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连简陋版试衣间都想到了,试问,梁万会忘记备一面镜子的概率,能有多大?
  答案自然是——0%。
  于是,从这面快要跟人一样高了的大镜子里,魏磊就看到了自己穿着喇叭裤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件白衬衫跟这条蓝色的喇叭裤,还真挺搭的!
  只是……
  “黑色和蓝色各给我来一条,三十是吧?给!对了,你身上的这件花衬衫,卖不卖啊?”
  哈?刘东愣住了,梁万赶紧替他回答道:
  “这是我们从港城老板那里带回来的,就带了几件,打算自己留着穿的,不卖,你要是喜欢的话,多跟亲戚朋友介绍下我们的摊子,回头要是有机会再来贵市的话,我替你捎一件儿!”
  魏磊抓重点的能力相当不错:“有机会再来贵市?你的意思是,你们就卖这一批,卖完就有可能去别的地方了?”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梁万原本是没想到要制造这种紧迫感的,但是,既然都有主动替他搭台子的了,那他又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呢?
  “只是有可能!因为我们拿到的货也不多,而且,我们来贵市,其实是想着离拿货的地方近,更方便一些,但要是在贵市卖不动的话,我们下回再抢到货,就准备去上海了!”
  “那再给我拿四条,黑色蓝色各两条!总共九十是吧?给!”
  魏磊果断掏钱,他上头还有个大哥呢,虽然以他大哥的性子,不一定会喜欢这种款式的裤子,但是,喜不喜欢,是大哥的事儿,买东西的时候没想到大哥那一份儿,可就是他这个做弟弟的不懂事儿了。
  再说,不就是总共六条裤子吗?就算大哥不要,他那些个喜欢追赶潮流的朋友也不要,他留着自个儿慢慢穿,这还不行吗?
  “嚯!”众人又发出一声惊呼。
  要知道,虽然已经是1980年了,但90块钱,依旧能顶得上绝大多数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结果,魏磊花了这么多钱,就买了六条怪模怪样的裤子?
  有的人觉得小年轻真不会过日子,要是把这九十块钱给他,他能让媳妇儿给做十条裤子都不止。
  有的人心想,难道真的是他不懂得欣赏?这怪模怪样的裤子,其实大多数人都觉得,还挺好看的?
  同样,也有人是真的被魏磊这个“模特”的上身效果给打动了。
  看样子,穿这裤子好不好看,其实跟脸没有多大关系啊!
  抱着这样的想法,陆陆续续的,又有人要求试穿、穿上身以后、果断买下裤子!
  而且,有魏磊一口气买六条的事迹在先,又有梁万制造紧迫性的那番话在后,所有人要买裤子的人,都是两条起步、四条也不嫌多的!
  虽说四条裤子够穿好几年了,但是,买一条和买两条,前前后后可差着六块钱呢,这笔账,谁能不会算呢?
  再说,就算自个儿穿不完,这不是还有亲戚朋友吗?这年头儿,谁家还没有个七大姑八大姨了?这么算下来的话,四条裤子,说不定还不够分呢!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要买裤子的人之多,或许有点夸张,可是,看到在他们的摊子前面围着的人,任谁都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非说他们的生意惨淡!
  头一天摆摊儿,又是头一次应对这样的场景,一开始,三人很是手忙脚乱了一会儿。
  哪怕他们已经提前预演过、万一生意特别好的话、他们要怎么办了,但这就跟看着教程做饭似的。
  脑子:我会了!
  手:不,你不会!
  好在,手忙脚乱的阶段很快过去,三人变得游刃有余起来。
  刘东负责给要试穿的顾客围试衣间,并根据他们的上身效果,找到亮点,然后——夸,死命地夸,直到顾客松口说要买为止!
  梁万负责收钱、装裤子,至于在三人中突然显露出十分出众的销售能力、而脱颖而出的卢海风,那当然是肩负着沉重的销售任务啦!
  他们今天能不能挣到钱,可就全看他的了!
  第117章
  ◎更新◎
  忙到下午四点多,梁万他们今天带过来的货已经全部卖完了。
  对着听亲戚朋友介绍、闻讯而来的新顾客,梁万也只能奉上一个歉意的微笑: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是头一回卖,我们心里没个准儿,带的货少了点儿,明天,明天还是在这片地方,我们一定准时到!”
  等顾客走了,刘东和卢海风齐齐松了口气,又看向梁万,三人几乎是同时,露出了一个尽在不言中的笑容来。
  在附近的小摊儿上买了三碗粉,三个人以最快的速度扒拉下肚,随后才回到了招待所。
  关上房门的第一时间,梁万把包打开、开口向下、往床上一倒,让人眼花缭乱、心跳加速的大团结,就这么映入眼帘了。
  “这……”刘东舔了舔嘴唇,虽然他们仨进货的本钱加起来都快到一万了,但是,本钱和已经挣到的钱,这能混为一谈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就是个每月只挣四十来块钱的普通人,这么多钱,一下子摆到了他的面前,毫无疑问,对他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事实上,卢海风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他们知道喇叭裤今天算是开门红、卖得相当不错,但是,由于一直在忙,又没有直接接触到钱,对这种“不错”的程度,两人是没什么概念的。
  也是直到看见这么多大团结堆在床上,两人这才对他们赚到钱了这件事情多了一些实感。
  “别愣着了,咱们仨各数一堆,最后加起来算总数就行,这样能快点儿!”
  说着,梁万就开始数钱了,他并没有像专业的会计那样练出一手快速数钱的本事来,又担心一时着急、反倒点错了数,只能老老实实、一张一张地数过去。
  刘东和卢海风亦是如此,关系好是一回事儿,可是,既然是合伙做生意,牵扯到钱的事情,那还是要算得一清二楚才行!
  “六百九,七百,七百一,我这儿总共有七百一。”
  “我数的这些有七百四。”
  “我手里的是八百块,加起来,这些总共就是两千二百五,咱们早上出去的时候,是刚好数了150条裤子带出去的,大家全都是按三十块钱两条买的,折合下来就是十五块钱一条,数对上了!”
  确实也有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只想要一条的,可是,想到自己如果只买一条的话,就要比别人多花三块冤枉钱了,这就让人有点儿犹豫了。
  好在,聪明人是从来都不缺少的,有人自发地想出了拼单的法子,或是当场找人拼,或是赶紧去把邻居、朋友叫过来一块儿拼。
  总之,梁万这个收钱的人最清楚,所有的裤子都是按三十块钱两条的价格卖出去的。
  尽管这样看起来,倒像是他们每条裤子都少赚了三块钱似的,但,账并不是这么算的。
  如果他们坚持只按十八块钱一条的价格来卖,固然有人愿意为此买单,但是,大家都是头一回看到喇叭裤这样的新款式,没有促销优惠的话,顶多也就是买一条试一试了。
  这样一来,他们摊位的生意,是绝对不可能像今天这么好的。
  况且,不要忘记,梁万他们对外说“喇叭裤是来自港城的新款式,是他们从港城老板手里好不容易才抢到的一批货”,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如果贵市有人察觉到了喇叭裤的利润、这会儿就去鹏城服装批发市场的话,相信,同样是商人的秦有民一定不会介意多赚一笔的。
  所以,基于这样的前提,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时间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因素之一。
  只有快速把手里的这批喇叭裤卖完,返回鹏城去进更多的喇叭裤,他们才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而不是因为几百块或许能挣到的钱、一直耗在贵市、反而错过了吃掉第一波红利的大好机会。
  “两千二百五啊!咱们裤子的进价是七块钱一条,抛去进货的成本,也就是说,今天一天,咱们仨就挣到了足足一千两百块?”
  说到最后,刘东的声音不自觉地抬高了些,随后,又像是怕隔墙有耳似的,他赶紧捂住了自个儿的嘴巴,只剩下一双瞪大了的眼睛,依旧在表达着他心里的震惊。
  好家伙!日赚一千二是个什么概念?就算这一千二,是他们仨还没有分的,但这也同样意味着,只要他们每天都能有这样的好生意,坚持一个月,指定就是万元户了?!!
  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卢海风的心情也有点激动,但他硬是平复了下自个儿的心情,把话题转移到了明天的事情上来:
  “一千二只是个开始,只要咱们努力,肯定能赚到更多呢!我觉得,有些地方,咱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像是梁万之前想看有没有哪个影星穿了喇叭裤、打着影星同款的旗号来宣传咱们的裤子,其实就是个挺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