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等你挣到钱,咱们带着爸妈和闺女去北京转转吧!嗯,大嫂要是能请下来假,叫上他们娘仨也行!”
  刘东忍不住笑了,明知道她的言外之意,却还是没忍住,欠儿不愣登地逗她,说:
  “到时候,都叫上大嫂他们了,不叫上大哥,不太好吧?这不是明摆着让大哥心里有疙瘩吗?”
  听着他这句话,祝琦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没脾气的老好人?这不就是她最讨厌的男人类型吗?
  “嘶!”腰间的肉被掐了下,刘东声音有点夸张,连忙求饶道:“媳妇儿,好媳妇儿,我错了!不带大哥,到时候坚决不带大哥,这还不行吗?”
  祝琦这才满意地收回手,她这人,就是这么恩怨分明,让大哥心里有疙瘩又怎么了?刚刚,大哥给他们家泼冷水的时候,也没顾及到他们夫妻俩的心情啊!
  种什么因,就该得什么果!
  当然,前提下,刘东得在南方挣到钱才行!
  “过几天,你去南方的时候,带上的可是咱们家的大半家底儿!我也不说什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那些话了,反正,你记得多跟梁万他们商量着来!”
  “知道了!”
  大年初七,梁万、刘东、卢海风三人,坐上了前往鹏城的火车!
  他们仨并不希望把这事儿搞得这么兴师动众的,家里人也就没有特意来送站。
  今年的春节过得晚,今天虽然是大年初七,按阳历算,却已经到2月下旬了。
  当然,安城的气温仍旧很低,仨人都穿着黑色、灰色、藏蓝色的棉袄,上面还打着补丁。
  脸看着是挺干干净净的,但有列车员推着餐车过来的时候,仨人明明都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却没舍得掏一分钱出来,而是从随身带着的行李中,掏出用油纸包着的三个干巴巴的饼子,一人一个,就着在车上打的热水,这样简单地垫巴了一下。
  见状,有心人撇撇嘴,随后便移开了目光。
  这趟列车是去鹏城的,上车的乘客,不是去那边儿出差公干,就是想去进货发大财的个体户。
  哦,对了,还有一种,是生活在农村、不愿意在地里干一辈子的活儿、看报纸上说鹏城发展得好,就想去那边儿找活儿干的!
  看样子,这仨人,应该就是最后一种了!
  第112章
  ◎更新◎
  “装穷”策略,是梁万他们仨在出发前就商量好的,主要参考的,自然是梁万这个“过来人”的经验。
  这年头儿,想出趟远门儿,可没那么容易!
  上车下车的时候,要挤着前行,要防备着意图浑水摸鱼的人拿小刀割裤兜;在途中,也得多长一万个心眼儿才行。
  主动搭讪、实则探听虚实的,趁着你打盹儿或者去厕所的功夫、手摸到包袱里的,还有想把人拐进山里、卖给人当媳妇儿的。
  尽管梁万他们是三个大老爷们儿一起出门,一般情况下,也没人愿意来招惹,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尤其是,他们仨身上都带着家里大半的家底儿呢,行事自然得低调低调再低调、小心小心再小心。
  “装穷”这个法子,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被决定下来的。
  为此,衣柜里要么是新棉袄要么是呢子大衣的梁万,不得已之下,还特意去找韩老爷子借了件衣服。
  这件藏蓝色棉袄是老爷子还没退休的时候经常穿的,一晃眼的功夫,都有快二十年了,可想而知,梁万穿在身上,除了给人一种“榨不出二两油水的穷鬼”印象外,再无其他了。
  当然,仅仅是装穷,也只能降低一部分风险,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仨得时时刻刻都有人醒着。
  于是,在火车上的这几天,仨人排好班,轮流看着行李,时刻都散发着一种“我穷,但我能豁出去”的架势。
  也正是靠着这种气势,梁万他们仨撑过了这几天,总算是熬到站了。
  火车一路南行,气温也逐渐升高起来,陆陆续续,梁万三人身上的衣服,从臃肿的棉袄,换成了厚实的毛衣,最后,到站前,又换成了薄毛衣。
  做戏要做全套,毫无疑问,即便是换了衣服,他们仨穿着的,也依旧是从长辈那里“继承”来的旧衣,混在一众干劲儿满满、意气风发、一看就是来进货的大老板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要不怎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卢海风原本的性格并不是这样的,但是,跟梁万和刘东混的时间长了,倒也不怎么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像是现在,对于几个人就差把“土包子”这个词儿刻在脸上的鄙夷神情,卢海风泰然自若,相反,他内心甚至有一点点得意!
  懂什么叫做“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吗?他们仨看上去,确实穿得不如别人体面,可是,那又怎么样?有几个人,头一回来鹏城,就能连半个坑都没踩过,平安到达目的地的?
  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三人出了鹏城火车站!
  穿得十分体面的大老板,自然是在出站的第一时间,就有人迎了上来,不是毛遂自荐、想给他们当向导,就是邀请他们去自家的旅馆或饭馆瞧瞧、放松一番。
  但是,像梁万他们三个人,一看就是来鹏城打工的,却是没人搭理的!
  毕竟,时间有限,自然得抓着能榨出更多油水的肥羊来,哪怕这仨人出来打工,家里就算是借,也会给他们带上一点儿钱,可是,这么三瓜俩枣儿的,划得来吗?
  再说,农村人挣钱不容易,但又不懂那么多,一旦发现自己的钱不翼而飞,说不定就要闹事儿了,把事情闹大,公安局来查,他们倒是不怕,关键是,耽搁时间,也耽搁他们继续挣钱啊!
  抱着这样的想法,即便有人的目光在梁万、刘东和卢海风的脸上转悠了一圈儿,可是,转念一想,到底还是放弃了。
  好在,他们不想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三个穷鬼身上,梁万他们仨还担心被强行拉着去别的地方、漏了底儿呢。
  仨人迈着大步,好像提着的那大包小包的行李,都没什么重量似的,没几下,就彻底离开了出站口。
  “梁万,咱们现在去哪儿啊?”
  刘东问道,说话的功夫,他也在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这是他第一次来外地,也是他第一次来到鹏城,但是,在此之前,通过报纸上各种各样的相关报道,他早已经对这座城市有所了解。
  说实话,能不能在鹏城发大财,他还不清楚,可是,这座城市,跟安城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却是一目了然的。
  “先去找招待所住,简单收拾下,咱们仨先出来吃饭,四处看看,打听打听消息,明天再去批发市场逛逛!”
  对于八十年代初的鹏城,梁万同样是十分陌生的,但,他见过二十一世纪的鹏城,自然也就不会因为眼前所见到的景象而吃惊了。
  况且,作为三人中领头的那个人,又是实际年龄最大的大哥,即便梁万这会儿依然没想好要走哪条路来赚到这第一桶金,但是,他能在俩兄弟面前表现出来吗?那当然是不能的!
  改革开放给鹏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受政策影响,在这里,个体户早已不再是让人瞧不上眼的存在,相反,能挣到钱,那才是大众眼中真正有本事的能耐人呢!
  所以,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由此,最受到冲击的,自然就是各个国营单位了!
  只看梁万他们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第一时间积极主动上来拉客的旅馆老板有多少,就足以推断出,国营招待所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毕竟,私人旅馆为了赚钱,自然是能够发挥一切主观能动性的,可这些国营招待所的员工呢?
  曾经人人艳羡的“铁饭碗”,含金量已经大大下降,可饶是如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指望着他们像私人旅馆一样、豁出脸面去主动拉客?谈何容易!
  尽管决定去国营招待所之前,梁万他们就已经对这里的处境有所猜测,但是,到达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情况其实比他们想象中的,可能还要再糟糕一些!
  招待所门口的招牌已然落了厚重的一层灰尘,说不清,是有一个月还是小半年没有擦过了。
  一楼的灯也没有开,借着自然光的亮度,能够看到,在柜台前的两名员工,一个枕着胳膊睡得正香,一个正专心致志地织着毛衣。
  虽然今年鹏城的寒冬已经过去大半,她手上的毛衣,说不定是织给明年,或者后年的,可是,不织毛衣,这让人倍感无聊的上班时间,又该怎么打发呢?
  梁万三人走到柜台前的时候,正织着毛衣的女同志这才发现了他们的存在,惊讶一瞬间过后,她的脸上很快就出现了一抹笑容,一抹从前在国营饭店、供销社、招待所等服务型单位的员工脸上绝对找不到的笑容!
  “三位同志,要入住是吧?介绍信拿出来,我看一下!我们招待所的房间类型有好几种,单人间一块钱一晚,双人间一块五,四人间五块钱,看你们是想住一起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