”
顾渊眼皮子一跳,“太子他……”
不是不能生了么?
“这就是太子和太子妃要考虑的事了。”
顾衍冷笑,从前有他和小徐后,太子被保护地太天真了,才会沉溺那些风花雪月。从今往后他会慢慢教他,叫他看清楚,一个生不出儿子的太子,就是个废物。
一个没有子嗣傍身的太子妃,永远是无根浮萍。
人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更遑论一个孩子。
轻飘飘两句话,引起顾渊心中的惊涛骇浪,如此一来,侯府确实能延续更久的荣光,但……他最大逆不道的时候,最多敢想想逼宫,辅佐他们的人上位。兄长混淆皇室血脉,大周千秋基业,岂能让一个野种继承?
其胆大包天,匪夷所思,叫他都惊到了。
“兄长。”
顾渊斟酌片刻,劝道:“事关重大,是否该从长计议,或许太子那里……有所转圜?”
他不惧,可他怕兄长将来遭报应,此事若败,侯府尽数陪葬,成了,死后入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不值当啊。
顾衍对此看得很开,淡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世间本没有对错,成王败寇罢了。”
见顾渊依然浓眉紧锁,他起身拍下顾渊的肩膀,“放宽心,如今八字还没一撇,真等‘皇孙’出世,最快也要一年后。”
“世事永远变化,相机行事即可。兴许……圣上老当益壮,你心心念念的淑妃有孕,有个咱们顾家血脉的皇子。”
氛围太沉重,顾衍难得开了个玩笑。皇帝年轻时就对后宫不热衷,更遑论现在半只脚踏进棺材的年纪。后宫已经好多年没有喜信儿传出,顾渊也知自己是异想天开。
他冷峻的脸上勉强扯出一抹笑,心神不宁地点头,“兄长说的是。”
顾衍言尽于此。此事罢了,又问起顾渊日常当值巡视情况。现下西北无战事,顾渊领着三千精兵驻扎皇城外,拱卫皇城,和京中戚重的禁军分庭抗礼。
顾渊思虑片刻,道:“春闱在即,进京赶考学子众多,其他并无异样。”
“对了,听说侯府的姻亲即将抵京?现在城外搜查繁琐,时常有人被迫滞留,不如我直接去接人,省去一桩麻烦……”
她站起身道:“我去一趟侯爷书房……嘶——”
腰间传来一股剧痛,颜雪蕊一个踉跄,碧荷及时扶着她,才没有摔倒。
“快来人啊。”
“夫人,您快些躺着,叫奴婢们看看。”
几个丫鬟手忙脚乱进来,碧荷小心翼翼掀起薄绸寝衣,雪白的腰肢上一圈红痕如此扎眼,那力道太重,现在已经泛起了青紫。
“侯爷真是的,怎么这么粗——”
碧荷小声叨叨,被身边的小姐妹用手肘碰了一下,讪讪闭嘴。颜雪蕊看不见触目惊心的后腰,单看前面的印子,也不觉得有多严重。
顾衍力道大,事后她身上青紫不断,不剩几块好肉。顾衍说她“娇气”,跟个嫩豆腐似的,随便一碰就留印子,久而久之,她竟觉得有几分道理。
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是么?她都习惯了,甚至不用涂抹药。
昨夜顾衍醉酒没收住力道,两相对比,顾衍从前确实是“怜香惜玉”。
而她,原来是会痛的。
浓密纤长的睫毛快速颤动,颜雪蕊伏在软枕上,众人看不见她的神情。
她低声道:“拿些药膏抹抹,不是什么大事,不必惊慌。”
“找个人去门房盯着,若是侯爷回来支会一声,我今日去书房寻他。”
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不差这一回。况且她知道,他是昨晚醉酒才失态。
比起这个,明澜的婚事,明薇藏在心中的小情郎,甚至她的小稚奴少吃了几口奶,都比这事儿重要,更何况昨夜还有一个惊天消息。
她不知道便罢了,她既已知晓,总得弄清楚,不能日日提心吊胆。
***
另一边,顾衍从东宫回来后先去了一趟芙蓉阁,买了包蜜饯,回府后没有按照惯例去主院,先进了书房。
顾渊在门外等候多时,兄弟俩一前一后进去,顾渊谨慎地关上房门。
“兄长,你今日唤我,有何事吩咐?”
顾衍扬起下巴,“坐。”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房门一关,什么都能说,没有忌*讳,也无需多礼。
顾渊闻言,大马金刀坐在圈椅上,双腿岔开,十足的武将风范,和上首恣意闲适的顾衍完全不同。
如今不用看脸,远远看见周身的气度,再也不会有人将兄弟俩认错了。
顾衍道:“今日早朝后,圣上私下留我,点我任今年的春闱主考官。”
“哦?那是好事啊,愚弟先提前恭祝兄长。”
科考是朝中重事,能入围的已经是佼佼者,将来入朝为官,绝对是一大助力,贤王和太子分庭抗礼,春闱学子一直是两方势力撕扯的一块“肥肉”。
以往,这块“肥肉”总是落在顾衍手里,为太子党新添了不少英才,连小徐后一个不干政的后宫女人,都以为今年依然会是顾衍顾太傅。
顾衍本人却觉得不会。
皇帝借一副“江山社稷图”召回阿渊,彻底引起了贤王和太子党的对立,双方向来有来有往,恰似权衡之两端,始终不偏不倚。
前段日子太子党气焰太盛,本来借刑部几桩案子杀杀太子党的威风,结果他给太子善了后,未动其筋骨。按照皇帝的个性,这次春闱虽由礼部主持,但主考官的人选,总该落在贤王党身上。
况且那帮清流向来自诩文雅,他们精心培养的苏怀墨这回下场,按照顾衍的推测,谁是状元已经铁板钉钉。
明薇心系苏怀墨,顾衍本也不想插手,谁知皇帝神来一笔,也超出了他的意料。
他道:“我怀疑有人从中作梗,那人在暗处,所图……甚大。”
顾衍向来运筹帷幄,和昨日他察觉到太子欲除掉他的惊怒不同,这回敌在暗,我在明,事情骤然超出了他的掌控,这中滋味着实不好受。
“左右不过是贤王党,我靖渊侯府屹立多年,难道还怕藏在背后的肖小么。”
顾渊不以为意,侯府一直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兄弟俩一个掌兵,一个掌权,何惧之有?
“不对。”
顾衍摇头,他有一种微妙的直觉,这次不一样。从前党羽纷争,下面再血雨腥风,针对的是贤王和太子,为的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他觉得这次是冲他来的。
现在消息太少,没有十足的证据之前,顾衍从不轻易下决断。他暂时压下这丝疑虑,看向顾渊。
“阿渊,为兄有一事要与你说,我想……”
他轻笑一声,眼底却冰冷彻骨,没有一丝笑意。
“……换个太子。”
第24章 第24章当年
顾渊锋利的面容上微惊,他沉吟片刻,道:“恐非易事。”
顾衍当了十几年的太傅,教导太子,为太子登基扫平障碍,他手上沾了太多血,转而投靠贤王,贤王党决不能容他。
至于其他……除了皇长子贤王和年纪小的太子,中间几个皇子青黄不接,要不是母妃出身太低,无得力的外家,要不体弱多病,走一步喘三步,要不愚钝不堪,难当大任。皇帝一共五子三女,和历朝历代相比,子嗣确实不丰。
如今太子和贤王分庭抗礼多年,诸位朝臣也把宝压在两人身上,再凭空多出一方势力,谁也不愿意看到。
“可惜。”
顾渊沉下眉眼,“没有我顾家血脉的皇子。”
如若宫中的淑妃膝下有子,他们顾家倾全族之力也要把他扶上去,自此后王朝千秋万代,历朝皇室中都流着他们顾家的血。
那该是何等快事!
顾衍倒不觉遗憾,“兴废忽焉,何须操心后世春秋。”
他向来只看当下,他活着,便要他们靖渊侯府富贵无极,封妻荫子,宗亲内外,皆居显位;死后万事空。子孙福泽唯靠他们自己,来日史书工笔,他是忠臣是奸佞,他不在乎。
就算当初得知太子不能生育,他也没有放弃过太子。把那女人勒死,只是给太子一个教训,在他看来,着实是一桩小事。
太子和他僵持许久,上一次在小徐后的斡旋下,那孩子面露不甘,他虚长他这么多年岁,他不计较。可昨日侯府办宴,太子一反常态,言语姿态极度谦卑,明里暗里示弱藏锋,拿他当刀使。
还是太年轻!黄口小儿,他想做卧薪尝胆的勾践,他可不是狂妄自大的吴王,他顾衍向来奉行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太子必须死。
顾衍沉下眸光,平静道:“谁说我要改弦易辙?侯府是太子党,永远都是。”
他与太子党牵扯太深,盘根错节,他不打算切割。
“可太子一定是周承徽么?纵观史书,直接跳过太子,立太孙继位,屡见不鲜。”
顾渊眼皮子一跳,“太子他……”
不是不能生了么?
“这就是太子和太子妃要考虑的事了。”
顾衍冷笑,从前有他和小徐后,太子被保护地太天真了,才会沉溺那些风花雪月。从今往后他会慢慢教他,叫他看清楚,一个生不出儿子的太子,就是个废物。
一个没有子嗣傍身的太子妃,永远是无根浮萍。
人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更遑论一个孩子。
轻飘飘两句话,引起顾渊心中的惊涛骇浪,如此一来,侯府确实能延续更久的荣光,但……他最大逆不道的时候,最多敢想想逼宫,辅佐他们的人上位。兄长混淆皇室血脉,大周千秋基业,岂能让一个野种继承?
其胆大包天,匪夷所思,叫他都惊到了。
“兄长。”
顾渊斟酌片刻,劝道:“事关重大,是否该从长计议,或许太子那里……有所转圜?”
他不惧,可他怕兄长将来遭报应,此事若败,侯府尽数陪葬,成了,死后入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不值当啊。
顾衍对此看得很开,淡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世间本没有对错,成王败寇罢了。”
见顾渊依然浓眉紧锁,他起身拍下顾渊的肩膀,“放宽心,如今八字还没一撇,真等‘皇孙’出世,最快也要一年后。”
“世事永远变化,相机行事即可。兴许……圣上老当益壮,你心心念念的淑妃有孕,有个咱们顾家血脉的皇子。”
氛围太沉重,顾衍难得开了个玩笑。皇帝年轻时就对后宫不热衷,更遑论现在半只脚踏进棺材的年纪。后宫已经好多年没有喜信儿传出,顾渊也知自己是异想天开。
他冷峻的脸上勉强扯出一抹笑,心神不宁地点头,“兄长说的是。”
顾衍言尽于此。此事罢了,又问起顾渊日常当值巡视情况。现下西北无战事,顾渊领着三千精兵驻扎皇城外,拱卫皇城,和京中戚重的禁军分庭抗礼。
顾渊思虑片刻,道:“春闱在即,进京赶考学子众多,其他并无异样。”
“对了,听说侯府的姻亲即将抵京?现在城外搜查繁琐,时常有人被迫滞留,不如我直接去接人,省去一桩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