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偏生,只有二伯母不觉得刘东是在说自己,她仍旧不太满意,“小声”嘟囔着:
“嘴上倒是说得好听,送这么点儿钱回来,够买什么啊?”
大伯母王霞云是老太太的应声虫,老太太一个眼神儿飘过来,她就心领神会了,立刻拉着弟妹的胳膊往外走,省得她继续丢人现眼:
“弟妹,灶上的稀饭估计已经好了,咸菜我也切好了,你来帮忙调味儿,这活儿,还得是你来才行,搁别人,我不放心的!”
等这个家里最没眼色的人走了,一屋子人才聊到了正事儿。
“大伯,你知道谁家愿意往外换肉的吗?梁万家人多,指着队里从手指缝里漏出来的那点肉,怕是连塞牙都不够。
另外,他们家人都挺能吃的,要是谁家有晒多了的蘑菇干、山货,他也愿意换点儿。”
刘东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张口就来。
这也是他和梁万在路上的时候商量好的,刘东家是个什么情况、有几口人、每个月挣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要是他找队里的人换,换得多了,指不定就有那种小心眼儿又见不得别人好的家伙,觉得刘东家有钱、就该多帮衬着乡里乡亲点儿,转头去举报的。
可别以为乡下人淳朴,干不出来这种事儿,这年头儿,淳朴的人是多,可坏人也不少啊!
为了一口吃的,一家人打得头破血流都不奇怪的,何况只是一个大队的呢?
刘大伯看了眼梁万,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但穿得挺厚实,脖子上还戴着条围巾。
他们农村人,谁家弄到毛线不是用来织毛衣啊?脖子冷什么的,出门的时候缩着点儿脖子不就行了?
显然,这小伙子家里条件应该不差,而且,不只是人多,更重要的是工人多!
猜到这是个不差钱的主儿,刘大伯抿了抿嘴,说:
“我知道,十一月底的时候,队里的老李头他们家,猎到了一头野猪。
野猪体积太大,不好运出去,我没发现他们家有人出去,偶尔从他们家经过的时候还能闻见肉味儿,估计,他们家是自己留下吃了。
那么大一头野猪,至少能吃半年吧,我觉着,他们家不缺肉,应该是愿意把队里分的换出去的。
待会儿天暗下来,我让二虎走一趟,去找他们家小子探探口风。”
他们这一代人,那都是经历过事儿的,没几个心眼儿的人,也活不到这会儿。
所以啊,千万别小看了农村人,农村人咋了?人家只是出生在农村,可不代表人家傻!
梁万默默听着刘大伯的分析,心里头突然就有了那么点儿庆幸。
说实话,刚穿越那阵儿,他是做梦都想得到个金手指的,不说什么种田空间了,哪怕有个能放东西的随身空间,这不就能风风火火、闯荡黑市儿、闷声发大财了吗?
可现在,梁万觉得,穿越大神还是很有眼光的,什么金手指的,他不配啊!
就他这点儿小聪明,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露馅儿,幸好,幸好啊!现在的他,平平无奇,只是一个想躺平吃软饭的赘婿罢了!
“大伯,你可真厉害!怪不得刘东一直跟我说,在这个家,他心里最敬佩的人就是他大伯呢,那叫一个心细如发哟!
要我说,您呢,也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要不然,凭您这一手本事,多适合去当公安、为人民服务啊!”
梁万对着刘大伯,张口就是一顿夸,倒是他旁边的刘东,神情有点迷茫。
啊?我跟你提过我大伯?我是这么说的吗?
好你个梁万!哥们儿今天算是长见识,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啊!不对,准确地说,原来你“也”是这样的人啊!咱们哥俩儿这叫…臭味相投了?嘿嘿!
谁不喜欢被夸呢?况且,梁万还是个城里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城里人见多识广,那人家能撒谎吗?可见,他就是像梁万说得那样,只缺个机会啊!
刘大伯心里遗憾,看着梁万和刘东这个好大侄儿的眼神,那是前所未有的温和呐!
“对了,我还想起来一件事儿,吴会计他们家老大不是去当兵了吗?
听说是在哪个岛上来着,秋收那阵儿,他媳妇儿去了趟邮局,带回来两个好大好大的包裹,说是一些干海货。
咱们安城不靠海,干海货也是新鲜玩意儿,等会儿我带你们俩去吴家坐坐,看能不能换点儿。
说到姓吴的,还有咱们家的老邻居,你们吴婶儿,她可是个勤快人,秋天那阵儿上山,弄了好些栗子回来,这玩意儿扎实,当饭吃都行,等会儿也去问问。
还有还有……”
难得发现两个有眼光、欣赏他这一身本事的小辈儿,刘大伯精神振奋,拉着俩人说了个没完没了。
刘虎去大队上还牛车都回来了,一听,他爹还在说呢,再看看他大哥,明明是面无表情,却硬生生能看出几分呆滞来。
不是,爹啊,你经常在屋里念叨二婶嘴碎,嫌她嘴上没个把门儿的,还喜欢打听别人家的事儿,连人眼色都看不懂,弄得我娘想找人拉家常都得偷偷摸摸、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去。
可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我爹是在嫉妒二婶儿,并且,我有证据的!
【作者有话说】
打算下本书开《我在六零开超市》,六十年代的上交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主页提前收藏呀~
第22章
◎火炕◎
这两年,城里形势紧张,虽然暂时还没波及到乡下,可单单是看着一波又一波下乡的知青,也能猜出点东西了。
这回,还真多亏了刘大伯,他是自己人,又比小辈儿更让人信任,梁万和刘东这才能顺利地换到了许多东西。
除了刘大伯提到的猪肉、干海货、栗子,梁万还换了些山核桃、枸杞子,另外,还有一筐鸡蛋,足足一百五十个呢。
就算这些东西还有刘东的一半儿,就算把这些东西带回城里、指定要费不少力气,可单是“不要票”这一点,就足以盖过所有的缺点了。
当然,梁万的“不要票”,指的是不用拿鸡蛋票或副食品票去供销社买,和社员换东西的时候,他还是得把自家用不上的票拿出来、让人家挑一挑的。
“明天一早,队里会在打谷场那块儿架锅烧热水杀猪,三头大肥猪,可得杀好一阵儿呢。
你们俩安心睡,等分肉的时候,我让二虎回家来叫你们!”
刘家人多,平时住得也是紧巴巴的,就这间屋子,还是让几个孩子挤一挤、才硬给腾出来的呢。
刘大伯领着刘东和梁万过来,细心叮嘱道。
毕竟,队里分肉,那肯定是按工分高低、先紧着自己人来分的,俩孩子去得早了,不也是在那儿干等着吗?
天儿这么冷,何必去受这个罪呢?
“知道了,大伯,你为了我们的事儿,忙前忙后的,也操心一整天了,赶紧回屋休息吧!
要是回来一趟,让你累到了,那我和刘东可就真过意不去了!”
梁万觉得,刘大伯也是个妙人,而他呢,就喜欢跟有趣的人打交道。
这不,只是跟在刘大伯身后换了几回东西,他就十分自来熟了,喊起“大伯”来,那是比刘东这个亲侄子都要更熟练的!
等刘大伯走了,梁万这才有功夫打量这间屋子。
土胚房,面积不大,队里还没通电呢,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可这点儿微弱的光,根本不足以照亮整间屋子。
说实话,要是外头再寂静无声一些,梁万真得以为,他是闯入什么惊悚副本了。
不过,没住过是一回事儿,梁万也明白,在这年头儿,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是这么个条件。
不是大家懒、不想过好日子,而是农村人压根儿没有多少路可选!
梁万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没表现出来,城乡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他或者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改变什么。
既然无法改变,那么,不管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自以为出于好心地同情人家,那都只能在人心口上扎刀子,除此以外,没别的作用了!
“愣着干嘛呢?今儿咱们也忙活一整天了,早点儿睡吧!
炕应该是吃饭那会儿就烧上了的,这会儿睡着,别提有多舒服了!”
炕?梁万的视线落到了平平无奇的土炕上,学着刘东的样子,伸手往被窝里一摸,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热的?”
刘东笑了:“说什么傻话呢?火炕不是热的,还能是凉的不成?
跟你说啊,虽然火炕睡久了容易上火,但这炕是真暖和啊,冬天睡着,别提有多舒坦了!
说真的,要不是我们家也有供暖,一到冬天,我肯定是要回老家来过冬的,就我这体格,可受不住冻!”
是了,现在的人都喜欢住楼房,不仅因为筒子楼里每层都有厕所,冬天上厕所不用冻屁股,也不仅是因为楼房里有自来水,更更更重要的还是,筒子楼是由厂子锅炉房负责、集中供暖的啊!
“嘴上倒是说得好听,送这么点儿钱回来,够买什么啊?”
大伯母王霞云是老太太的应声虫,老太太一个眼神儿飘过来,她就心领神会了,立刻拉着弟妹的胳膊往外走,省得她继续丢人现眼:
“弟妹,灶上的稀饭估计已经好了,咸菜我也切好了,你来帮忙调味儿,这活儿,还得是你来才行,搁别人,我不放心的!”
等这个家里最没眼色的人走了,一屋子人才聊到了正事儿。
“大伯,你知道谁家愿意往外换肉的吗?梁万家人多,指着队里从手指缝里漏出来的那点肉,怕是连塞牙都不够。
另外,他们家人都挺能吃的,要是谁家有晒多了的蘑菇干、山货,他也愿意换点儿。”
刘东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张口就来。
这也是他和梁万在路上的时候商量好的,刘东家是个什么情况、有几口人、每个月挣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要是他找队里的人换,换得多了,指不定就有那种小心眼儿又见不得别人好的家伙,觉得刘东家有钱、就该多帮衬着乡里乡亲点儿,转头去举报的。
可别以为乡下人淳朴,干不出来这种事儿,这年头儿,淳朴的人是多,可坏人也不少啊!
为了一口吃的,一家人打得头破血流都不奇怪的,何况只是一个大队的呢?
刘大伯看了眼梁万,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但穿得挺厚实,脖子上还戴着条围巾。
他们农村人,谁家弄到毛线不是用来织毛衣啊?脖子冷什么的,出门的时候缩着点儿脖子不就行了?
显然,这小伙子家里条件应该不差,而且,不只是人多,更重要的是工人多!
猜到这是个不差钱的主儿,刘大伯抿了抿嘴,说:
“我知道,十一月底的时候,队里的老李头他们家,猎到了一头野猪。
野猪体积太大,不好运出去,我没发现他们家有人出去,偶尔从他们家经过的时候还能闻见肉味儿,估计,他们家是自己留下吃了。
那么大一头野猪,至少能吃半年吧,我觉着,他们家不缺肉,应该是愿意把队里分的换出去的。
待会儿天暗下来,我让二虎走一趟,去找他们家小子探探口风。”
他们这一代人,那都是经历过事儿的,没几个心眼儿的人,也活不到这会儿。
所以啊,千万别小看了农村人,农村人咋了?人家只是出生在农村,可不代表人家傻!
梁万默默听着刘大伯的分析,心里头突然就有了那么点儿庆幸。
说实话,刚穿越那阵儿,他是做梦都想得到个金手指的,不说什么种田空间了,哪怕有个能放东西的随身空间,这不就能风风火火、闯荡黑市儿、闷声发大财了吗?
可现在,梁万觉得,穿越大神还是很有眼光的,什么金手指的,他不配啊!
就他这点儿小聪明,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露馅儿,幸好,幸好啊!现在的他,平平无奇,只是一个想躺平吃软饭的赘婿罢了!
“大伯,你可真厉害!怪不得刘东一直跟我说,在这个家,他心里最敬佩的人就是他大伯呢,那叫一个心细如发哟!
要我说,您呢,也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要不然,凭您这一手本事,多适合去当公安、为人民服务啊!”
梁万对着刘大伯,张口就是一顿夸,倒是他旁边的刘东,神情有点迷茫。
啊?我跟你提过我大伯?我是这么说的吗?
好你个梁万!哥们儿今天算是长见识,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啊!不对,准确地说,原来你“也”是这样的人啊!咱们哥俩儿这叫…臭味相投了?嘿嘿!
谁不喜欢被夸呢?况且,梁万还是个城里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城里人见多识广,那人家能撒谎吗?可见,他就是像梁万说得那样,只缺个机会啊!
刘大伯心里遗憾,看着梁万和刘东这个好大侄儿的眼神,那是前所未有的温和呐!
“对了,我还想起来一件事儿,吴会计他们家老大不是去当兵了吗?
听说是在哪个岛上来着,秋收那阵儿,他媳妇儿去了趟邮局,带回来两个好大好大的包裹,说是一些干海货。
咱们安城不靠海,干海货也是新鲜玩意儿,等会儿我带你们俩去吴家坐坐,看能不能换点儿。
说到姓吴的,还有咱们家的老邻居,你们吴婶儿,她可是个勤快人,秋天那阵儿上山,弄了好些栗子回来,这玩意儿扎实,当饭吃都行,等会儿也去问问。
还有还有……”
难得发现两个有眼光、欣赏他这一身本事的小辈儿,刘大伯精神振奋,拉着俩人说了个没完没了。
刘虎去大队上还牛车都回来了,一听,他爹还在说呢,再看看他大哥,明明是面无表情,却硬生生能看出几分呆滞来。
不是,爹啊,你经常在屋里念叨二婶嘴碎,嫌她嘴上没个把门儿的,还喜欢打听别人家的事儿,连人眼色都看不懂,弄得我娘想找人拉家常都得偷偷摸摸、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去。
可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我爹是在嫉妒二婶儿,并且,我有证据的!
【作者有话说】
打算下本书开《我在六零开超市》,六十年代的上交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主页提前收藏呀~
第22章
◎火炕◎
这两年,城里形势紧张,虽然暂时还没波及到乡下,可单单是看着一波又一波下乡的知青,也能猜出点东西了。
这回,还真多亏了刘大伯,他是自己人,又比小辈儿更让人信任,梁万和刘东这才能顺利地换到了许多东西。
除了刘大伯提到的猪肉、干海货、栗子,梁万还换了些山核桃、枸杞子,另外,还有一筐鸡蛋,足足一百五十个呢。
就算这些东西还有刘东的一半儿,就算把这些东西带回城里、指定要费不少力气,可单是“不要票”这一点,就足以盖过所有的缺点了。
当然,梁万的“不要票”,指的是不用拿鸡蛋票或副食品票去供销社买,和社员换东西的时候,他还是得把自家用不上的票拿出来、让人家挑一挑的。
“明天一早,队里会在打谷场那块儿架锅烧热水杀猪,三头大肥猪,可得杀好一阵儿呢。
你们俩安心睡,等分肉的时候,我让二虎回家来叫你们!”
刘家人多,平时住得也是紧巴巴的,就这间屋子,还是让几个孩子挤一挤、才硬给腾出来的呢。
刘大伯领着刘东和梁万过来,细心叮嘱道。
毕竟,队里分肉,那肯定是按工分高低、先紧着自己人来分的,俩孩子去得早了,不也是在那儿干等着吗?
天儿这么冷,何必去受这个罪呢?
“知道了,大伯,你为了我们的事儿,忙前忙后的,也操心一整天了,赶紧回屋休息吧!
要是回来一趟,让你累到了,那我和刘东可就真过意不去了!”
梁万觉得,刘大伯也是个妙人,而他呢,就喜欢跟有趣的人打交道。
这不,只是跟在刘大伯身后换了几回东西,他就十分自来熟了,喊起“大伯”来,那是比刘东这个亲侄子都要更熟练的!
等刘大伯走了,梁万这才有功夫打量这间屋子。
土胚房,面积不大,队里还没通电呢,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可这点儿微弱的光,根本不足以照亮整间屋子。
说实话,要是外头再寂静无声一些,梁万真得以为,他是闯入什么惊悚副本了。
不过,没住过是一回事儿,梁万也明白,在这年头儿,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是这么个条件。
不是大家懒、不想过好日子,而是农村人压根儿没有多少路可选!
梁万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没表现出来,城乡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他或者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改变什么。
既然无法改变,那么,不管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自以为出于好心地同情人家,那都只能在人心口上扎刀子,除此以外,没别的作用了!
“愣着干嘛呢?今儿咱们也忙活一整天了,早点儿睡吧!
炕应该是吃饭那会儿就烧上了的,这会儿睡着,别提有多舒服了!”
炕?梁万的视线落到了平平无奇的土炕上,学着刘东的样子,伸手往被窝里一摸,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热的?”
刘东笑了:“说什么傻话呢?火炕不是热的,还能是凉的不成?
跟你说啊,虽然火炕睡久了容易上火,但这炕是真暖和啊,冬天睡着,别提有多舒坦了!
说真的,要不是我们家也有供暖,一到冬天,我肯定是要回老家来过冬的,就我这体格,可受不住冻!”
是了,现在的人都喜欢住楼房,不仅因为筒子楼里每层都有厕所,冬天上厕所不用冻屁股,也不仅是因为楼房里有自来水,更更更重要的还是,筒子楼是由厂子锅炉房负责、集中供暖的啊!