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虽然没发现真的有哪个影星穿了,但是,咱们可以主动创造机会啊!”
“我想着,要不等这批裤子卖完了,你们俩去鹏城进货,我去贵市的大学找几个长得俊的小伙子,让他们穿着喇叭裤去照相馆拍几张照片?”
“我把照片洗大一点儿,咱们再卖喇叭裤的时候,把照片摆在前面,打出影星同款的旗号来,不就更能吸引顾客了吗?至于到底是哪部电影里的明星,咳,咱们就是卖裤子的,哪儿能关注到这些啊?”
刘东目瞪口呆,只觉得今天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卢海风这个人,妈耶,怪不得他招呼客人的时候一套一套的呢?原来,那还只是开胃小菜啊!
“好主意!”梁万也没想到,这么个有点歪的主意,居然是卢海风想出来的,嗯,对不起了,东子,看来之前都是我误会你了!
受到鼓舞的卢海风再接再厉道:“咱们今天只是拿了150条裤子,都快要忙不过来了,中午也没时间吃,还是刚刚才垫巴了两口,一天两天还行,长期这样子,可不是个办法。”
“要不我明天去东升百货商场附近的街道办问问、找他们要两个人、来咱们的摊位上帮几天忙?按天开工资,管饭,咱们吃什么,就给人家吃什么!”
“现在社会上没工作的闲散青年,可真是一抓一大把,咱们这儿虽然没办法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但是,打几天零工,能攒到几个钱,总归也不是坏事儿嘛!”
“再说,几乎所有的街道办都在发愁闲散人员的安置问题的,咱们主动找上门去,也算是跟街道办打好了关系,万一东升百货商场那边有个什么动静,街道办说不定也能给咱们报个信儿呢,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刘东没回答,只是一抬手、勾住了卢海风的脖子,语气“恶狠狠”地道:
“说,你到底是谁?赶紧从我兄弟的身上下来!”
卢海风哭笑不得,与此同时,却也觉得,他得到了很大的认可。
跟家里人没办法在电话里聊这些事儿,一天就赚了过去几个月工资的这份儿喜悦,可不就只能跟梁万和刘东共同分享了吗?
于是,他也配合着刘东闹腾起来:“我是财神爷下凡,此次人间之行,乃是因看到你们三人命中带财、特意前来点化。”
梁万无语,这俩人,加起来够三岁吗?这还开始演上了?
十分有先见之明、且并不想被拉入战局的梁万,适时地转移了话题:
“找人拍照片的事情,还是我来吧!这一回再进货,也不用特意去鹏城了,等货卖得只剩一半儿的时候,就给秦老板打电话,让他那边发货,到时候,你们俩留在贵市、等着接货,我去一趟上海!”
在本地找人冒充所谓的“知名影星”,风险太大,所以,梁万决定,跑一趟上海,谁让他是来自后世的人呢?对于哪个明星会大红大紫,还能不清楚吗?
未来的知名影星,这回,倒也算不上虚假宣传了,梁万并无心虚地想着。
这一招,他可没打算只在贵市用一回就停手,等喇叭裤在贵市卖的速度变慢了,他们肯定还要再去别的地方的。
到时候,打开市场,可就要全靠这些知名影星的海报,以及“贵市市民争相抢购喇叭裤、掀起热潮”的照片了!
“秦老板要求先打钱,才能发货,咱们跟他也只见了一回,那么多钱呢,要不然,还是我跑一趟鹏城吗?哪怕是跟着车走呢,至少也能求个心安嘛!”
刘东倒也不是觉得秦老板守着那么大的一个档口、还会昧下他们几千块钱的货款……
好吧,他就是不太相信秦老板,这跟他是不是真诚待人无关,主要是,几千块钱的货款,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为做生意眼光不行、赔了个精光,那刘东愿意认栽,可要是因为疏忽大意、被人昧下了货款,刘东是真的没办法接受。
他们仨合伙做生意,是有商有量的那种,梁万也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有着后世的记忆、就能在八十年代轻轻松松、顺理成章地站上风口了。
所以,听见刘东说到“心安”这个词儿,梁万很快就反应过来,他是习惯了后世那种先给定金再发货的模式,但刘东和卢海风不行。
对他们来说,没见到东西之前,就先把全部的货款给了出去,始终让人提心吊胆的。
梁万不是听不进去劝的人,立刻就表示了赞同:“行,那就到时候,辛苦你跑一趟鹏城了!”
第118章
◎更新◎
事实上,喇叭裤的款式并没有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凭借着独一份儿的新奇,以及“不要票”,依旧是有不少人愿意买一条试试的。
毕竟,国家由于供应不足、推出票证,那都已经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
过了二十多年兜里有钱却买不到东西的日子,这一下,大家伙儿可不就爆发出了极大的消费热情吗?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也不贪心,每天早上点两百条裤子带出去,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就能卖完收摊了。
相比于每天上千块的净利润进账,找街道办雇两个小工来帮着看摊儿、每天开的那点儿工资,简直是不值一提!
而且,他们五个大老爷们儿的摊子,就算都不是魁梧强壮的体型,但在外人看来,依旧是很有威慑力的。
于是,梁万就发现,打从他们雇了两个人以后,在摊子上“不小心、忘给钱、拿着裤子就想走”的人变少了。
“振国,大强,这是你们俩今天的工资,明天,我要去进货,东子又扭伤了腰,摊子上就剩下你们俩和海风了,肯定会比平时累一点儿,这样吧,我再多加一块钱,就当是补助,辛苦你们俩了!”
招待所里的货剩得不多,也就够卖两天的,刘东要去鹏城进货,但是,想到这两天他们收摊回招待所的时候、一直跟在后面的那两伙儿人,梁万临时起意,变了个说法儿。
即便没办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来,但是,能晚一天让那些人挖到他们进货的地方,他们的摊子就能保持一天的优势!
方振国和李强接过工钱,又听到这番话,对视一眼,到底是应下了。
好歹在一块儿干了几天活儿,虽说人家是老板,是给他们开工资的,但是,男人之间熟络起来,速度也是真的够快。
他们俩刚来时候的拘束,不到半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自然,两人对梁万他们也多了些了解,知道他们愿意给、那就是真心实意地给,绝不存在弄虚作假的意思。
尽管觉得他们现在每天拿两块钱的工资,已经相当不少了,可话又说回来,谁会跟钱过不去、嫌钱多呢?
觉得老板人好是一回事儿,可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来挣钱的,总不能因为老板人好、就把到手的钱又推出去吧?
所以,两人应下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决定,他们得更努力地干活儿,配得上这份儿工钱才行!
梁万说话的时候是有意压低了声音的,可这附近全都是人,不是来买东西的顾客,就是摆摊的摊主,哪儿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空间啊?
毫无疑问,金钱开道,没多久,梁万说明天要去进货的那番原话,就原封不动地传入了已经盯上他们的那两伙人耳中。
只是,两伙人的反应却并不相同。
“进货?我估摸着,他也确实该去进货了!行了,都打起精神来,从今天下午开始,就给我盯紧了那个招待所,一旦发现他们去火车站买票,立马跟上,买三张同一辆车的。”
“到时候,我和老三、老四一块儿去,老二,你心眼儿多,你留下,要小心他们玩声东击西的那套把戏。”
这些人盯上的是进货渠道,想的是一定要把能生鸡蛋的那只母鸡弄到手才行,而另一伙人,打的却是不劳而获的主意。
“进货?那就是说,他多半会随身带着货款咯?不行,你们几个,把人盯紧点儿,不要追到火车站去了,等他离开招待所,咱们就动手!记着,咱们是正经人,只图财,不害命!”
“是,老大!”
那厢,对于这两伙人会做出的反应,梁万多少也有些猜测。
不过,他虽然想把那些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降低他们进货地方被发现的概率,但是,梁万可没打算用自个儿的小命去冒险。
所以,到了凌晨一点多、人的睡意正浓的时候,刘东先出发了。
他已经换了每次去摆摊的时候都会穿的那件衣裳,又故意多戴了一顶帽子,别说天黑,就算是大白天,人固有的刻板印象,也会让那些人难以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刘东。
梁万是早上八点才从招待所出发的,天色已经大亮,他又对小路不熟悉,自然谈不上为了节省时间而走小路。
一路上,赶着去上班的人络绎不绝,此外,还有拎着菜篮子、准备去买菜的,像梁万一样提着行李、准备去火车站的。
“我想着,要不等这批裤子卖完了,你们俩去鹏城进货,我去贵市的大学找几个长得俊的小伙子,让他们穿着喇叭裤去照相馆拍几张照片?”
“我把照片洗大一点儿,咱们再卖喇叭裤的时候,把照片摆在前面,打出影星同款的旗号来,不就更能吸引顾客了吗?至于到底是哪部电影里的明星,咳,咱们就是卖裤子的,哪儿能关注到这些啊?”
刘东目瞪口呆,只觉得今天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卢海风这个人,妈耶,怪不得他招呼客人的时候一套一套的呢?原来,那还只是开胃小菜啊!
“好主意!”梁万也没想到,这么个有点歪的主意,居然是卢海风想出来的,嗯,对不起了,东子,看来之前都是我误会你了!
受到鼓舞的卢海风再接再厉道:“咱们今天只是拿了150条裤子,都快要忙不过来了,中午也没时间吃,还是刚刚才垫巴了两口,一天两天还行,长期这样子,可不是个办法。”
“要不我明天去东升百货商场附近的街道办问问、找他们要两个人、来咱们的摊位上帮几天忙?按天开工资,管饭,咱们吃什么,就给人家吃什么!”
“现在社会上没工作的闲散青年,可真是一抓一大把,咱们这儿虽然没办法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但是,打几天零工,能攒到几个钱,总归也不是坏事儿嘛!”
“再说,几乎所有的街道办都在发愁闲散人员的安置问题的,咱们主动找上门去,也算是跟街道办打好了关系,万一东升百货商场那边有个什么动静,街道办说不定也能给咱们报个信儿呢,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刘东没回答,只是一抬手、勾住了卢海风的脖子,语气“恶狠狠”地道:
“说,你到底是谁?赶紧从我兄弟的身上下来!”
卢海风哭笑不得,与此同时,却也觉得,他得到了很大的认可。
跟家里人没办法在电话里聊这些事儿,一天就赚了过去几个月工资的这份儿喜悦,可不就只能跟梁万和刘东共同分享了吗?
于是,他也配合着刘东闹腾起来:“我是财神爷下凡,此次人间之行,乃是因看到你们三人命中带财、特意前来点化。”
梁万无语,这俩人,加起来够三岁吗?这还开始演上了?
十分有先见之明、且并不想被拉入战局的梁万,适时地转移了话题:
“找人拍照片的事情,还是我来吧!这一回再进货,也不用特意去鹏城了,等货卖得只剩一半儿的时候,就给秦老板打电话,让他那边发货,到时候,你们俩留在贵市、等着接货,我去一趟上海!”
在本地找人冒充所谓的“知名影星”,风险太大,所以,梁万决定,跑一趟上海,谁让他是来自后世的人呢?对于哪个明星会大红大紫,还能不清楚吗?
未来的知名影星,这回,倒也算不上虚假宣传了,梁万并无心虚地想着。
这一招,他可没打算只在贵市用一回就停手,等喇叭裤在贵市卖的速度变慢了,他们肯定还要再去别的地方的。
到时候,打开市场,可就要全靠这些知名影星的海报,以及“贵市市民争相抢购喇叭裤、掀起热潮”的照片了!
“秦老板要求先打钱,才能发货,咱们跟他也只见了一回,那么多钱呢,要不然,还是我跑一趟鹏城吗?哪怕是跟着车走呢,至少也能求个心安嘛!”
刘东倒也不是觉得秦老板守着那么大的一个档口、还会昧下他们几千块钱的货款……
好吧,他就是不太相信秦老板,这跟他是不是真诚待人无关,主要是,几千块钱的货款,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为做生意眼光不行、赔了个精光,那刘东愿意认栽,可要是因为疏忽大意、被人昧下了货款,刘东是真的没办法接受。
他们仨合伙做生意,是有商有量的那种,梁万也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有着后世的记忆、就能在八十年代轻轻松松、顺理成章地站上风口了。
所以,听见刘东说到“心安”这个词儿,梁万很快就反应过来,他是习惯了后世那种先给定金再发货的模式,但刘东和卢海风不行。
对他们来说,没见到东西之前,就先把全部的货款给了出去,始终让人提心吊胆的。
梁万不是听不进去劝的人,立刻就表示了赞同:“行,那就到时候,辛苦你跑一趟鹏城了!”
第118章
◎更新◎
事实上,喇叭裤的款式并没有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凭借着独一份儿的新奇,以及“不要票”,依旧是有不少人愿意买一条试试的。
毕竟,国家由于供应不足、推出票证,那都已经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
过了二十多年兜里有钱却买不到东西的日子,这一下,大家伙儿可不就爆发出了极大的消费热情吗?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也不贪心,每天早上点两百条裤子带出去,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就能卖完收摊了。
相比于每天上千块的净利润进账,找街道办雇两个小工来帮着看摊儿、每天开的那点儿工资,简直是不值一提!
而且,他们五个大老爷们儿的摊子,就算都不是魁梧强壮的体型,但在外人看来,依旧是很有威慑力的。
于是,梁万就发现,打从他们雇了两个人以后,在摊子上“不小心、忘给钱、拿着裤子就想走”的人变少了。
“振国,大强,这是你们俩今天的工资,明天,我要去进货,东子又扭伤了腰,摊子上就剩下你们俩和海风了,肯定会比平时累一点儿,这样吧,我再多加一块钱,就当是补助,辛苦你们俩了!”
招待所里的货剩得不多,也就够卖两天的,刘东要去鹏城进货,但是,想到这两天他们收摊回招待所的时候、一直跟在后面的那两伙儿人,梁万临时起意,变了个说法儿。
即便没办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来,但是,能晚一天让那些人挖到他们进货的地方,他们的摊子就能保持一天的优势!
方振国和李强接过工钱,又听到这番话,对视一眼,到底是应下了。
好歹在一块儿干了几天活儿,虽说人家是老板,是给他们开工资的,但是,男人之间熟络起来,速度也是真的够快。
他们俩刚来时候的拘束,不到半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自然,两人对梁万他们也多了些了解,知道他们愿意给、那就是真心实意地给,绝不存在弄虚作假的意思。
尽管觉得他们现在每天拿两块钱的工资,已经相当不少了,可话又说回来,谁会跟钱过不去、嫌钱多呢?
觉得老板人好是一回事儿,可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来挣钱的,总不能因为老板人好、就把到手的钱又推出去吧?
所以,两人应下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决定,他们得更努力地干活儿,配得上这份儿工钱才行!
梁万说话的时候是有意压低了声音的,可这附近全都是人,不是来买东西的顾客,就是摆摊的摊主,哪儿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空间啊?
毫无疑问,金钱开道,没多久,梁万说明天要去进货的那番原话,就原封不动地传入了已经盯上他们的那两伙人耳中。
只是,两伙人的反应却并不相同。
“进货?我估摸着,他也确实该去进货了!行了,都打起精神来,从今天下午开始,就给我盯紧了那个招待所,一旦发现他们去火车站买票,立马跟上,买三张同一辆车的。”
“到时候,我和老三、老四一块儿去,老二,你心眼儿多,你留下,要小心他们玩声东击西的那套把戏。”
这些人盯上的是进货渠道,想的是一定要把能生鸡蛋的那只母鸡弄到手才行,而另一伙人,打的却是不劳而获的主意。
“进货?那就是说,他多半会随身带着货款咯?不行,你们几个,把人盯紧点儿,不要追到火车站去了,等他离开招待所,咱们就动手!记着,咱们是正经人,只图财,不害命!”
“是,老大!”
那厢,对于这两伙人会做出的反应,梁万多少也有些猜测。
不过,他虽然想把那些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降低他们进货地方被发现的概率,但是,梁万可没打算用自个儿的小命去冒险。
所以,到了凌晨一点多、人的睡意正浓的时候,刘东先出发了。
他已经换了每次去摆摊的时候都会穿的那件衣裳,又故意多戴了一顶帽子,别说天黑,就算是大白天,人固有的刻板印象,也会让那些人难以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刘东。
梁万是早上八点才从招待所出发的,天色已经大亮,他又对小路不熟悉,自然谈不上为了节省时间而走小路。
一路上,赶着去上班的人络绎不绝,此外,还有拎着菜篮子、准备去买菜的,像梁万一样提着行李、准备去火车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