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蒙烟。
  还有她身后拎着包袱行李的顾明意。
  见祝余愣在原地,蒙烟轻快的声音传来:“令仪姑娘——”
  喊着便拎起裙角朝她快步走来,祝余顾不上回话,赶忙迎上去,托住蒙烟的手臂,问她:“蒙烟……姑娘为何会来此处?”
  蒙烟闻言,回过头,朝后边抬了抬下巴,顾明意的身后又出现个人,澄心挎着包袱,正在挑着身上沾上的木刺。
  见祝余看过来,她这才放下手,近前来,很不好意思地说:“蒙烟姑娘是我在永州认识的朋友,你写信给我说蜀地有难,她得知后便带了些人手和银钱,与我一道来了……”至于顾明意,他非要跟来,送上门来的苦力不要白不要。
  正说着,顾明意便朝萧持钧一招手:“正则,过来帮我搭把手。”他正在跟驴车上的绑绳较劲。蒙烟和澄心闻言回过身看他,萧持钧顶着其他三人的目光走过去,抓着车边的绑绳,手指翻动几瞬,绳索便利落地脱落在地。
  他轻咳一声,而后将被顾明意随意丢在一边的包袱拎起来,示意他去卸车上的其他东西。顾明意挠了挠头,像是还在思考绑绳的解法。
  蒙烟闭了闭眼,回过头来,挽着祝余的胳膊往前走,不再理会他。
  黄老汉的饭桌上又添了几双筷子。
  蒙烟带来的都是些银钱药材,同他们一道来的镖师被安置在单独的小院里洗漱歇息,厨房里潮生门的厨子正在重新起锅,给这些不速之客做些饭食。
  澄心是个话少的,但大约是许久未见,她挨着祝余时不时地说些小话*,萧持钧很有眼色地将位置让给她,坐在祝余的另一侧,与顾明意挨着。
  蒙烟被裴溪拉去,遇见了同行,两人一边吃一边聊,崔南山坐在主位,看着热热闹闹的饭桌,默默地将“食不言”几个字咽了回去,黄老汉和他挨着,时不时给他推荐些自己的拿手菜。
  祝余正与澄心说着十三月其他人,忽然手边被人放了个小碟子,她也没多想,伸着筷子去夹里边挑好刺的鱼肉,雾灵山后山天生地养的鱼,味道鲜美,肉质滑嫩,黄老汉烧得极好,祝余很爱吃,但她有个坏毛病,从前在帝京时便一直有,至今未改。
  她不爱吃带刺的鱼肉,总要用筷子细细将刺挑出来,在雾灵山这些日子,黄老汉常做鱼吃,每每萧持钧在,都会给她挑鱼刺。
  一个习以为常,一个没想这么多。
  于是当祝余将鱼肉吃下,想继续与澄心说话,便瞧见她张圆了嘴,目光极为诡异地在她和萧持钧之间流转。祝余这才反应过来,澄心还不知道她与萧持钧的事呢!
  她将鱼肉囫囵咽下,放下筷子,双手略微有些局促地放在膝上,有些不自然地开口:“那什么……就是我跟他……”话还没说完便见澄心忽然扑哧笑了一声,她朝祝余轻轻招手,示意她附耳过去,她要与她说悄悄话。
  祝余依言靠过去,便听得澄心说,早在帝京她便心有猜测。当时祝余只说接到了暗杀萧持钧的命令,说自己杀不了对方,却没细说是为什么,她与青岚当时便已有猜测,只是没想到会在这见到萧持钧。
  于是两人后面的饭桌小话便变成了萧持钧,澄心还特地问了其他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得知后便乐得不行,祝余一直心有疑惑,还微微有些不忿:“为何大伙儿都对我与萧持钧的事这样好奇?青岚和无咎当时你们可没问这么多。”
  澄心一听,当即摇了摇头,说:“傻十三,这可不一样,青岚和无咎哪里还需要我们去问,明眼人一瞧便知。”她夹了一筷子肉片,吃进嘴里,而后继续说道:“你不一样,我们从来没想过你会喜欢上什么人。”
  说到这里,她的神色认真起来,“从前在十三月,你总爱独来独往,什么事都不与人说,受了伤不说,中了毒也不说,你的开心事伤心事,我们都无从得知。”
  她眯起眼,回忆了下,很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刚开始还有些怕你,他们同我说过你在斗场的事,说你是个怪物。”澄心皱起眉头,很不赞同的样子:“可是后来我们一起救下肉行的伙计们,你分明不是他们口中那样凶神恶煞不近人情的人。”
  她放下筷子,侧过身来,面朝祝余,很真挚地继续道:“你只是有些不善言辞,也不爱说话……”她说着,又想起什么来,重重补充了句:“还有些迟钝。”
  迟钝?祝余拧眉不解。
  说起这个,澄心便来了精神,那可是一桩趣事,“那时候天机有个小孩,经常在演武场偷看你练剑,被我和青岚撞见过好几回。”
  “……后来咱们出任务,有一回肉行差点被宵衣卫发现,也是他替咱们打的掩护,当时咱们还请他吃了顿饭呢,就在城门口那家面馆。”
  饭桌上小孩还问自己以后能不能来找他们玩,他当时十几岁的年纪,看着比祝余还小些,也不知怎地就进了宵衣卫,人扒着碗,有些期待地看向祝余,生怕她拒绝。
  澄心回想起来,说:“……你当时说的什么你还记得吗?”
  祝余皱着眉,时间隔得太久,她只记得有这么回事,但确实想不起来那人长什么样子,而自己又说了什么。
  澄心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当时板着脸,对他说‘不行,太危险了。’说完小孩的脸色都白了,后面就再也没见过他来找咱们。”
  “对了。”
  澄心又想起来,“他还送过一把剑给你。”她也是说着说着才想起,那时候十三月出任务,比预计的回来晚了些,入京之后祝余先去了本部见安昭,其他人在小院的屋檐下发现了一只剑匣,上边还有张字条,可惜那日落了雨,看不清上边的字迹。
  那柄剑祝余记得,上好的材料锻造,看着并非凡品,只是她用惯了拒霜剑,又不知是谁送的,搁置久了也是浪费,于是后来她便转赠给了宋青来。
  “你怎么会知道是他送的?”祝余问她。
  澄心扒了口饭,朝她摆摆手指,说:“是后来我出任务的时候,遇到了他,他还问我你喜不喜欢那柄剑。”
  但随后十三月便被卷入了一桩案子,分身乏术,她忙着跟朝廷的人兜圈子,便把这事给忘了,也不知后来那小孩还有没有来过小院。
  祝余喝了口汤,没有说话,此事本就与她无关,如今得知,她虽有歉疚几分,但也没什么感觉,在宵衣卫的那些日子,重生之前她便已经在计划着叛逃,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再与宵衣卫中人为伍。
  何况,那时她其实是想再见萧持钧一面的。
  只是阴差阳错,欠了人家一把好剑。
  【作者有话说】
  滴——日更卡[猫爪]
  第59章 醉意朦胧
  ◎“将月,你醉了。”◎
  有了蒙烟和裴溪的助力,雾灵山下的村民很快便安置完毕,安平侯府带来的工匠在附近寻了适宜造房子的坡地,由各处的保长牵头,官府来人登记造册,而后便统一开始修筑新的居所。
  祝余的身子经过十一和各位医师的重重诊治后终于恢复如初,结束了她只能待在山上干着急的日子。
  因着山下已开始动工修屋子,书堂便给孩子们停了课,由崔南山和其他举子文人领头,驻扎在山下的村子里,给村民们帮忙,顺便让孩子们观摩工匠们的技艺。
  一时间,潮生门就剩下山上的空壳,人都派往各处进行施救安置。
  澄心自永州带回来不少的收益,那时在青州祝余给了她一份册子,上面是她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写下的各处后起的富商名册,澄心是个心思活络的,带着这份册子在各处出资找生意做,与蒙烟便是因此结识。
  原本是想要将这些银钱都带回潮生门给叶玄,她们救下这些人,住着叶玄的地方,吃着叶玄的米粮,合该给他准备些钱财。只是刚好碰上水灾和大疫,事急从权,叶玄和十三月都将家底搭了进去,也就没必要再分什么你我。
  穆阳河在蜀地的西边,锦州的末端,如今雨季刚过,知州正带着人在抢修河道加筑堤坝,祝余今日便是要和萧持钧去穆阳河送些银钱和物资。
  艳阳高照,一路上都是被晒裂的泥土块,前些日子京中传信给萧持钧,说不日便会有朝廷的赈灾人员赶往蜀地,只是路途遥远,还需要些时日。
  沿着河道一路往上游走,祝余和萧持钧一面赶路一面记录沿途还需救助的村子名姓,他们初入蜀地时还是初夏,如今那时的赤霞岭绿树成荫,百姓安居劳作,一派祥和,如今被大水侵袭,绿意被泥水掩盖,天地之间只剩下洪水席卷离去后的荒凉。
  到达穆阳河时,正遇上修筑堤坝的工人们用午饭,祝余的车队从一旁经过,瞥见他们手中的大粗碗,里头是些窝头一般大东西,上边还有些咸菜和黄豆,不见半点荤腥,分量也小。一旁的工地上还有些木制的大桶,里边是前些时日黄老汉特地给穆阳河工地配的解暑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