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正枕着胳膊睡觉的人听到同事的声音,并没有要抬起头跟顾客问候一声的打算,反倒像是觉得同事的声音、打扰到她睡觉了似的,皱了皱眉头,换了个方向,继续睡。
  反正,她二叔是这家招待所的经理,就算这家招待所生意不好、要精简优化人员,也不可能优化到她头上的。
  齐莹笑容不变,从刘东手里接过介绍信后,只简单扫了一眼,甚至连上面的单位名称都没看清楚,就把介绍信又还回去了,转而开始向三人介绍起不同房型所拥有的设施和优缺点。
  毕竟,招待所的生意太差,跟从前的辉煌时期压根儿不能比,在这样的前提下,有顾客入住都不错了,还想挑拣下人家的单位够不够档次入住?做梦呢!
  再说,如果是介绍信造假了,那她也没有一眼鉴真假的本事啊,相比之下,还是先让人住进来,才是最关*键的!
  选择国营招待所而不是设施或许更齐全、服务或许更周到的私人旅馆,那自然是为了安全起见。
  但是,都已经进国营招待所了,再遇到危险的概率,就变得很小了,所以,跟火车上的装穷策略不同,比对过三种房间的大小后,梁万果断选了个四人间的小套房。
  钱是他付的,但这是他们仨提前商量过的,往返鹏城的所有花费,都由梁万先垫付,等回去之后,他们仨再平摊,这样一来,账就好算了!
  见梁万定的是四人间小套房,齐莹的态度自然是更加好了。
  私人旅馆的老板为了多赚钱、鼓动员工积极主动揽客、并制定了几项激励措施,但国营招待所,受体制局限,灵活度不够。
  好几家招待所的经理联合起来向上头反馈,最后才总算是得到了上面的点头同意,从去年八月份起,他们这些个国营招待所的员工,也是能拿提成的人了。
  虽然比例不高,但总归比什么都没有要强,至少齐莹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她在心里计算着今天能多拿几毛钱的提成,面儿上还不忘补上一句:“如果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找我或者我的同事!”
  原本,这只是一句客套话,她说完就准备下楼了,但没想到,其中一位男同志毫不客气地就顺着杆儿往上爬了:
  “我们听说政策放开以后,鹏城发展得越来越快,就想来凑凑热闹,同志,你是本地人吧?知不知道,鹏城规模比较大的几个批发市场,分别怎么走啊?方便给我们指下路吗?”
  话是刘东说的,却也是梁万和卢海风共同的意思。
  第113章
  ◎更新◎
  头一次来鹏城,找个本地人打听打听情况,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当然,一码归一码,刚才的五块钱,是他们入住招待所的费用,跟人家打听消息,那自然是另外的价格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刘东说话的功夫,梁万直接掏了十块钱出来,递了过去。
  鹏城发展得很快,但最主要从中获利的,还是私人老板以及他们雇佣的员工。
  而对在国营招待所上班的齐莹来说,只要说几句话,就能得到十块钱,顶得上她这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这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齐莹接过钱,已然明白他们打听批发市场的目的,绝不是凑热闹那么简单。
  只是,管他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要干哪一行、这回要拿多少货呢?反正,她只挣自己能挣到的那份儿钱就行。
  于是,齐莹事无巨细地介绍了下鹏城几大批发市场的情况,又根据自己的见闻,适当地给出了建议:
  “最近来鹏城的人特别多,一般,批发市场做的也都是早上的生意,你们想去逛逛的话,估计凌晨四五点就得起来,等天色刚亮,批发市场那边就该热闹起来了。”
  “要是给家里捎带的东西太多,批发市场附近就有邮局,直接邮寄回去就行,但是,邮寄的费用有点高。”
  “如果不着急的话,也可以找铁路局的人打听打听,托运回去,是个什么价,有些摊主的亲戚朋友就在铁路局呢,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顺带着问一嘴,这费用说不定就能再往下谈谈呢!”
  看破不说破,齐莹只当这三个人是来鹏城凑热闹、顺便要帮亲戚朋友捎带东西回去,就算是给一点建议,也是围绕着这个话题来打转儿,丝毫没有越界或追问的意思。
  她走了以后,梁万、刘东和卢海风继续商量:
  “咱们明天早上先去服装批发市场看看,观察下别人来进货、都是个什么模式,他们挑的都是哪些款式,再决定进多少货吧!”
  “行,刚刚那个女同志不是说,服装市场后面,隔了两条街,还有个地儿,都是些卖电子表、收音机的吗?我是想着,这样的大件儿,咱们现在倒腾不起,但是,可以过去转一转,等后头咱们挣到了钱,其实,也可以捎带着倒腾一点,这种大件儿不愁卖的,而且,利润肯定比服装生意要高。”
  刘东是想挣钱,但他也知道,自个儿的那点本钱,现在就开始倒腾这种大件儿,风险太大,万一在回去的路上被没收了呢?万一遇到骗子、出给他们的是一批有问题的货呢?
  而且,大件儿价格高,就意味着买家做决定的时候,不会特别爽快,这样一来,资金流动速度变慢,万一再有几件货砸在手里,不就相当于这趟白干了吗?
  “我觉得,收音机这种大件儿就算了,咱们如果是自己往回背的话,就咱们仨的力气,能背几台收音机回去?倒是电子表,我感觉有点搞头!”
  卢海风好歹是在车间干活儿的,就算不是装卸工,但是,经常锻炼,力气总归不会太小。
  但刘东和梁万这两个家伙,可是一直坐办公室的,况且,坐火车挤上挤下的,需要的力气只会更多。
  所以,他立刻就把收音机这个选项给否了。
  作为提出这个想法的人,刘东倒也不生气,反正,他们仨群策群力,目的还不是为了赚到更多钱吗?谁的主意更好,就用谁的呗,多简单的事儿啊!
  “这个回头再说,咱们这一次,能把服装这一行摸清个三四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去打电子表的主意,进货的钱不够,也容易两头落空。”
  梁万一锤定音,虽然是九零后,但他也知道,八十年代的风口,绝对是服装生意无疑。
  只是,大家想买衣服,却也不是完全不挑款式、闭着眼睛就掏钱的,哪个款式或许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哪个款式可能引领下一次的时尚潮流,这些,就得靠他们仨的眼力和他的记忆,去慢慢鉴别了。
  在屋子里休整了下,三人出去吃了顿饭。
  安城的菜,虽然还不至于到了无辣不欢的程度,但是,也绝不像鹏城这样,只追求食材本身的“鲜”味。
  自然,头一回来鹏城的刘东和卢海风,都有些吃不惯这里的菜,干脆,又多买了四个馒头。
  等回到招待所,刘东从自个儿的行李中翻出来一个罐头瓶子,打开后,特意在梁万和卢海风眼前晃悠了一圈儿,语气不无炫耀:
  “我们家祝琦跟人打听了下,知道鹏城的饭菜味道淡,担心我吃不惯,特意做了这么一瓶蘑菇肉酱,给我带上了!”
  “看看这上头浮着的一层油,估计,我们家这个月的肉票和油票全都给搭进来了,唔,抹馒头吃,这才够味儿嘛!你们俩也别客套啊,都尝尝呗!”
  他们仨能玩到一起,性格相投当然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的原因。
  像是现在,如果搁在有些男同志身上,或是出于面子,或是性格使然,总是要在兄弟们面前、把自己的家庭地位无限放大、又把媳妇儿的辛苦一笔带过。
  但梁万、刘东和卢海风就不会这样,什么是有面子的?有本事让媳妇儿孩子过得好,这才是有面子的!
  至于用言语来贬低、打压媳妇儿,呵,说白了,能想到这种损招儿来维护自己的脸面,还不是因为除了这、就再没有其他能拿出手的优点了吗?
  “味道不错啊!之前去你家吃饭的时候,只知道弟妹手艺好,但没想到,她做这种肉酱罐头,也是一绝!”
  这可不是商业互吹,而是梁万发自内心地称赞,说实话,肉酱抹馒头的这种吃法,让他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上辈子名气很大的品牌——老干妈!
  想着明天要早起去批发市场转转呢,三人去冲了个澡,洗了洗身上的黏腻感,早早就睡下了。
  心里存着事儿,一晚上,卢海风都没怎么睡好,时不时地醒来看下时间,生怕一下子睡过头、耽误了正事儿。
  好不容易挨到四点半,卢海风迫不及待地就把梁万和刘东给摇醒了:
  “起来了!四点半了!赶紧收拾下,咱们得去批发市场了!”
  梁万和刘东倒也没掉链子,简单洗了把脸,三人就出发了。
  大部分行李还留在房间,只有他们准备用来进货的钱,是随身带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