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所以,带饭回来的刘东,把他的考察结果详细地说了一遍后,突然灵机一动道:
  “要不然,我们在百货大楼附近摆摊卖吧?能逛得起百货大楼的,兜里肯定是有钱的,就算人家不一定是来买衣服的,可咱们进的喇叭裤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是它便宜,也不是它时髦,而是它不要票啊!”
  “我觉得,只要听见不要票这个词儿,不管是不是真的要买裤子,大家脚底下都会忍不住,想要过来瞅两眼的!”
  “人越多,咱们喇叭裤卖出去的概率不就越大了吗?”
  “而且,这主意,连我都能想得到,贵市第一批开始摆摊的个体户那么多,肯定也有不少人能想到百货大楼这块儿风水宝地。”
  “摆摊的人多,百货大楼就算生气、想要找茬儿,但,不是有个词儿叫做法不责众吗?”
  “再说,万一真有守着旧思想的人想来没收这些东西,可只要咱们仨跑得足够快,别被落到最后,我觉得,血本无归的概率不大!”
  面色惊讶地听完刘东的这段发言,还不等梁万和卢海风发表意见呢,俩人就听见了他的最后一句话。
  最近因心理压力过大、有点往封建迷信方向发展的青年人卢海风同志,当即脸色一黑:“呸呸呸!胡说什么呢?”
  刘东挠了挠后脑勺,十分自然地把话题拐到了正轨上来:
  “刚刚我说的那些话,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啊?”
  梁万点头:“我一开始想的是,电影院门口不行,那就去大学门口摆摊,毕竟,年轻人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
  “但是,你一说百货大楼附近,还真的点醒我了,这地儿,合适啊!”
  卖东西,找准目标客户群体,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而在梁万看来,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都是一个颇具消费潜力和消费能力的群体,抛去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个特点不提,大学生本身,也是舍得花钱的。
  可是,有刘东提出来的更优地点做比较,倒是提醒了梁万,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和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可不一样啊!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谁学习更刻苦、谁成绩更好!
  毕竟,高考停了十年,在这十年里,由于上大学无望、险些没能坚持继续学习的人数不胜数,所以,对于得来不易的机会,他们只会倍加珍惜!
  在大学门口摆摊,或许能卖出去一部分货,但是,想达到梁万理想中的出货速度,可就差得远了!
  “咱们的进货价是七块钱一条裤子,售价,我打算定十八块钱一条,三十块钱两条!这样,大部分人就会觉得,如果不买两条的话,他们就亏了三块钱。”
  “但也说不定,有的人主意正,就是只要一条裤子,这样的话,咱们就得提前准备好找零的钱,等会儿去供销社、随便买个什么东西、破开三张大团结吧!万一不够用,进百货大楼换也来得及!”
  “等等!”刘东连忙叫停道:“你刚刚说什么?咱们的裤子,定价是多少来着?十八块钱一条,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
  刘东当然也是在百货大楼买过成衣的人,给自家媳妇儿买二十五块钱一*条的连衣裙,他更是从来都没有心疼过。
  但,这么高的价格,是百货大楼的售价啊!一条成品裤子,在百货大楼,也就卖十五到二十块钱之间!
  梁万却给他们进的喇叭裤定了十八块钱的高价,刘东惊讶之余,也是在怀疑,这么高的价格,他们明天真的能卖得出去吗?
  第116章
  ◎更新◎
  熟悉东升百货商场的人都知道,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出台以后,陆陆续续的,这里就多了不少摆摊卖东西的个体户。
  按理说,政策才刚刚放开,大家总得需要一段时间来观望一下,但是,在这儿卖的东西,种类之齐全,款式之多样,实在叫人大开眼界。
  架不住!真的招架不住!
  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基本上都不要票啊!
  这样一来,大家嘴上说着,个体户哪儿有铁饭碗来得体面,但身体却是十分诚实,每回走到东升百货商场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脚底下就朝着这条街的方向来了!
  而今天,这条街上多了一个新的地摊儿,这点小小的变化,当然,是有不少人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
  且不管这个摊儿是卖什么的、东西怎么样、他们有没有需要,反正,过来瞧瞧又不要钱!
  只是,刚一走近,就有人被震住了!
  原因很简单,摆摊的这三个小伙子,长得倒是都挺俊,可就是眼光有点问题。
  穿着件花哨的衬衫也就算了,大家伙儿也不是没见过最符合老太太喜好的大花棉袄,但这裤子,说实话,裤腿跟喇叭花儿一样“炸开”的裤子,大家伙儿还真没怎么见过!
  这会儿是三月份,刚过完年,贵市就算地处南方,气温也还没有完全上升、进入夏季呢。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三人的这身穿搭,确实有点冷了,尤其,大家只是来看个新奇的,他们仨倒像是在动物园里被围观的猴子似的,这就更让人心凉了半截儿!
  没错,因为没有模特,更没有人型展示衣架,梁万干脆决定,他们仨自个儿上场了!
  现在看来,这一决定还是起到了作用的,不说挣钱,至少是先把人给吸引过来了!
  只不过,万事开头难,他们仨都没有当销售的工作经验,这会儿站在这里,一时间,倒是还真有些张不开嘴!
  梁万看了看过来围观的人们,有的人转悠一圈儿、瞧了个热闹、转身就走了,也有人依旧留在这儿、像是想要看看他们这平平无奇的小摊子还能闹出多少稀罕事儿。
  这样下去可不行!挣钱嘛,不丢人!
  想着,于是,梁万抛开心理包袱,开始旁若无人地大声吆喝起来:
  “港城新款,喇叭裤到货!大牌影星同款!独家销售!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可以试穿!不要票!十八一条,三十两条了啊!”
  这些用来吆喝的词儿,都是他们三个臭皮匠在招待所里、根据大家现在买衣服时比较关注的问题、冥思苦想出来的。
  前后顺序不固定,但大致上,他们的喇叭裤就是这些卖点了!
  见梁万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刘东和卢海风也不甘落后,同样大声吆喝起来。
  当一个人特立独行的时候,他是个怪人;当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人特立独行的时候,那么,他们就是正常人。
  三人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间,听着是有点吵,可是,换个角度来想,这样的“吵”,又何尝不是摊子有人气的一种表现呢?
  卢海风挺会举一反三的,看见离他们摊子最近的一个年轻小伙子有些意动的样子,直接走到人家跟前去做推荐了。
  一会儿是“这可是港城最新的款式,人家不愿意把货出给太多人,嫌管理起来麻烦,只允许五个人卖,我们兄弟仨也算是运气好,抢到了最后一批货,贵市,我们是头一次来,你要是买了,不就是全市第一个穿喇叭裤的人吗”。
  一会儿是“反正可以试穿,你先去试试,看自己穿着合不合适再说呗,有这么多人看着,你穿上身、觉得不合适的话,我们仨还能强买强卖啊”。
  别的不好说,这句“全市第一个穿喇叭裤的人”,才是真真切切说到他的心坎儿里了!
  就算是条模样有点怪的裤子,但是,能成为全市第一个穿上的人,这不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吗?
  况且,人家还允许试穿呢!放在百货商场,哪个卖成衣的柜台能让你穿上身试试啊?哪怕拿回家以后尺寸不合适,也得自个儿去找裁缝改一改!
  “行,那我就先试试啊!”
  简陋的试衣间是刘东买了一大块儿布、简单裁了裁、又在回收站弄了段铁丝、拿火柴烧了一会儿、最后做成的圆筒形架子。
  由于他们卖的是裤子,出发来摆摊之前,梁万还特意找招待所的员工“借”了个凳子、放在了试衣间里。
  这会儿,抛开大家伙儿仿佛看真正的勇士一般的眼神不提,头一个进来试穿的人,的确是有被感动到了!
  这么贴心周到的服务,就问,还有谁?
  别说百货商场售货员那恨不得用鼻孔看人的态度了,就算是在这条街上摆摊儿的其他人,也最多是看在你买了他们家东西的份儿上、给你几个笑脸罢了,可一旦你最后没买,得到的多半就成了一个白眼儿!
  把喇叭裤往身上套的同时,魏磊已经决定了,他要买,不管这裤子合不合身,他都要买,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我有钱、我乐意!
  只是,从试衣间走出来的时候,有的人“哇”了一声,这让魏磊觉得,事情,好像跟他想得不太一样!
  当然,别人再是夸好看,也比不上自个儿从镜子里亲眼看到、来得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